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三维重建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半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及经济学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鹏 韩小松 +5 位作者 向柄彦 何颖异 黄坤 刘利 罗洪建 阮世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14-2818,共5页
背景: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凭借可视化、精准性、无创等优势逐渐应用于骨科疾病,但关于其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循证支持较少。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半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及经... 背景: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凭借可视化、精准性、无创等优势逐渐应用于骨科疾病,但关于其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循证支持较少。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半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及经济学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5)。两组均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对照组采取胶片模板测量的方法进行手工术前规划,观察组采取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计划与术中实际应用假体符合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双侧股骨偏心距差值、双下肢长度差值、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结果与结论:①观察组髋臼侧、股骨侧假体在0级(完全符合)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3 d观察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即刻观察组双侧股骨偏心距差值、双下肢长度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Harris、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⑤提示将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半髋关节置换,不仅能在术前准确判定假体型号,还能精准重建双下肢力线,但其住院费用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数字三维重建技术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 经济学效果
下载PDF
早产与足月HIE的临床危险因素及颅脑MRI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青 江林 +5 位作者 苏端 马学进 王娟 段淼 刘衡 李仕广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早产与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危险因素及颅脑MRI表现。方法共纳入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分娩的148例HIE新生儿(包括114例早产儿和34例足月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危险因素和MRI表现的特点,所有婴儿均接受... 目的对比分析早产与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危险因素及颅脑MRI表现。方法共纳入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分娩的148例HIE新生儿(包括114例早产儿和34例足月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危险因素和MRI表现的特点,所有婴儿均接受常规MRI和DWI扫描。结果(1)临床高危因素:足月组瘢痕子宫(P=0.042)和羊水污染(P=0.004)发生率较早产组显著增加(P<0.05)。两者在孕期高血压(P=0.854)、剖宫产(P=0.161)、孕期贫血(P=0.308)、孕龄(P=0.590)、前置胎盘(P=0.077)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组(P>0.05)。(2)颅脑MRI表现:足月组分水岭损伤发生率(P=0.001)较早产组明显增加(P<0.05)。早产组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0.001)和颅内出血(P=0.026)发生率较足月组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基底节/丘脑(P=0.430)、内囊后肢(P=0.324)和胼胝体损伤(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密切监测不同孕周胎儿发生HIE的危险因素及MRI脑损伤模式可能对HIE预防、早期诊断、干预及改善预后方面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与足月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围产期高危因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MRI在原发性骨肿瘤中侵袭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春兵 陈剑 +2 位作者 徐贵川 黄国飚 江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1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CT、MRI在原发性骨肿瘤诊断中的侵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40例骨肿瘤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病理证实良性92例,恶性48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CT、MRI单一及联合诊断结果,... 目的:探讨CT、MRI在原发性骨肿瘤诊断中的侵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40例骨肿瘤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病理证实良性92例,恶性48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CT、MRI单一及联合诊断结果,比较不同检测方式诊断效能,分析良恶性肿瘤原发性骨肿瘤中骨皮质中断与病理性骨折、类似瘤骨的钙化骨与残余骨质、骨膜反应不连续、周围骨髓与软组织水肿、存在占位效应的异常软组织影五种侵袭特征。结果:140例患者手术病理证实,良性肿瘤92例,恶性肿瘤48例;CT诊断良性87例,恶性53例,误诊10例,漏诊5例;MRI诊断良性88例,恶性52例,误诊7例,漏诊3例;CT、MRI联合诊断良性92例,恶性48例,误诊1例,漏诊1例。CT、MRI联合检测灵敏度97.92%、特异度98.91%、准确率98.57%均高于CT及MRI单一检测,其中特异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检测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原发性骨肿瘤骨髓与软组织水肿、占位效应的异常软组织影、骨膜反应不存在连续性、骨皮质中断与病理性骨折及类似瘤骨的钙化骨与残余骨质CT、MRI侵袭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恶性原发性骨肿瘤中侵袭特征表现不一,CT、MRI对原发性骨肿瘤侵袭特征诊断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但单一CT或MRI诊断方式存在不足,CT和MRI联合诊断有利于提高检出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原发性骨肿瘤 侵袭特征
下载PDF
基于~1H-MRS联合DTI定量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后扣带回损伤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蔡清 林琳 +4 位作者 汪洋 张弢 于扬 沈晶 伍建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2-817,共6页
