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夹层22例急诊误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雪峰 李小民 +1 位作者 陈晓兵 黄小明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急诊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急诊误诊的22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急诊主动脉夹层误诊率为35.5%(22/62),22例误诊病例就诊原因:突发胸痛12例,腹痛3例...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急诊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急诊误诊的22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急诊主动脉夹层误诊率为35.5%(22/62),22例误诊病例就诊原因:突发胸痛12例,腹痛3例,气急2例,昏迷、右上肢麻木、咳嗽、发热各1例,分别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9例,心功能不全3例,心包炎、肺炎各2例,脑梗死、胰腺炎、胆囊炎、肾结石、多器官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栓塞各1例。误诊时间1~6 d,均经主动脉CT动脉造影(CTA)检查确诊,11例行介入支架植入术,5例转院手术治疗,其余予保守治疗,死亡1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提高临床医师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开阔诊断思维,及时选择CTA等特异性影像学检查项目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误诊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急诊抢救情境医护沟通现状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柳雪玉 宋婕 +1 位作者 侯云英 李惠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4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情境中医护沟通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构建医护有效沟通实践指导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职称和工作年限分层进行目的性抽样,参照内容饱和原则,最终抽取11名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并收集资料,运用Colaizzi7步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情境中医护沟通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构建医护有效沟通实践指导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职称和工作年限分层进行目的性抽样,参照内容饱和原则,最终抽取11名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并收集资料,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凝练分析。结果提取急诊抢救情境医护沟通现状的6个主题:专业素养不足;人员配置不足;干扰因素众多;医护关系质量;培训学习不易;简便用语多变。结论急诊抢救情境中的医护沟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强专业素养、明确团队分工、减少干扰因素、构建和谐医护关系、规范抢救时的沟通语言等,能够促进医护沟通的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沟通 急诊抢救情境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救治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彭庆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5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救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急诊科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11月同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卒中救治及常规急...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救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急诊科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11月同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卒中救治及常规急诊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卒中救治流程管理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下的护理配合。分析TCRF记录,对比两组患者DNT控制及rt-PA静脉溶栓救治率及两组患者护理流程各步骤占用的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DNT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后症状改善情况(NIHS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及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流程各步骤占用的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流程管理中,优化急诊流程护理能显著缩短患者DNT时间,提高接受rt-PA静脉溶栓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流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RT-PA静脉溶栓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8期351-352,共2页
目的探讨对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护理方法和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急诊急救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检查和治疗资料进行收集,从而对患者严重创伤后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 目的探讨对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护理方法和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急诊急救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检查和治疗资料进行收集,从而对患者严重创伤后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经抢救后,60例患者中,有55例患者成功脱险,5例患者死亡,其抢救成功率为91.7%,治疗无效患者8.3%,其抢救有效时间为24∽65 min。结论对急诊急救的严重创伤患者,在其急救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预见性,且连续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的发生,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其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救治 严重创伤 临床护理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高秀梅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交通事故导致多发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救治,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救治基础上予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交通事故导致多发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救治,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救治基础上予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根据患者不同分值予以不同护理措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运用MEWS进行抢救后,抢救时间缩短(P<0.05),存活率提高(P<0.05)。结论:MEWS有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多发伤 护理 应用
