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法──自函数回归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曾宪诚 孟祥光 +3 位作者 张元勤 陈民助 秦自明 胡启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81-585,共5页
由完全非线性函数经变换得到自函数递推方程.根据回归分析理论,建立了一种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法──自函数回归法.应用该法在25℃水溶液中研究了乙酸乙酯和了酸乙酯的皂化反应的动力学常数.
关键词 自函数回归法 动力学 一级反应 热动力学
下载PDF
绿色化学与无机化学教学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莉 张萍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75-76,84,共3页
通过列举大量的绿色化学教育实例 。
关键词 绿色化学 无机化学 教学 环境污染 化学实例
下载PDF
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惠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实践课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是对研究性学习内涵的补充和外延的拓展。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策略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即学会用化学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化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 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实践课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是对研究性学习内涵的补充和外延的拓展。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策略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即学会用化学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化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化学学习的方法和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化学教学 学习策略
下载PDF
论化学学科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 被引量:5
4
作者 杜惠蓉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68-70,共3页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化学学科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主要有:师生对话,昭示民主、平等,促进交流、沟通;生生对话,敞开、接纳、合作、探究;与文本对话,视界融合、超越、生成;自我对话,凝神关照、批判质疑、...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化学学科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主要有:师生对话,昭示民主、平等,促进交流、沟通;生生对话,敞开、接纳、合作、探究;与文本对话,视界融合、超越、生成;自我对话,凝神关照、批判质疑、感悟思考、反思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 对话教学 对话形式
下载PDF
新课程条件下化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惠蓉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31-132,共2页
有效教学历来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具体问题和追求的目标。教学的有效件具有时代特征和学科特点。新课程条件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为前提,开展探究学习、扩展学生学习视野、丰富化学学习目标、关心... 有效教学历来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具体问题和追求的目标。教学的有效件具有时代特征和学科特点。新课程条件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为前提,开展探究学习、扩展学生学习视野、丰富化学学习目标、关心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中学化学 有效教学特征
下载PDF
高等学校实验教师素质培养刍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萍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84-86,共3页
现代教育需要合格的实验教师。主要论述了培养和提高高等学校实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和实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培养和提高高校实验教师素质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实验教师 素质 措施
下载PDF
《分析化学》研究型作业的设置 被引量:1
7
作者 龙建林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5期70-71,82,共3页
介绍了《分析化学》课布置研究型作业的目的和作用。
关键词 研究型作业 分析化学 能力 综合素质
下载PDF
试析化学教学中隐性课程的结构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惠蓉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73-75,共3页
化学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是化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隐性教育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分为三个层面:化学教材层面、化学课堂教学层面以及化学课外活动层面。
关键词 隐性课程 化学教学 隐蔽性
下载PDF
高师化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朝菊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5期72-75,共4页
在调查研究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构想和实施策略。旨在使高师生具备良好的师范素质和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以培养新时期需要的新型教师。
关键词 教育改革 课程设置 实施策略
下载PDF
师专化学专业学生化学教育能力评价标准研究
10
作者 杜惠蓉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79-81,90,共4页
教育评价最核心的部分是建立评价标准 ,不同的评价标准反映出不同的教育理念 ,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本文认为 ,该评价系统以正确的教育思想、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师专 化学专业 化学教育能力 评价标准 教育评价 教育理念 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下载PDF
奇特的巴基球——基础元素化学中碳60的讲授
11
作者 杨莉 《川东学刊》 1998年第2期96-97,共2页
介绍碳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C_(60)分子的组成、结构及其C_(50)衍生物所具有的潜在应用前景。
关键词 巴基球 C60 C60衍生物 同素异形体 元素化学
下载PDF
师专学生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及实验教学能力的测评研究
12
作者 杜惠蓉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91-93,共3页
化学实验教学能力的高低 ,是影响师范学生以后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论述了师专学生实验教学的目标 ,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 ,对学生实验教学能力的评价 ,有利于我们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教学能力 教学目标 能力评价 师范专科学生
下载PDF
利用隐性课程进行化学审美教育
13
作者 杜惠蓉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83-84,99,共3页
化学科学中的形象美、感性美是生动的、直观的、显性的;而化学理论、化学概念、化学定理等呈现出的抽象美、概括美、简约美是隐性的,往往被人们忽视。利用隐性课程进行化学审美教育,就是要深化形象美、抽象美———提高显性美对学生的... 化学科学中的形象美、感性美是生动的、直观的、显性的;而化学理论、化学概念、化学定理等呈现出的抽象美、概括美、简约美是隐性的,往往被人们忽视。利用隐性课程进行化学审美教育,就是要深化形象美、抽象美———提高显性美对学生的感染力;挖掘理性美、抽象美———发挥隐性美对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科学 深化显性美 挖掘隐性美 审美教育
下载PDF
小教专业开设《基础化学》的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龙建林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60-61,共2页
小学化学教育专业开设化学课很有必要。其指导思想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操作为实践。
关键词 《基础化学》 小学 化学教育 教学内容
下载PDF
特征参量法——.Ⅱ.可逆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元勤 曾宪诚 +1 位作者 胡启山 田安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根据几类可逆反应通用的微分动力学方程和热动力学变换方程,本文建立了可逆反应的特征参量研究法.应用该法在两个温度下研究了硝基乙烷分别与氨和Tris反应的热动力学,实验结果验证了可逆反应特征参量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热动力学 特征参量法 可逆反应 硝基乙烷
下载PDF
MgH^(n+)(n=0,1)分子及分子离子的结构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萍 张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1-603,共3页
使用高水平从头算CCSD(T)方法和aug-cc-pVTZ基函数分别对MgH分子和MgH+分子离子进行几何优化计算,得到基态电子状态分别为X2Σ和X1Σ,基态势能函数可用Murrell-Sorbie函数表达,并计算得到相应的力常数与光谱数据以及MgH分子的垂直电离势.
