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鹭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吝涛 薛雄志 +1 位作者 卢昌义 洪华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998-4006,共9页
白鹭的生态安全是指白鹭所处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白鹭种群持续生存的需求和条件,其中关键是白鹭生境的安全。白鹭生境安全从根本上取决于生境的适宜性和人为对生境的干扰程度,又可以理解为生境受到人类干扰后所能保持的生态适宜性。分别... 白鹭的生态安全是指白鹭所处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白鹭种群持续生存的需求和条件,其中关键是白鹭生境的安全。白鹭生境安全从根本上取决于生境的适宜性和人为对生境的干扰程度,又可以理解为生境受到人类干扰后所能保持的生态适宜性。分别选择白鹭在厦门的2个主要繁殖栖息生境———大屿岛和鸡屿岛和10个代表性觅食生境为研究对象,对白鹭生境的生态适宜性和人为干扰程度进行分别评价。其中,生境适宜性评价采用指标体系法,通过赋值、计算进行评价;人为干扰程度评价主要依靠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将人为干扰程度用不同土地利用形式代表,利用Mapinfo7.0和ArcView3.2a地理信息分析软件对白鹭生境的人为干扰程度进行计算评价。最后,结合生境适宜性评价和人为干扰程度评价结果,对厦门自然保护区白鹭的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鸡屿岛和大屿岛作为白鹭在厦门的繁殖栖息地的生态安全程度均处于安全等级,鸡屿岛的生态安全程度高于大屿岛。厦门白鹭的觅食生境总体来看处于较安全等级,但没有一处觅食地是属于安全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鹭 自然保护区 生态安全 评价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中痕量活性磷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袁东星 梁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256,共5页
活性磷(正磷酸盐)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在某些海域,它甚至成为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素.痕量活性磷分析是探索海洋,特别是寡营养海区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海洋环境中痕量活性磷的分析技术.
关键词 活性磷 痕量分析 海洋
下载PDF
模糊线性优化在厦门湾水体总磷环境容量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微 廖恩惠 江毓武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在应用POM模型进行厦门湾水动力、污染物扩散和各排污口响应系数场模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最优化法对厦门湾水体总磷环境容量进行计算.根据厦门湾海区特征和使用功能,将厦门湾划分成5个海区,分别在5个海区选取水质控制点.分别以各海区水... 在应用POM模型进行厦门湾水动力、污染物扩散和各排污口响应系数场模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最优化法对厦门湾水体总磷环境容量进行计算.根据厦门湾海区特征和使用功能,将厦门湾划分成5个海区,分别在5个海区选取水质控制点.分别以各海区水质控制点总磷浓度作为约束条件,运用普通优化和模糊优化对厦门湾内22个排污口源强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线性优化方法进行排污口源强优化设计和环境容量计算可以实现排污口源强再分配,且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厦门湾的纳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环境容量 模糊线性优化 响应系数 隶属度函数
下载PDF
海洋原绿球藻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丽 焦念志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1-598,共8页
原绿球藻是贫营养大洋的优势自养类群,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原核类光合自养生物,广泛分布于南北纬40°之间、从表层到真光层底部近200m的水层.新近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原绿球藻可以划分出适应不同水层、不同环境的多种生态型.不同的生... 原绿球藻是贫营养大洋的优势自养类群,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原核类光合自养生物,广泛分布于南北纬40°之间、从表层到真光层底部近200m的水层.新近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原绿球藻可以划分出适应不同水层、不同环境的多种生态型.不同的生态型在光利用、营养盐利用方面的特点均有不同.文中从分子生物学视角出发,探讨了原绿球藻对光、营养盐的适应机制,并分析了原绿球藻基因组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绿球藻 适应机制 基因组 生态型
下载PDF
厦门市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的昼夜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叶翠杏 王新红 +2 位作者 印红玲 袁伟民 洪华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6-359,共4页
对厦门市冬季不同功能区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昼夜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检出的13种PAHs中,总浓度及其组分均呈现明显的差异.PAHs总浓度(ΣPAHs)分布在3.04—12.49ng.m-3;各功能区PAHs以菲、芘和含量相对较高,其中菲占优... 对厦门市冬季不同功能区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昼夜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检出的13种PAHs中,总浓度及其组分均呈现明显的差异.PAHs总浓度(ΣPAHs)分布在3.04—12.49ng.m-3;各功能区PAHs以菲、芘和含量相对较高,其中菲占优势,说明厦门市冬季大气PM2.5中PAHs以菲的污染为主.局部地区晚间ΣPAHs的浓度明显高于日间浓度,这可能与夜间大气混合层下降、污染物不易扩散传输、日间PAHs易光降解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PM2.5 多环芳烃 厦门
