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么杨 毛文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辽阳市中心医院和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唑来膦酸,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辽阳市中心医院和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唑来膦酸,观察组患者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两个组的疼痛缓解率、镇痛效果、镇痛药量、疼痛强度(NRS评分)、生存质量卡氏评分(KPS评分)、5项生活质量、碱性磷酸酶、血钙治疗前后疗效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镇痛药量明显减少(P <0. 05),观察组治疗疼痛缓解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5),NRS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0. 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变化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患者睡眠、社交、正常工作、行走能力和情绪5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碱性磷酸酶、血钙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 05)。但血钙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临床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痛是有效治疗方式,能有效提高止痛效果,减少止痛药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肿瘤骨破坏具有协同作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唑来膦酸 恶性肿瘤 骨转移 生活质量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下载PDF
补肾逐瘀止痛汤联合二磷酸盐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丹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6期118-11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补肾逐瘀止痛汤联合二磷酸盐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研究。方法对就诊并经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42例纳入本研究,按照患者的随机并知情同意原则分为2组:联合组及单药组,每组21例。联合组患者采用补肾逐瘀止... 目的研究分析补肾逐瘀止痛汤联合二磷酸盐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研究。方法对就诊并经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42例纳入本研究,按照患者的随机并知情同意原则分为2组:联合组及单药组,每组21例。联合组患者采用补肾逐瘀止痛汤联合二磷酸盐药物治疗,单药组单独采用二磷酸盐药物治疗。在患者用药后7d、15d、30d、60d及90d通过NRS疼痛评分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及止痛起效时间并定期对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复查,并通过KP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90d后采用KPS评分比较患者的功能状态,治疗前2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优于单药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与单药组的止痛起效时间及止痛效果显示,联合组止痛起效时间提前于单药组(P<0.05),止痛效果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补肾逐瘀止痛汤联合二磷酸盐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效果优于单独应用二磷酸盐药物的患者,中西医联合用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止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逐瘀止痛汤 二磷酸盐药物 恶性肿瘤 骨转移
下载PDF
鸦胆子油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3
作者 么杨 毛文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3期94-96,共3页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注射液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鸦胆子油注射液,对照组根据病种选择单药化疗方案,均化疗2个周期。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试验组患者...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注射液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鸦胆子油注射液,对照组根据病种选择单药化疗方案,均化疗2个周期。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鸦胆子油注射液治疗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油注射液 肺癌 姑息疗法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AC→T方案化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毛文娟 么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760-762,共3页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对于提高乳腺癌手术后AC→T(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每3周1次,连续4周期→紫杉醇每3周1次,共4周期)方案化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辽阳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对于提高乳腺癌手术后AC→T(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每3周1次,连续4周期→紫杉醇每3周1次,共4周期)方案化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辽阳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AC→T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EA、CA125及CA153变化、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较率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74.3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EA、CA152和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组治疗前后,患情绪、行走能力、正常工作、睡眠和社交5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脏毒性、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AC→T方案应用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能明显降低患者CEA、CA125和CA153水平,且可有较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AC→T方案 乳腺癌术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瘀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么杨 赵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6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血瘀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NSCLC血瘀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都应用常规抗肿瘤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以2周为1个疗程,2组均...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血瘀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NSCLC血瘀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都应用常规抗肿瘤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以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血小板计数、凝血机制、纤溶指标及中医症状。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血浆凝血四项检查、DD、FDP、PA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观察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39/45),优于对照组(68.89%)(31/4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改善晚期NSCLC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同时减少了肿瘤的复发及转移,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非小细胞肺癌 高凝状态 血瘀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春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6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紫杉醇治疗,B组采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紫杉醇治疗,B组采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QOL)评分和Kamofsky评分情况,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组的总缓解率为56.7%,高于A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QOL评分和Kamofsky评分均高于治疗前,B组治疗后的QOL评分和Kamofsky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缓解率高,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达铂 紫杉醇 局部晚期宫颈癌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对晚期卵巢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毛文娟 张健 +2 位作者 于显凤 程亮亮 么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7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晚期卵巢癌随机分为康艾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在采用TP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对照组35例单用TP方案化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晚期卵巢癌随机分为康艾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在采用TP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对照组35例单用TP方案化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71.4%(25/35),高于对照组的51.4%(1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显著,并降低了化疗的毒副反应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化疗 康艾注射液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探讨化疗后肺癌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海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820-821,共2页
目的对肺癌患者行化疗术后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和发病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经外院化疗后进行药物治疗的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者,并将其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对肺癌患者行化疗术后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和发病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经外院化疗后进行药物治疗的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者,并将其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辩证支持疗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行为状态评分)和体重增加的例数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方式对化疗后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免疫支持性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及生存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术后肺癌 合并呼吸道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草药浸泡治疗CapeOX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毛文娟 么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9期108-10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草药浸泡治疗CapeOX化疗导致手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病理诊断结、直肠癌且术后第4周接受CapeOX化疗方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中草药浸泡治疗,对比2组... 目的观察中草药浸泡治疗CapeOX化疗导致手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病理诊断结、直肠癌且术后第4周接受CapeOX化疗方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中草药浸泡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观察组42.85%(15/35),对照组62.85%(22/35),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中草药浸泡防治CapeOX化疗相关性的手足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浸泡 手足综合征 化疗 痹证
下载PDF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肝癌消化道出血患者行三腔二囊管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海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53-553,共1页
我院通过在为患者置入三腔二囊管之前采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含服3~5min后咽下进行咽部麻醉,并用盐酸丁卡因胶浆润滑三腔二囊管进行三腔二囊管置入,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三腔二囊管 盐酸丁卡因胶浆 门脉高压 消化道出血 肿瘤内科 疼痛感 置管成功率 刺激症状 胃底静脉曲张 置管过程
原文传递
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海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第19期59-60,共2页
目的:研究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40例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病例分析显示:40例患者经CT平扫显示:结节状且边界清楚影像学病灶31例,小片状且边界模... 目的:研究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40例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病例分析显示:40例患者经CT平扫显示:结节状且边界清楚影像学病灶31例,小片状且边界模糊影像学病灶9例。CT增强扫描:选择药物优维显100m L经患者的肘静脉以3.0m L/s的速率注射,在注射药物优维显1、2 min时,经CT增强扫描的病灶达到最大强化值20~60 HU,这时的影像学显示完全性强化患者33例,周围性强化患者7例;在注射药物优维显4min后,CT增强扫描的病灶CT值逐渐降低,呈现出抛物线状的强化时间密度曲线。结论:CT灌注影像学检查已成为临床常规检查中的一项,但CT增强扫描过程中,对CT值的改变及强化时间密度的曲线的变化应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已确定肺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小肺癌 螺旋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