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长期随访发生心力衰竭风险的人工智能模型分析
1
作者 戴荣 张爱华 曹荣元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方法比较三种模型预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长期随访发生相关心力衰竭(cancer therapy-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CTRCD)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8...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方法比较三种模型预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长期随访发生相关心力衰竭(cancer therapy-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CTRCD)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诊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382例。按照2:1随机分为训练集(255例)和验证集(127例)。比较两组基线和预后资料。随访2年观察终点为:CTRCD。应用深度学习方法分别建立和验证预测CTRCD发生风险的三种模型,包括逻辑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 model,RF)、极端梯度提升模型(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 Boost)。比较三种模型对CTRCD的预测效能,比较三种模型预测CTRCD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CTRCD的发生率为15.2%(58例),其中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有37例(14.5%)和21例(16.5%)。与训练集比较,验证集患者的吸烟比例更高(P<0.05),其他基线资料均相似。在训练集中,三种模型预测CTRCD的AUC分别为0.75、0.79和0.84,但逻辑回归模型的特异性很低(0.56),准确率也不高(0.66),而RF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也低于XGBoost模型(0.74 vs.0.81)。在验证集中,三种模型预测CTRCD的AUC分别为0.72、0.77和0.82。同时,对于XGBoost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校准曲线显示,对于XGBoost模型预测CTRCD的实际观察结果与列线图预测结果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训练集和验证集的临床决策曲线均显示,XGBoost模型的净获益值较高,有效性较好。结论:XGBoost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发生CRTCD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最优,重要相关因素包括整体纵向应变、LVEF、cTnI、利钠肽和年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肿瘤相关心力衰竭 深度学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Vaspin的影响 被引量:111
2
作者 王罗卿 孙黎明 +2 位作者 王怡练 徐海涛 董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10 mg/d)与阿托伐他汀组(20 mg/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10 mg/d)与阿托伐他汀组(20 mg/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Vaspin水平,观察药物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变化。结果:药物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组较阿托伐他汀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增高(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血清Vaspin水平与血TC、TG、LDL-C、HDL-C和hs-CRP无相关性(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更能有效增高血清Vaspi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脂肪因子 VASPIN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董政 孙黎明 +2 位作者 王怡练 徐海涛 王罗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77-179,共3页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变化,进一步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来江苏省连云...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变化,进一步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亚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VEGF和hs-CRP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VEGF和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3组患者两两比较时发现AMI组患者的血清VEGF和hs-CRP浓度显著高于SAP、UAP组,UAP组患者血清VEGF和hs-CRP浓度高于SAP组(P〈0.05);冠心病患者的VEGF和hs-CR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626,P〈0.05);ROC则表明两指标对冠心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VEGF和hs-CRP浓度的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和准确度比较高,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变化及预测心血管事件事件发生与发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预测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怡练 孙黎明 +2 位作者 王伟 滕士阶 徐海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66-68,72,共4页
目的:评价定量检测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对心房颤动患者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检测196名健康体检者、196例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清H-FABP,同时测定心肌肌... 目的:评价定量检测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对心房颤动患者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检测196名健康体检者、196例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清H-FABP,同时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并作比较。结果:房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组的H-FABP值分别为(2.8±1.3)μg/L,(2.3±1.4)μg/L和(1.6±1.1)μg/L;cTnI值分别为(0.26±0.05)μg/L,(0.23±0.06)μg/L和(0.05±0.02)μg/L;CK-MB值分别为(12.8±3.6)U/L,(13.6±3.1)U/L和(12.1±2.7)U/L。血浆H-FABP水平房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TnI水平在房颤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K-MB水平房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H-FABP对心房颤动患者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
下载PDF
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对心脏的损害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新华 左逸夫 +1 位作者 孙黎明 蒋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消化系肿瘤 药物治疗 氟尿嘧啶 心脏损害
下载PDF
血清Apelin-13预测功能性心肌缺血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罗卿 孙黎明 +2 位作者 王怡练 徐海涛 董政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717-719,765,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Apelin-13对功能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纳入77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根据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值将患者分为FFR<0.80组(n=36)和FFR>0.80组(n=41).检测所有患者入院24h内血清Apeli... 目的 探讨血清Apelin-13对功能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纳入77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根据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值将患者分为FFR<0.80组(n=36)和FFR>0.80组(n=41).检测所有患者入院24h内血清Apelin-13水平,比较两组患者Apelin-13值的差异性,判断其诊断功能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 血清Apelin-13水平值在两组患者中有明显差异[(31.822±6.703)ng/ml比(45.163±5.071)ng/ml,P<0.01].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Apelin-13水平值在38.275 ng/ml时,预测FFR<0.8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94.4%,曲线下面积0.94[95%可信区间(CI)0.870~1.007].结论 低血清Apelin-13水平与功能性心肌缺血患者相关,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功能性心肌缺血 APELIN-13 预测