下载PDF
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应用于天然海洋防污产物筛选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冯丹青 柯才焕 +1 位作者 卢昌义 李少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5-400,共6页
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方法,进行了白脊藤壶金星幼体的室内培养以及附着基、温度、盐度、幼体密度和幼体低温保存时间等因子分别对白脊藤壶金星幼体附着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水体为水温25℃、盐度30的膜滤海水,幼体培养密度... 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方法,进行了白脊藤壶金星幼体的室内培养以及附着基、温度、盐度、幼体密度和幼体低温保存时间等因子分别对白脊藤壶金星幼体附着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水体为水温25℃、盐度30的膜滤海水,幼体培养密度为1只/ml,饵料为牟氏角毛藻,投饵量为(0.75—5)×105cells/ml的培养条件下,白脊藤壶无节幼体在培养4天后即大部分顺利发育至金星幼体阶段,实现了白脊藤壶金星幼体在实验室内的大量培养。另一方面,实验结果还表明,在白脊藤壶金星幼体附着抑制实验中,玻璃培养皿和聚苯乙烯六孔板都可采用作为附着基,温度、盐度、幼体密度及幼体低温保存时间的适宜范围分别为20—35℃、15—45、1—20只/ml和0—8天。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白脊藤壶可作为筛选天然海洋防污产物的模型生物,并确定了其基础实验条件的适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脊藤壶 金星幼体 培养 附着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厦门市大气PM_(10)中PAHs的健康风险评估—BEQ评估 被引量:17
7
作者 印红玲 洪华生 +1 位作者 叶翠杏 王新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0-362,共3页
通过比较城市大气PM10中优控PAHs的总量、苯并(a)芘(BaP)的浓度水平和BaP的等效致癌毒性(BEQ),评估厦门市大气有机污染的程度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厦门市15种优控PAHs年平均浓度为16.08ng.m-3,BaP年平均浓度为0.70ng.m-3,BEQ... 通过比较城市大气PM10中优控PAHs的总量、苯并(a)芘(BaP)的浓度水平和BaP的等效致癌毒性(BEQ),评估厦门市大气有机污染的程度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厦门市15种优控PAHs年平均浓度为16.08ng.m-3,BaP年平均浓度为0.70ng.m-3,BEQ为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大气颗粒物 等效致癌毒性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DNA提取前的简易脱腐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席峰 傅莲英 +1 位作者 王桂忠 郑天凌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9-544,共6页
针对海洋沉积环境样品DNA提取中的腐殖酸去除难题,采取先脱除腐殖酸再提取DNA的策略,进行了海洋沉积物DNA提取前的简易脱腐方法研究.依据腐殖酸的理化性质, 遴选出由Tris-HCl、EDTA、Na4P2O7、NaCl、PVP、Triton X-100及脱脂奶粉组成脱... 针对海洋沉积环境样品DNA提取中的腐殖酸去除难题,采取先脱除腐殖酸再提取DNA的策略,进行了海洋沉积物DNA提取前的简易脱腐方法研究.依据腐殖酸的理化性质, 遴选出由Tris-HCl、EDTA、Na4P2O7、NaCl、PVP、Triton X-100及脱脂奶粉组成脱腐缓冲液,有效地脱除了腐殖酸.之后采用温和的溶菌酶-蛋白酶K-SDS直接裂解法,获取了大片段(分子量21kb以上)可进行rpoB 基因PCR扩增的海洋沉积物DNA,为海洋沉积环境分子生态学研究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沉积物 DNA 腐殖酸 脱除
下载PDF
厦门海域岩相海岸带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与甲虫螺(Cantharus cecillei)性畸变 被引量:7
9
作者 汤丽 刘青坡 +7 位作者 施华宏 王新红 洪华生 吴水平 赵冬梅 罗慧 谢卫 方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640-4648,共9页
海产腹足类性畸变以其对有机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不可逆性而成为海洋有机锡污染的理想指示种。调查研究了厦门海域岩相海岸带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和甲虫螺(Cantharus cecillei)的性畸变情况,通过生物学指标IOI(性畸变率)、RPSI(... 海产腹足类性畸变以其对有机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不可逆性而成为海洋有机锡污染的理想指示种。调查研究了厦门海域岩相海岸带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和甲虫螺(Cantharus cecillei)的性畸变情况,通过生物学指标IOI(性畸变率)、RPSI(相对阴茎发展指数)、VDSI(输精管发展指数)及SRI(性比指数)综合评价其性畸变发展程度,间接指示厦门周边海域的有机锡污染程度。研究结果发现,在采集疣荔枝螺的17个站点中有5个站点种群性畸变率为100%,其中宝珠屿种群性畸变程度最为严重,VDSI达4,采集甲虫螺的4个站点的种群性畸变率均为100%。性畸变程度较严重的种群普遍集中于厦门西港,并且表现出由港内到港外逐渐减轻的趋势,而白城、会展中心和大嶝岛等位于开阔的厦门东海域的种群性畸变程度最轻,与往年厦门西海域有机锡污染监测数据相比一致,体现出性畸变程度与有机锡污染程度及海港码头远近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畸变 腹足类 疣荔枝螺 甲虫螺 有机锡化合物 厦门
