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延礼 《岱宗学刊》 1998年第3期50-51,共2页
今年是戊戌变法100周年.一百年前,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首的爱国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他们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因为这个运动的高潮期即“百日维新”,是在戊戌年,故史称“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 今年是戊戌变法100周年.一百年前,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首的爱国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他们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因为这个运动的高潮期即“百日维新”,是在戊戌年,故史称“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的,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戊戌变法又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民主、民权,主张言论自由,做了许多思想启蒙工作,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更加关心国事和民族存亡.在思想文化领域,也是“新学”反对“旧学”的一场激烈的斗争.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这自然是中国近代史上制度改革的一场悲剧.但它的历史意义和它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这也是我们今天仍要纪念“戊戌变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中国 近代文学 戊戌变法 影响 湖湘文学
下载PDF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诗词卷(1980—2017)》前言
2
作者 马卫中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第4期12-16,共5页
无须赘言,选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诗词卷(1980—2017)》是对这一时期研究工作的总结与检阅。我们由此可见,被誉为“新时期”的最近40年,近代诗词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堪称质的飞跃。从“五四”开始,此后60年之近代诗歌研究历程... 无须赘言,选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诗词卷(1980—2017)》是对这一时期研究工作的总结与检阅。我们由此可见,被誉为“新时期”的最近40年,近代诗词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堪称质的飞跃。从“五四”开始,此后60年之近代诗歌研究历程,按时间分为两个阶段,而其视角皆有偏废:前30年之研究者多为文学创作的亲历者,重在探究其艺术形式,故其研究对象集中在学习、甚至模仿传统的旧派诗人;后30年则受时代风会影响,重在思想内容,其研究对象则以所谓启蒙、维新和革命诗人为主。因此,我们所见到的研究成果,都有局限。而改革开放所引发的思想解放,如浩荡春风,催开千树万树之鲜花,真正展现了近代诗歌研究的万千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文学 论文集 诗词 前言 诗歌研究 革命诗人 “新时期” “五四”
下载PDF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小说卷(1980-2017)》前言
3
作者 关爱和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第4期4-11,共8页
续选1980年到2017年中国近代文学论文小说卷,是一件并不轻松的工作。侯运华、杨波博士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我们把从4000篇论文中遴选出的近40篇代表性论文编辑成帙,展卷拜读时,能够清晰地看到近40年间中国近代小说研究中几代学者... 续选1980年到2017年中国近代文学论文小说卷,是一件并不轻松的工作。侯运华、杨波博士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我们把从4000篇论文中遴选出的近40篇代表性论文编辑成帙,展卷拜读时,能够清晰地看到近40年间中国近代小说研究中几代学者心路的历程和学术嬗递的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文学 小说研究 论文集 前言 文学论文 论文编辑
下载PDF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论文集·概论、文论卷(1980—2017)》前言
4
作者 孙之梅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9年第1期4-12,共9页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代文学研究组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收录1949至1979年30年间近代文学研究论文200余篇,对建国以来近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作了一次阶段性总结。此后,近代文学研究沐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秋雨,又走过...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代文学研究组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收录1949至1979年30年间近代文学研究论文200余篇,对建国以来近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作了一次阶段性总结。此后,近代文学研究沐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秋雨,又走过了40年,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决定接续上一次的论文编选,追踪1980—2017年40年来的近代文学研究的轨迹,为近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做一点继往开来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学研究 中国近代文学 论文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前言 文论 阶段性总结 研究论文
