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职业院校办艺术专业的办学方向和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嫦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年第5期298-298,共1页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成熟,一些职业院校开始向综合性办校方向发展,纷纷开设艺术专业,以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的艺术类人才。本文从"定单式"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角度出发,研究了职业院校艺术专业的办学方向和方法。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艺术专业 就业问题 定单式 校企合作
下载PDF
巴山寻谜 挖掘达州文化资源
2
作者 杨国志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15期243-243,共1页
四川达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从古至今出了不少的名人,有享誉全国的文化墨客、又有勇猛善战的著名战将,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地域特色浓郁,它是巴蜀大地上一颗璀璨明珠。如何挖掘达州几千年文化资源,提高当地知... 四川达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从古至今出了不少的名人,有享誉全国的文化墨客、又有勇猛善战的著名战将,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地域特色浓郁,它是巴蜀大地上一颗璀璨明珠。如何挖掘达州几千年文化资源,提高当地知名度、文化、教育、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保护达州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州文化 文化资源 经济与文化 红色文化 巴蜀民居
下载PDF
韩滉的《五牛图》与通州黄麻纸
3
作者 杨国志 《科技资讯》 2013年第16期217-217,共1页
唐代韩滉所画《五牛图》,以巴山耕牛为蓝本,更难得的是此图卷是目前现存最早的纸本卷轴画,由此可见其珍贵。其所用纸本以当地生产的黄裱纸颇有渊源,即中日两国博物院所存的纸本和绢本《五牛图》,真迹与摹本的探索。
关键词 韩滉 《五牛图》巴蜀文化 巴山耕牛 黄麻纸
下载PDF
论民歌《茉莉花》的三个经典层次 被引量:2
4
作者 蒋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7-100,共4页
《茉莉花》的流变传唱是中国民歌传承和国际化的成功样本,本文以民歌《茉莉花》作为"母题",探究其经典表现的三个层次。层次一:音乐与歌词铸就经典度;层次二:诗性美学造就经典性;层次三:民俗文化、民歌文化与域外文化的融合... 《茉莉花》的流变传唱是中国民歌传承和国际化的成功样本,本文以民歌《茉莉花》作为"母题",探究其经典表现的三个层次。层次一:音乐与歌词铸就经典度;层次二:诗性美学造就经典性;层次三:民俗文化、民歌文化与域外文化的融合建构经典化。民歌《茉莉花》作为一个成功范本,生发三点启示:一是要有经典度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民歌的国际化重点在承传优秀民歌的基础上保护性地开发少数民族民歌;二是经典化的最终建构须要辅以多形式的国内外流传,更离不开民族音乐理论体系的完善;三是民歌的经典性在于人们对音乐本身与歌词的认识,即对民歌音乐与歌词经典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美学经典性,建构以多元文化交融为特征的经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茉莉花》 经典度 经典性 经典化
下载PDF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蒋伟 《科教导刊》 2016年第8X期26-27,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以及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加强了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然而,在当前形势之下,高职院校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当仍旧存在着一定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以及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加强了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然而,在当前形势之下,高职院校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当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音乐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而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出现,为当前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道路,促进了高职音乐教育的发展。本文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着手,分析音乐教育多元化的意义,探究高职院校实施音乐教育多元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音乐教育 问题 多元化
下载PDF
兼容脱化融汇贯通——试谈王翚独步江南的主要绘画成就
6
作者 李道媛 《神州》 2017年第19期48-48,共1页
在作品《虞山枫林图》中,王翚开始用古法表现真山水,这显露出了他集古人之精髓,而给以创造性运用之端倪。在作品《康熙南巡图》中,王翚那种古中有我的山水画,已经形成了自家特有的情味与程式。王翚通过对传统山水画比较系统的整理... 在作品《虞山枫林图》中,王翚开始用古法表现真山水,这显露出了他集古人之精髓,而给以创造性运用之端倪。在作品《康熙南巡图》中,王翚那种古中有我的山水画,已经形成了自家特有的情味与程式。王翚通过对传统山水画比较系统的整理,锤炼出了具有综合概括性的形式法则。在意境笔墨与丘壑的结合上,王翚的绘画风格是清秀工丽,绘画内容是雅俗共赏,他被后来人尊为虞山画派的创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汇贯通 托古改制 《虞山枫林图》《康熙南巡图》
下载PDF
浅淡传统绘画中的文人写意元素
7
作者 肖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22-125,共4页
写意元素一直是传统绘画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为历代文人士大夫所推崇,在不同朝代、不同画科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这些风格的了解和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把握当下文人写意元素的地位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文人画 写意 传统人物画 传统山水画 传统花鸟画
下载PDF
泥面“两塑”与意象艺术
8
作者 李道媛 《艺术教育》 2014年第8期45-45,共1页
泥塑与面塑都具有立体性和直观性,若适当随意地发挥夸张变形,又都具有一定的意象艺术表现。文章通过分析泥塑与面塑的艺术特点,对二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达到对意象艺术的初步理解。
关键词 泥塑 面塑 立体直观 夸张变形 意象艺术
原文传递
理性的原则 高度的诗意——试谈达·芬奇的精确与含蓄
9
作者 李道媛 《才智》 2015年第33期206-,共1页
