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的分子调控机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勤 金守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13-1417,共5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重要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铜绿假单胞菌将其毒力因子注入到真核宿主细胞内部,逃避宿主巨噬细胞的吞噬降解,引起宿主相应的病理变化,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病的重要原因。本文在简单介绍铜绿假...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重要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铜绿假单胞菌将其毒力因子注入到真核宿主细胞内部,逃避宿主巨噬细胞的吞噬降解,引起宿主相应的病理变化,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病的重要原因。本文在简单介绍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基础上,主要对调控T3SS基因转录表达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Ⅲ型分泌系统 转录调控
下载PDF
黑胸散白蚁肠道共生锐滴虫目鞭毛虫的多样性分析与原位杂交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文 石玉 +2 位作者 彭建新 洪华珠 杨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332-5340,共9页
低等木食性白蚁肠道内的鞭毛虫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低等木食性白蚁,然而目前对于其肠道内的共生鞭毛虫却鲜见报道。采用锐滴虫目18S rDNA特异引物扩... 低等木食性白蚁肠道内的鞭毛虫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低等木食性白蚁,然而目前对于其肠道内的共生鞭毛虫却鲜见报道。采用锐滴虫目18S rDNA特异引物扩增鞭毛虫18S rRNA基因并构建文库,对得到的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针对得到的序列设计特异性的荧光探针,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锐滴虫目鞭毛虫进行了鉴定。从黑胸散白蚁肠道得到11个锐滴虫目鞭毛虫18S rDNA序列,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为86.9%—99.3%。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锐滴虫目鞭毛虫主要属于Dinenympha和Pyrsonympha两个属。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定出了Dinenympha parva、Dinenympha exilis和Pyrsonympha sp.三种锐滴虫。研究表明,在黑胸散白蚁肠道共生的锐滴虫为Dinenympha和Pyrsonympha属的鞭毛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胸散白蚁 锐滴虫目鞭毛虫 系统发育多样性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不同开口饵料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夏晓飞 郑小婧 王玉凤 《水产养殖》 CAS 2011年第7期16-21,共6页
实验采用丰年虫无节幼体、草鱼鱼糜、水蚯蚓、1号人工配合饲料和2号人工配合饲料为克氏原螯虾的开口饵料,观察幼虾存活率和生长情况。经过40d的培育,对幼虾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投喂丰年虫无... 实验采用丰年虫无节幼体、草鱼鱼糜、水蚯蚓、1号人工配合饲料和2号人工配合饲料为克氏原螯虾的开口饵料,观察幼虾存活率和生长情况。经过40d的培育,对幼虾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的实验组幼虾存活率最高,为75,增重率和增长率也最大,分别为4746.00和171.00。幼虾的胃蛋白酶活性与投喂的饵料密切相关,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组幼虾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分别为2.18U/mgprot和0.96U/mgprot,极显著高于投喂草鱼鱼糜实验组。实验的5种开口饵料中,丰年虫无节幼体是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最佳开口饵料。摄食丰年虫无节幼体可能提高了主要消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克氏原螯虾幼体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开口饵料 生长 消化酶
下载PDF
Wolbachia感染导致果蝇dHira基因表达下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丽娟 郑雅 +2 位作者 王玉凤 曾庆韬 刘艳玲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8-752,共5页
Intracellular Wolbachia bacteria are obligate, maternally-inherited, endosymbionts found frequently in arthropods and other invertebrates. The wide occurrence of Wolbachia may be partially due to their ability to alte... Intracellular Wolbachia bacteria are obligate, maternally-inherited, endosymbionts found frequently in arthropods and other invertebrates. The wide occurrence of Wolbachia may be partially due to their ability to alter host reproduction via mechanisms including 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 (CI), parthenogenesis, feminization and male