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医学遗传学核型分析实验教学优化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明理 王哲 +3 位作者 谢健 郑翔 杨蕾 张志敏 《基础医学教育》 2021年第5期318-320,共3页
本科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主要对核型分析实验内容优化工作进行总结。在之前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尝试的基础上,紧扣临床对现有核型分析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更新,探索优化后核型分析实验内容的实施方式和效果,总结后认为优化... 本科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主要对核型分析实验内容优化工作进行总结。在之前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尝试的基础上,紧扣临床对现有核型分析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更新,探索优化后核型分析实验内容的实施方式和效果,总结后认为优化后核型分析实验教学内容更适合教学,有利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衔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核型分析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研究生医学分子遗传学课程建设体会
2
作者 杨明理 李学英 +1 位作者 潘有福 张志敏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第9期645-649,共5页
医学分子遗传学是人类遗传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融合了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紧密围绕学科基础理论和医学遗传学热点问题展开,采用案例式教学、双语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 医学分子遗传学是人类遗传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融合了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紧密围绕学科基础理论和医学遗传学热点问题展开,采用案例式教学、双语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文章对该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总结,为加强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培养研究生综合科研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分子遗传学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奥沙利铂通过内质网应激PERK-eIF2α-ATF4通路诱导口腔鳞癌HSC-3细胞凋亡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惠如 杨治鑫 +2 位作者 高子媛 郑翔 耿娜娜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30-35,43,共7页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对口腔鳞癌HSC-3细胞的杀伤作用及ERS中PERK-eIF2α-ATF4通路的影响。方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奥沙利铂对HSC-3细胞增殖的影响;DAPI染色和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奥沙利铂对HSC-3细胞凋亡诱导情况;RT-qPCR和Western blott...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对口腔鳞癌HSC-3细胞的杀伤作用及ERS中PERK-eIF2α-ATF4通路的影响。方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奥沙利铂对HSC-3细胞增殖的影响;DAPI染色和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奥沙利铂对HSC-3细胞凋亡诱导情况;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奥沙利铂激活HSC-3细胞中内质网应激及PERK-eIF2α-ATF4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10、20、30、40、50 mg/L)奥沙利铂对HSC-3细胞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中半数有效浓度为40 mg/L。DAPI染色和Annexin V/PI双染法结果证明不同浓度(20、40、80 mg/L)奥沙利铂对HSC-3细胞具有促进凋亡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奥沙利铂组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加重,形成更多的核碎裂片段和凋亡小体,表明凋亡进一步加重。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奥沙利铂促进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分子GRP78、CHOP及信号通路PERK-eIF2α-ATF4的标志性分子PERK、eIF2α、ATF4表达的上调,同时促进PERK磷酸化水平和Caspase 3发生剪切激活,最终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奥沙利铂在体外具有杀伤口腔鳞癌HSC-3细胞的作用,其分子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及其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的激活实现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此研究结果为临床上治疗口腔鳞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口腔鳞癌 内质网应激 PERK-eIF2α-ATF4通路
下载PDF
敲减 LMNA 后肾癌细胞786-O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4
作者 辛慧 唐余 +3 位作者 金燕红 余从 黄奉善 潘有福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625-634,共10页
目的研究敲减LMNA基因(编码lamin A/C)对肾癌细胞786-O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从而探讨LMNA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完全培养基RPMI 1640中培养肾癌细胞系786-O,将siRNA(siControl、siLMNA-2)转染786-O细胞,72 h后收集细胞,提取... 目的研究敲减LMNA基因(编码lamin A/C)对肾癌细胞786-O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从而探讨LMNA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完全培养基RPMI 1640中培养肾癌细胞系786-O,将siRNA(siControl、siLMNA-2)转染786-O细胞,72 h后收集细胞,提取RNA,建立cDNA文库并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RNA测序(RNA-seq)。测序结果经联川生物平台分析,鉴定DEGs。细胞经siControl、siLMNA-1、siLMNA-2转染后对部分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验证。DEGs经Gene Ontology(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nomes(KEGG)富集分析,并探讨了部分DEGs在临床样本中的表达水平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结果鉴定到89个DEGs,46个上调,43个下调。GO分析表明转录调控(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DNA-templated)、肽修饰(Peptide modification)、真核生物的核糖体生物发生(Ribosome biogenesis in eukaryotes)、牛磺酸和低牛磺酸代谢(Taurine and hypotaurine metabolism)等显著富集。部分受LMNA调控的DEGs如MIEF1、UTP14C、SPIN1等基因在临床标本中较低表达,并与较差的OS相关。结论LMNA基因除了编码lamin A/C作为核纤层主要成分起着核骨架的作用外,还可能通过影响MIEF1、UTP14C、SPIN1等基因的表达,参与到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些基因产物有可能为临床上LMNA扩增或高表达的病人类型,提供诊断标志和潜在的药物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86-O LMNA 基因表达谱 差异表达基因 肾细胞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