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损伤控制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剑 《现代临床医学》 2015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对于肝胆外科的疗效以及应用体会。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损伤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行Ⅰ期常规性手术,对观察组患者实行损伤控制性的手术,对2组...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对于肝胆外科的疗效以及应用体会。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损伤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行Ⅰ期常规性手术,对观察组患者实行损伤控制性的手术,对2组患者的病死率、肺部感染以及粘连性肠梗阻等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和比较。结果: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观察组为6.25%,对照组为16.2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部感染率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18.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观察组为22.50%,对照组为53.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不仅能够明显降低肺部发生感染以及粘连性的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几率,还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腹部创伤 损伤控制外科学 并发症 病死率
下载PDF
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肝胆管残留结石的体会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袁君 朱宇 +4 位作者 王春华 杨静 罗丹 冉恩容 戴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6-8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胆道探查术后残留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8月肝胆管结石胆道探查术后残留结石42例临床资料,经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取石。结果结石取净40例... 目的探讨经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胆道探查术后残留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8月肝胆管结石胆道探查术后残留结石42例临床资料,经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取石。结果结石取净40例,取净率95.2%(40/42);结石残留2例。无胆漏、医源性胰腺炎及胆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电子胆道镜联合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胆道探查术后肝胆管残留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胆道镜 肝胆管结石 体内冲击波碎石
下载PDF
首次复发多发性骨髓瘤中预后营养指数的价值
3
作者 刘娟 陈明亮 +4 位作者 黄莉评 李艳秋 尹薇 林心璐 王欣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0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首次复发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3年6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1例首次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预后营养指数以41.9为界值...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首次复发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3年6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1例首次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预后营养指数以41.9为界值将患者分为低PNI组(PNI≤41.9)和高PNI组(PNI>41.9)。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清钙、血红蛋白、肌酐、乳酸脱氢酶、ISS分期等的差异,并分析相关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低PNI组及高PNI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及M蛋白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营养指数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因素。首次复发治疗两个疗程的PNI分组进行无进展生存期(PFS)分析发现,低PNI组的中位PFS显著短于高PNI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总生存的因素为血钙、乳酸脱氢酶、髓外浆细胞瘤、体能状态评分、初诊时预后营养指数以及首次复发后治疗2疗程的预后营养指数(均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预后营养指数(HR=0.41,95%CI 0.18~0.93)以及首次复发后治疗2疗程的预后营养指数(HR=0.33,95%CI 0.14~0.78)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及首次复发治疗2疗程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营养指数低提示预后不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营养指数 生存 首次复发
下载PDF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中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志琼 谢楠 +1 位作者 刘永红 何亚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2期1785-1786,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质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该院2012年5月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随机选取实施前后6个月内行PICC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并发...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质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该院2012年5月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随机选取实施前后6个月内行PICC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及满意度,统计实施前后6个月内完成PICC置管例数、投诉例数、纠纷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投诉和纠纷发生率(3%)明显低于实施前(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的效果显著,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 PICC
下载PDF
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一例
5
作者 肖繁 吴涯昆 +2 位作者 刘袁君 田银生 戴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5期972-974,共3页
支气管源性囊肿(BC)是源于胚胎早期原始前肠异常发育所致的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良性囊性肿瘤,常见于肺实质及后纵隔,位于腹膜后的支气管源性囊肿(RBC)在临床中极为罕见。RBC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通常行上腹部增强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偶然发... 支气管源性囊肿(BC)是源于胚胎早期原始前肠异常发育所致的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良性囊性肿瘤,常见于肺实质及后纵隔,位于腹膜后的支气管源性囊肿(RBC)在临床中极为罕见。RBC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通常行上腹部增强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囊肿,少数患者可因囊肿感染、破裂或压迫周围器官而出现腰疼、腹痛、发烧、高血压等临床症状。RBC的临床表现、术前检查常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中易误诊为肾上腺或胰腺肿瘤,多需手术切除后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本文将对收治的1例RBC中年男性患者进行病例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归纳总结RBC的诊疗特点,为提高临床医生对RBC的认识提供科学的实验及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 临床特征 病理学特征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肝胆管结石症取石后胆管壁病变及其转归 被引量:1