下载PDF
北冰洋海冰和海水变异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桂忠 何剑锋 +2 位作者 蔡明红 李少菁 戴聪杰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5-172,共8页
最近30年来,北冰洋海冰和海水发生了急剧变化:海冰覆盖面积减少、冰层变薄、水温升高、淡水输入增加、污染加剧,正威胁着现有与海冰关系密切的生态系统。预期随着变化的持续,与海冰相关的食物链将在部分海域消失并被较低纬度的海洋物种... 最近30年来,北冰洋海冰和海水发生了急剧变化:海冰覆盖面积减少、冰层变薄、水温升高、淡水输入增加、污染加剧,正威胁着现有与海冰关系密切的生态系统。预期随着变化的持续,与海冰相关的食物链将在部分海域消失并被较低纬度的海洋物种所取代、总初级生产力有望增加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渔获量、而北极熊和海象等以海冰作为栖息和捕食场所的大型哺乳动物的生存前景堪忧。今后人类将更为重视对北冰洋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的认识并加以运用、关注北冰洋特有物种的命运并加以力所能及的保护、评估北冰洋生态系统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以期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数据积累是目前制约北极研究的最大障碍,但随着 SEARCH 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的实施,对北冰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研究将更为系统和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 海水 北冰洋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厦门西海域典型站位二甲基硫化物的周日变化初探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倩 金晓英 +1 位作者 李猛 袁东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1-355,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探讨了厦门西海域某典型站位表层海水中二甲基硫(DMS)、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以及二甲基亚砜(DMSO)含量的周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MS、总DMSP(DMSPt)、颗粒态DMSP(DMSPp)、溶解态DMSP(DMSPd)均呈现出...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探讨了厦门西海域某典型站位表层海水中二甲基硫(DMS)、二甲基巯基丙酸(DMSP)以及二甲基亚砜(DMSO)含量的周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MS、总DMSP(DMSPt)、颗粒态DMSP(DMSPp)、溶解态DMSP(DMSPd)均呈现出白天高、夜晚低的变化规律,与浮游生物昼夜活性的变化直接相关,DMSO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浮游植物优势种和浮游植物生物量明显影响DMS,DMSPt,DMSPp和DMSPd的浓度,未见其对DMSO的影响.DMS,DMSPt和DMSPd的浓度与叶绿素a的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突如其来的暴雨使表层海水中DMS和DMSP的浓度显著增加,亦未见其对DMSO影响.海水中的盐度和硝酸盐浓度与DMS,DMSP和DMSO浓度的周日变化均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二甲基硫 二甲基巯基丙酸 二甲基亚砜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慧杰 田蕴 郑天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稳定同位素技术主要应用于地球化学,它是将人工合成的同位素标记特定的化合物,追踪标记物在生命活动中的变化规律,目前该项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环境微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生物修复是利用存在于土壤、地下水和海洋等环境中的生... 稳定同位素技术主要应用于地球化学,它是将人工合成的同位素标记特定的化合物,追踪标记物在生命活动中的变化规律,目前该项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环境微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生物修复是利用存在于土壤、地下水和海洋等环境中的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使污染的生态环境修复为正常生态环境的过程.这些降解微生物都来自于小部份可培养微生物,对于大部份未可培养降解微生物,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很难得到.而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如13C标记底物,收集利用该底物的微生物核酸,就可以得到具有降解作用的功能微生物,为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提供重要的菌源和功能基因.环境中的许多物质都可以用SIP来标记,这些标记物主要有PLFA-SIP、DNA-SIP、RNA-SIP等,它们都可以用来在复杂样本中进行有特殊代谢功能微生物的鉴定和分析,在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环境污染 生物修复 未可培养微生物
下载PDF
海洋赤潮生物图像实时采集系统 被引量:6
13
作者 戴君伟 王博亮 +2 位作者 谢杰镇 骆庭伟 焦念志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16-1320,共5页
