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海县蔬菜绿色生产转型发展研究
1
作者 黄晓霞 张娜 +6 位作者 王嘉玲 段永华 郑悦 刘英 李晓亮 张钟 徐学忠 《中国果菜》 2024年第8期70-75,共6页
绿色生产转型是解决当前农业资源日趋紧张、农业环境逐渐恶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通海县是全国较大的蔬菜种植基地之一,本文分析了通海县蔬菜生产现状及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绿... 绿色生产转型是解决当前农业资源日趋紧张、农业环境逐渐恶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通海县是全国较大的蔬菜种植基地之一,本文分析了通海县蔬菜生产现状及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绿色种植制度、技术创新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通海县蔬菜绿色生产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以期为该区域蔬菜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同时,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绿色 乡村振兴 生产现状 生产转型
下载PDF
通海县农用地膜残留现状调查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娜 王红芬 李俊 《云南农业》 2017年第3期76-79,共4页
通过对通海县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个村委会(居委会)共9块不同使用地膜年限的耕作土壤进行实地取样调查分析,得出通海县耕作层土壤地膜残留量为每公顷888.64~24 983.29g。分析地膜残留量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
关键词 地膜残留 地膜质量 地膜替代品
下载PDF
浅析通海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6
3
作者 溥凤 杨飞运 +2 位作者 刘天成 杨文柱 张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期22-23,151,共3页
分析了通海蔬菜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对进一步推动通海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蔬菜 发展现状 对策 通海县
下载PDF
农业科技推广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绍聪 吕艳玲 +4 位作者 段永华 张艳军 李永媛 曾敏芝 牛华林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35-36,64,共3页
以抓烤烟科技联产联质承包样板工作为例,针对目前烤烟科技措施推广方法中及承包点烤烟生产上存在的技术问题,从科技措施的制定及推广方式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及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方法 探索 烤烟 应用
下载PDF
通海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俊 张娜 +1 位作者 马秀明 张兴仕 《云南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56-58,共3页
为进一步摸索在通海县具有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的优良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此项品种试验,以路单8号为对照,筛选出了适宜通海县种植的5个优良品种辽单527、华兴单7号、盛衍4号、金玉506、路单3号,下一年继续进行扩大... 为进一步摸索在通海县具有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的优良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此项品种试验,以路单8号为对照,筛选出了适宜通海县种植的5个优良品种辽单527、华兴单7号、盛衍4号、金玉506、路单3号,下一年继续进行扩大试验,其余品种不再进行扩大试验示范。其中辽单527、华兴单7号、盛衍4号叶片直立,株型紧凑,穗粒数、单穗粒重、经济性状表现较好,较适宜当地种植,可以逐步扩大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比较 试验
下载PDF
通海县2021年鲜食玉米新品种(系)展示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柴梦婷 沈飞 +4 位作者 任晶梅 邢原川 陈梦丽 普光发 李艳兰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5期56-58,共3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不同区域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促进玉溪鲜食玉米产业结构调整,选择了25个鲜食玉米品种(系)进行展示。通过玉米生长周期、产量、抗逆性等多项对比,瑞佳甜5号、白甜糯、瑞白甜1号、瑞雪甜1号、SBS902、瑞糯2000、田蜜3... 为了筛选出适宜不同区域种植的优良鲜食玉米品种,促进玉溪鲜食玉米产业结构调整,选择了25个鲜食玉米品种(系)进行展示。通过玉米生长周期、产量、抗逆性等多项对比,瑞佳甜5号、白甜糯、瑞白甜1号、瑞雪甜1号、SBS902、瑞糯2000、田蜜3号、瑞白糯6号、红甜糯、黑糯玉米、瑞佳甜6号、瑞黑糯2020、瑞白糯3号、金银甜、瑞白糯5号、善黑糯、瑞彩糯2019、白糯669(山西)18个品种(系)综合表现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溪 鲜食玉米 品种(系) 试验
下载PDF
通海县部分花椰菜品种“无心”现象调查
7
作者 师尚春 杨艳珍 +2 位作者 刘素清 李美坊 张娜 《云南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34-35,共2页