达芬奇是盛期文艺复兴时代产生的第一位巨人。他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形体和色彩的透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明暗与色彩结合的造型。《蒙娜丽莎》集理性的原则和高度的诗意于一体。他努力探索人物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 达芬奇是盛期文艺复兴时代产生的第一位巨人。他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形体和色彩的透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明暗与色彩结合的造型。《蒙娜丽莎》集理性的原则和高度的诗意于一体。他努力探索人物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力争达到非常合乎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 《蒙娜丽莎》 精确与含蓄 理性的原则 高度的诗意
原文传递
民歌《茉莉花》海外流传过程中的变异问题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伟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5年第4期279-288,共10页
作为第一首流传海外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和民族形象的典型代表。一方面是因为这种传统歌曲自身所凝聚的群众基础及散发出的民族性气息;另一方面是由于《茉莉花》本身的特质导致其具有很强的跨文化交流性。本文通过对... 作为第一首流传海外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和民族形象的典型代表。一方面是因为这种传统歌曲自身所凝聚的群众基础及散发出的民族性气息;另一方面是由于《茉莉花》本身的特质导致其具有很强的跨文化交流性。本文通过对民歌自身及《茉莉花》海外远游经历的分析,梳理其作为文化元素在海外传播、影响及接受中所产生的变异现象以及中西方不同文明间的异质因素,以此初探中国民歌在海外流传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歌 《茉莉花》 海外流传 变异学
原文传递
语言文字视角下的减字谱指法符号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伟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1-166,共6页
简字谱既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的记谱方式,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更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论文试图通过语言文字的角度对减字谱的指法符号进行分类研究,以探析指法符号与原字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减字记谱简化方式及简化规律... 简字谱既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的记谱方式,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更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论文试图通过语言文字的角度对减字谱的指法符号进行分类研究,以探析指法符号与原字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减字记谱简化方式及简化规律,从而展现汉字文化与指法符号及古琴文化的相生关系,以此说明汉字文化之于传统音乐是相辅相成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字谱 指法符号 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试论《功夫熊猫3》与《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文化现代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伟 王梦娜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166,共5页
全球化进程带来青年社会的转变,青年一代对于二元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舍让我们看到东西方文化艺术精神的融合以及传统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化。春节期间热映的《功夫熊猫3》与《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个是对传统的回归,一个是对经典... 全球化进程带来青年社会的转变,青年一代对于二元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舍让我们看到东西方文化艺术精神的融合以及传统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化。春节期间热映的《功夫熊猫3》与《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个是对传统的回归,一个是对经典的西化,分别体现出在现实语境下,文化艺术话语的回归和青年文化现代性转变的新局面。分别代表我们对中国传统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市场的战略思想和逐利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熊猫3 三打白骨精 话语主权 文化逆流
原文传递
川剧《火焰山》的跨文化传播探析
13
作者 蒋伟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1,共4页
川剧《火焰山》不仅在中国本土掀起了川剧热潮,也为川剧在世界舞台的发展及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新世纪以来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经典个案之一。本文拟从变异学的角度分析川剧《火焰山》的对外传播特性以及海外异质文化对川剧的过滤... 川剧《火焰山》不仅在中国本土掀起了川剧热潮,也为川剧在世界舞台的发展及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新世纪以来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经典个案之一。本文拟从变异学的角度分析川剧《火焰山》的对外传播特性以及海外异质文化对川剧的过滤、批评与接受,并思考川剧如何通过跨文化传播寻求自身在当代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 跨文化传播 变异学 《火焰山》
原文传递
就论中国画泼彩法
14
作者 杨国志 《艺术教育》 2014年第5期I0002-I0003,共2页
泼彩法乃中国画众多门类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视觉感传达的另类艺术。泼彩气势磅礴,墨彩淋漓生动,需要有高度的造型能力.
关键词 中国画 泼彩 造型能力 视觉感 艺术
原文传递
苏轼书学成就探析
15
作者 杨国志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第6期208-209,共2页
书法发展源远流长,从秦汉时期至隋唐,由实用性慢慢到功利性,宋这个朝代虽然国家动荡,但是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却是相当辉煌的一个时期,书法的发展在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在魏晋南北朝的高度上又有新的创新和发展突破。书法风格的演变... 书法发展源远流长,从秦汉时期至隋唐,由实用性慢慢到功利性,宋这个朝代虽然国家动荡,但是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却是相当辉煌的一个时期,书法的发展在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在魏晋南北朝的高度上又有新的创新和发展突破。书法风格的演变也是这样,相隔的时代越近,对之前继承的书法笔意因素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学 文化发展史 钟元常 黄州寒食诗帖 东坡先生 钟繇 书风 颜鲁公 二王 《兰亭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