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脑损伤高危因素分析与前瞻性队列建立研究
1
作者 孙大权 王鑫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5期17-20,共4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方式调查早产儿发生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为预防早产儿发生脑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00例早产儿纳入队列研究,根据是否发生脑损伤将其分为... 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方式调查早产儿发生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为预防早产儿发生脑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00例早产儿纳入队列研究,根据是否发生脑损伤将其分为脑损伤组(19例)、无脑损伤组(81例)。调查两组产妇生产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基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比脑损伤组、无脑损伤组早产儿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GB)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早产儿发生脑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脑损伤组中有妊娠期高血压、有妊娠期糖尿病、有妊娠期感染及有羊水量异常的产妇占比均显著高于非脑损伤组;脑损伤组中脐带异常胎儿占比显著高于非脑损伤组;脑损伤组中有肺源性呼吸衰竭、有出生后感染、有新生儿窒息、有先天性心脏病、有机械通气、需要输血、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占比均显著高于非脑损伤组,胎龄及出生体质量均低于非脑损伤组;脑损伤组HGB、FT3水平均高于非脑损伤组;FT4水平低于非脑损伤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妊娠期糖尿病、有妊娠期感染、出生后感染、新生儿窒息、有机械通气、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胎龄小、HGB水平高均为早产儿发生脑损伤的危险因素(OR=49.554、17.825、28.395、59.426、22.988、76.357、16.529、1.186,均P<0.05)。结论在不同时期,多种病理因素均能导致早产儿发生脑损伤,且有妊娠期糖尿病、有妊娠期感染、出生后感染、新生儿窒息、有机械通气、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胎龄小、HGB水平高均为早产儿发生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其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其影响最大,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早产儿发生脑损伤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高危因素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游离甲状腺素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促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磁共振对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鑫 孙大权 闫冬梅 《当代医学》 2022年第36期99-101,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高危儿管理门诊就诊的35例脑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及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漏诊、误诊、符合率及诊断满意度,比较不同序列检出情况...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高危儿管理门诊就诊的35例脑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及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漏诊、误诊、符合率及诊断满意度,比较不同序列检出情况。结果两组漏诊、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磁共振组符合率高于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序列+DWI检出符合率为97.14%,高于常规序列的77.14%、DWI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查方法检出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速度、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磁共振组诊断安全、诊断结果评分均高于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检查诊断符合率更为准确,患儿监护人更相信磁共振检查结果,DWI联合常规系列可预防漏诊情况,提高脑损伤鉴别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诊断效果 符合率 磁共振
下载PDF
早产儿体格和运动发育的队列研究
3
作者 王鑫 孙大权 闫冬梅 《当代医学》 2022年第32期156-158,共3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体格、运动发育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本院行体检矫正的1500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时间分为足月组和早产组,每组750名。比较两组矫正6及12个月后的体格发育情况、运动发育情况。结果矫正6个月后,... 目的分析早产儿体格、运动发育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本院行体检矫正的1500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时间分为足月组和早产组,每组750名。比较两组矫正6及12个月后的体格发育情况、运动发育情况。结果矫正6个月后,足月组体质量、身高均高于早产组,头围大于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12个月后,两组头围、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正6个月后,足月组粗大动作商、精细动作商、总动作商评分均高于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12个月后,两组粗大动作商、精细动作商、总动作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性的早产儿干预,可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并能锻炼早产儿的动作,可减少早产对成长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发育 早产儿 随访研究 体格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