下载PDF
P波离散度及心钠素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淑花 陈明龙 +4 位作者 杨兵 仲崇明 章雪琴 董政 左逸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13-1715,共3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和房性早搏患者的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LAD)和心钠素(ANP)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共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40例(A组),频发房性早搏患者50例(B组),正常对照组50例(C组),分别查窦性心律时的12导联心电图,测量最...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和房性早搏患者的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LAD)和心钠素(ANP)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共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40例(A组),频发房性早搏患者50例(B组),正常对照组50例(C组),分别查窦性心律时的12导联心电图,测量最大P波时限(Pmax)及最小P波时限(Pmin)并计算P波离散度(Pd=Pmax-Pmin),超声心动图测量LAD;并取空腹静脉血用放免法测ANP水平。结果:阵发性房颤及频发房性早搏组的LAD、Pmax、Pd、ANP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延长(P<0.01);阵发性房颤组与频发房性早搏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LAD与Pmax、Pd、ANP均呈正相关(r=0.366,r=0.299,r=0.388,P<0.01),ANP与Pmax、Pd也呈正相关(r=0.330,r=0.215,P<0.01);而Pmax与Pd相关性最好(r=0.706,P<0.01)。结论:LAD、Pmax、Pd、ANP均与房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房性早搏 P波离散度 心钠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时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黎明 周新华 +2 位作者 王怡练 左逸夫 吴强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24期3376-3377,共2页
目的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无复流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评估其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86例AMI患者行直接PCI治疗,分成无复流组(n=25)和血流正常组(n=261),分析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住院期... 目的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无复流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评估其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86例AMI患者行直接PCI治疗,分成无复流组(n=25)和血流正常组(n=261),分析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组在冠状动脉开通时间、心功能≥2级(Killp分级)的比例、白细胞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有否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升高。无复流组经药物联合治疗后,大多能恢复TIMI3级前向血流。结论无梗死前心绞痛史、冠状动脉开通时间长、入院时心功能分级低、白细胞计数高、CK-MB水平高等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出现无复流现象提示病情重,预后不良。药物联合治疗对无复流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下载PDF
70岁以上老人颈动脉斑块与心电图改变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艳 王美琴 陈英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2551-2554,共4页
冠心病的诊断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冠状动脉造影已经成为临床上公认的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1],但是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并且费用较高,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中小型医院中的应用。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相关性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 颈动脉硬化 中小型医院 心电图改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冠状动脉病 房室阻滞 异位心律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戎成振 蔡鑫 +3 位作者 潘登月 杨静静 周桂建 陈斌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和肽素(copeptin)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CHD(组71例)和对照组(23例);CHD组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9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3个亚组;并根... 目的:探讨和肽素(copeptin)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CHD(组71例)和对照组(23例);CHD组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9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3个亚组;并根据Gensini积分,将CHD组分为轻度病变组18例,中度病变组24例,重度病变组29例;将AMI亚组分为AMI后并发心力衰竭组19例和AMI后无并发心力衰竭组13例。应用ELISA法测定所有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结果:CHD组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和UAP组和肽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AP组(P<0.01);CHD重度病变组血清和肽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CHD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P<0.01);AMI后并发心力衰竭组的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AMI后无并发心力衰竭组(P<0.01)。结论:和肽素参与冠心病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反映冠心病病情发展的严重程度;和肽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对于冠脉事件的发生具有预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和肽素 急性心肌梗死 应激 诊断
下载PDF
实时声学造影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评价存活心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海涛 孙黎明 王红玉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6期7882-7884,共3页
目的:评价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联合多巴酚丁胺负荷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43例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左心室室壁运动减弱,同时能行血运重建术的共获得237个心肌节段。血运重建前3天内行心肌声学造影,观测静脉滴注多巴... 目的:评价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联合多巴酚丁胺负荷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43例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左心室室壁运动减弱,同时能行血运重建术的共获得237个心肌节段。血运重建前3天内行心肌声学造影,观测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前后室壁运动区域心肌微循环造影剂充盈增强程度,改善≥1分认为存在存活心肌;血运重建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同术前做比较,室壁运动改善≥1分判断存在存活心肌。结果:冠脉血运重建术3个月后,室壁运动改善有155个节段,无改善有82个节段。MCE评价有存活心肌为158个节段,无存活心肌79个节段,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1.6%、80.5%、87.7%。结论:MCE联合药物负荷能较准确的预测存活心肌,存活心肌的检测有助于鉴别哪些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再血管化后收益,优化治疗方案,指导临床诊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 存活心肌 血运重建