2008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有部分农户反映,农户栽的花椰菜苗移栽40~50d的植株没有心,植株只有几个外叶长大,不能长出花球出售,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这种花椰菜似无心现象,议论纷纷,是栽了假种子,还是栽培管理差,还是施... 2008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有部分农户反映,农户栽的花椰菜苗移栽40~50d的植株没有心,植株只有几个外叶长大,不能长出花球出售,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这种花椰菜似无心现象,议论纷纷,是栽了假种子,还是栽培管理差,还是施药危害,说法很多,分歧很大。于是供种方和育苗方多次到九龙、大兴、古城、云龙、镇海、义广哨、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通海县 品种 经济损失 栽培管理 农户 植株 菜苗
下载PDF
通海县小春作马铃薯品种引种初报
8
作者 张斌 张娜 +1 位作者 邢原川 陈梦丽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15-16,共2页
为了筛选适合通海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植株形态、结薯性状、品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马铃薯品种中,以丽薯6号产量最高,为38.39 t/hm2;青薯9号次之,为36.84 t/hm2;th-1008... 为了筛选适合通海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植株形态、结薯性状、品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马铃薯品种中,以丽薯6号产量最高,为38.39 t/hm2;青薯9号次之,为36.84 t/hm2;th-1008(紫薯)产量最低,为21.89 t/hm2。综合来看,青薯9号和丽薯6号各项农艺性状均表现较好,可以在通海县进一步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引种 结薯 产量
下载PDF
通海县2018年玉米新品种示范种植初报
9
作者 张娜 张斌 +1 位作者 陈梦丽 邢原川 《云南农业》 2019年第10期72-74,共3页
为筛选适宜通海县种植的抗逆性强、适应性好、高产、稳产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促进玉米产业健康发展,2018年扩大示范种植面积。结果表明:秋庆1号单产在614.53~843.55kg之间;秋庆88单产在603.27~935.15kg之间;宝玉9号单产在548.37~779.67kg... 为筛选适宜通海县种植的抗逆性强、适应性好、高产、稳产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促进玉米产业健康发展,2018年扩大示范种植面积。结果表明:秋庆1号单产在614.53~843.55kg之间;秋庆88单产在603.27~935.15kg之间;宝玉9号单产在548.37~779.67kg之间,可以继续扩大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示范 种植
下载PDF
无公害花椰菜、青花菜工厂化育苗技术
10
作者 张立松 刘发伦 +1 位作者 张娜 资菊丽 《科学种养》 2010年第10期23-23,共1页
工厂化育苗,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最佳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取机械化、自动化及标准化手段,并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来进行秧苗规模化生产的一种育苗方式。
关键词 工厂化育苗技术 花椰菜 无公害 青花 规模化生产 人工控制 自然资源 育苗方式
下载PDF
杞麓湖湖盆区农业集约化高效发展方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天成 王红芬 +1 位作者 杨飞运 张娜 《云南农业》 2018年第2期48-50,共3页
通海县是云南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县和西南地区蔬菜集散地,被列为首批"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近年来,蔬菜连作障碍、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国家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绿色... 通海县是云南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县和西南地区蔬菜集散地,被列为首批"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近年来,蔬菜连作障碍、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国家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麓湖湖盆区 种植结构调整 农业集约化
下载PDF
云南中海拔地区改良型大棚建造及甜瓜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娜 刘发伦 +3 位作者 刘素清 张立松 资菊丽 杨艳珍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1-42,共2页
云南省通海县兴蒙乡海拔l1800m,年平均温度15.6℃,冬季最低温度-2℃,有霜口27d(天),年降雨量869.2mm,日照2102h(小时),日照百分率52%,属于中海拔地区。
关键词 中海拔地区 云南省 大棚建造 改良型 日照百分率 技术 栽培 甜瓜
下载PDF
优质玫瑰‘玛丽亚’栽培技术要点
13
作者 溥凤 李顺光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1年第4期58-58,60,共2页
玫瑰种植的基本要求 选址 玫瑰属深根系作物,根系深达70cm~100cm,种植地应排水方便,保证不积水,如果地下水位过高,必须设法降低地下水位,没有条件设暗埋式排水系统的,可深挖排水沟及时排水,或进行高垄栽培。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玫瑰 玛丽亚 优质 排水系统 地下水位 高垄栽培 深根系
