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误诊致死亡一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谢成明 胡勇 +2 位作者 夏米佳 刘勇 余舰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方法通过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误诊致死亡1例的临床及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结果本例66岁... 目的探讨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方法通过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误诊致死亡1例的临床及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结果本例66岁,因交通事故致腹部等全身多处疼痛伴左上肢活动受限4 h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合并多发骨折、腹部内脏破裂,急诊行剖腹探查、脾切除术。术后患者出现呕血,全身皮肤紫癜明显,左颈部、肩部、背部出现大面积淤斑,伤后28 d凌晨患者再次大量呕血,后出现呼吸及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后尸体解剖确定皮下软组织大面积淤血,腹腔内有血性液体渗出,死亡原因为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致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临床医生应警惕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发生,在诊治此类患者时要详细了解受伤经过,明确凝血功能是否异常,进行必要干预治疗,避免因误漏诊延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 死亡 误诊
下载PDF
实验性大鼠羊水栓塞角蛋白16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敏 张国栋 余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7期2750-2751,共2页
目的本实验通过复制羊水栓塞动物模型,研究不同性质、不同剂量羊水入血后角蛋白16表达的变化,探讨角蛋白16在羊水栓塞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选用待产的Wistar雌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分别为羊水原液组(AF)、羊水胎粪混... 目的本实验通过复制羊水栓塞动物模型,研究不同性质、不同剂量羊水入血后角蛋白16表达的变化,探讨角蛋白16在羊水栓塞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选用待产的Wistar雌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分别为羊水原液组(AF)、羊水胎粪混合液组(MAF)、对照组(NS),每组各4只以1.25ml/kg、2.5ml/kg、3.75ml/kg不同剂量从舌下静脉分别注射羊水原液、羊水胎粪混合液、生理盐水,待大鼠死亡后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角蛋白16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角蛋白16表达呈阴性反应,AF组和MAF组角蛋白16表达呈阳性反应,且随着羊水入血剂量的增加,角蛋白16表达阳性数增加,且染色更深,两组之间角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角蛋白16的表达与羊水入血量有关,与羊水胎粪污染程度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栓塞 肺组织 角蛋白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bcl-2基因重排与14号染色体微卫星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化梅 李龙萍 +2 位作者 苏俊 喻安孝 邓飞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0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DNA改变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bcl-2/IgH基因重排;选取14号染色体上2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采用聚合酶... 目的研究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DNA改变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bcl-2/IgH基因重排;选取14号染色体上2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37例B细胞淋巴瘤中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结果 37例B细胞淋巴瘤中,bcl-2/IgH基因重排频率为24.3%(9/37);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为48.6%(18/37),杂合性缺失发生率为40.5%(15/37),其中D14S65位点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频率较高,分别为29.7%(11/37)和27%(10/37)。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D14S65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有关(P<0.05),与杂合性缺失无关(P>0.05);但D14S45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无关(P>0.05)。结论 D14S65是B细胞淋巴瘤中敏感的检测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可能共同导致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基因 BCL-2 微卫星不稳定性 杂合子丢失 基因重排
原文传递
靶向纳米探针在结直肠癌干细胞荧光成像及光热治疗中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永 吕强 +1 位作者 孙迎燕 高晓虹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374-1380,共7页
目的制备CD44v6功能化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探针,用于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CSC)的早期诊断及光热治疗研究。方法采用热解法制备NaYF_4:Yb,Er/Tm纳米粒子,检测其表征及对细胞的毒性;然后与CD44v6抗体耦联,制备成可以检测CD44v6^+细胞的UC... 目的制备CD44v6功能化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探针,用于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CSC)的早期诊断及光热治疗研究。方法采用热解法制备NaYF_4:Yb,Er/Tm纳米粒子,检测其表征及对细胞的毒性;然后与CD44v6抗体耦联,制备成可以检测CD44v6^+细胞的UCNPs探针;用荧光显微镜观察CD44v6UCNPs探针的靶向作用;体外进行CD44v6UCNPs对结直肠癌CSC光热治疗。结果 UCNPs对肿瘤细胞无毒性;成功制备CD44v6UCNPs探针;实现体外结直肠癌CSC的靶向荧光成像和光热治疗。结论成功制备靶向UCNPs探针并将其应用于结直肠癌CSC的荧光成像及光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上转换 结直肠肿瘤 肿瘤干细胞 光热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