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蛋白质饮食对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全付 毛焕东 +5 位作者 乌新春 刘欣 马新宇 吴丽娜 高书华 张艳玲 《西部医学》 2015年第2期190-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蛋白质饮食对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的不同将CKD患者分为优质低蛋白饮食(LPD)组50例:DPI为0.... 目的探讨不同蛋白质饮食对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的不同将CKD患者分为优质低蛋白饮食(LPD)组50例:DPI为0.60±0.06g·kg^-1·d^-1;正常蛋白组50例:DPI为1.0±0.07g·kg^-1·d^-1,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血尿素氮(BUN)、肌酐(SCr)、24h尿蛋白(UPro)和白蛋白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Scr、BU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排泄量和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减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效降低慢性肾病患者肾功的进展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不同剂量蛋白饮食 肾功能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早期不同病因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庆玲 禹江涛 +3 位作者 张盼盼 葛晓励 韩晓庆 王玲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2048-2050,共3页
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上是急危症,其病死率较高[1]。感染性休克可由胸腹部感染性疾病、手术等多种病因引起[2-4],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炎症因子过度表达,在感染性休克中肿瘤坏死因子-α是重要的早期介质,同时作为炎症反... 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上是急危症,其病死率较高[1]。感染性休克可由胸腹部感染性疾病、手术等多种病因引起[2-4],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炎症因子过度表达,在感染性休克中肿瘤坏死因子-α是重要的早期介质,同时作为炎症反应的启动因子,它不但能自我激活,还可以激活炎性反应因子级联反应,进而释放炎症介质,造成瀑布效应[5],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 降钙素原 炎症介质 级联反应 炎性反应 急危症 腹部感染 感染性疾病 瀑布效应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毛焕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7-408,共2页
近年来较多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异常状态,加之疾病的存在造成患者免疫低下,故认为研究患者的免疫状态可以反映疾病的状态^[1]。本文就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免疫状态 影响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郭全付 毛焕东 +4 位作者 乌新春 刘欣 马新宇 吴丽娜 高书华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9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105例2型糖尿病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磷酸西格列汀组(A组)和阿卡波糖组(B组)。在使用胰岛素的基础上,A组(52例)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B组(53例)口服阿卡波糖片,疗程48周。观察2组...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105例2型糖尿病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磷酸西格列汀组(A组)和阿卡波糖组(B组)。在使用胰岛素的基础上,A组(52例)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B组(53例)口服阿卡波糖片,疗程4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FPG及Hb A1C均显著下降,但在降低BP,hs-CRP,UAER方面,A组优于B组(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在降糖的同时,也能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对治疗早期DN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西格列汀 2型糖尿病 早期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下载PDF
依帕司他辅助治疗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药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全付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457-1459,共3页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诊治的90例DPN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银杏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依帕司他...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诊治的90例DPN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银杏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依帕司他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体征评分、血糖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依帕司他辅助治疗DPN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依帕司他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