下载PDF
2018年通海玉米专用配方肥施用比较试验
14
作者 陈梦丽 张娜 +1 位作者 张斌 邢原川 《云南农业》 2019年第9期69-71,共3页
通过施用玉米专用配方肥与常规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玉米专用配方肥投入化肥少,经济效益好。
关键词 玉米 配方肥 比较 试验
下载PDF
稀植鲜食蚕豆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艳兰 普光发 +10 位作者 张娜 徐学忠 胡新洲 柴梦婷 张雪松 刘坚坚 李祥 陈梦丽 张斌 任晶梅 杨进成 《农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杞麓湖临湖周边种植的早熟鲜食蚕豆品种,引进9个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荚长、百荚鲜重、单株荚数与产量密切相关,在保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提高3个性状中的任何... 为筛选出适宜杞麓湖临湖周边种植的早熟鲜食蚕豆品种,引进9个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荚长、百荚鲜重、单株荚数与产量密切相关,在保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提高3个性状中的任何1个均对产量有促进的作用。不同蚕豆品种表现出开花期和结荚期生长的不一致性,‘云豆早6’和‘云豆早7’开花、结荚均比其他品种早,采荚期也最长;‘云豆早6’和‘玉豆3号’在研究区域种植有很好的产量潜力,但是年度间和地区间的高产稳产性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蚕豆 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栽培因子对狮山菜薹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6
作者 胡新洲 何泉 +8 位作者 安正云 张钟 李艳兰 刘坚坚 安建南 李祥 张迪 张娜 杨进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22-25,共4页
为探索狮山菜薹的最佳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组合,在玉溪适宜区域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应用。试验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2020—2022年连续两季研究最适宜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及尿素施用量及其对鲜薹、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 为探索狮山菜薹的最佳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组合,在玉溪适宜区域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应用。试验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2020—2022年连续两季研究最适宜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及尿素施用量及其对鲜薹、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栽培因子对鲜薹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播种期、密度、尿素施用量,对籽粒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密度、播种期、尿素施用量,各处理鲜薹、籽粒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播种期对狮山菜薹的初采时间、采收天数、次数及生育期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与薹粗、单薹鲜重、荚粒数及单株角果等呈负相关,而尿素施用量对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不明显。狮山菜薹最佳栽培因子组合为播种期9月30日、密度6万株/hm^(2)、苗期尿素375 kg/hm^(2),该条件下鲜薹产量可达31 183.8 kg/hm^(2),籽粒产量1 888.75 kg/hm^(2),净收益16.52万元/hm^(2),产投比3.55,经济效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山菜薹 播期 密度 施肥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间作对玉米马铃薯根系生长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安曈昕 杨圆满 +4 位作者 周锋 范志伟 陈梦丽 陆靖 吴伯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370,共8页
【目的】旨在研究玉米马铃薯间作条件下作物根系生长与分布特征。【方法】以玉米马铃薯间作、玉米单作、马铃薯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坐标取样法对根系取样。【结果】(1)玉米马铃薯的根系质量密度分布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在>10~2... 【目的】旨在研究玉米马铃薯间作条件下作物根系生长与分布特征。【方法】以玉米马铃薯间作、玉米单作、马铃薯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坐标取样法对根系取样。【结果】(1)玉米马铃薯的根系质量密度分布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在>10~20 cm的土层中降低趋势最快,最大值都出现在0~10 cm的土层中。(2)2013年和2014年马铃薯初花期玉米根系质量密度在不同土层都是边二行大于单作和边一行,边一行最小,说明马铃薯初花期间作抑制玉米边一行根系生长,成熟期玉米边一行的根系质量密度反而最大,说明成熟期促进了边一行的根系生长,导致最终了间作玉米的根系质量密度大于单作玉米。(3)无论是马铃薯初花期还是成熟期,马铃薯根系质量密度在0~10 cm土层中边一行明显大于边二行,而到>20~30 cm时边一行小于边二行,说明间作有利于马铃薯边一行根系生长的同时促进马铃薯边二行根系向更深土层扩展,使得间作马铃薯的根系质量密度也大于单作马铃薯。(4)间作系统中玉米根系无论在马铃薯初花期还是成熟期都有向马铃薯生长的趋势,而马铃薯根系在成熟期有向玉米生长的趋势。【结论】因此,玉米间作马铃薯根系分布较为合理,使得间作的根系质量密度大于单作,这为玉米马铃薯间作产量优势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玉米 马铃薯 根系分布