下载PDF
《中国近代女性文学大系》研究笔谈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霖 杜泽逊 +1 位作者 袁进 左鹏军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14-19,共6页
2021年10月,由济南大学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编选、齐鲁书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女性文学大系》正式发行。《中国近代女性文学大系》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和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入选2017年度... 2021年10月,由济南大学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编选、齐鲁书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女性文学大系》正式发行。《中国近代女性文学大系》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和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入选2017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郭延礼、郭浩帆担任总主编,由《文学评论卷》《小说卷(上、下)》《诗词卷(上、下)》《散文卷(上、下)》《戏剧卷》《弹词卷》《翻译文学卷(上、下)》和《史料索引卷》组成,共8卷12册,650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文学 文学评论 郭延礼 翻译文学 济南大学 图书出版 齐鲁书社 文化研究中心
下载PDF
传教士文化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变革的起步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飚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0年第1期35-49,共15页
19世纪来华传教士与中国文学的关系长期被忽视,近年对基督教文学作品的发现和研究扩展了视野。本文从更广阔的文化视角考察,提出:传教士的"知识传教"模式,形成一种区别于纯粹宗教文化又区别于单纯科学文化、既源于西方又适应... 19世纪来华传教士与中国文学的关系长期被忽视,近年对基督教文学作品的发现和研究扩展了视野。本文从更广阔的文化视角考察,提出:传教士的"知识传教"模式,形成一种区别于纯粹宗教文化又区别于单纯科学文化、既源于西方又适应当地的独特的"传教士文化",这是19世纪中国西学知识的主要来源。传教士文化的"复合性"和"在地化"特点,为接受世界近代文化提供了多样选择和自主重构的可能,影响了以魏源、王韬和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三代文学变革的先驱,逐步改变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理想,对文学家从士大夫文人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型起了重要作用。传教士引进近代印刷、出版技术和报刊等新型文化载体和传播方式,进而影响文学创作,报章文体、时新小说、新学诗、新剧这些文学近代化变革的起步,都可以追溯到传教士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文化 文学近代化 作家转型 传播方式
下载PDF
百年坚守 百年辉煌--《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序 被引量:1
7
作者 关爱和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第1期4-17,共14页
有着110年办学历史的河南大学,设置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已经100年了。在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设置100年之际,魏清源教授受文学院委托,爬梳众多资料,历经千辛万苦,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编辑写作了《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 有着110年办学历史的河南大学,设置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已经100年了。在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设置100年之际,魏清源教授受文学院委托,爬梳众多资料,历经千辛万苦,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编辑写作了《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以下简称《学科史》,作者注)一书,为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设置100年献上一份厚礼。《学科史》完成后,清源师命我为书作序。我初甚惶恐,以为有翔实可读的《学科史》在,序文反成画蛇添足、佛头着粪之举。但转而思忖:我自恢复高考制度后到河南大学求学,迄今已经40余年。40余年间,读书于斯,教书于斯,个体生命中的春夏秋冬在此迁延,个人情感中的喜怒哀乐在此维系。青春中的最好年华得与文学院共度,学术上的些许收获得与文学院分享。河南大学的中文学科100年,我与其共同走过将近半数的历程。作为百年学科的受教者、获益者,我还是有话要说、有话想说的,故而不揣谫陋、拉杂书之,向百岁生日的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献上一炷心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大学 高考制度 中文学科 受教者 中国语言文学 学科设置 学科史 个人情感
下载PDF
中国近代诗学研究的一部力作——简评《中国近代唐宋诗之争研究》
8
