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某医院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常李军 贾蓓 +2 位作者 魏晓宇 黄文祥 刘成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15-618,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神经外科ICU和中心ICU 31株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方法检测mecA基因,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13种抗菌药物的最...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神经外科ICU和中心ICU 31株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方法检测mecA基因,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13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多重PCR方法进行SCCmec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亲缘关系。结果 31株金葡菌中,MRSA占83.9%(26/31),其中25株为SCCmecⅢ型,1株未能分型。26株MRSA对头孢吡肟、头孢唑啉、四环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均耐药,对利福平、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均敏感。PFGE分型26株MRSA有4型(A^D),以A型流行株为主。结论重庆市某医院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神经外科ICU和中心ICU病房MRSA分离率较高,MRSA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未发现VISA或VRSA。SCCmec以III型为主,神经外科ICU病房可能有MRSA的流行,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阻止其进一步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SCCmec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游离脂肪酸和底物氧化供能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佳 马运玲 +2 位作者 卫星 原丽莉 姚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571-572,共2页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储备、合成以及分解能力下降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常常伴有底物氧化供能的改变,即以脂肪和蛋白质作为主要的供能物质[1]。目前关于底物氧化供能的检测主要依据于能量代谢测定系统(代谢车)测定的呼吸商(RQ)。...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储备、合成以及分解能力下降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常常伴有底物氧化供能的改变,即以脂肪和蛋白质作为主要的供能物质[1]。目前关于底物氧化供能的检测主要依据于能量代谢测定系统(代谢车)测定的呼吸商(RQ)。当RQ〈0.80常常意味着机体以脂肪和蛋白质作为主要能量来源供给机体,机体呈现一个消耗状态[2]。及时给予营养支持,有助于降低脂肪和蛋白质的消耗,提高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RQ FFA 游离脂肪酸
下载PDF
肝硬化200例住院患者膳食营养素摄入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洁心 王丹萍 +1 位作者 吴瑞丽 马运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1550-1552,共3页
肝硬化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而且营养不良与腹腔积液、感染、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多是对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估及营养风险的评估。而对于肝硬化患者膳食营养素的摄入的研究较少。肝脏是体内能量代谢的主要器官,是... 肝硬化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而且营养不良与腹腔积液、感染、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多是对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估及营养风险的评估。而对于肝硬化患者膳食营养素的摄入的研究较少。肝脏是体内能量代谢的主要器官,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合成代谢的主要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摄入分析 肝硬化患者 膳食营养素 住院患者 营养不良 碳水化合物 腹腔积液 肝性脑病
下载PDF
乳果糖联合益生菌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通透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秦颖 王立恒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3期3979-3981,共3页
目前,乙型肝炎肝硬化主要治疗方案为抗病毒治疗及并发症防治,其中肝硬化导致的消化道静脉曲张、消化道屏障功能障碍是促进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等肝硬化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1]。因此,保证肠道功能的正常是预防该疾病并发症的重... 目前,乙型肝炎肝硬化主要治疗方案为抗病毒治疗及并发症防治,其中肝硬化导致的消化道静脉曲张、消化道屏障功能障碍是促进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等肝硬化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1]。因此,保证肠道功能的正常是预防该疾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双岐三联活菌胶囊是临床上常用的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药物,可以促进患者肠道内生物屏障功能恢复,但疗效个体差异性较大且未达到理想治疗效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个体差异性 生物屏障 并发症防治 理想治疗 肠道菌群紊乱 肝性脑病
下载PDF
结肠镜检查引发疼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325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杜晓霞 马运玲 +1 位作者 白春娟 任丽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484-486,共3页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治疗及筛查结直肠疾病的有效手段,重视结肠镜检查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1].但结肠镜是一项侵入性检查,其所引发的疼痛是患者是否...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治疗及筛查结直肠疾病的有效手段,重视结肠镜检查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1].但结肠镜是一项侵入性检查,其所引发的疼痛是患者是否愿意接受肠镜检查的主要影响因素[2].现就结肠镜检查患者的术后3 d的疼痛程度进行调查研究,以及探讨与疼痛相关的可能因素,为内镜医生和护士对检查者的疼痛判断提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疼痛程度 引发 结直肠癌 结直肠疾病 发病率 治疗 侵入性
下载PDF
2012-2017年我国护理质量管理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娜 陈晓霞 +1 位作者 陆欣 马运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1029-1030,共2页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衡量护理管理者水平、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护理服务技术和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促使护理质量管理成为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全面提升深化...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衡量护理管理者水平、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护理服务技术和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促使护理质量管理成为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全面提升深化护理质量管理[1]."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信息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海量数据,有利于护理研究者提取和分析护理信息.本研究应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近5年护理质量管理论文研究热点与前沿以科学知识图谱的方式进行呈现,为我国护理学者借鉴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管理 可视化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护理管理者 海量数据 护理信息 护理人员 护理服务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秦颖 王立恒 张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3期2501-2505,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前后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A、IL-22)]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山西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7例初诊...