下载PDF
玉米‖马铃薯抗旱栽培土壤含水量及产量效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安曈昕 陈梦丽 +4 位作者 高连彰 陆靖 周锋 吴伯志 张连根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7,103,共6页
于2014年在宣威市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开展了玉米间作马铃薯集雨保墒抗旱栽培复合技术试验研究。试验处理包括:T_1:玉米+开沟覆膜‖马铃薯;T_2:玉米+打塘覆膜‖马铃薯;T_3:玉米+平作覆膜‖马铃薯;T_4:玉米平作覆膜单作;T_5:马铃薯单作。结... 于2014年在宣威市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开展了玉米间作马铃薯集雨保墒抗旱栽培复合技术试验研究。试验处理包括:T_1:玉米+开沟覆膜‖马铃薯;T_2:玉米+打塘覆膜‖马铃薯;T_3:玉米+平作覆膜‖马铃薯;T_4:玉米平作覆膜单作;T_5:马铃薯单作。结果表明,T_1和T_2处理玉米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其它处理,T_1、T_2处理0~7.6 cm土层玉米平均土壤含水量比T_4处理最多增加28.32%,0~20 cm土层最多增加28.12%;间作处理马铃薯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马铃薯单作,T_1、T_2处理马铃薯平均土壤含水量在0~7.6 cm和0~20 cm两个土层分别比T_5处理最多增加23.52%和12.78%;T_1、T_2处理玉米产量、复合产量和土地当量比(LER)均高于T_3处理,其中,T_2处理的土地当量比最大(LER=1.20),比T_3处理增加10.52%,产量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马铃薯 抗旱栽培 土壤含水量 产量效益
下载PDF
性诱剂监测玉溪烟区烟草上夜蛾类害虫的发生动态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余清 周艳华 +1 位作者 张翠萍 潘瑞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7,共7页
为探索玉溪烟区烟草夜蛾的为害规律及防控对策,在自然条件下利用性诱剂对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烟青虫进行多年诱捕监测,并对诱蛾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溪烟区斜纹夜蛾、小地老虎在冬季能正常羽化,诱蛾量为斜纹夜蛾>... 为探索玉溪烟区烟草夜蛾的为害规律及防控对策,在自然条件下利用性诱剂对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烟青虫进行多年诱捕监测,并对诱蛾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溪烟区斜纹夜蛾、小地老虎在冬季能正常羽化,诱蛾量为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最佳诱蛾期为4月下旬—5月下旬和10—11月,其次是6—9月;小地老虎最佳诱蛾期为2—3月上旬、5月中旬—6月中旬和12月下旬;烟青虫有效诱蛾期主要集中在5—6月。诱蛾量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表明,斜纹夜蛾诱蛾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多;小地老虎诱蛾量随日照时数增加而增多,随空气相对湿度和日最低气温升高而降低;烟青虫诱蛾量随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升高和降雨量增加诱蛾量增多。防控策略:防治斜纹夜蛾于整地理墒或烟苗移栽后在田间安置诱捕器诱杀,8月中旬(中部叶采烤期)结束;防治小地老虎于前茬小春作物花期(2—3月上旬)在田间安置诱捕器诱杀,5月底至6月上旬(烟株团棵期)结束;防治烟青虫于整地理墒后在田间安置诱捕器诱杀,6月底至7月上旬(烟株封顶7 d后)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剂 监测 烟草夜蛾 发生动态 防控对策
下载PDF
2种诱捕器不同高度诱集烟草夜蛾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清 赵进龙 周艳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4期9954-9956,共3页
[目的]探索利用性诱剂防治主要危害烟叶的斜纹夜蛾、烟青虫、棉铃虫、小地老虎的诱捕器的最佳设置高度和筛选符合生产需求的诱捕器.[方法]在烤烟生长季节设置蛾类诱捕器、新型飞蛾诱捕器诱芯/进虫口与烟田墒面的垂直距离为70、110、150... [目的]探索利用性诱剂防治主要危害烟叶的斜纹夜蛾、烟青虫、棉铃虫、小地老虎的诱捕器的最佳设置高度和筛选符合生产需求的诱捕器.[方法]在烤烟生长季节设置蛾类诱捕器、新型飞蛾诱捕器诱芯/进虫口与烟田墒面的垂直距离为70、110、150、190 cm 4个高度处理,调查诱蛾量.[结果]2种诱捕器诱蛾量最多的高度是70 ~ 150 cm,结合烤烟封顶后株高一般为1 m左右、诱芯/进虫口必须与作物顶部保持20 cm左右的特点,诱芯/进虫口初始高度应设置为120 cm.[结论]蛾类诱捕器具有购买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新型飞蛾诱捕器则有使用简单方便和管理成本低的特点.斜纹夜蛾优先选用蛾类诱捕器,烟青虫、棉铃虫首选新型飞蛾诱捕器,小地老虎可选用新型飞蛾诱捕器,也可选用专用蛾类诱捕器.云南烟区主要危害烟叶的4种夜蛾种群基数排列为斜纹夜蛾>小地老虎>棉铃虫>烟青虫,但实际生产中对烟叶造成危害较大的是棉铃虫、烟青虫和小地老虎,所以生产中对4种夜蛾都应重视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夜蛾 性诱剂 诱捕器 设置高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