作者 郭浩帆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近代是中国诗学很发达的时期,但目前对于近代诗学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已经出现的一些相关著作也大都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建构,尤其缺乏一个明确的诗史线索.
关键词 中国诗学 唐宋诗之争 近代 诗学研究 简评 力作 诗学理论 诗史
下载PDF
黄人集外手稿《东吴发刊词》
9
作者 黄人 黄均达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04-106,共3页
近代文学理论家黄人的文集已为时贤搜集出版,作为后裔,最近在整理黄人遗稿时发现一份手稿,经辨认核查,正是黄人1913年为东吴大学校刊改名《东吴》时所撰发刊词,这应是现今发现的黄人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为目前出版的黄人文集所失收。
关键词 黄人 手稿 集外文 《东吴发刊词》
下载PDF
俞樾为何如此青睐《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的文本生产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140,F0003,共11页
清代中后期因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娱乐为主的说唱文学自觉向主流文化靠拢,同时为迎合大众欣赏趣味又广泛吸收传统小说类型因素,形成一种独特的多元小说属性的创作趋向,《三侠五义》即其典型代表。该小说也因此获得了上层正统文人的认可与... 清代中后期因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娱乐为主的说唱文学自觉向主流文化靠拢,同时为迎合大众欣赏趣味又广泛吸收传统小说类型因素,形成一种独特的多元小说属性的创作趋向,《三侠五义》即其典型代表。该小说也因此获得了上层正统文人的认可与欣赏,出于维护封建统治与道德教化的需要,晚清著名经学家俞樾对其进行改编修订,并更其名为《七侠五义》。在出版商的炒作下,《七侠五义》盛行于大江南北,俞樾亦因此以小说家名于世。晚清“新小说”兴起,为启蒙与抬高通俗文学地位,新小说家又大肆宣扬俞樾小说家的身份,并基于自身需要重新解读《七侠五义》。《七侠五义》由娱乐向政治属性的逐渐转移,是清代中后期小说发展与转型的生动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侠五义》 《七侠五义》 俞樾
下载PDF
从同适斋到不舍斋——《任访秋文集》代序 被引量:1
11
作者 关爱和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0年第2期4-19,共16页
著名学者、文学史家任访秋先生(1909—2000)一生以教书与著述为业,在中国文学史以及思想史、学术史等多个学术领域辛勤耕耘,成果丰硕。尤其是在打通古代、近代、现当代文学畛域,梳理晚明至五四文学发展源流方面宏论迭出,多有创获... 著名学者、文学史家任访秋先生(1909—2000)一生以教书与著述为业,在中国文学史以及思想史、学术史等多个学术领域辛勤耕耘,成果丰硕。尤其是在打通古代、近代、现当代文学畛域,梳理晚明至五四文学发展源流方面宏论迭出,多有创获。先生晚年病目,未及将著述一一订正整齐,而不少著作也已绝版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访秋 代序 文集 中国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 著名学者 文学史家 学术领域
下载PDF
主持人语
12
作者 关爱和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第4期4-4,共1页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近代室编选的“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系列丛书,分1919-1949和1949-1979两大时段,有概论卷、诗文卷、小说卷、戏剧卷等;这两套丛书的集中推出,强化了近代文学学科意识,推进了近代文学学科发展,产生了...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近代室编选的“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系列丛书,分1919-1949和1949-1979两大时段,有概论卷、诗文卷、小说卷、戏剧卷等;这两套丛书的集中推出,强化了近代文学学科意识,推进了近代文学学科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总结1980年以来的近代文学研究成果,检阅近代文学研究队伍,进一步推进近代文学学科发展,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会于2017年9月在苏州通过决议,决定续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丛书。“续编”,顾名思义,就是“接着选”,从1980年续选至2017年,作为献给中国近代文学学会成立30周年的学术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文学 主持人 20世纪80年代 系列丛书 文学学科 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科院 学科意识
下载PDF
寓澳名贤汪兆镛诗词探论
13
作者 邓骏捷 陈业东 《华文文学》 CSSCI 2014年第1期28-37,共10页
民国年间,汪兆镛先后12次来澳门,断续居住了13年多,在澳门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其中多与澳门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有关。本文在全面讨论汪兆镛诗词的分期、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之上,着重阐发居澳作品于其创作生涯中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汪兆镛 诗词 居澳作品 思想内涵 艺术特色
下载PDF
“中国英语”中汉语口音对英语习得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雨昕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3-86,共4页
汉语的语音特征与英语有着很大的差别,而以汉语作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往往会将汉语的语言与口音习惯使用到英语中,从而导致不少英语口语发音的错误,产生所谓"中国英语"的问题。本文就汉语与英语的语音分类、规则等特征进行对比... 汉语的语音特征与英语有着很大的差别,而以汉语作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往往会将汉语的语言与口音习惯使用到英语中,从而导致不少英语口语发音的错误,产生所谓"中国英语"的问题。本文就汉语与英语的语音分类、规则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与归类,对中国学生在英语习得的过程中不再模仿母语的语言与口音习惯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口音 “中国英语” 语音分类 规则
