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可吸收支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非左主干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苡榕
李勇军
+3 位作者
唐一锋
柳丽
徐超
杨琳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5期36-40,共5页
目的 探讨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BR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非左主干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脉...
目的 探讨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BR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非左主干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脉非左主干病变需要PCI干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PCI治疗,对照组术中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观察组术中植入BRS。比较两组手术操作相关指标、术中术后并发症、心功能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手术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40.25±4.13)、(22.41±2.15)min,短于对照组的(50.89±5.24)、(26.87±2.38)min,造影剂用量为(98.74±7.25)mL,低于对照组的(114.52±10.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为(56.75±5.39)%,高于对照组的(50.63±5.17)%,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38.12±3.84)、(47.45±4.28)mm,低于对照组的(42.76±4.09)、(52.95±4.71)mm,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S在PCI治疗非左主干病变中效果更佳,可缩短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心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左主干病变
生物可吸收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可吸收支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非左主干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苡榕
李勇军
唐一锋
柳丽
徐超
杨琳
机构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解剖教研室
出处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5期36-40,共5页
基金
2023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GZWKJ2023-021)。
文摘
目的 探讨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BR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非左主干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脉非左主干病变需要PCI干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PCI治疗,对照组术中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观察组术中植入BRS。比较两组手术操作相关指标、术中术后并发症、心功能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手术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40.25±4.13)、(22.41±2.15)min,短于对照组的(50.89±5.24)、(26.87±2.38)min,造影剂用量为(98.74±7.25)mL,低于对照组的(114.52±10.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为(56.75±5.39)%,高于对照组的(50.63±5.17)%,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38.12±3.84)、(47.45±4.28)mm,低于对照组的(42.76±4.09)、(52.95±4.71)mm,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S在PCI治疗非左主干病变中效果更佳,可缩短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心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关键词
非左主干病变
生物可吸收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良心血管事件
Keywords
Non-left main disease
Bioresorbable scaffol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可吸收支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非左主干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苡榕
李勇军
唐一锋
柳丽
徐超
杨琳
《世界复合医学》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