下载PDF
急诊护士手意外受伤的常见原因及防护措施
6
作者 王芳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4期2887-2887,共1页
急诊科既是医院的窗口,又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主要以收治急、危、重症患者为主。急诊科突发事件比较多,患者病情急,急诊科护士为了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生命,经常在各种操作中忽略了自身的防护,难免会接触到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或... 急诊科既是医院的窗口,又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主要以收治急、危、重症患者为主。急诊科突发事件比较多,患者病情急,急诊科护士为了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生命,经常在各种操作中忽略了自身的防护,难免会接触到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或被锐器所伤。然而急诊科又是传染病光顾的重灾区。急诊护士手部被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有2种:①被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破手指。②手部破损的皮肤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因此,急诊护士除了要加强职业安全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士 手意外受伤 防护措施
下载PDF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高攀 谢永鹏 +1 位作者 张书嘉 刘晓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20-0123,共4页
探究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采用持续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遴选研究目标为80例脓毒血症合并ARF患者,均源自2018年1月-2023年12月时段,且全部为灌云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依据组间信息均衡可比原... 探究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采用持续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遴选研究目标为80例脓毒血症合并ARF患者,均源自2018年1月-2023年12月时段,且全部为灌云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依据组间信息均衡可比原则将纳入患者分入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观察组40例采用CVVH,从多个方面评估和判定治疗效果,主要包括肾功能、炎症因子、代谢毒素等的测定,治疗相关时间的统计以及治疗有效率的计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检测所得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处于更低水平,而排尿量更多(P<0.05)。治疗后,观察组检测所得炎症因子、代谢毒素均处于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统计所得白细胞水平、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通气和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计算值92.50%更高(P<0.05)。结论 CVVH对脓毒血症合并ARF患者肾功能、炎症因子、代谢毒素改善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能显著缩短治疗相关时间,提升临床效果,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 肾功能
下载PDF
正确妥善转运急诊病人 提高抢救成功率
8
作者 吴海燕 《淮海医药》 2002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急诊病人 急诊室 医院 护理 患者转运
下载PDF
急诊抢救情境中医护沟通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9
作者 柳雪玉 侯云英 +2 位作者 李惠玲 董淑霞 宋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4期3968-3970,共3页
本文分析了急诊抢救情境下医护沟通有效性的意义、标准化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医护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分析表明医护沟通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医护沟通满意度有待提高、沟通测评工具有待开发、沟通课程建设有待优化等问题。
关键词 医护沟通 急诊 抢救
下载PDF
急诊洗胃次数对百草枯中毒患者救治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延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5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洗胃次数对百草枯中毒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急诊综合治疗,对照组的平均洗胃次数为(2.22±0.34)次,观察组的平均洗胃次数为(3.87... 目的探讨急诊洗胃次数对百草枯中毒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急诊综合治疗,对照组的平均洗胃次数为(2.22±0.34)次,观察组的平均洗胃次数为(3.87±0.55)次。结果观察组的洗胃时间多于对照组,并且每次洗胃液的残留量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氯磷定和阿托品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洗胃次数越多,越有利于救治百草枯中毒患者,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洗胃次数 百草枯中毒 预后
下载PDF
冠心病主要照顾者情景模拟联合视频反馈教学法心肺复苏培训方案的构建
11
作者 吴建 韩小云 +2 位作者 彭庆荣 于杰 陈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构建冠心病主要照顾者情景模拟联合视频反馈教学法心肺复苏培训方案。方法于2021年3—5月,成立冠心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培训课题小组,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基础上,初步拟订心肺复苏培训方案,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2轮函询专家的... 目的构建冠心病主要照顾者情景模拟联合视频反馈教学法心肺复苏培训方案。方法于2021年3—5月,成立冠心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培训课题小组,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基础上,初步拟订心肺复苏培训方案,并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2轮函询专家的回复率分别为93.75%、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9,第二轮一、二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241和0.275。构建了包括培训对象入选标准、培训人员资质、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和时长、心肺复苏理论课程、心肺复苏操作讲解、情景模拟联合视频反馈教学以及培训评价等8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案。结论该培训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冠心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培训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照顾者 心肺复苏 培训方案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脓毒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守秋 李帆 李小民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741-1744,共4页