介绍了一种海洋赤潮生物图像实时采集系统,该系统为海洋赤潮生物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主要由流式系统和高速CCD图像采集系统构成,通过蠕动泵控制海水样品的流速,采用微控制器控制CCD拍摄图像的曝光时间,达到对高速运动的... 介绍了一种海洋赤潮生物图像实时采集系统,该系统为海洋赤潮生物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主要由流式系统和高速CCD图像采集系统构成,通过蠕动泵控制海水样品的流速,采用微控制器控制CCD拍摄图像的曝光时间,达到对高速运动的赤潮生物图像的清晰实时采集。该系统为监测和计算海洋赤潮生物及其浓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生物 流动图像分析 CCD 高速图像采集 曝光时间
下载PDF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在环境中多环芳烃源解析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孙海峰 张勇 解静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33,共9页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自1993年开发至今,其在环境中持久性有毒物质(PTS),尤其是多环芳烃(PAHs)源解析中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PMF模型的基本原理,在综述该模型用于土壤/沉积物、大气及水体中PAHs源解析现状的基础上...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自1993年开发至今,其在环境中持久性有毒物质(PTS),尤其是多环芳烃(PAHs)源解析中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PMF模型的基本原理,在综述该模型用于土壤/沉积物、大气及水体中PAHs源解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在实际工作的应用,评述了其在环境中PAHs源解析方面的应用潜力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 源解析 沉积物 土壤 大气
下载PDF
厦门市同安区不同扩展轴上的景观格局梯度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19
15
作者 黄宁 吝涛 +1 位作者 章伟婕 曹英兰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7-774,共8页
城市扩展轴上的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的研究,是了解城市化对城市景观生态影响过程与机制的一个理想途径。本文选取厦门市同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梯度分析结合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别在沿同集路方向与沿往翔安的324国道方向的... 城市扩展轴上的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的研究,是了解城市化对城市景观生态影响过程与机制的一个理想途径。本文选取厦门市同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梯度分析结合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别在沿同集路方向与沿往翔安的324国道方向的城市扩展轴上布设样带,通过移动窗口取样,运用景观格局指数进行景观格局梯度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在斑块类型水平上,沿同集路方向的扩展轴各项指数受城市化影响较明显,沿324国道方向的则不明显;在景观水平上,城市化造成沿同集路方向扩展轴景观形状更为复杂,景观多样性减少,景观格局由原本的多种景观均势并存转变为以城镇景观为主导的格局,景观更为破碎化,而沿324国道方向景观形状没有明显受城市化影响,但城市化促使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格局由原本的以耕地景观为主导的格局转变为多种景观均势并存的格局,景观破碎化程度方面则没有明显受城市化影响。城市化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城市扩展轴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的不同,周边地区城市化水平、城市建设布局模式、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等因素则影响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的幅度与峰值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轴 城市化 景观格局 梯度分析 厦门市同安区
下载PDF
构建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环境经济手段研究——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建昌 陈伟琪 +1 位作者 张珞平 洪华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6-190,共5页
阐述了环境经济手段在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问题,提出“畜禽养殖税(费)、排污权交易,化肥和农药施用税(费)、补贴、促险,退耕补贴、水保押金,流域共同治理基金、... 阐述了环境经济手段在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问题,提出“畜禽养殖税(费)、排污权交易,化肥和农药施用税(费)、补贴、促险,退耕补贴、水保押金,流域共同治理基金、排污配额交易”等环境经济手段及其应用形式,并分析论证了其实施后的费用效果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流域 农业非点源污染 环境经济政策 控制措施
下载PDF
牡蛎礁生境: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碳汇
17
作者 王桃妮 张子莲 全为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06-2716,共11页