下载PDF
心先安对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左逸夫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264-265,共2页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了1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心脏指数(CI)。以心先安治疗前后CI的变化判定疗效:显效(CI升高)1.0L/min·m^(-2))3例,有效(CI升高>0.5L/min·m^(-...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了1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心脏指数(CI)。以心先安治疗前后CI的变化判定疗效:显效(CI升高)1.0L/min·m^(-2))3例,有效(CI升高>0.5L/min·m^(-2))10例,未达以上标准者3例。有效率81%。测定结果与临床症状改善提示,心先安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先安 超声心动图 扩张型 心肌病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TCA的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秋荣 王安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10期1245-124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下载PDF
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海涛 孙黎明 董政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22期3400-3401,共2页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频发室早病人96例,随机分为3组:稳心颗粒组(32例):给予步长稳心颗粒1包(9g),3次/日,疗程四周;倍他乐克组(32例):给予倍他乐克12.5~25mg,2次/日,疗程四...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频发室早病人96例,随机分为3组:稳心颗粒组(32例):给予步长稳心颗粒1包(9g),3次/日,疗程四周;倍他乐克组(32例):给予倍他乐克12.5~25mg,2次/日,疗程四周;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组(32例):给予步长稳心颗粒1包(9g),3次/日,联合倍他乐克12.5~25mg,2次/日,疗程四周。结果:稳心颗粒组与倍他乐克组比较对频发室早的疗效相似(P>0.05),但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组在疗效上优于另外两组(P<0.05),在临床症状改善上明显优于倍他乐克组(P<0.01),联合用药可明显减少倍他乐克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对频发室早有更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倍他乐克 频发室早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脂联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峰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了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对6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测定,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进行了血清hs-CRP和血浆脂联素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 目的:探讨了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对6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测定,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进行了血清hs-CRP和血浆脂联素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脂联素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又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经治疗后一个月血清hs-CRP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脂联素水平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脂联素水平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疗效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联素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血管住院患者便秘发生率的临床践行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秋荣 李娟 +4 位作者 卞绿 殷宁 李媛媛 王安芳 王姗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23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心血管住院患者便秘发生率的临床践行效果。方法:开展以"降低心血管住院患者便秘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对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便秘的发生进行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心血管住院患者便秘发生率的临床践行效果。方法:开展以"降低心血管住院患者便秘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对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便秘的发生进行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50.0%降至17.1%,进步率为65.5%,目标达标率为118.3%,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积极性、自信心、创新能力、QCC手法8项能力均分由活动前的4.0~6.9分提高至7.1~9.3分。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住院患者便秘发生率,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避免心脏恶性事件发生,保障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心血管患者 便秘
下载PDF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政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0期101-101,100,共2页
目的:探索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15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探索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15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应用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NT-pro BNP水平。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4.6%)(P<0.05),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浆NT-pro BNP水平改善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方案联合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更加理想,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
下载PDF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伴双束支传导阻滞1例
18
作者 袁美中 左逸夫 朱明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双束支传导阻滞 加速性交接性逸搏心律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导联ST段 急性冠脉综合征 干扰性房室分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ST段变化与心率关系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周峰 朱映红 +1 位作者 王艳 朱明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ST段变化 心率 诊断
下载PDF
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20
作者 杨秋荣 王安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11期1374-137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诊断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对106例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治,避免了意外的发生。结论:对老年人症状可疑及应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物... 目的:探讨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诊断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对106例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治,避免了意外的发生。结论:对老年人症状可疑及应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物不能缓解时,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型心肌梗死 护理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