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放射学对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乔乃春 丁汇清 +1 位作者 陈来荣 朱云伟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选择性血管造影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和导管定位对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分析 9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表现 ,4例通过导管、导丝标记定位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 :9例血管造影 8例为阳性 ,4例导管均准确... 目的 :探讨选择性血管造影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和导管定位对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分析 9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表现 ,4例通过导管、导丝标记定位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 :9例血管造影 8例为阳性 ,4例导管均准确定位。结论 :血管造影是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检查方法 ,导管、导丝定位能为外科手术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 临床应用 选择性血管造影 导管插入术
下载PDF
乌拉地尔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皆春 孙德锦 +8 位作者 葛中林 姜玉龙 伏兵 杨立民 庄爱霞 曾庆红 刘华 石国富 姜建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将14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强化组,75例,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平均动脉压目标值为110 mmHg)和常规降压组(对照组,71例,口服卡托普利,平均...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将14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强化组,75例,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平均动脉压目标值为110 mmHg)和常规降压组(对照组,71例,口服卡托普利,平均动脉压目标值为130 mmHg)。观察治疗后两组血肿体积、血肿扩大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死亡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24 h后强化组血肿平均体积[(11.9±9.5)m l]、血肿扩大率(14.7%,11例)及NIHSS评分[(7.2±5.0)分]与对照组[(13.2±9.9)m l、(31.0%,22例)、(8.9±6.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30 d后强化组NIHSS评分[(4.6±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7±4.1)分](P<0.01);死亡率(5.3%)较对照组(9.9%)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拉地尔强化降压治疗可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生血肿扩大,并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降压治疗 乌拉地尔
下载PDF
肝癌伴肝动脉-门静脉瘘的螺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类型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丁汇清 张海军 +4 位作者 张名忠 陈岩 黄小明 朱云炜 乔乃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伴肝动脉-门静脉瘘(APF)的发生机制,研究螺旋CT(H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其的分型及介入治疗中的问题。方法:48例肝癌伴APF的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和DSA检查。根据HCT和DSA表现,APF可分为周围型、肝段型和中央型。结果... 目的:探讨肝癌伴肝动脉-门静脉瘘(APF)的发生机制,研究螺旋CT(H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其的分型及介入治疗中的问题。方法:48例肝癌伴APF的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和DSA检查。根据HCT和DSA表现,APF可分为周围型、肝段型和中央型。结果:HCT对48例患者的APF分型为:周围型14例(14/48)、肝段型15例(15/48)、中央型19例(19/48)。DSA对患者的APF分型为:周围型13例(13/48)、肝段型16例(16/48)、中央型19例(19/48)。HCT和DSA对APF分型的相关性Kappa=0.779,u=10.17(P<0.01);HCT和DSA对APF分型的一致性为85.42%。19例(19/48)肝癌伴中央型APF的患者接受介入栓塞治疗后11例APF消失,6例减轻,无效和APS再通各1例;29例(29/48)伴肝段型和周围型APF的肝癌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后20例APF消失,8例减轻,1例无效。结论:HCT和DSA对APF的分型对于指导肝癌伴APF患者的介入治疗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动静脉瘘 放射学 介入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64排螺旋CT结肠成像评价术前直肠癌分期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毅 邢伟 +3 位作者 张卫 生晶 毕恒亮 郭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行CT结肠成像(CTC)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7例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行CTC检查,运用多种后处理方法显示病灶,根据改良Dukes分期法进行C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64排螺旋CT检出全部直肠癌,敏感度为100%,Ⅰ期诊断准确率...