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邵凤扬 陈隐漪 +1 位作者 李加兵 李乐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09-109,共1页
关键词 降纤酶 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乐军 邵凤扬 +4 位作者 陈丽萍 顾成光 陈隐漪 马先军 卞光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住院病人3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150例。两组在治疗基础上,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简易精神状态...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住院病人3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150例。两组在治疗基础上,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和进行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卫生经济学与对照组病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能够减少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 卒中单元
下载PDF
颈部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0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申永涛 陈丽萍 张静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11期117-119,共3页
目的观察颈部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VitalStim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单纯采用吞咽功能... 目的观察颈部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VitalStim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单纯采用吞咽功能训练。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部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较单纯吞咽功能训练能较好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电刺激 吞咽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综合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萍 胡月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10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综合的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康...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综合的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康复锻炼。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中的情绪、个性、社会角色、思维四个分量表共16项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于入组时,入组后1个月,入组后3个月,入组后6个月4个时间点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2组患者心理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治疗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的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较之常规康复锻炼更有利于维护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理健康 综合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高压氧促醒颅脑损伤昏迷52例病人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丽萍 常辉 宋雅琼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10期134-135,共2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高压氧(HBO)促醒颅脑损伤昏迷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给予营养神经、促醒、预防癫痫、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高压氧(HBO)促醒颅脑损伤昏迷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给予营养神经、促醒、预防癫痫、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与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有明显的促醒作用,应尽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法 高压氧 颅脑损伤 昏迷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作用
6
作者 陈隐漪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60-60,8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入选国内、外大样本的临床观察结果,提出如何对脑卒中后抑郁进行康复治疗。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应积极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包括早期神经功能的康复和根据患...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入选国内、外大样本的临床观察结果,提出如何对脑卒中后抑郁进行康复治疗。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应积极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包括早期神经功能的康复和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治疗。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早期的神经和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抑郁症的好转和痊愈对于加快神经康复速度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达到使患者最大限度恢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脑卒中 抑郁症 神经功能 心理康复
下载PDF
莨菪甘露醇合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邵凤扬 《医学综述》 1995年第10期472-473,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 急性 莨菪甘露醇合剂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舒郁胶囊治疗血管性抑郁患者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乐军 邵凤扬 +3 位作者 肖辉 刘晓丽 周永媛 许运堂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0-223,共4页
目的:观察舒郁胶囊对血管性抑郁(vascular depresion,V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各组试验药进行盲法要求包装,采用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法共观察60例VD患者。治疗组30例,服用舒郁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同时服氟西汀胶囊安慰剂每次1... 目的:观察舒郁胶囊对血管性抑郁(vascular depresion,V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各组试验药进行盲法要求包装,采用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法共观察60例VD患者。治疗组30例,服用舒郁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同时服氟西汀胶囊安慰剂每次1粒,每日1次;对照组30例,服用氟西汀胶囊每次1粒,每日1次,同时服舒郁胶囊安慰剂每次3粒,每日3次,连续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8周。于服药前、服药4周、8周后分别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价和血脂检测分析。结果:采用舒郁胶囊能降低治疗前后HAMD、MMSE、CGI评分,两组间比较HAMD、MMSE、CGI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能降低治疗组治疗8周后NDS评分及血LDL-C水平(P<0.05),但对对照组NDS评分及血LDL-C水平改善不明显(P>0.05)。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郁胶囊治疗血管性抑郁有较好临床疗效,与氟西汀胶囊治疗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制剂 血管性抑郁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法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舒郁胶囊治疗血管性抑郁患者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乐军 邵凤扬 +4 位作者 李玉梅 顾成光 刘晓丽 周永媛 许运堂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舒郁胶囊对血管性抑郁(vascular depresion,V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服用舒郁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同时服氟西汀胶囊安慰剂每次1粒,每日1次;对照组30例,服用氟西汀胶囊每次1粒,每日1次,同时服舒郁胶囊安慰剂每次3... 目的:观察舒郁胶囊对血管性抑郁(vascular depresion,V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服用舒郁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同时服氟西汀胶囊安慰剂每次1粒,每日1次;对照组30例,服用氟西汀胶囊每次1粒,每日1次,同时服舒郁胶囊安慰剂每次3粒,每日3次。连续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8周。于服药前、服药8周后分别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价和血脂检测分析。结果:采用舒郁胶囊能降低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两组间比较HAMD、MMSE、CGI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能降低治疗组治疗8周血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P<0.05),但对对照组血LDL-C水平改善不明显(P>0.05)。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郁胶囊治疗血管性抑郁有较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郁胶囊 血管性抑郁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法
原文传递
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62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乐军 邵凤扬 +4 位作者 陈丽萍 顾成光 陈隐漪 马先军 卞光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46-249,共4页
目的:观察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芎芷煎方,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后1,2,3个月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程度变化情... 目的:观察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芎芷煎方,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后1,2,3个月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程度变化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5%,53.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12,,3个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和头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和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血液微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中医药疗法 芎芷煎方
原文传递
参精煎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62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乐军 肖辉 +4 位作者 陈隐漪 马先军 卞光荣 王惠 乔本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有效的中医疗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FS患者11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中药参精煎方(由何首乌15 g,人参10 g,枸杞10 g,黄芪10 g,女贞子10 g,菟丝子10g,五味子10 g,... 目的:探讨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有效的中医疗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FS患者115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中药参精煎方(由何首乌15 g,人参10 g,枸杞10 g,黄芪10 g,女贞子10 g,菟丝子10g,五味子10 g,黄精10 g,淮山药10 g,益智仁15 g,合欢皮10 g,郁金10 g组成。本院煎药室统一煎煮,真空包装,每袋200 mL,每次1袋,分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53例,给予金施尔康1片,1次/d,谷维素20 mg,3次/d;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两组神经心理学量表,包括多维疲劳问卷(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MFI-20)、治疗前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疲劳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SCL-90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参精煎方治疗CFS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精煎方 慢性疲劳综合征 病因病机
原文传递
1周内TIA对老年人首发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卞光荣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3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 探讨 1周内TIA对老年人首发脑梗死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将首发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 (病前 1周内有TIA)和对照组 (病前 1周内无TIA) ,观察意识障碍发生率、病死率、神经功能有缺损评分及脑血流量。结果 观察组意识障碍发生... 目的 探讨 1周内TIA对老年人首发脑梗死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将首发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 (病前 1周内有TIA)和对照组 (病前 1周内无TIA) ,观察意识障碍发生率、病死率、神经功能有缺损评分及脑血流量。结果 观察组意识障碍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 ,而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 ,且治疗一月后疗效好 ,但病死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1周内TIA对老年人首发脑梗死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 老年人 脑梗死 意识障碍 脑血流量 神经功能缺损
原文传递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乐军 尚德师 +2 位作者 杜宏明 张玉成 苏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对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瘀血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带有基础治疗的安慰剂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7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曲克芦丁注射液200mg,静脉滴... 目的对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瘀血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带有基础治疗的安慰剂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7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曲克芦丁注射液200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80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7、14d两组中风病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随时间的推移更显著,两组内总评分的改善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基线评分对疗效评价有影响,扣除了基线评分影响后,治疗7、14d两组间总评分改善率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用于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瘀血阻络证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脑梗死 急性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