6
作者 戴毅 刘袁君 +4 位作者 孟敏 赵剑 葛明刚 王春华 罗丹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患者在结石祛除后胆管壁病变的变化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从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2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胆道镜图片资料。选取每位患者其中一支有铸型结石的胆管为目标胆管,观察目标...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患者在结石祛除后胆管壁病变的变化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从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2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胆道镜图片资料。选取每位患者其中一支有铸型结石的胆管为目标胆管,观察目标胆管在取石完成后即刻的管壁病变情况包括:黏膜充血及脱失、管壁硬化、黏膜下血管网萎缩、胆管狭窄、胆管扩张、黏膜新生物等,并在随访期内对以上黏膜病变的转归进行观察记录,评价是否有好转、不变、恶化。结果24支目标胆管在取石后95.8%存在黏膜充血及脱失;54.1%存在胆管硬化病变;100%存在黏膜下血管网萎缩,黏膜显现苍白;33.3%存在胆管狭窄;83.3%存在胆管扩张;16.6%的胆管可见乳头样新生物。经3~165周的观察发现:100%的黏膜水肿和脱失可以在1~3周内好转;15.3%的胆管硬化病变稍有好转;黏膜下血管网均未见明显恢复;胆管扩张持续存在;75%胆管狭窄恶化。有2例患者的扩张胆管内发现“草笼”状结构的絮状物。结论肝胆管结石取净后,急性炎症性黏膜病变在短期内有明显好转,但慢性硬化性胆管的管壁病变依然存在甚至会有加重趋势,这可能是导致患者结石复发和胆管癌变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胆道镜 胆管壁病变 转归 胆管硬化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在肝癌转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奔 吴涯昆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48-750,744,共4页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即便行手术切除,患者总体预后较差。转化治疗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和手术获益,是目前肝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学者创新性地改进了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FOLFOX方案,使...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即便行手术切除,患者总体预后较差。转化治疗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和手术获益,是目前肝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学者创新性地改进了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FOLFOX方案,使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在肝癌转化治疗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笔者就国内外研究进展,对HAIC在肝癌转化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 FOLFOX 转化治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进展
8
作者 谭聪聪 黄鸿才 +1 位作者 戴毅 余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47-56,共10页
目的:总结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Digestive system tumor)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便于相关研究尽快转化为临床应用。方法:阅读国内外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并综述。结果:... 目的:总结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Digestive system tumor)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便于相关研究尽快转化为临床应用。方法:阅读国内外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并综述。结果:目前,消化系统肿瘤是当前肿瘤相关死亡常见的病因之一且发病年龄趋年轻化。外泌体(Exosomes)可在分子间通讯发挥巨大作用,对外泌体的检测可达到对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这对于该类肿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结论:外泌体检测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是可行的,相关研究方法与技术正在向临床应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消化系统肿瘤 早期诊断 食管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肝癌
下载PDF
外泌体miRNA在肝癌中的诊治进展
9
作者 谭聪聪 戴毅 余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2093-2102,共10页
肝癌(liver cancer)是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具有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及预后差等特点。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载体,是细胞分泌的囊泡,包含蛋白质、miRNA、mRNA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外泌体microRNA... 肝癌(liver cancer)是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具有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及预后差等特点。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载体,是细胞分泌的囊泡,包含蛋白质、miRNA、mRNA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外泌体microRNA (miRNA)在肝癌发生发展不同时期呈现不同表达,因此miRNA被认为是肝癌诊断和治疗极具潜力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miRNA作为诊断与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在肝癌发展的各阶段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miRNA在肝癌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外泌体 MICRORNA 乙肝相关性肝癌 早期诊断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2年生存率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龚程 田银生 刘爽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时间窗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自发破裂出血患者2 a生存率的差异。方法 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诊治的PLC自发破裂出血患者74例,其中31例在发病2周内手术(早期手术组),另43例于发病2周后手术(延期手术组),均接受肿...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时间窗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自发破裂出血患者2 a生存率的差异。方法 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诊治的PLC自发破裂出血患者74例,其中31例在发病2周内手术(早期手术组),另43例于发病2周后手术(延期手术组),均接受肿瘤切除联合大网膜切除术和腹腔热灌注治疗,术后随访2年。结果 在随访2年内,早期手术组大网膜侵犯发生率为3.2%,显著低于延期手术组的20.9%(P<0.05),但两组肝内肿瘤复发、肺转移和腹腔转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如术后出血、腹水、肝衰竭和腹腔感染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5.8%对32.6%,P>0.05);在随访期间,早期手术组死亡5例,26例(83.9%)生存,延期手术组死亡8例,35例(81.4%,P>0.05)生存;早期手术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17(10,23)个月,显著长于延期手术组的11(4,14)个月(Z=3.865,P<0.05);早期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2(16,24)个月,延期手术组为20(14,24)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论采取早期还是延期手术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2 a生存率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积极准备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自发破裂出血 大网膜切除 腹腔热灌注 手术时间窗 治疗