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行CT结肠成像(CTC)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7例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行CTC检查,运用多种后处理方法显示病灶,根据改良Dukes分期法进行C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64排螺旋CT检出全部直肠癌,敏感度为100%,Ⅰ期诊断准确率为89.19%,Ⅱ期为78.38%,Ⅲ期为72.97%,Ⅳ期为100%,总准确率为85.14%。结论 CTC检查对直肠癌术前分期有很高的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更为确切的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肿瘤分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巨大肝血管瘤的双重介入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丁汇清 张海军 +4 位作者 杨立民 张名忠 朱云炜 陈岩 乔乃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巨大肝血管瘤(HCH)的双重介入治疗技术及疗效。方法103例经临床、影像学证实的HCH中,18例巨大HCH患者共27个瘤灶均接受肝动脉栓塞术(THAE)和瘤内注射术(PEI)双重介入治疗。根据术前与术后3~6个月螺旋CT表现,比较HCH缩小程度。... 目的探讨巨大肝血管瘤(HCH)的双重介入治疗技术及疗效。方法103例经临床、影像学证实的HCH中,18例巨大HCH患者共27个瘤灶均接受肝动脉栓塞术(THAE)和瘤内注射术(PEI)双重介入治疗。根据术前与术后3~6个月螺旋CT表现,比较HCH缩小程度。HCH缩小程度分级:≤1/4原瘤体的为Ⅰ级,等于原瘤体1/4~1/2的为Ⅱ级,<原瘤体1/2~3/4的为Ⅲ级,<3/4瘤体的为Ⅳ级。强化程度分级:轻度强化:≤1/3瘤周、充填范围≤1/3瘤体,中度强化:≤1/2瘤周、充填范围≤1/2瘤体,明显强化:充填>1/2瘤周、充填范围>1/2瘤体三种类型。碘油沉积程度判断:HCH瘤内碘油沉积≤1/3瘤体的为一般,1/3~1/2瘤体的为较好,>1/2瘤体的为很好。结果18例27个瘤灶的缩小程度分别为:Ⅰ级2个,Ⅱ级3个,Ⅲ级8个,Ⅳ级14个。27个瘤灶中,3个轻度强化,其中1个碘油沉积情况一般;9个中度强化,其中7个油沉积情况较好;15个明显强化,其中13个碘油沉积很好。结论双重介入治疗巨大HCH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血管瘤 海绵状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下载PDF
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和血栓的影像学类型的认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丁汇清 张海军 +4 位作者 杨立民 乔乃春 张名忠 王炳良 朱云炜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9期64-65,8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和血栓的影像学类型及临床意义。方法肝癌伴PVTT32例,肝癌伴PVBT18例。均排除肝动静脉瘘。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后,肝癌伴PVTT32例、肝癌伴PVBT中4例做了门静脉途径介入治疗。结果依据门静脉栓子、管壁受累情况,...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和血栓的影像学类型及临床意义。方法肝癌伴PVTT32例,肝癌伴PVBT18例。均排除肝动静脉瘘。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后,肝癌伴PVTT32例、肝癌伴PVBT中4例做了门静脉途径介入治疗。结果依据门静脉栓子、管壁受累情况,将肝癌伴PVTT的影像学表现分型:门静脉完全阻塞型17例(17/32)、不全阻塞型6例(6/32)和侵犯门静脉管壁型9例(9/32)。PVTT、PVBT和门静脉壁的影像学检查所显示的供血情况:18例PVBT中,彩超检查仅1例(1/18)示PVBT内疑有少许血供。32例PVTT,彩超检查示有血供29例(29/32),HCT和DSA显示PVTT内有血供的分别为26例(26/32)、21例(21/32)。PVBT与PVTT血供有非常显著差异[χ02.01(1)=38.11,P<0.01]。肝癌伴PVBT组影像学表现分型:门静脉完全阻塞型10例(10/18)和不全阻塞型6例(8/18)。结论加深对各种门脉栓子的影像学表现及类型的认识,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 癌栓 血栓 类型 影像学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CT和MR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准确率对比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妍 孙志先 +1 位作者 刘静芳 杨占山 《西部医学》 2016年第6期852-854,共3页
目的对比CT及MR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准确率,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T和MR检查方法观察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并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计算... 目的对比CT及MR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准确率,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T和MR检查方法观察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并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CT和MR检查均能清晰显示36例患者的发病位置,最常见的为透明隔和侧脑室壁,也可见于额叶、第四脑室、小脑蚓部及胼胝体内壁。