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0例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陈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9期2637-2638,共2页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临床效果,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临床效果,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效果显著,药物价格相对低廉且便于服用,更有利于患者吸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 加减治疗 脾虚湿热型
下载PDF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于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传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治疗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手术治疗)和对照组(保守治疗),每组35例。观察2组患者肠坏死情况、恢复时间及... 目的观察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治疗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手术治疗)和对照组(保守治疗),每组35例。观察2组患者肠坏死情况、恢复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肠坏死率为17. 14%,低于对照组的40. 00%,恢复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 14%,高于对照组的74. 29%(P <0. 01)。结论相较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能有效缩短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恢复时间,降低肠坏死率,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肠梗阻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全先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6期87-89,共3页
目的了解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86例阑尾炎患者,以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施以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施以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治疗组术后恢复时间(4.50±... 目的了解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86例阑尾炎患者,以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施以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施以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治疗组术后恢复时间(4.50±1.36)d、手术时间(34.65±2.50)min,均短于对照组(7.52±1.50)d、(53.50±3.48)min;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7.20%(P<0.05)。结论临床以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并发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用电针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的时效性与量效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崇瑞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4期198-199,共2页
目的:用电针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的时效性与量效性研究。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中心卫生院收治的56例慢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B组、C组、D组。为四组患者均使用盐酸曲唑酮片进... 目的:用电针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的时效性与量效性研究。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中心卫生院收治的56例慢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B组、C组、D组。为四组患者均使用盐酸曲唑酮片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每天在早上对A组患者进行一次电针治疗,每天在下午对B组患者进行一次电针治疗。根据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一个更好的治疗方案。采用选取的治疗方案对C组患者进行电针治疗,每天治疗1次。采用与C组患者相同的治疗方案对D组患者进行电针治疗,每2 d治疗1次。然后,比较四组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B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日间功能评分、睡眠时间评分及睡眠效率评分均高于A组患者,P<0.05;D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日间功能评分、睡眠时间评分及睡眠效率评分均高于C组患者,P<0.05。结论:与在早上对慢性失眠患者进行电针治疗相比,在下午对其进行电针治疗的效果更好。与每天对慢性失眠患者进行电针治疗相比,隔日对其进行电针治疗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时效性 量效性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全先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0期130-131,共2页
目的观察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医院收治的16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 目的观察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医院收治的16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观察2组术后有无伴发腹腔脓肿、粘连性梗阻、消化道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17.86%(P<0.01)。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选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尽管治疗效果与单纯穿孔修补术相当,但胃大部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防治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及应对分析
6
作者 陈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后所导致不良反应情况,分析相关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择取2021.1~2022.10就诊于本院的110例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和其他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良...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后所导致不良反应情况,分析相关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择取2021.1~2022.10就诊于本院的110例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和其他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更易引起不良反应;肌肉毒性、肝毒性、消化系统症状为最常见的类型;联合用药中则以降压药或抗心肌药的比例较高。不同性别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较小,P>0.05;60~69岁、>70岁两个年龄段更易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通过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有助于临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来提升用药合理性,进而可促进不良反应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不良反应 表现 应对措施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预测卒中高危人群无症状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健煜 施辉 +11 位作者 陈辉品 张传通 董兴金 刘林吉 王广兴 王经建 关自德 田小平 韩建明 史颖 唐逸 何明利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04-112,共9页
目的探讨卒中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ratio, LHR)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的关系。方法自2012年12月至201... 目的探讨卒中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ratio, LHR)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的关系。方法自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班庄镇和塔山镇的11个农村社区以及新浦区和海州区的9个城市社区选取≥40岁常住人口39944人为调查对象,排除3个月内服用降脂药以及既往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最终筛选出卒中高危人群6592人。采用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并将研究对象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后者进一步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计算优势比(odds ratio, 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LHR对颈动脉斑块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是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是颈动脉斑块的独立保护因素。以LHR最低五分位数组(Q1)作为参照,颈动脉斑块风险随LHR值的增高而显著增高(Q2:OR 1.448,95% CI 1.082~1.937,P=0.013;Q3:OR 2.414,95% CI 1.754~3.322,P<0.001;Q4:OR 2.939,95% CI 1.945~4.441,P<0.001;Q5:OR 4.884,95% CI 3.143~7.115,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LHR预测颈动脉斑块的曲线下面积为0.795(95% CI 0.792~0.807;P<0.001),最佳截断值为3.00(敏感性为68.37%,特异性为75.65%)。LHR≥3.92(Q4和Q5亚组的LHR)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915,95% CI 2.104~4.040;P<0.001)。LHR预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曲线下面积为0.658(95% CI 0.633~0.684;P<0.001)。结论LHR是卒中高危人群存在颈动脉斑块的独立预测因素,对颈动脉斑块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促斑块形成的转化阈值为3.00。当LHR≥3.92时,存在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风险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胆固醇 LDL 胆固醇 HDL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陈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22-23,共2页
研究高血压控制治疗中应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的疗效。方法: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时间段选取分析对象,共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0例药物治疗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者设为对照组,30例药物治疗选择苯磺酸左氨氯地平者设为观察组,将两... 研究高血压控制治疗中应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的疗效。方法: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时间段选取分析对象,共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0例药物治疗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者设为对照组,30例药物治疗选择苯磺酸左氨氯地平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血压水平、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水平与舒张压水平均呈下降状态,两组对比观察组水平偏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对机体的侵害是持续进展性的,合理用药是进行降压、控压的主要手段,现代药学发展迅速,存在多种降压药物,苯磺酸左氨氯地平不仅降压效果肯定,而且用药后产生的副作用相对较少,是高血压临床中比较安全可靠的用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