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化:意义的出场和敞开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孙卫卫
-
机构
武汉通信指挥学院马列教研室
-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7-122,共6页
-
文摘
文化即"人类意义化实践的观念凝结",其核心乃是价值体系,文化的变迁主要体现为价值体系的转换。而作为文化本体外显的符号,又可分为近价值符号和远价值符号。近价值符号必然随着价值体系的变更而改变,远价值符号则可保持相对独立。由于价值体系这一共性的存在,诸文化样态具有一般性和可通约性;而远价值符号的发散和多样,则是文化特殊性和民族性的真正所在。
-
关键词
文化
文化哲学
文化模式
文化变迁
符号
-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
-
题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问题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秦继茂
-
机构
通信指挥学院马列教研室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103,共3页
-
文摘
本文认为 ,人的非理性因素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驱动作用 ,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但如果缺乏必要的理性规范 ,它却会干扰和破坏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健康有序的理性经济 ,因此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对经济生活中的非理性现象进行理性的调适和控制。本文提出 ,对经济生活中的非理性进行调适 ,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建立“双赢”市场体制 ;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秩序 ;强化政府调控 ,发展理性经济 ;
-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非理性问题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中国传统文化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秦继茂
肖咏东
刘坚
-
机构
通信指挥学院马列教研室
武汉经际律师事务所
-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8-60,共3页
-
文摘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扬弃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思想 ,则为践行以人为本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基础。
-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以人为本
价值取向
民本思想
“修身”思想
道德观念
-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论江泽民维护世界多样性的国际战略构想
- 4
-
-
作者
张珉
-
机构
通信指挥学院马列教研室
-
出处
《绥化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12-14,共3页
-
文摘
冷战结束后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 ,江泽民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眼光 ,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了维护世界多样性的国际战略构想。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江泽民维护世界多样性的国际战略构想的客观依据、主要内容及其对新世纪的中国外交与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江泽民
国际战略构想
维护
世界多样性
-
分类号
D821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论邓小平质量建军思想的哲学底蕴
- 5
-
-
作者
彭海堂
-
机构
通信指挥学院马列教研室
-
出处
《空军政治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15-18,共4页
-
文摘
贯穿于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奋斗目标.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研究邓小平的质量建军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领会邓小平走精兵之路这一科学命题的意义和内涵.
-
关键词
邓小平
质量建军思想
武器装备
军队建设
军队质量建设
现代战争
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战争
科学技术
现代化
-
分类号
E20
[军事—军事理论]
-
-
题名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创新观
- 6
-
-
作者
彭海堂
-
机构
武汉通信指挥学院马列教研室
-
出处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7-11,共5页
-
文摘
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激发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 ,才能发挥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 ,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 ,包括观念创新、道路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主义创新必须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借鉴与独创相结合、敢闯敢试与慎重稳妥相结合、发挥领导骨干作用与调动群众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 。
-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
创新
-
Keywords
Deng Xiaoping
socialism
innovati€
-
分类号
D64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内在否定: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社会因素的生长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杨作权
-
机构
通信指挥学院马列教研室
-
出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51-55,共5页
-
文摘
内在否定: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社会因素的生长杨作权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总是用传统的眼光,依据阶级斗争的形势来评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动向,因而当传统的急风暴雨式的革命沉寂下去的时候,便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命运感到困惑不解。同时又固守住社会主义因素不能...
-
关键词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新社会因素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社会福利制度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化
城乡一体化
经济计划
农业劳动者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
分类号
D502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 8
-
-
作者
罗学斌
-
机构
武汉通信指挥学院马列原理教研室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36,共7页
-
文摘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至今还存在着许多片面观点。能否端正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已成为能否从根本上铲除“左”倾错误根源、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关键。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认识
理性原则
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水平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