CT检查表现为肿瘤实质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增强扫描可呈轻度至中度强化,主要表现为囊性病变、片状钙化及条带状钙化;MR检查表现为肿瘤实质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后呈轻度或中度强化,瘤体呈明显蜂窝状或丝瓜瓤样囊变,主要表现为瘤内钙化、血管流空、坏死囊变及出血。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CT检查确诊为CNC者11例,诊断准确率为30.55%;MR检查确诊为CNC者25例,诊断准确率为70.00%,CT与MR检查均确诊为CNC者18例,诊断准确率为50.00%。MR诊断准确率与CT诊断准确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P=0.035)。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发病位置具有一定特征性,MR诊断准确率高于CT诊断准确率,临床应根据其影像学特征,选择适当的影像学工具,以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CT MR 诊断准确率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柯达DryView8900激光相机结构原理与维修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德坤 万金鑫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1期130-130,共1页
1基本结构 柯达DryView8900激光相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完成激光扫描的激光打印系统:使胶片曝光并完成胶片传送的胶片传送系统:将主机成像装置所显示的图像信息进行排队打印,确保连续图像输入和图像打印无锁定进行的信息传递与存储系... 1基本结构 柯达DryView8900激光相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完成激光扫描的激光打印系统:使胶片曝光并完成胶片传送的胶片传送系统:将主机成像装置所显示的图像信息进行排队打印,确保连续图像输入和图像打印无锁定进行的信息传递与存储系统及控制激光打印程序、幅式打印、图像质控调节的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原理 激光相机 柯达 打印系统 维修 图像信息 成像装置 激光扫描
下载PDF
肝血管瘤螺旋CT新征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丁汇清 卢同贵 +6 位作者 徐崇开 汪长胜 张群 杨立民 孙志先 赵华北 孙咏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705-707,共3页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的螺旋CT新征象及其发生原因。方法 报道 3 6例肝血管瘤共 5 1个瘤灶 ,均作螺旋CT多期扫描。结果 在动脉期 :① 3 6例中 8例出现瘤周肝实质高灌注区 14处 ;② 9例肝血管瘤中出现 19支门脉早显。三期螺旋CT扫描中出...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的螺旋CT新征象及其发生原因。方法 报道 3 6例肝血管瘤共 5 1个瘤灶 ,均作螺旋CT多期扫描。结果 在动脉期 :① 3 6例中 8例出现瘤周肝实质高灌注区 14处 ;② 9例肝血管瘤中出现 19支门脉早显。三期螺旋CT扫描中出现瘤周肝实质高灌注区和早显门脉分支的密度变化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这两个征象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r=0 .80 16,P <0 .0 5 )。结论 肝血管瘤这两个新征象的病理学基础可能是因瘤体内存在着不同水平的动门静脉瘘和分流等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征象 螺旋CT 门脉 肝实质 灌注 动脉期 初步研究 正相关 分流
下载PDF
Philips Aura螺旋CT故障维修3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德坤 万金鑫 张毅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4期127-127,共1页
Aura螺旋CT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亚秒级的单排螺旋CT,其机架转速可达0.65s/圈.Aura与其同系列产品Secura一起具有相当大的装机量。Aura CT运行稳定、故障率低,现介绍几例Aura高压系统的故障及排除过程,供参考。
关键词 Philips公司 单排螺旋CT 故障维修 高压系统 装机量 故障率
下载PDF
柯达DryView 6800型激光相机的结构原理与故障维修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德坤 万金鑫 +2 位作者 汪长胜 孙海峰 李海洋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第8期129-129,132,共2页
本文介绍了柯达DryView6800型激光相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维修。
关键词 激光相机 激光相机维修 医疗设备维修
下载PDF
经皮椎间盘旋切治疗腰间盘突出症128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炳良 丁汇清 +4 位作者 黄小明 王昭波 孙伟 喻国栋 李兴侠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经皮椎间盘旋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共治疗1282例病人1912个椎间盘,其中有3例3个椎间盘未能成功进行切吸,实际手术1909个椎间盘。文章回顾性地分析了①临床疗效与适应症和禁忌症;②疗效与椎间盘... 目的进一步探讨经皮椎间盘旋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共治疗1282例病人1912个椎间盘,其中有3例3个椎间盘未能成功进行切吸,实际手术1909个椎间盘。文章回顾性地分析了①临床疗效与适应症和禁忌症;②疗效与椎间盘突出类型及程度的关系;③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疗效;④患者的年龄及病程长短与疗效的关系;⑤髓核摘除量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手术成功率99.5%;显效率79.7%(1022/1282);有效率15.3%(196/1282)无效率4.8%(61/1282)。总有效率为95%。