脓毒症是急诊及各大重症监护室(ICU)的常见疾病,免疫功能紊乱作为其发病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关于T淋巴细胞的相关研究居多。病原体一旦入侵机体时,机体会同时启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其中CD4^(+)T淋巴细胞在适应性免疫系统... 脓毒症是急诊及各大重症监护室(ICU)的常见疾病,免疫功能紊乱作为其发病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关于T淋巴细胞的相关研究居多。病原体一旦入侵机体时,机体会同时启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其中CD4^(+)T淋巴细胞在适应性免疫系统中起核心作用。CD4^(+)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作为一种负性免疫分子,在脓毒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研究就Treg细胞的来源、机制及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展开综述,为临床上脓毒症的诊治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CD4^(+)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机制
下载PDF
反馈装置在胸外按压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13
作者 孙明珠 王文卿 于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658-1662,1666,共6页
目的 探究使用反馈装置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索有关使用反馈装置的胸外按压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 目的 探究使用反馈装置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索有关使用反馈装置的胸外按压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研究所需资料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RCT,研究对象共880例。Meta分析结果:(1)“成人模拟人”亚组使用反馈装置胸外按压的按压频率低于常规胸外按压[MD=-5.80,95%CI(-11.01,-0.59),P=0.03],而“婴儿模拟人”亚组使用反馈装置胸外按压频率与常规胸外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9.93,95%CI(-15.27,35.14),P=0.44],该结果显示实施对象不同是研究间存在异质性的原因。(2)使用反馈装置胸外按压深度大于常规胸外按压[MD=3.48,95%CI(1.41,5.55),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实施者不同是研究间产生异质性的原因。医务人员使用反馈装置辅助胸外按压深度高于常规胸外按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4.06,95%CI(0.89,7.23),P=0.01],而非医务人员组间的按压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3.0,95%CI(-0.32,6.31),P=0.08]。结论 不同人群使用反馈装置辅助胸外按压的效果不同,医务人员能够通过使用反馈装置增加按压深度,同时也需要加强反馈装置在非医务人员胸外按压培训中的应用。由于成人与婴幼儿身体特征存在差异,未来研究中还应大量开展分别以成人和婴幼儿为实施对象的高质量、大样本的RCT,为今后反馈装置在胸外按压中的标准化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按压 反馈装置 META分析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丁胜 赵宁军 +1 位作者 许铁 燕宪亮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2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AIS组为发病24 h内因AIS急诊入抢救室的患者100例,对照组为同期非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100例。检测AIS组患者入院时、对照组...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AIS组为发病24 h内因AIS急诊入抢救室的患者100例,对照组为同期非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100例。检测AIS组患者入院时、对照组入院次日血浆TMAO浓度。采集2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和AIS组患者卒中后90 d随访临床资料。AIS组患者根据入院时血浆TMAO浓度由低到高排序,根据四分位数分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分位数亚组,各25例。根据AIS组患者卒中后90 d神经功能预后[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表示],将其分为预后良好亚组(mRS评分≤1分)和预后不良亚组(mRS评分≥2分)。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血浆TMAO浓度及临床资料,比较AIS组患者各亚组临床资料,分析AIS组患者入院时血浆TMAO浓度与研究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组患者卒中后90 d神经功能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AIS组患者入院时血浆TMAO浓度高(P<0.05)。AIS组亚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四四分位数亚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第二四分位数亚组(P<0.05);4亚组间卒中后90 d内再发脑梗死存在差异(P<0.05);第四四分位数亚组卒中后90 d时mRS评分均高于第一、二、三四分位数亚组(均P<0.05);4亚组间卒中后90 d内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S组患者入院时血浆TMAO浓度与入院时NIHSS评分(r=0.321,P=0.001)、卒中后90 d内再发脑梗死(r=0.328,P=0.001)、卒中后90 d时mRS评分(r=0.475,P=0.000)呈正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入院时血浆TMAO浓度、入院时NIHSS评分是AIS患者卒中后90 d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IS患者血浆TMAO浓度较非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高;AIS患者入院时血浆TMAO浓度越高病情往往越重,且与其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脑卒中 氧化三甲胺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老年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病毒性肺炎俯卧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15
