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跃蓉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多媒体 口腔解剖生理学 教学
下载PDF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材之管见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静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HE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 教学内容 教材
下载PDF
口腔咀嚼效率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跃蓉 李勇 刘通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26-227,231,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在校大学生咀嚼效率,评价口颌系统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咀嚼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称重法测定咀嚼效率;并运用WHO口腔健康评价表统计分析影响咀嚼效率的相关因素。结果男生咀嚼效率平均为79.32%,女生为69.20%,男生咀嚼效率... 目的通过检测在校大学生咀嚼效率,评价口颌系统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咀嚼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称重法测定咀嚼效率;并运用WHO口腔健康评价表统计分析影响咀嚼效率的相关因素。结果男生咀嚼效率平均为79.32%,女生为69.20%,男生咀嚼效率显著高于女生(P<0.01);患口腔疾患以及牙列拥挤、颞颌关节病者咀嚼效率明显低于平均值。结论咀嚼效率与性别、口腔健康以及牙合关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效率 口腔健康状况 功能性接触面积 相关性
下载PDF
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构筑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静 张跃蓉 +1 位作者 张永 李名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 :查明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构筑特征 ,分析两肌各部的生物力学属性 ,探讨其生理功能。方法 :对人10侧咬肌和颞肌的构筑指数作测算和量化分析。结果 :咬肌和颞肌均属多羽肌范畴 ,尤其是咬肌浅部内存在有多层腱板 ,肌纤维以浅─深两面附... 目的 :查明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构筑特征 ,分析两肌各部的生物力学属性 ,探讨其生理功能。方法 :对人10侧咬肌和颞肌的构筑指数作测算和量化分析。结果 :咬肌和颞肌均属多羽肌范畴 ,尤其是咬肌浅部内存在有多层腱板 ,肌纤维以浅─深两面附着于腱板上。对咬肌浅、深两部 ,颞肌前、后两部的肌构筑指数分别作两两比较 ,其构筑指数在各部间均有明显不同。其中 ,颞肌后部肌质量值最大 ,咬肌浅部次之 ,咬肌深部最轻。而生理横切面积则是咬肌浅部最大 ,依次为颞肌后部、颞肌前部、咬肌深部。值得注意的是 ,以上各部肌的生理横切面积 /肌质量比率的排序为 :咬肌深部比值最高 ,咬肌浅部和颞肌前部相近 ,最低者为颞肌后部。颞肌后部肌纤维最长 ,咬肌深部肌纤维最短。以上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咬肌深部属力量型肌 ,咬肌浅部和颞肌前部兼备力量和速度 ,而颞肌后部相对倾向于速度型肌。咬肌深部和颞肌前部在维持下颌位置和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咬肌 颞肌 肌构筑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去势大鼠髁突软骨雌激素受体及Ⅱ型胶原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跃蓉 白建新 +1 位作者 刘忠林 范迪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目的观察去势大鼠髁突软骨组织学变化,并检测雌激素受体(ER)和Ⅱ型胶原(ColⅡ)的表达,分析去势后髁突软骨生长代谢的变化,探讨雌激素缺乏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OA)的关系。方法 HE染色观察大鼠去势后不同时期髁突软骨组织学变化,免疫组... 目的观察去势大鼠髁突软骨组织学变化,并检测雌激素受体(ER)和Ⅱ型胶原(ColⅡ)的表达,分析去势后髁突软骨生长代谢的变化,探讨雌激素缺乏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OA)的关系。方法 HE染色观察大鼠去势后不同时期髁突软骨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去势大鼠髁突软骨ER及ColⅡ表达,并运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并计算其平均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结果雌激素缺乏导致髁突软骨退行性改变。去势后大鼠ER和ColⅡ的表达受到抑制,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其作用增强。结论雌激素缺乏或低下导致大鼠髁突软骨病损。低浓度雌激素降低或抑制ER表达,髁突软骨胶原表达与雌激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受体 雌激素 胶原 髁突软骨 平均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
下载PDF
人翼外肌肌内神经肌梭的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跃蓉 刘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5-527,共3页
目的:研究人翼外肌肌内神经和肌梭配布特征,以期深入了解翼外肌上、下头的功能特性。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的翼外肌肌梭以及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改良Sihler氏神经染色显示翼外肌上、下头有各自独立的神经支。支配翼外肌... 目的:研究人翼外肌肌内神经和肌梭配布特征,以期深入了解翼外肌上、下头的功能特性。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的翼外肌肌梭以及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改良Sihler氏神经染色显示翼外肌上、下头有各自独立的神经支。支配翼外肌上头的神经支较短而细小,入肌后分出两个次级分支,与肌纤维排列方向成一定的角度向肌止点处走行;支配下头的神经支较粗,入肌后在肌纤维之间迂曲走行,发出呈树支状的多个次级分支,分支间无吻合。翼外肌肌梭仅分布在上头肌腹中央,下头未发现肌梭。结论:翼外肌具有划分亚部的形态学特征,每一亚部作为一个功能独立体在整肌功能中行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外肌 肌内神经 肌梭
下载PDF
人胚髁突软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跃蓉 韦纪英 庞磊 《贵州医药》 CAS 2009年第9期780-781,共2页
目的研究体外正常人胚髁突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应用两次酶消化法,在高糖型DMEM培养基中进行软骨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鉴定和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髁突软骨细胞胞体圆钝,呈多角形、圆... 目的研究体外正常人胚髁突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应用两次酶消化法,在高糖型DMEM培养基中进行软骨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鉴定和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髁突软骨细胞胞体圆钝,呈多角形、圆形,单层"铺路石"样生长。HE染色见细胞质疏松,核圆形,1~2个核仁;甲苯胺蓝染色可见细胞质内有大量均匀的紫红色颗粒。结论本实验方法可获得大量均一性的髁突软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髁突
