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88
1
作者 易小青 金艳霞 +3 位作者 傅爱凤 黄日妹 钟丽平 何丽敏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6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1例上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其对护理...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1例上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使上肢骨折术后患者舒适地渡过术后疼痛期,减轻了疼痛程度,提高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舒适护理 疼痛 满意度
下载PDF
AO/ASIF锁骨钩钢板修复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与克氏针的比较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中和 皮治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075-2080,共6页
背景:据国内外统计,临床上对股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多以内固定治疗为主,由于克氏针固定时的牢固性较差,因此容易发生退针,使固定失败。为减少内固定后出现的并发症,AO/ASIF锁骨钩钢板作为一种新的内固定物开始用于锁骨远端骨... 背景:据国内外统计,临床上对股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多以内固定治疗为主,由于克氏针固定时的牢固性较差,因此容易发生退针,使固定失败。为减少内固定后出现的并发症,AO/ASIF锁骨钩钢板作为一种新的内固定物开始用于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内固定治疗中。目的:探究AO/ASIF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与克氏针张力带进行对比。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通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克氏针张力带组和AO/ASIF锁骨钩钢板组,每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内固定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AO/ASIF锁骨钩钢板组内固定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8%,明显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64%);AO/ASIF锁骨钩钢板组固定物取出后肩锁关节再脱位的发生率为0,较克氏针张力带组(12%)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固定后5,10周的肩关节功能JOA评分较内固定前均明显提高,AO/ASIF锁骨钩钢板组明显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P<0.05)。AO/ASIF锁骨钩钢板组患者内固定后10周内收、外展、前屈、后伸4种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P<0.05)。提示AO/ASIF锁骨钩钢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物,切口小、固定可靠、肩关节活动较早等优点十分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锁骨远端骨折 AO/ASIF锁骨钩钢板 克氏针 骨折内固定 肩锁关节脱位 临床疗效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治疗Pilon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易松敏 金丹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133-2135,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30例Pilon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架加克氏针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对30例患者进行7~48个月的随访。按照Mazur的评分标准,其中... 目的研究分析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30例Pilon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架加克氏针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对30例患者进行7~48个月的随访。按照Mazur的评分标准,其中,优12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3.3%;有2例发生切口或创面感染,有1例发生固定支架针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但经相应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手术前对损伤的正确评估、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和方法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外固定架加克氏针治疗Pilon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外固定器 克氏针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立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987-989,共3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椎旁肌间隙入路组(观察组)和传统后入路组(对照组),每组6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椎旁肌间隙入路组(观察组)和传统后入路组(对照组),每组6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及6个月时VAS评分和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JOA评分、Cobb角和椎体高度矫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切口感染、皮下积液、切口裂开、螺钉松动、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入路比较,具有手术操作简单、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易松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2期27-27,2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前入路手术组、后入路手术组和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各26例,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前入路手术组、后入路手术组和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各26例,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Cobb角恢复及ASI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有效,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前入路手术 后入路手术 椎旁肌间隙入路
下载PDF
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胡益文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将48例下腰椎不稳患者按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前路融合内固定(ALIF组)20例,后路融合内固定(PLIF组)28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椎间高度、术...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将48例下腰椎不稳患者按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前路融合内固定(ALIF组)20例,后路融合内固定(PLIF组)28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椎间高度、术后并发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椎间高度、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IF和PLIF内固定均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有效术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病变类型加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 下腰椎不稳
下载PDF
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5
7
作者 吴雪明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年第3期37-38,共2页
总结了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并对38例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认为对骨折术后应激性溃疡患者提供有效的综合护理... 总结了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并对38例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认为对骨折术后应激性溃疡患者提供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患者安全,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应激性溃疡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肱骨髁上及髁间“Y”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及髁间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立志 《微创医学》 2013年第5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及髁间"Y"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肱骨髁上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肱骨髁上及髁间"Y"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和肱骨髁上及髁间"V"形...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及髁间"Y"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肱骨髁上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肱骨髁上及髁间"Y"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和肱骨髁上及髁间"V"形截骨联合螺钉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肘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34/35),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术后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如HSS评分、Mayo评分、ESCA评分、社会客观支持评分、社会主观支持评分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如NR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肱骨髁上及髁间"Y"型双钢板内固定能够较有效地改善治疗效果和肘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 粉碎性骨折 肘关节功能 "Y"型双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预防的护理 被引量:5
9
作者 吴雪明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年第4期161-162,共2页
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2011年收治的100例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护理总结。100例患者在本院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没有出现因感染、空气栓塞、导管脱出等原因的死亡。认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 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2011年收治的100例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护理总结。100例患者在本院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没有出现因感染、空气栓塞、导管脱出等原因的死亡。认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熟练掌握置管中的无菌技术,熟悉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加强责任心,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做好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空气栓塞 中心静脉置管
下载PDF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骨折121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皮治兵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5期407-408,共2页
髌骨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单纯髌骨骨折相对较少,而大多为粉碎性骨折。现将我院2001-2008年收治的髌骨粉碎骨折121例诊治经过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1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98例,女23例;年龄17-7... 髌骨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单纯髌骨骨折相对较少,而大多为粉碎性骨折。现将我院2001-2008年收治的髌骨粉碎骨折121例诊治经过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1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98例,女23例;年龄17-71岁,平均43.5岁;左侧49例,右侧71例,双侧骨折为1例。致伤原因:跌伤74例,坠落伤20例,交通创伤23例,砸伤4例。闭合性骨折108例,开放骨折13例,其中陈旧骨折1例。骨折块3-5块93例,5块以上的28例。全部病例均于伤后3-7d手术,平均4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粉碎骨折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 临床分析 粉碎性骨折 治疗 髌骨骨折 手术方法 关节内骨折
下载PDF
C臂机下行腰椎压缩性骨折RF钉内固定术216例报告
11
作者 胡银生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1期44-45,共2页
近十年来,我们开展脊椎骨折行RF钉固定术21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内固定术 腰椎压缩性骨折 RF钉 C臂机 脊椎骨折
下载PDF
个体化康复处方对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雪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处方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术前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处方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术前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康复处方,比较两组的康复积极性、自护能力、术后髋关节的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康复积极性高于对照组,在疾病认知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决策能力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的评分以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处方能够保证股骨颈骨折的手术疗效,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康复处方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素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年第8期1689-169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干预进行围...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干预进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结果本组120例共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发生下肢肿胀、疼痛25例,无继发性肺栓塞病例发生;其中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为13.3%,住院时间为(52.8±6.3)d;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0%,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为18.3%,住院时间为(87.4±9.8)d;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和下肢肿胀、疼痛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围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