下载PDF
血清miRNA-24和miRNA-509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庞武 陈莉江 +2 位作者 朱宇 吴涯昆 张伟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miRNA-24(miR-24)和miRNA-509(miR-50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的HCC患者94例(HCC组),另选择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90例(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miRNA-24(miR-24)和miRNA-509(miR-50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的HCC患者94例(HCC组),另选择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90例(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人肝癌细胞系及两组入组对象血清中miR-24、miR-509表达水平,探讨miR-24、miR-509水平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HCC组患者血清中miR-24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3.19±0.29vs. 0.66±0.20)(t=-68.601,P<0.01),miR-509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74±0.27vs. 1.24±0.28)(t=12.331,P<0.01)。血清中miR-24表达量与甲胎蛋白(AFP)水平、是否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r=0.821、0.510、0.762,P<0.01),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771,P<0.01)。血清中miR-509表达量同AFP水平、是否转移、TNM分期呈负相关(r=-0.820、-0.506、-0.766,P<0.01),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775,P<0.01)。结论 HCC患者血清miR-24表达水平上调,而血清miR-509表达下调,同时二者均与HCC转移、恶性程度存在密切关联。临床检测患者血清中miR-24和miR-509水平有助于HCC的诊断及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4 miR-509 肝细胞癌 肝癌转移
下载PDF
LCBDE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12
作者 刘爽 吴涯昆 +1 位作者 刘袁君 田银生 《肝脏》 2023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遂宁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并手术的肝硬化合并胆管结石的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遂宁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并手术的肝硬化合并胆管结石的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和研究组62例。两组均行LCBDE术,对照组术后进行T管引流,研究组术后一期缝合,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4 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流时间为(4.95±0.22)d,长于对照组的(4.42±0.26)d(P<0.05),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为(90.16±8.12)min和(5.19±1.16)d,短于对照组的(99.22±9.14)min和(7.62±1.26)d(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29%(7/62),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8%(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为(3.08±0.22)分,低于对照组的(4.26±0.21)分(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胆总管直径、主刀手术操作例数、T管引流均是LCBDE术后一期缝合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ASA评分、中性粒细胞数、CRP和术前胆红素水平、胆管缝合方式、胆管结石数均不是LCBDE术后一期缝合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胆总管直径<1 cm、主刀手术操作少于28例、T管引流均是LCBDE术后一期缝合效果不良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相比T管引流,LCBDE术后一期缝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不会增加术后效果不良的发生。合并基础疾病、胆总管直径<1 cm、主刀手术操作少于28例、T管引流为LCBDE术后一期缝合效果不良的的独立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肝硬化 胆管结石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肝黏液表皮样癌1例报告
13
作者 王俊杰 陈诚 吴涯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55,共4页
黏液表皮样癌是唾液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一项关于黏液表皮样癌的文献回顾分析[1]发现,在8525例原发性黏液表皮样癌患者中,来源于腮腺4843例(56.8%),硬腭1536例(18.0%),其他部位占25.2%,包括食道、肛管、乳房皮肤、泪囊、胸腺、甲状腺... 黏液表皮样癌是唾液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一项关于黏液表皮样癌的文献回顾分析[1]发现,在8525例原发性黏液表皮样癌患者中,来源于腮腺4843例(56.8%),硬腭1536例(18.0%),其他部位占25.2%,包括食道、肛管、乳房皮肤、泪囊、胸腺、甲状腺、肺或子宫颈[2-3]。原发性肝黏液表皮样癌极其罕见,目前文献报道的原发性肝黏液表皮样癌共18例[2,4-12],国内尚无相关报道,其发病机制及起源目前尚不明确,临床诊断较困难,易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 肝肿瘤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肖昌武 邱容 李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探讨既往有胆道手术史患者胆总管结石再次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31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切开胆总管,置入胆道镜取出结... 目的探讨既往有胆道手术史患者胆总管结石再次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31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切开胆总管,置入胆道镜取出结石,置入T管行胆道引流。结果 31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间65~125 min,(118±21)min,术中出血量10~75 ml,(39±19)ml。术中胃损伤2例,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恢复良好。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48 h,(27±13)h。术后48~72 h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发生胆漏1例,切口感染1例,无出血、胃肠漏、胰腺炎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9 d,(7.0±1.5)d。31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5.6月,均恢复良好,无胆道狭窄、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可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二次胆道手术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附42例报告) 被引量:7
15
