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26-5p通过靶向TRAF3抑制糖氧剥夺再灌注介导的HT22细胞凋亡和炎症
1
作者 赵莉 赵磊 +3 位作者 谢艾伶 王亚梅 吴雨娟 唐爽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探讨miR-126-5p通过靶向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3,TRAF3)对糖氧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介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细胞凋亡和炎症的... 目的探讨miR-126-5p通过靶向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3,TRAF3)对糖氧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介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细胞凋亡和炎症的影响。方法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在体外建立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细胞模型,分析miR-126-5p与TRAF3靶向关系及对HT22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GD/R组中miR-126-5p下调而TRAF3 mRNA及蛋白水平上调,细胞存活率及Bcl-2蛋白水平降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量、细胞凋亡率、Bax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均<0.05)。与OGD/R+mimic-NC组比较,OGD/R+miR-mimic组、OGD+miR-mimic+pcDNA组TRAF3蛋白水平、LDH释放量、细胞凋亡率、Bax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及Bcl-2蛋白水平升高,而OGD+miR-mimic+pcDNA-TRAF3组各指标升高,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miR-126-5p通过靶向TRAF3,抑制OGD/R介导的HT22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从而对神经元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26-5p 糖氧剥夺再灌注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 细胞凋亡 炎症 神经元
下载PDF
miR-485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OGD/R诱导的BV2细胞凋亡
2
作者 谢艾伶 张敏 +3 位作者 唐月月 赵莉 吴雨娟 王亚梅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6-201,共6页
目的探讨miR-485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和氧糖剥夺/复供(OGD/R)诱导BV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体实验:通过线栓法制备大鼠CI/R损伤模型,给予尾静脉注射agomir-485干预,观察大鼠再灌注24 h时脑损伤情况.离体实验:构建miR-485过表达BV2... 目的探讨miR-485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和氧糖剥夺/复供(OGD/R)诱导BV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体实验:通过线栓法制备大鼠CI/R损伤模型,给予尾静脉注射agomir-485干预,观察大鼠再灌注24 h时脑损伤情况.离体实验:构建miR-485过表达BV2细胞系并给予OGD/R诱导,观察细胞凋亡、氧化应激情况.结果在体实验结果显示,CI/R大鼠脑组织miR-485表达水平降低,agomir-485干预可降低CI/R大鼠神经损伤、Bax/Bcl-2水平和LDH、GSH-px活性,提高SOD活性.离体实验结果显示,OGD诱导会降低miR-485表达,miR-485过表达可提高细胞SOD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和LDH、GSH-px活性.结论miR-485过表达可缓解CI/R损伤、降低OGD/R所致神经细胞凋亡率,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糖剥夺/复供 miR-485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脑水肿严重程度及预后影响因素
3
作者 幸文利 谭关平 段佳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82-586,共5页
目的观察机械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脑水肿严重程度,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该院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91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脑水... 目的观察机械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脑水肿严重程度,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该院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91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分为Ⅰ组(轻度)、Ⅱ组(中度)、Ⅲ组(重度);治疗后12周利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预后评估,分为预后优良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水肿程度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Ⅰ组、Ⅱ组、Ⅲ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发病至溶栓时间≥6 h、高血压、血管成功再通、侧支循环优良患者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发病至溶栓时间≥6 h、高血压病史是导致脑水肿严重的危险因素,而血管成功再通是脑水肿的保护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预后优良组侧支循环优良、血管成功再通、重度脑水肿、高血压、发病至溶栓时间≥6 h、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患者百分比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脑水肿、发病至溶栓时间≥6 h、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侧支循环优良、血管成功再通是预后良好的积极因素(P<0.05)。结论有高血压且发病至溶栓时间≥6 h、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的机械取栓患者,治疗后脑水肿程度越严重;而重度脑水肿、发病至溶栓时间≥6 h、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是影响机械取栓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脑水肿 预后因素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护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唐月月 杨玉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116-0116,118,共2页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样本时间:2019年3月--2020年8月;样本数量:我院收治的重症脑血管患者117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n=58)与对照组(n=59)。对照组遵循一般护理,研究组遵循循证护理。观察护理前后...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样本时间:2019年3月--2020年8月;样本数量:我院收治的重症脑血管患者117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n=58)与对照组(n=59)。对照组遵循一般护理,研究组遵循循证护理。观察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自主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生存率与死亡率、满意度。结果:护理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自主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自主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重症脑血管护理能够促进自主生活能力提高,减小神经缺损,改善神经功能,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重症脑血管 神经功能 自主生活能力 神经缺损 生存率 死亡率
下载PDF
机械取栓联合低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幸文利 《医药前沿》 2022年第11期8-10,14,共4页