作者 邵士芹 杨丽萍 付静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1期183-186,198,共5页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老年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病毒性肺炎俯卧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急诊抢救后入院治疗的60例老年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病毒性肺炎俯卧通气患...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老年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病毒性肺炎俯卧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急诊抢救后入院治疗的60例老年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病毒性肺炎俯卧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症状改善率。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病毒性肺炎俯卧通气患者症状改善效果、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老年 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毒性肺炎 俯卧通气模式
下载PDF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细菌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史家欣 刘克喜 +4 位作者 陈雪峰 王言理 刘素霞 徐慧玲 李小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04-180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细菌学的影响。方法:将ICU82例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MV)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普通气管导管组)38例,B组(冲洗式气管导管组)44例。插管后每天收集咽拭... 目的:探讨应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细菌学的影响。方法:将ICU82例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MV)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普通气管导管组)38例,B组(冲洗式气管导管组)44例。插管后每天收集咽拭子、声门下分泌物、气管插管内呼吸道分泌物行细菌学检查,并记录机械通气天数及VAP发生情况。结果:4d两组VAP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第4~10天B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两组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以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同种药物的耐药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可降低VAP的发生率并减少细菌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吸入性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细菌 耐药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强化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百草枯清除率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莫军 陈晓兵 +2 位作者 许铁 王言理 刘克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的血清PQ清除率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PQ中毒患者65例,其中14例拒绝接受HP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51例按照就诊时间分为... 目的探讨强化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的血清PQ清除率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PQ中毒患者65例,其中14例拒绝接受HP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51例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常规HP组(25例)和强化HP组(26例)。3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常规HP组患者在洗胃后即给予1次HP治疗,强化HP组进行3次HP治疗,间隔时间为6 h。建立PQ标准曲线,3组均在HP前(T1)及HP后即刻(T2)、8 h(T3)、16 h(T4)抽取静脉血,利用曲线得出PQ水平,并计算PQ清除率。动态监测3组患者肌酐(Cr)、尿素氮(BUN)、白细胞计数(WB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动脉血氧分压(Pa O2)。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服毒量、服毒至入院时间、入院时PQ水平、入院时Cr、BUN峰值、ALT峰值、AST峰值、WBC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Cr峰值、Pa O2最低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Q标准曲线在0.25~16.00 mg/L有良好线性关系:y=0.031 6x+0.011 2。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PQ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强化组在T2、T3和T4时血清PQ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常规组在T2时血清PQ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强化组、常规组在T2、T3、T4时间点血清PQ水平均低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3、T4时间点血清PQ水平低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HP组3次PQ清除率分别为62%(16/26)、42%(11/26)、31%(8/26),PQ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P〈0.05)。常规HP组PQ清除率为56%(14/25)。常规HP组和强化HP组首次PQ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1,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强化HP组生存率为46.2%(12/26)、常规HP组为36.0%(9/25)、对照组为14.3%(2/14)。3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6,P=0.027),其中强化HP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χ2=7.375,P=0.007),强化HP组生存率和常规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7,P=0.248),常规HP组生存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8,P=0.109)。结论强化HP有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状态,单次HP效果劣于强化HP治疗;急性PQ中毒患者应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多次给予HP治疗,HP治疗时间间隔不宜大于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电泳 毛细管 灌流 清除 预后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24h后血肌酐值的预后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雪峰 李小民 +2 位作者 刘克喜 王言理 陈晓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511-351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值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入选2009年7月—2011年5月4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检测其入院时和入院后24 h的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值。