作者 葛明刚 张伟 朱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术中采用超声造影指导行肝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共计42例,将其在肝癌切除术中超声造影检查发现的病灶数目、大小、与肝内管道的关系等与术...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术中采用超声造影指导行肝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共计42例,将其在肝癌切除术中超声造影检查发现的病灶数目、大小、与肝内管道的关系等与术前超声、CT、术中超声发现的病灶的数目、大小、与肝内管道的关系等进行比较。结果术中超声造影检查除发现术前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的阳性病灶外,术中超声造影还能更准确的判断肝内病灶的数目、性质和病灶与肝内管道的关系等,更清楚显示了主病灶的卫星结节8例;新发现门脉癌栓共6例,其中主干2例,门脉左支1例,门脉右支3例。发现胆总管癌栓2例、下腔静脉癌栓1例;发现3例远离原病灶的小病灶(约0.5 cm)。结论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超声造影能发现残留病灶,避开重要的解剖结构,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切除术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勇 张伟 +1 位作者 刘长安 龚建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P糖蛋白(P-gp)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年10月~2007年6月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52例HCC标本...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P糖蛋白(P-gp)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年10月~2007年6月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52例HCC标本、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COX-2和P-gp及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COX-2 mRNA、P-gp/MDR1 mRNA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其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OX-2、P-gp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r=0.563(P<0.01)。结论(1)COX-2高表达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2)COX-2与P-gp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密切相关,COX-2可能干预P-gp的表达从而参与肝癌的多药耐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基因 MDR P-糖蛋白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对比射频消融术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朱宇 田银生 葛明刚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transaterial chemoembolization+radiofrequency ablation,TACE+RFA)与射频消融术(RFA)对比治疗复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研究中心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transaterial chemoembolization+radiofrequency ablation,TACE+RFA)与射频消融术(RFA)对比治疗复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研究中心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122例符合米兰标准的复发性肝癌并接受TACE+RFA(66例)或RFA(56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ACE+RFA组患者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88.4%、72.4%、45.2%、35.2%、10.6%,RFA组分别为84.9%、59.2%、21.3%、14.2%、7.1%,风险比(hazard ratio,HR)(RFA vs TACE+RFA):1.6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5,2.71,P=0.030.TACE+RFA组1、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2.4%、10.0%,而RFA组分别为36.3%、6.7%,HR:1.55,95% CI:1.03,2.34,P=0.035.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9).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肿瘤复发时间的早晚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对于符合米兰标准的复发性肝癌患者,TACE+RFA的序贯治疗优于RFA单一治疗.肿瘤分化程度的高低以及复发时间的早晚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术 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强化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支持在肝癌肝切除术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田银生 李毅 周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给予含谷氨酰胺(Gln)的肠外营养(PN)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不含Gln的PN,研究组接受含Gln的PN。术后第1d开始进行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共7d。测定治疗前后的血... 目的探讨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给予含谷氨酰胺(Gln)的肠外营养(PN)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不含Gln的PN,研究组接受含Gln的PN。术后第1d开始进行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共7d。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进行APACHEⅡ评分,观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第8dIgG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的免疫状况,减轻术后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肝癌 谷氨酰胺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肖昌武 邱容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技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遂宁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1例在ICG荧光显像技术辅助下完成复杂LC...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技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遂宁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1例在ICG荧光显像技术辅助下完成复杂LC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ICG皮试阴性,于术前60 min注射ICG,术中利用近红外光三维显像肝外胆管结构。在ICG显像引导下行LC。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C手术,其中26例患者胆总管和胆囊管ICG显像;5例胆囊管未显像,但胆总管显像。手术时间41(25~89)min,术中出血量7(3~15)mL,术后住院时间3.5(2~6)d。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1例切口感染,1例剑突下伤口红肿,无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7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ICG荧光显像技术优势,可以对肝外管道系统进行显像,辅助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顺利完成,避免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医源性胆管损伤
下载PDF
香菇多糖对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血浆内毒素及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对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血浆内毒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肝癌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对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血浆内毒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肝癌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并加用香菇多糖治疗。结果:术后3、7d,观察组的血浆内毒素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7d,观察组的VEGF水平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7d,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应用香菇多糖治疗能够降低机体血浆内毒素、VEGF水平,有效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改善肝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香菇多糖 血浆内毒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