目的:分析机械取栓联合低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1例。参照组接受机械取栓治... 目的:分析机械取栓联合低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1例。参照组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等指标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增加低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机械取栓 低剂量替罗非班 疗效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评价
6
作者 段建 李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46-0048,共3页
在颅内动脉瘤人员的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进行检查,评价该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人员,应用CTA进行检查,依据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判断CTA检查价值,对CTA诊断... 在颅内动脉瘤人员的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进行检查,评价该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人员,应用CTA进行检查,依据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判断CTA检查价值,对CTA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6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人员经DSA检查明确患病者共计56例,阴性者共计4例,经CTA检查结果明确阳性者53例,阴性者4例,由此分析CT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情况如下:准确性为94.64%(53/56)、敏感度经计算可知100.00%(4/4)、特异性经计算可发现为95.00%(57/60),一致性结果为0.763,可判定为良好。结论 临床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人员时,应用CTA方式进行检查,可明确疾病的实际情况,该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疾病检出率,可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全面护理用于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谢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80-0083,共4页
探析全面护理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护理开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脑供血不足型头晕疾病的我院患者60例,时段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对于患者采用单双号的分组方法,将现有患者归入对照组以及分析组,确保各组患者人数... 探析全面护理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护理开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脑供血不足型头晕疾病的我院患者60例,时段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对于患者采用单双号的分组方法,将现有患者归入对照组以及分析组,确保各组患者人数均为30人。采用常规护理形式来护理对照组的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采用全面护理的形式来护理分析组的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实践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组的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来讲,患者存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分析组的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来讲,患者表现为更好的护理依从性,P<0.05。结论 针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运用全面护理的措施,降低了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了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实现更加良好的护理依从性。因此可见,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护理中的全面护理模式具有推广采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护理 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8
作者 段建 袁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35-0038,共4页
探究分析在进行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时将替罗非班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在设置时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录入60名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进行两组均分记录为对照组... 探究分析在进行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时将替罗非班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在设置时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录入60名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进行两组均分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患者选择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内患者则选择静脉泵入替罗非班24小时后,给予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治疗后研究人员评价疗效。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更优,差异对比显著存在(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时将替罗非班应用于其中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相较于常规治疗方式,使用替罗非班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显示出更好的疗效。这一发现表明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可应用价值。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并评估替罗非班在不同患者群体和治疗时间窗口中的效果,以确定其在脑梗死治疗中的最佳使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注射液 瑞舒伐他汀钙片 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基于亲属全程陪同的感觉刺激在动脉瘤栓塞术后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唐月月 谢艾伶 方登富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23期3176-318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亲属全程陪同的感觉刺激在动脉瘤栓塞术后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动脉瘤栓塞术后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6—12月收治的5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感觉刺激;将202... 目的:探讨基于亲属全程陪同的感觉刺激在动脉瘤栓塞术后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动脉瘤栓塞术后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6—12月收治的5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感觉刺激;将2020年1—8月收治的60例纳入观察组,实施基于亲属全程陪同的感觉刺激。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中文版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RS-R)、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昏迷状况、苏醒状态和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GCS、CRS-R及MMS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栓塞术后昏迷患者采用基于亲属全程陪同的感觉刺激,有助于减轻昏迷程度,促进患者苏醒,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昏迷 感觉刺激 促醒 亲属全程陪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