kill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Wolbachia/host interaction remain to be elucidated. In this study, Drosophila infected with Wolbachia collected from Wuhan (Hubei province), Liuku (Yunnan Province) and Tianjing, China were treated with tetracycline to delete Wolbachia and the transcriptional expression of dHira was analysed by RT-PCR and quantitative RT-PCR to assay the effect of Wolbachia infection on hosts. The dHira transcript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after depletion of Wolbachia in D.melanogaster.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infection of Wolbachia may down-regulate the transcription of dHira. Considering that dHira is involved in the decondensation of the sperm nucleus after fertiliz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 normal male pronucleus, we suggest that Wolbachia may affect the host reproduction, at least partially, via the dHira pathway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Wolbachia感染 dHira
下载PDF
Wolbachia感染显著提高果蝇的嗅觉反应 被引量:9
5
作者 彭宇 王玉凤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602,共7页
以拟果蝇Drosophila simulans为研究对象,采用嗅觉陷阱并结合T-迷宫法测定了Wolbachia感染对果蝇嗅觉反应的影响.同时,采用定量PCR方法,研究了果蝇嗅觉反应能力与其体内Wolbachia的密度和4个嗅觉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Wolbachia... 以拟果蝇Drosophila simulans为研究对象,采用嗅觉陷阱并结合T-迷宫法测定了Wolbachia感染对果蝇嗅觉反应的影响.同时,采用定量PCR方法,研究了果蝇嗅觉反应能力与其体内Wolbachia的密度和4个嗅觉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Wolbachia感染能够显著提高果蝇的嗅觉反应能力,表现为寻找食物的时间缩短,被陷阱捕获的百分比增大,对气味更加敏感.随着嗅觉反应时间的延长,果蝇体内的Wolbachia密度呈减少的趋势.15日龄果蝇体内的Wolbachia密度,在不同嗅觉反应时间的果蝇体内存在显著差异,果蝇体内Wolbachia的密度越高,嗅觉反应能力越强.嗅觉反应能力强的果蝇,其体内嗅觉受体基因or83b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嗅觉反应能力差的果蝇.结果表明,Wolbachia可能通过调节宿主嗅觉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宿主的嗅觉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嗅觉反应 WOLBACHIA 嗅觉受体基因or83b
原文传递
C型凝集素参与棉铃虫抗细菌免疫反应分子机理
6
作者 王桂杰 卓晓蓉 汪家林 《华中昆虫研究》 2018年第1期357-357,共1页
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 CTL)蛋白家族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无脊椎动物中能识别病原入侵物并触发一系列先天免疫反应。前期研究中,笔者证实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C型凝集素3 (HaCTL3)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在介导蜕皮激素... 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 CTL)蛋白家族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无脊椎动物中能识别病原入侵物并触发一系列先天免疫反应。前期研究中,笔者证实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C型凝集素3 (HaCTL3)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在介导蜕皮激素信号调控血细胞包囊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HaCTL3能与多种细菌结合,且在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后的棉铃虫血淋巴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并促进对棉铃虫血淋巴中的细菌进行清除。进一步研究发现,HaCTL3通过增强血浆抗菌活性和促进血细胞吞噬作用来清除血淋巴中的细菌。转录组分析表明,当敲降HaCTL3基因的表达后,笔者在棉铃虫脂肪体中鉴定到76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29个免疫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中有6个基因上调,23个基因下调表达。鉴定到的所有模式识别受体(SR-C-like, CTL4, PGRP C,β-1, 3-GRP 1,PGRP A,β-1, 3-GRP 3, andβ-1, 3-GRP 2a)和大多数抗菌肽(cecropin 1, cecropin,attacin,lebocin,pro-lebocin,and pre-gloverin)基因均在敲降了HaCTL3基因的脂肪体中显著下调表达。因此笔者得出结论,HaCTL3不仅能够直接促进血细胞吞噬细菌,还能够通过调控模式识别受体和抗菌肽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增强棉铃虫抗细菌免疫反应。然而,HaCTL3通过何种途径来调控这些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凝集素 棉铃虫 抗细菌免疫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