关键词 MgH MgH^+ 结构 CCSD(T)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剂对LDPE与PS混合物催化裂解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茜 李唯一 +1 位作者 王玉忠 高尚芬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研究ZSM 5和USY,及新型改性催化剂DeLaZSM 5对LDPE与PS混合聚烯烃的催化裂解行为,与热裂解相比,ZSM 5与DeLaZSM 5使裂解速率增加、残渣收率降低、产品分布变窄,而USY使裂解活性降低,其中De LaZSM 5对LDPE/PS混合物具有最高的催化裂解活性。
关键词 固体酸催化剂 LDPE PS 混合聚烯烃 催化裂解 废旧塑料 回收利用
下载PDF
双咪唑、三咪唑的选择性2-位羟甲基化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长路 蒋宗林 +2 位作者 张林 苏晓渝 谢如刚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52-755,共4页
双咪唑、三咪唑与甲醛水溶液在封管内于120~145℃进行选择性的2-位羟甲基化反应,制得双(羟甲基)双咪唑和三(羟甲基)三咪唑产物,它们的结构经MS。
关键词 双咪唑、三咪唑 2-位羟甲基化反应 封管反应
下载PDF
α,ω-双(2-苯并咪唑)二硫化合物的简便合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长路 袁艺 +2 位作者 张林 苏晓渝 谢如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6期684-686,共3页
Bis(2 benzimidazolyl)disulfides 2a d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selective S alkylation of potassium 2 benzimidazolethiolate 1 with α,ω dibromides in tetrahydrofuran in excellent yields.All new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is(2 benzimidazolyl)disulfides 2a d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selective S alkylation of potassium 2 benzimidazolethiolate 1 with α,ω dibromides in tetrahydrofuran in excellent yields.All new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MS, 1H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 苯并咪唑硫醇钾 二硫化合物 合成
下载PDF
乙醇-盐-水-5-Br-PADAP体系中萃取分离测定钌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惠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4-597,共4页
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5-Br-PADAP乙醇体系中Ru(Ⅲ)、Pd(Ⅱ)的萃取行为以及乙醇溶液的分相条件,讨论了影响萃取率的各种因素,实验表明:85℃水浴中,pH5.5~6.5内,该体系中Ru(Ⅲ)可完全被乙醇相萃取,但室温下,pH1.0~7.0内,Pd(Ⅱ)萃取率可... 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5-Br-PADAP乙醇体系中Ru(Ⅲ)、Pd(Ⅱ)的萃取行为以及乙醇溶液的分相条件,讨论了影响萃取率的各种因素,实验表明:85℃水浴中,pH5.5~6.5内,该体系中Ru(Ⅲ)可完全被乙醇相萃取,但室温下,pH1.0~7.0内,Pd(Ⅱ)萃取率可达100%,而Ru(Ⅲ)不能被萃取,因此可实现Ru(Ⅲ)、Pd(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同时建立了钌的测定方法.pH5.80时,乙醇相中Ru(Ⅲ)-5-Br-PADAP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约为1.081×105L·mol-1·cm-1,Ru(Ⅲ)含量在0~8.00μg/10mL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12μg/mL.该法用于混合样中钌的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BR-PADAP 硫酸铵 萃取分离 乙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