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后营养指数在心脏瓣膜病术后肺部感染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洪伟 张永恒 +2 位作者 刘建平 李燚 唐龙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49-755,共7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OPNI)对心脏瓣膜病(HVD)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391例择期HVD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142)和非感染组(n=249)。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NRS2002量...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OPNI)对心脏瓣膜病(HVD)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391例择期HVD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142)和非感染组(n=249)。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NRS2002量表为标准,获取OPNI的截止值。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混杂因素,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VD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OPNI预测HVD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142例(36.3%)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发生术后肺部感染;两组年龄、OPNI、吸烟史、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纽约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肺动脉高压、术中输血、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瓣膜置换或成形合并其他手术方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PNI、射血分数、术中输血、吸烟史、淋巴细胞计数是HVD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PNI取值45.925,区分营养不良的约登(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731,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0%和89.1%;OPNI预测肺部感染的AUC为0.706,Youden指数最大0.41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1%和77.1%。结论术前OPNI是简单有效的预测HVD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指标,以45.925为界值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营养指数 营养不良 心脏瓣膜手术 肺部感染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刘建平 夏娟 张永恒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AAA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破裂的风险随动脉瘤直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尽管择期手术的死亡率通常低于4%,但肾下AAA(infrarena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AA)...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AAA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破裂的风险随动脉瘤直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尽管择期手术的死亡率通常低于4%,但肾下AAA(infrarena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AA)破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即使接受修复死亡率也高达30%~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腹主动脉瘤 血管内动脉瘤修复术 模型
下载PDF
左心室肌间脂肪瘤侵及腱索、乳头肌1例
3
作者 洪伟 张永恒 +2 位作者 唐龙 李燚 刘建平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左胸闷痛6^(+)月,加重2^(+)d”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生左胸闷痛,能自行缓解,无头痛、无晕厥病史,无口唇发绀、杵状指,无蹲踞现象,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近日左胸疼痛加剧,且疼痛持续未缓...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左胸闷痛6^(+)月,加重2^(+)d”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生左胸闷痛,能自行缓解,无头痛、无晕厥病史,无口唇发绀、杵状指,无蹲踞现象,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近日左胸疼痛加剧,且疼痛持续未缓解,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T 36.3℃,P 96次/min,R 20次/min,BP 118/88mmHg,身高157 cm,体质量80 kg。胸廓正常,胸骨无压痛。双侧呼吸运动正常,肋间隙无增宽,双侧触觉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唇发绀 阵发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 胸闷痛 蹲踞现象 胸膜摩擦音 肋间隙 杵状指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RDW和NLR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强 张永恒 刘建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543-1546,共4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凝血功能指标可溶性P-选择素(sP-SL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21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IE患者为IE组,并根据疾病转归...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凝血功能指标可溶性P-选择素(sP-SL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21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IE患者为IE组,并根据疾病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56例与预后不良组16例;另选取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对象外周静脉血C反应蛋白(CRP)以及sP-SLT水平;收集血常规结果包括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RDW,并计算NLR,采用ROC曲线评价RDW、NLR、sP-SLT及CRP对IE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IE组患者RDW、NLR及血清sP-S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2、14.045、9.893,P均<0.001);预后不良组RDW、NLR及血清sP-SLT、CR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2、10.507、21.922、9.790,P均<0.001)。sP-SLT和NLR预测IE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均大于CRP预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31、2.030,P均<0.05),RDW和CRP预测IE患者预后不良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29,P>0.05)。结论IE患者高RDW、NLR及血清sP-SLT水平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其中NLR及血清sP-SLT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可溶性P-选择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