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前后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A、IL-22)]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山西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7例初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Peg-IFNα-2a皮下注射治疗,依据病毒学应答与否分为应答组(n=63)和无应答组(n=74)。检测两组患者血常规、肝功能、HBV指标(HBsAg和HBeAg)、HBV DNA水平,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的IL-17A及IL-22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IL-17A中位水平基点,分析外周血IL-17A水平与病毒学应答率的关系。结果应答组ALT水平高于无应答组,HBsAg、HBeAg和HBV DNA水平均低于无应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答组治疗后IL-17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应答组治疗前后IL-17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答组治疗后1、3、6、12个月的IL-17A水平均低于无应答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22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A高表达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的病毒学应答率显著低于IL-17A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A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eg-IFNα治疗失败的原因,会提高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指标变化动态调整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17A 白细胞介素-22
下载PDF
传染病房内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控护理探讨
8
作者 黄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传染病房内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控护理探讨。方法 本研究选取自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间住院的60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病情监控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预防和治疗的基础上,做好... 传染病房内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控护理探讨。方法 本研究选取自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间住院的60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病情监控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预防和治疗的基础上,做好防控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等各项情况。结果 经过相应的防护后发现,观察组之中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病房中,有很大的可能会出现医院感染,在做好正确的处理和护理之后,通常情况下都能很好的控制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房 肝病患者 院内感染 防控护理
下载PDF
凝血酶原时间与肝促凝血活酶试验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秦颖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472-1475,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与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整取抽样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6例,检测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血浆PT及HPT,测定其敏感...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与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整取抽样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6例,检测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血浆PT及HPT,测定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PT与HPT指标在肝纤维化分期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增加,PT、HPT水平明显升高,其中S4期PT水平[(14.86±0.96)s]与S1[(13.31±0.49)s]、S2[(13.43±0.52)s]、S3[(13.66±0.53)s]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3期HPT水平[(19.33±1.14)s]与S1[(17.74±0.82)s]、S2期[(18.12±0.95)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4期HPT水平[(20.27±1.39)s]与S1[(17.74±0.82)s]、S2[(18.12±0.95)s]、S3期[(19.33±1.14)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绘制ROC曲线分析,PT、HPT对肝纤维化分期≥S2、S4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较高.结论PT、HPT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中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肝促凝血活酶时间 分期 肝储备功能 对比敏感度
原文传递
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姚鹏 王秀丽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远期预后。方法对运城市中心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远期预后。方法对运城市中心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远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输血量、围术期输血率、Pringle法比例、血流阻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而肿瘤数目、子灶、肿瘤类型、门脉癌栓、包膜、肿瘤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共随访5年,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5.83%。观察组患者3、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1年生存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能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能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肝切除术 肝细胞肝癌 近期疗效 远期预后 传统手术
原文传递
六例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11
作者 常李军 李婷 +4 位作者 王秀丽 孔凡坤 郭志勇 马亚丽 吴世红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能力。方法对运城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确诊为神经型布鲁菌病的患者,收集并分析其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经过、预后等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能力。方法对运城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确诊为神经型布鲁菌病的患者,收集并分析其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经过、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为男性,2例患者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1例患者合并睾丸炎,1例患者伴脑血管病变相关影像学异常;3例患者脑脊液培养出马耳他布鲁菌,1例患者血培养出马耳他布鲁菌;2例患者脑脊液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脑脊液二代测序结果为布鲁菌属核酸序列;予抗生素治疗后6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脑脊液培养、脑脊液布鲁菌凝集试验、脑脊液二代测序等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神经型布鲁菌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型布鲁菌病 临床特点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二代测序技术 脑脊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