下载PDF
在校大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状况调查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跃蓉 李勇 庞磊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发病情况,探究其致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遵义医学院125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患病率为44.84%,女生患病率32.01%,男生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生;异常者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者;不良习惯、...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发病情况,探究其致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遵义医学院125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患病率为44.84%,女生患病率32.01%,男生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生;异常者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者;不良习惯、精神心理障碍者TMD罹患率高。结论 TMD好发于青年人,、不良习惯及精神心理因素与TMD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人髁突软骨细胞培养方法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跃蓉 李勇 庞磊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人胚髁突软骨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分离出人胚髁突软骨组织,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传统两次酶消化法、改良酶消化法进行髁突软骨细胞原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甲苯胺蓝和HE染色鉴定软骨细胞。结果倒置相差... 目的探讨人胚髁突软骨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分离出人胚髁突软骨组织,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传统两次酶消化法、改良酶消化法进行髁突软骨细胞原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甲苯胺蓝和HE染色鉴定软骨细胞。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采用组织块培养法,未见细胞从组织块爬出;而传统的两次酶消化法可获细胞数为105/mL,但使用的胶原酶浓度高,消化时间较长;改良的Ⅱ型胶原酶消化联合胰蛋白酶法,对原代髁突软骨细胞分离取得了优良而稳定的效果,可收获细胞数为107/mL。结论改良的Ⅱ型胶原酶消化联合胰蛋白酶法是一种良好的人髁突软骨细胞培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软骨细胞 方法
下载PDF
人咬肌肌内神经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跃蓉 刘静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查清人咬肌肌内神经的分支及分布形式 ,为探索人咬肌神经肌肉移植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10侧人咬肌的肌内神经进行改良Sihler氏神经染色观察。结果 经改良Sihler氏神经染色的咬肌神经呈紫黑色 ,入肌后分出三个初级分... 目的 查清人咬肌肌内神经的分支及分布形式 ,为探索人咬肌神经肌肉移植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10侧人咬肌的肌内神经进行改良Sihler氏神经染色观察。结果 经改良Sihler氏神经染色的咬肌神经呈紫黑色 ,入肌后分出三个初级分支 ,分别支配咬肌的浅、中、深三层肌纤维 ,支配咬肌浅层的神经支较粗、较长 ;神经分支在肌内与肌纤维成一定的角度走行 ,并逐级分出若干次级分支。结论 人咬肌肌内神经有三个初级分支 ,分别支配咬肌的三层肌纤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咬肌 肌内神经 Sihler氏神经染色法
下载PDF
雌激素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庞磊 张跃蓉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91-93,共3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是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咀嚼肌系统相关的一组疾病的总称,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四类:结构紊乱病、咀嚼肌紊乱病、关节炎症性疾病及骨...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是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咀嚼肌系统相关的一组疾病的总称,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四类:结构紊乱病、咀嚼肌紊乱病、关节炎症性疾病及骨关节性疾病[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TMD患病率较高[2],且女性TMD患病率是男性的2~4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人咬肌的肌构筑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静 张跃蓉 张永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7年第2期79-82,共4页
对10侧人咬肌的肌构筑学研究表明,咬肌浅部为多羽肌,内部有3~5个与肌表面平行排列的腱板,肌纤维从浅深两面附着于腱板上,深部为带状肌,肌纤维并行排列几乎垂直下行。咬肌浅部明显重于深部,约为深部的2.5倍,生理模切面积约为深... 对10侧人咬肌的肌构筑学研究表明,咬肌浅部为多羽肌,内部有3~5个与肌表面平行排列的腱板,肌纤维从浅深两面附着于腱板上,深部为带状肌,肌纤维并行排列几乎垂直下行。咬肌浅部明显重于深部,约为深部的2.5倍,生理模切面积约为深部的2倍,但生理模切面积/肌重比率却明显小于深部,浅、深两部各项构筑指数在左、右侧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提示,咬肌浅、深两部均属于力量型肌,咬肌浅部在咀嚼活动及保持下颌位置中起主导作用,深部对下颌姿势位的维持和稳定损下颌关节的正常位置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咬肌的肌生理和肌运动学提供可靠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肌 肌构筑学
下载PDF
人咀嚼肌群肌梭分布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张跃蓉 刘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0-1822,1826,共4页