下载PDF
植根文化土壤 构建成长场域——江苏省常熟中学“虞山文化”课程建设
15
作者 陈炯明 《江苏教育》 2019年第59期63-65,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而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载体,是建立在乡土区域时空中的历史积淀,是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根、文化之魂。因此,乡土文化教育是...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而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载体,是建立在乡土区域时空中的历史积淀,是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根、文化之魂。因此,乡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认同的重要形式,是实现乡土文化认同与国家文化认同相统一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山文化课程体系 人文素养 探究实践 教育场域
下载PDF
神医陆士谔
16
作者 陆贞雄 《中医药文化》 2012年第5期29-31,共3页
祖父陆士谔为清末民初著名小说家,他于1910年曾撰写了幻想小说《新中国》,书中描绘了上海在浦东举办大博览会;为办博览会,上海建起了浦江大桥、越江隧道、地下电车……随着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隆重召开,先人百年的“奇梦”得以... 祖父陆士谔为清末民初著名小说家,他于1910年曾撰写了幻想小说《新中国》,书中描绘了上海在浦东举办大博览会;为办博览会,上海建起了浦江大桥、越江隧道、地下电车……随着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隆重召开,先人百年的“奇梦”得以实现,他老人家在媒体的宣传下亦广为人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祖父还是民国年间蜚声沪上的“上海十大名医”之一,至于他是如何在杏林成名,在中医界有何种种趣闻,则更鲜为人知了。笔者作为陆氏后人,拟作此文,以资怀念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不朽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士谔 医学世家 中西医论争
下载PDF
姚秋园嘱黄际遇书联
17
作者 吴晓峰 《潮商》 2020年第2期85-88,共4页
姚梓芳与黄际遇三世笃交,道义相许,姚梓芳七十寿诞,黄际遇作《秋园先生七十寿序》。黄际遇逝后,姚梓芳为作《澄海黄任初教授墓碑》。姚梓芳之女兄(姐姐)七十大寿,黄际遇应姚之嘱撰联并书。
关键词 黄际遇 撰联 姚梓芳嘱
下载PDF
梁启超与文学界革命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爱和 《华夏文化论坛》 CSSCI 2012年第2期27-32,共6页
20世纪初年中国思想界和文学史上成绩与影响最为卓著的人物当推梁启超。大家知道,近代文学是指鸦片战争到"五四"前的这一段近80年的历史。这80年的近代文学史,文学界和历史界的分期是不一样的。文学界称这一段的文学为近代文... 20世纪初年中国思想界和文学史上成绩与影响最为卓著的人物当推梁启超。大家知道,近代文学是指鸦片战争到"五四"前的这一段近80年的历史。这80年的近代文学史,文学界和历史界的分期是不一样的。文学界称这一段的文学为近代文学,而史学界则可能把这一段历史归入了现代史的演变过程。所以这80年的文学史,在梁启超之前是古典文学的继续;梁启超的文学界革命之后,更多是新文学的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界革命 文体革命 近代文学 饮冰室 政治小说 白话文运动 中国文学 公共媒体 觉世 思想启蒙运动
原文传递
“名士牙行”与清初文学生态
19
作者 杜桂萍 《华夏文化论坛》 2014年第1期14-18,共5页
很高兴来到吉大为大家做一次讲座,希望这次讲座是一次探讨、一次交流。今天我做的这个题目——"名士牙行"与清代文学生态,近几年我一直在关注这个话题。可以说,"名士牙行"是我在研究清代杂剧的时候获得的一个副产... 很高兴来到吉大为大家做一次讲座,希望这次讲座是一次探讨、一次交流。今天我做的这个题目——"名士牙行"与清代文学生态,近几年我一直在关注这个话题。可以说,"名士牙行"是我在研究清代杂剧的时候获得的一个副产品。在研究清代杂剧的过程中,我发现清杂剧这个题目在国内还没有人做,当时港台地区倒是有一些学者在研究,他们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传统,但是毕竟也算是添补了空白。清代杂剧多数是一种文人式的短杂剧,这种杂剧已经不再在舞台演出,是一种案头化的作品。题材也比较单一,多数是一些文人故事、历史典故的翻写。怎么样把清初杂剧里最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默 文学生态 清代文学 舞台演出 国朝名家诗馀 王士 孙枝蔚 港台地区 历史典故 文坛领袖
原文传递
“古诗十九题”与民族主义革命——章太炎早期诗歌的政治意义
20
作者 马卫中 《东吴学术》 2023年第3期79-92,共14页
章太炎早期所作的诗歌,收入其自己审定、1915年出版的《太炎文录初编》,凡十九题。因其形式都为古体,姑称之为“古诗十九题”。由于章太炎是从维新变法的参与者,转而成为激进的民主革命的领导人,而其追求的宗旨就是民族主义,即同盟会所... 章太炎早期所作的诗歌,收入其自己审定、1915年出版的《太炎文录初编》,凡十九题。因其形式都为古体,姑称之为“古诗十九题”。由于章太炎是从维新变法的参与者,转而成为激进的民主革命的领导人,而其追求的宗旨就是民族主义,即同盟会所谓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因此,其诗歌的内容多关涉政治。“古诗十九题”或抒情,或记事,对于章太炎的心路历程,有比较清晰的反映。而革命以后的思想变化,也可从中见出端倪。另外,章太炎当时所作尚有不少,而被其刊落的重要原因,是其宗尚汉魏六朝的诗学观。在章太炎看来,唐代以后兴起的近体诗,就是笔墨游戏,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近代 民主革命 民族主义 古体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