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闻快消品”时代传统纸媒如何做好全媒体深度报道——从《连云港日报》转型实践看如何重塑深度报道品牌 |
张晨晨
|
《记者观察(中)》
|
2023 |
1
|
|
2
|
“变脸”的背后——以《连云港日报》为例兼论后发地区地市党报创新路径 |
徐勤飞
徐桢
|
《中国地市报人》
|
2013 |
1
|
|
3
|
一腔心血刊春秋——记江苏连云港日报社党委领导班子 |
施连山
|
《中国地市报人》
|
2006 |
0 |
|
4
|
坚持“三主”新理念 实现“三服务”新目标——《连云港日报》创新办报的实践与探索 |
徐勤飞
金同启
|
《中国地市报人》
|
2011 |
0 |
|
5
|
略论图片故事选题与表现——以《连云港日报》“新视觉”摄影专版为例 |
张晓晖
王振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6
|
地市党报舆论监督的困境与突破--以连云港日报“连报行动”栏目为例 |
徐桢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7
|
加强舆论监督推进科学发展——《连云港日报》通过加强舆论监督促进经济发展的尝试 |
金同启
|
《中国地市报人》
|
2005 |
0 |
|
8
|
跨区域办报 跨国境办报 跨行业办报——看《连云港日报》开放办报之实践 |
吴弋
|
《中国地市报人》
|
2009 |
0 |
|
9
|
搭建“三农”连心桥 提升报道水平——介绍《连云港日报》“青年记者住农家”专栏 |
金同启
|
《中国地市报人》
|
2007 |
0 |
|
10
|
以“贴近”破题 让“主角”说话——《连云港日报》在新农村建设报道中的实践与探索 |
金同启
|
《中国地市报人》
|
2007 |
0 |
|
11
|
让网络新闻更多姿彩——从《连云港日报》党代会网络报道谈网络新闻优势挖潜 |
顾红
|
《中国地市报人》
|
2007 |
0 |
|
12
|
让成就报道可亲可信可思——《连云港日报》对农村七件实事报道的解读 |
高庆华
|
《中国地市报人》
|
2005 |
0 |
|
13
|
彰显地市党报的平民视角——从《连云港日报》的实践看党报和谐舆论环境的构建 |
昌慧东
张青红
|
《中国报业》
|
2008 |
1
|
|
14
|
老典型照样报出“新味道”——关于《连云港日报》“关注‘雷锋车’典型报道的回眸 |
徐勤飞
徐桢
|
《中国地市报人》
|
2005 |
0 |
|
15
|
办一张有用党报 促港城跨越发展——《连云港日报》“沿海万里行”大型系列报道体会 |
颜士友
|
《中国地市报人》
|
2006 |
0 |
|
16
|
让阅读变得更轻松——浅析《连云港日报》的《文化·闲情》 |
姚新媛
|
《中国地市报人》
|
2013 |
0 |
|
17
|
坚持“三创新” 落实“三贴近”——《连云港日报》坚持不断创新、提升报道效果的作法 |
颜士友
|
《中国地市报人》
|
2007 |
0 |
|
18
|
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连云港日报》创建村级阅报栏的调查与探索 |
颜士友
|
《中国地市报人》
|
2006 |
0 |
|
19
|
提高报纸版面注意力初探——以《连云港日报》为例 |
姚新媛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20
|
唱响主旋律 助推新跨越——《连云港日报》组织主题宣传的实践与探索 |
金同启
|
《城市党报研究》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