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21
1
作者 柏小金 韩小松 +4 位作者 向柄彦 王知 王昭 杨灿 刘福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6-1460,共5页
目的分析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效果及骨代谢、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 目的分析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效果及骨代谢、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常规入路,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入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和髋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平衡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程度较低,髋关节功能较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代谢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较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衡功能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改善骨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机体平衡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微创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骨代谢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共病增加反常性栓塞风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永飞 周彤 +1 位作者 罗勇 詹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缺血性卒中是目前中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除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等常见的高危因素外,卵圆孔未闭(PFO)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且PFO在OSAS患者中的检出率较高,二者常常共病。二者共病时可能通过... 缺血性卒中是目前中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除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等常见的高危因素外,卵圆孔未闭(PFO)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且PFO在OSAS患者中的检出率较高,二者常常共病。二者共病时可能通过加重反常性栓塞的风险使缺血性卒中患病率及复发率增高。作者就PFO合并OSAS可能增加反常性栓塞风险引发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卵圆孔未闭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反常性栓塞 综述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谢懿漫 黄紫琪 +2 位作者 王晶 黄南渠 罗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9-1053,共5页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帕金森病(PD)患者常并发骨质疏松性骨折,这可能与PD相关的多巴胺递质减少、PD风险基因突变、线粒体功能障碍、维生素D减少、抗PD药物的使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本文针对当前PD患者骨质疏松性...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帕金森病(PD)患者常并发骨质疏松性骨折,这可能与PD相关的多巴胺递质减少、PD风险基因突变、线粒体功能障碍、维生素D减少、抗PD药物的使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本文针对当前PD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PD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共病治疗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骨质疏松性骨折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对阿尔茨海默病中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明玲 巴智胜 +1 位作者 黄南渠 罗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7-231,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主要发病年龄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AD,其中炎症学说在AD中成为热点,在AD动物模型及人脑内都...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主要发病年龄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AD,其中炎症学说在AD中成为热点,在AD动物模型及人脑内都可以检测到炎症的存在,并可以通过分子成像检测到炎症过程。很多研究表明在AD早期病程就出现炎症反应,为清除脑内有害物质发挥有利一面,但随着疾病的进展,胶质细胞持续活化,导致炎症因子过度释放,形成慢性炎症加重AD的病理。考虑到炎症在AD中的作用,抑制炎症可能成为治疗AD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淫羊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抑制肿瘤、抗炎等功效。淫羊藿主要活性产物可能通过抑制中枢系统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过度激活,调节外周免疫CD4;T淋巴细胞的分化、调控TLR4及IGF-1R等介导的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减少Aβ沉积等机制发挥抗炎作用,本文对上述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对AD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淫羊藿 淫羊藿苷 淫羊藿素 淫羊霍次苷Ⅱ 神经炎症 炎症
原文传递
超声参数及生化指标在老年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立梅 王正仕 +2 位作者 杨华军 杨礼 彭纪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参数[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及血清指标[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检测在老年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应用价值。方... 目的探讨超声参数[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及血清指标[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检测在老年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0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老年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者53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颅内感染的脑损伤患者53例为对照组。入院后均实施超声检查,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sIL-2R、NF-κB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I、PI、sIL-2R、NF-κB诊断颅内感染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超声参数RI(0.66±0.09)、PI(1.13±0.25),血清sIL-2R(354.19±45.63)U/L、NF-κB(43.15±8.06)μ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的RI(0.57±0.06)、PI(0.95±0.12)、sIL-2R(216.63±39.51)U/L、NF-κB(28.12±7.09)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与血清sIL-2R及NF-κB水平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超声参数及血清指标联合诊断颅内感染的AUC为0.850,敏感度为84.91%,特异度为71.70%,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 RI、PI、sIL-2R、NF-κB在老年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水平较高,有望成为诊断老年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参数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核转录因子 脑损伤 术后颅内感染
原文传递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及TDP-43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攀 巴智胜 +2 位作者 黄南渠 李园园 罗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5-199,共5页
TAR DNA/RNA结合蛋白43(TDP-43)是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清除异常聚集的TDP-43可能是AD潜在的治疗靶点。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TDP-43蛋白的主要清除方式之一,UPS功能障碍在AD的发病机制和进程中起重... TAR DNA/RNA结合蛋白43(TDP-43)是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清除异常聚集的TDP-43可能是AD潜在的治疗靶点。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TDP-43蛋白的主要清除方式之一,UPS功能障碍在AD的发病机制和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故本文围绕TDP-43、UPS在AD发病进程中的作用,以及UPS介导清除TDP-43在A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 DNA/RNA结合蛋白43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阿尔茨海默病
原文传递
丁酸对帕金森病的正向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成念 段淼 罗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428,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以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上缺乏阻止病情发展及治愈的PD治疗药物。目前认为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调是PD... 帕金森病(PD)是以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上缺乏阻止病情发展及治愈的PD治疗药物。目前认为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调是PD的驱动因素之一。本文围绕肠道微生物的重要代谢产物丁酸对PD的正向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D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丁酸 Α-突触核蛋白 肠道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