目的查明人咀嚼肌群肌梭的形态与分布的特征,探讨不同咀嚼肌在咀嚼运动和下颌位置的维持与调节中的不同的作用。方法对6侧人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的肌梭作形态学观察,并用图像分析仪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量化处理。结果咬肌肌梭... 目的查明人咀嚼肌群肌梭的形态与分布的特征,探讨不同咀嚼肌在咀嚼运动和下颌位置的维持与调节中的不同的作用。方法对6侧人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的肌梭作形态学观察,并用图像分析仪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量化处理。结果咬肌肌梭密度为32.11个/g,深层肌纤维肌梭密度最高(70.76个/g),且肌梭联合体比例高,浅层纤维以肌腹中央肌梭密度高,两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颞肌肌梭密度为5.44个/g,前份纤维肌梭密度为7.74个/g,后份纤维肌梭密度为3.78个/g,两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翼内肌肌梭密度为4.43个/g;咬肌、颞肌、翼内肌肌梭密度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形态的咀嚼肌或同一块咀嚼肌的不同部位肌梭分布不均匀。咀嚼肌肌梭分布与肌纤维型、肌构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肌群 肌梭
下载PDF
人颞肌的肌构筑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刘静 张永 +1 位作者 张跃蓉 李名扬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查清人颞肌的肌构筑学特征 ,了解颞肌前、后两部的生物力学属性 ,阐明其生理功能。方法 对人 10侧颞肌的肌构筑指数进行了测算和量化分析。结果 颞肌前部为多羽肌 ,内部有两个与肌表面平行的腱板 ,肌纤维排列较垂直 ,从浅深两... 目的 查清人颞肌的肌构筑学特征 ,了解颞肌前、后两部的生物力学属性 ,阐明其生理功能。方法 对人 10侧颞肌的肌构筑指数进行了测算和量化分析。结果 颞肌前部为多羽肌 ,内部有两个与肌表面平行的腱板 ,肌纤维排列较垂直 ,从浅深两面附着于腱板上 ,后部肌纤维较长 ,呈前后水平走向附着于腱膜上。前、后两部各构筑指数比较 ,除生理横切面积外 ,均有显著性差异。颞肌后部肌重大于前部 ,但生理横切面积与前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相反 ,前部肌的生理横切面积 /肌重比率却明显高于后部肌 ,后部肌的肌纤维长 /生理横切面积比率高于前部肌。前、后两部各项构筑指数在左右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颞肌前部属力量型肌 ,后部较前部倾向于速度型肌。前部肌在维持下颌位置和产生咬合力上起主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颞肌 肌构筑学 研究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雌激素对去势大鼠髁突软骨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关敏 张跃蓉 +1 位作者 范迪 刘忠林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9期1237-1241,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雌二醇(E2)对去势大鼠髁突软骨雌激素受体(ER)基因ERα和ER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去势组(OVX)、及时和延迟替代治疗组(OVX/17β-E2),每天静脉注射不同浓度...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雌二醇(E2)对去势大鼠髁突软骨雌激素受体(ER)基因ERα和ER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去势组(OVX)、及时和延迟替代治疗组(OVX/17β-E2),每天静脉注射不同浓度雌二醇(5×10、5×10^2和5×10^3μg/kg),阴道上皮脱落细胞涂片监测雌激素水平,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ERα和ERβ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去势大鼠阴道上皮细胞MI指数180/12/8,表明雌激素水平低下(P〈0.05)。及时补给生理浓度雌二醇(5×10^2μg/kg)能维持髁突软骨ER于正常范围,延迟补给生理浓度雌二醇不能恢复或改善ER表达;及时和延迟补给高浓度(5×10^3μg/kg)及低浓度(50μg/kg)E2均抑制ER蛋白和mRNA合成(P〈0.05),且高浓度效应显著。结论 及时补充合理浓度的雌激素对去势大鼠颞下颌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软骨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雌激素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关敏 张跃蓉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043-1045,共3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TMD )是一组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 M J)和咀嚼肌系统相关的疾病总称,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雌激素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发展存在某种联系。已有研究...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TMD )是一组与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 M J)和咀嚼肌系统相关的疾病总称,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雌激素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发展存在某种联系。已有研究证实颞下颌关节组织中存在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 ,ER),呈不均质分布,发挥不同作用。近年研究发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出现包括髁突软骨变薄、剥脱使髁突骨质暴露导致骨关节炎,关节盘移位、穿孔,检测其血清中17‐β雌二醇浓度明显偏高[1]。雌激素是否参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发展,学者们一直在不断地探寻原因,但至今尚无明确定论。本文就雌激素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雌激素受体 流行病学调查 髁突软骨 关节盘移位 关节组织 骨关节炎 骨质暴露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展望
17
作者 杨晔 张跃蓉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915-917,共3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一种多因素互相作用产生的疾病。其中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是TMD的常见类型,患发病后,出现关节软骨的器质性改变,造成不可逆的缺损破坏,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人羊膜间充质细胞...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一种多因素互相作用产生的疾病。其中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是TMD的常见类型,患发病后,出现关节软骨的器质性改变,造成不可逆的缺损破坏,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 AMSCs)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以及低免疫原性,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这就为颞下颌骨关节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颞下颌关节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