结论①侧隐窝狭窄、病变椎间隙狭窄及突出的髓核钙化可作为相对适应症进行选择,“椎间盘手术史”不应作为绝对禁忌症;②包容型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好;③疑有运动神经纤维不可逆性损伤者,不宜行PLD;④对外伤后出现较重症状的年轻患者,施行PLD应慎重;⑤髓核摘除量越多,疗效越好,但部分只行破环减压者亦能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经皮穿刺 髓核摘除术 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DSA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疾病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志先 胡可明 +3 位作者 张毅 汪志超 陈康海 汪长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DSA下肢深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价值。方法:56例(66条)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在DSA下行下肢深静脉顺、逆行造影,其中16例行经皮穿刺腘静脉插管造影。结果:根据主要X线表现将下肢静脉疾病分为:下肢静脉曲张10条(15%)、下肢... 目的:探讨DSA下肢深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价值。方法:56例(66条)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在DSA下行下肢深静脉顺、逆行造影,其中16例行经皮穿刺腘静脉插管造影。结果:根据主要X线表现将下肢静脉疾病分为:下肢静脉曲张10条(15%)、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4条(52%)和深静脉血栓形成22条(33%)。根据深静脉逆流程度分为:Ⅰ级10条,Ⅱ级14条,Ⅲ级8条,Ⅳ级2条。结论:在DSA下行下肢深静脉造影,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以利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病变 静脉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骶骨冠状位CT扫描方法及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丁汇清 张群 姜冬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0-251,共2页
关键词 骶骨冠状位 CT扫描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婕 肖锡昌 刘成磊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6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及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选取30例CT三维重建或MRI诊断骨折而数字化X线摄影(DR)阴性的外伤患者的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行DR和MSCT三维重建检查,其中26例行MRI检...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及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选取30例CT三维重建或MRI诊断骨折而数字化X线摄影(DR)阴性的外伤患者的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行DR和MSCT三维重建检查,其中26例行MRI检查。结果 CT及MRI共显示隐匿性骨折43处,30例患者中MSCT漏诊7例,23例MSCT结合三维重建共显示骨折26处,26例MRI共显示骨折39处,MSCT漏诊7例为未累及骨皮质的骨内骨折,MRI表现为松质骨内T1WI线样低信号及T2WI低信号伴骨髓水肿。6例骨皮质隐匿性骨折MSCT检出骨皮质中断,MRI则未能明确显示骨折线,仅表现为骨折处皮质下T2WI模糊水肿高信号。结论 MRI显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及伴发骨髓水肿方面较CT更为敏感,尤其是骨内骨折;MSCT应用三维重建显示骨皮质骨折优于MRI,二者相互结合可减少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误、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闭合性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结肠癌低张充水CT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海平 汪长胜 +1 位作者 刘永玲 张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611-612,共2页
结肠癌低张充水CT表现及诊断价值黄海平①汪长胜刘永玲张群1材料和方法笔者应用结肠低张充水CT扫描方法诊断结肠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35例,男21例,女14例,20~76岁。临床主要症状有便秘、便血、腹胀、腹痛和腹部肿块等... 结肠癌低张充水CT表现及诊断价值黄海平①汪长胜刘永玲张群1材料和方法笔者应用结肠低张充水CT扫描方法诊断结肠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35例,男21例,女14例,20~76岁。临床主要症状有便秘、便血、腹胀、腹痛和腹部肿块等。扫描前均经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结肠低张充水 诊断 CT
下载PDF
MRA在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军明 张毅 +1 位作者 胡可明 汪长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1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MRA及相关MRI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经临床及MRI检查明确诊断为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患者做头颅MRA检查,从其MRA表现及其梗死的类型以及MRA对诊断和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68例中MRI显... 目的探讨MRA及相关MRI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经临床及MRI检查明确诊断为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患者做头颅MRA检查,从其MRA表现及其梗死的类型以及MRA对诊断和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68例中MRI显示12例为完全前循环梗死,29例为部分前循环梗死,27例为腔隙性梗死。