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生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1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7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前未予以盐酸替罗非班,治疗...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1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7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前未予以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患者术前予以盐酸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冠状动脉血流情况。结果治疗组TIMI 0级0例,TIMI 1级3例(5.26%),TIMI 2级15例(26.32%),TIMI 3级39例(68.42%),对照组TIMI 0级0例,TIMI 1级5例(8.77%),TIMI 2级27例(47.37%),TIMI 3级25例(43.85%);治疗组TIMI2级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IMI 3级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02%,对照组为26.3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前予以盐酸替罗非班,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下载PDF
卡托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刘生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8期112-112,共1页
目的探析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卡托普利与胺碘酮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n=38,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n=38,给... 目的探析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卡托普利与胺碘酮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n=38,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n=38,给予卡托普利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是94.7%,与参照组患者的78.9%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中应用卡托普利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全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心律失常 卡托普利 胺碘酮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1
3
作者 徐洪庆 贾晓霞 《社区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62-63,共2页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参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胺碘酮治疗。记录并比较...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参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胺碘酮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PR间期、QRS波时限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QRS波时限、PR间期分别为(910.31±102.31)次、(0.070±0.005)、(0.153±0.002)s,均优于参照组的(1 106.13±154.26)次、(0.088±0.007)、(0.142±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近期临床随访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洪庆 贾晓霞 《社区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71-72,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参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片/次,1次/d;研究组使用瑞... 目的分析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参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片/次,1次/d;研究组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片/次,1次/d。两组均治疗7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hs-CR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血脂(LDL-C、TG、TC)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参照组LDL-C、TC、hs-CRP水平分别为(1.88±0.58)、(3.42±0.69)mmol/L、(2.39±0.70)mg/L,研究组分别为(1.46±0.30)、(3.01±0.70)mmol/L、(1.84±0.60)m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治疗后,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均有显著效果,但瑞舒伐他汀调节血脂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早发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