牡蛎礁生境是指由聚集的牡蛎和其他生物及环境堆积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固碳和储碳潜力巨大,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牡蛎礁生境碳源与汇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主要在于牡蛎钙化和呼吸作用都释放CO_(2),而碳源与... 牡蛎礁生境是指由聚集的牡蛎和其他生物及环境堆积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固碳和储碳潜力巨大,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牡蛎礁生境碳源与汇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主要在于牡蛎钙化和呼吸作用都释放CO_(2),而碳源与汇的评估忽视了钙化、同化和沉积过程带来的整体碳汇价值及牡蛎礁生态系统功能带来的碳汇效应。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牡蛎礁生境的碳汇价值。一方面,牡蛎礁生境的碳源和碳汇需要从牡蛎礁自身的整体碳循环中进行评估,包括牡蛎礁系统中的沉积、钙化、呼吸作用及侵蚀、再悬浮和再矿化作用;另一方面,牡蛎礁生态系统服务引起的碳汇效应需从牡蛎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角度进行评估,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碳价值进行关联,从而纳入碳汇核算体系。从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增汇角度出发,综述了牡蛎礁生境中碳的源与汇;阐述了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微生物在牡蛎礁生境碳汇中的作用;以保护和生态修复为目的,进一步提出可实现牡蛎礁生境最大潜在碳汇的策略,以期为实现海洋负排放及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碳汇 负排放 生态修复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厦门市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33
18
作者 欧健 卢昌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40-1244,共5页
通过对厦门地区外来物种入侵状况的实地调查,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查阅和专家咨询,整理了厦门市已入侵或值得警惕的外来植物名录。并从气候、土壤、植被生态群落结构、地貌特征、人为和自然干扰状况以及港口交通贸易等方面分析了厦门市外来... 通过对厦门地区外来物种入侵状况的实地调查,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查阅和专家咨询,整理了厦门市已入侵或值得警惕的外来植物名录。并从气候、土壤、植被生态群落结构、地貌特征、人为和自然干扰状况以及港口交通贸易等方面分析了厦门市外来生物入侵现状的原因。结合前人在外来生物入侵的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厦门市的外来植物入侵现状,构建了适应厦门地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指标体系由“移居与建群的可能性”、“危害与影响”和“预防与控制”3大部分,共计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外来入侵物种 风险评价
下载PDF
楚科奇海与加拿大海盆表层沉积物表观特征及其环境指示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爱国 王汝建 +2 位作者 陈建芳 张德玉 张道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5,共7页
通过对中国首次和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表层沉积物的观察,根据沉积物的颜色和气味、砾石分布、底栖生物及贝壳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该海区表层沉积物表观特征变化与有机质输入、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关系、底栖生物分布范围、冰... 通过对中国首次和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表层沉积物的观察,根据沉积物的颜色和气味、砾石分布、底栖生物及贝壳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该海区表层沉积物表观特征变化与有机质输入、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关系、底栖生物分布范围、冰筏碎屑的分布区域及与海流的关系,指出在研究区软体动物生长的北界位于73.5°N,比浮游动物的北界约低2个纬度。冰筏碎屑的北界可作为融冰水的北界或永久冰区的南界,位置在77°24′N附近。通过对沉积物表观特征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的海流特征,指出研究区的海流分布对沉积物分布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两股不同性质的海流相遇,对西南部与东部两个区域的沉积物组成及性质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表观特征 砾石 贝壳 环境指示 楚科奇海 加拿大海盆
下载PDF
厦门海域水体中有机锡的存在形态与含量分布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冬梅 王新红 +1 位作者 马建强 洪华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81,共6页
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SPE-GC-FPD)对厦门海域表、底层海水中的有机锡化合物进行了分析检测。其中表层海水中检出的有机锡化合物以二丁基锡(DBT)为主,底层海水中以三丁基锡(TBT)为主,且TBT的浓度显著高于表层水。表层海... 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SPE-GC-FPD)对厦门海域表、底层海水中的有机锡化合物进行了分析检测。其中表层海水中检出的有机锡化合物以二丁基锡(DBT)为主,底层海水中以三丁基锡(TBT)为主,且TBT的浓度显著高于表层水。表层海水中总有机锡浓度在129.1—4 826.8 ng(Sn).L-1之间,底层海水则分布在321.6—1 954.5ng(Sn).L-1之间。结果显示,厦门港内及同安湾附近海域水体中的有机锡浓度远高于九龙江口及厦门西南海域,这与厦门海域船舶活动和网箱养殖密切相关。通过对鼓浪屿站点表层海水中有机锡化合物15 h的连续监测,推测光照对水体中有机锡的降解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 表层海水 底层海水 厦门海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