MRA显示56例(82.4%)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分支减少或闭塞,48例存在多根血管病变。结论 MRA结合MRI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能无创性准确定位、定性,且可显示颅内动脉硬化程度,可作为诊断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并可为血管内治疗及二级预防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表现类型和介入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汇清 张海军 +3 位作者 杨立民 朱云炜 乔乃春 封士顺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类型和介入治疗方法探讨。方法分析46例肝癌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螺旋CT等影像学表现,分析侧支供血类型,提出相应介入治疗方法。结果46例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表现类型可分为:①肝动脉型,又可分... 目的探讨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类型和介入治疗方法探讨。方法分析46例肝癌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螺旋CT等影像学表现,分析侧支供血类型,提出相应介入治疗方法。结果46例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表现类型可分为:①肝动脉型,又可分为叶间(3例)和段间(15例)两个亚型;②非肝动脉型,包括固有血管亚型(16例)和寄生血管亚型(5例);③混合型(7例)。结论肝癌侧支供血分型对避免侧支供血形成和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固有血管亚型中的无优势供血侧支、寄生血管亚型者不适宜常规介入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侧支供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下载PDF
16排螺旋CT3D及MIP在肝癌APS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立民 徐凯 顾玉明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7年第4期44-50,共7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及最大密度重建技术在肝癌动门脉分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肝癌伴动门脉分流患者的16排螺旋CT增强图像进行三维及最大密度重建,并对重建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与CT轴位图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对...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及最大密度重建技术在肝癌动门脉分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肝癌伴动门脉分流患者的16排螺旋CT增强图像进行三维及最大密度重建,并对重建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与CT轴位图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对照)。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及最大密度重建技术能全面、直观、多方位地显示肝癌动门脉分流的影像征象,并能较好显示动门脉分流导致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及最大密度重建作为轴位CT图像的重要后处理技术,具有无创、直观、快速显示肝癌动门脉分流各种影像征象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肝癌动门脉分流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最大密度重建 肝癌 动门脉分流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和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婕 肖锡昌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CT、MRI及其影像后处理技术在肝内胆管癌诊断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确诊为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螺旋CT诊断结果和MRI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差异、准确度和联合应用价值。结果 32例中27例行C... 目的探讨分析CT、MRI及其影像后处理技术在肝内胆管癌诊断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确诊为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螺旋CT诊断结果和MRI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差异、准确度和联合应用价值。结果 32例中2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检出全部病灶,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77.78%(21/27),16例行MRI检查,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87.5%(14/16),MRI较MSCT更具优势,但MSCT成像速度快及对钙化敏感,亦成为某些特殊情况下本病的首选检查,结合CT多平面重组(MPR)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进一步大大提高了本病的诊断符合率及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结论多排螺旋CT和磁共振在肝内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中均有较高的价值,在两者的基础上结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