30 d后统计45例中毒患者死亡和存活例数。分别计算白细...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值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入选2009年7月—2011年5月4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检测其入院时和入院后24 h的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值。30 d后统计45例中毒患者死亡和存活例数。分别计算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值异常作为判断中毒患者预后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4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30 d后随访,死亡28例,生存17例,存活率为37.8%。死亡组入院后24 h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值较存活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值的检查结果作为对中毒的预后判断指标其敏感性均较低,分别为35.7%、32.1%和7.1%,入院后24 h的白细胞计数结果的敏感性也较低(67.8%),入院后24 h的总胆红素结果的敏感性虽高(96.4%),但特异性较低(70.5%),入院后24 h血肌酐值和百草枯中毒的预后有较好的依从性,其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88.2%,阳性预测值为93.3%,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入院后24 h的血清肌酐值是判断百草枯中毒预后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预后
下载PDF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价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晓兵 莫军 +2 位作者 许铁 刘克喜 王言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089-209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口服PQ量(I-PQ)、入院时血清PQ水平(C-PQ)以及PQ中毒严重指数(SIPP)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PQ中毒24 h内入院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口服PQ量(I-PQ)、入院时血清PQ水平(C-PQ)以及PQ中毒严重指数(SIPP)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PQ中毒24 h内入院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是否行血液灌流(HP)治疗、服毒至入院时间(T-lag)、I-PQ、入院时C-PQ及SIPP,按30 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23例)和死亡组(42例)。结果死亡组I-PQ、入院时C-PQ和SIPP均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存活时间中位数为7(10)d,I-PQ、入院时CPQ、SIPP与患者存活时间均呈负相关(rs=-0.518、-0.824、-0.767,P<0.01)。I-PQ临界值为35.0 ml时,其评估急性PQ中毒患者30 d死亡的灵敏度为86%,特异度为78%,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12,0.978),P<0.001〕。入院时C-PQ临界值为6.3 mg/L时,其评估急性PQ中毒患者30 d死亡的灵敏度为98%,特异度为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98,95%CI(0.992,1.000),P<0.001〕。SIPP临界值为22.0 h·mg·L-1时,其评估急性PQ中毒患者30 d死亡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87%,ROC曲线下面积为〔0.974,95%CI(0.942,1.000),P<0.001〕。结论入院时C-PQ与SIPP对急性PQ中毒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优于I-PQ,但在无法检测CPQ时,I-PQ仍不失为一个评估预后较可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评价研究 预后
下载PDF
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怀宁 杨丽萍 +1 位作者 王大军 许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176,I0002,共6页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高氧液和高渗盐水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raumatichemorrhag-icshock,THS)兔生存时问和24、48、72h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Lamson’s法制作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模型。按照高氧液和高渗盐水两因素的有无,采用2×2...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高氧液和高渗盐水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raumatichemorrhag-icshock,THS)兔生存时问和24、48、72h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Lamson’s法制作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模型。按照高氧液和高渗盐水两因素的有无,采用2×2析因设计,将4|D只日本长耳大白兔分为4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生理盐水高氧液组(NSO组)、高渗盐水组(HS组)、高渗高氧液组(HSO组),在限制复苏期给予不同干预,止血复苏期予以相同干预。于休克前(T3)、休克末(T3)、限制复苏期末(T3)、止血复苏期末(T4)各时间点采取动脉血3mL检测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Mpha,TNF—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各组动物死亡后或存活满72h后取左心、左肺、小肠组织观察病理变化,同时观察各组兔子存活时间和24、48、72h存活率。结果HSO组存活时间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O组24、48、72h存活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兔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后血浆TNF-a水平较基础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d时间点TNF-a水平下降,NSO、HS、HSO组TNF—a水平高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血浆SOD活性较T,时间点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T4时间点,各组血浆SOD活性继续下降,但NSO组、HS组、HSO组SOD活性高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兔血浆MDA浓度在T2时间点升高与T,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间点MDA浓度继续升高,但NSO组、HS组、HSO组MDA浓度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组心、肾、小肠病理损伤高于NSO组、HS组和HSO组。结论静脉输注高渗盐水高氧液能延长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的存活时间,提高24、48、72h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存活时间 肿瘤坏死因子(TNF)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