目的联合运用~1H-MRS和DTI技术检测和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后扣带回(PCC)脑微结构损伤及脑代谢物异常改变,探讨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T2DM患者[21例伴认知功能障碍(T2DM+CD组)、22例不伴认知功能障碍(T2DM组)]和23名... 目的联合运用~1H-MRS和DTI技术检测和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后扣带回(PCC)脑微结构损伤及脑代谢物异常改变,探讨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T2DM患者[21例伴认知功能障碍(T2DM+CD组)、22例不伴认知功能障碍(T2DM组)]和23名健康志愿者(HC组)PCC进行单体素MRS及DTI检查,计算各代谢物波峰曲线下面积比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率(MD),并与认知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CD组PCC脑区肌醇/肌酸(mI/Cr)值高于T2DM和HC组,谷氨酸复合物/肌酸(Glx/Cr)低于T2DM和HC组(P均<0.05);Glx/Cr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9,P<0.01)。T2DM+CD组全脑及PCC脑区FA值低于T2DM和HC组,MD值高于T2DM和HC组(P均<0.05);FA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7,P=0.01)。结论以PCC为兴趣区联合采用~1H-MRS与DTI技术可定量反映T2DM引起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病理学基础,有望成为早期预警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扣带回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下载PDF
MRI新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何青 王娟 +1 位作者 马学进 李仕广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7-131,共5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具有病死率高、后遗症多且预后多不佳等特点,尽早评估HIE神经发育结果对其诊治、干预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指导价值。磁共振成像是目前评估HIE预后最有价值的成像工具,有助于预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具有病死率高、后遗症多且预后多不佳等特点,尽早评估HIE神经发育结果对其诊治、干预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指导价值。磁共振成像是目前评估HIE预后最有价值的成像工具,有助于预测HIE早期及远期的神经发育结局。本文旨在探讨MRI新技术,如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峰度成像、氢质子磁共振波谱、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动脉自旋标记、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等在HIE预后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预后评估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疾病的影像表现(附7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袁西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8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的CT、MRI征象,旨在加深对该病影像征象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IgG4相关性疾病的CT、MRI表现。结果CT检查2例胰腺受累及具有典型征象,4例不典型征象。胰周表现:2例假性囊肿,2例脾静脉受侵导...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的CT、MRI征象,旨在加深对该病影像征象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IgG4相关性疾病的CT、MRI表现。结果CT检查2例胰腺受累及具有典型征象,4例不典型征象。胰周表现:2例假性囊肿,2例脾静脉受侵导致胰源性门脉高压伴胃底静脉曲张,5例胆管梗阻性扩张。胰外表现:3例胆囊肿大,1例门静脉“晕征”伴胆囊壁水肿,2例肾脏轻度强化结节灶,2例颌下腺肿大,1例右颌下腺肿大术后出现两侧泪腺对称性增大,1例两侧颌下腺肿大术后出现腹膜后纤维化,MRI检查2例胰腺弥散不受限,延迟强化,胰腺边缘“晕征”呈“假包膜征或胶囊征”,3例MRCP胰管节段性狭窄伴胆总管狭窄,1例MRI胸髓异常信号灶伴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结论IgG4-RD累及多器官具有某些影像特征,准确掌握这些特征有利于提高影像诊断水平,降低影像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计算机CT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
下载PDF
乳腺良恶性病变CT分析
7
作者 袁西伟 邱毅 徐贵川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4期151-151,153,共2页
探究CT应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乳腺科接收乳腺疾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病例,本院对纳入患者中57例应用CT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并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比CT检查结果准确性。结... 探究CT应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乳腺科接收乳腺疾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病例,本院对纳入患者中57例应用CT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并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比CT检查结果准确性。结果:经由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此次研究纳入患者中乳腺癌患者62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例、乳腺肉芽肿性炎伴脓肿形成2例、叶状瘤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瘤1例;而经由CT检查显示,乳腺癌患者51例、乳腺良性疾病6例(其中11例患者CT影像图片资料丢失,不纳入准确性对比);CT检查良性病变诊断准确性83.33%(5例、1例误诊)、恶性病变诊断准确性98.04%(50例、1例误诊)。乳腺恶性疾病患者影像中可见不规则性肿块,肿块边缘呈毛刺征,内部钙化或微钙化,部分患者外部皮肤可凹陷、乳头内陷,腋窝淋巴结肿大或者转移等。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影像中肿块包膜多为光整或欠光整,部分患者可见脓肿、无淋巴结肿大,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等。结论:对乳腺疾病患者应用CT进行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效果显著,诊断准确性高,可为病症诊治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良恶性病变 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胸部MSCT扫描乳腺良恶性病变征象分析
8
作者 袁西伟 江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9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SCT表现,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CT征象认识,预判乳腺病变的良恶性,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经PACS系统检索胸部MSCT检查中发现的乳腺病变67例,并以穿刺及手术病理...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SCT表现,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CT征象认识,预判乳腺病变的良恶性,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经PACS系统检索胸部MSCT检查中发现的乳腺病变67例,并以穿刺及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结果:恶性病变46例(不规则结节或肿块43例,分叶征19例,毛刺征13例,卫星灶5例,脐凹征6例,钙化7例,坏死囊变3例,非结节或肿块3例,皮肤增厚12例,腋窝淋巴结转移25例,其他脏器转移7例,恶性CT平扫值(34±7)Hu);良性病变21例(圆形、类圆形边缘光整的结节或肿块19例,非结节或肿块2例,钙化2例,良性CT平扫值(39±13)Hu)。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某些CT征象,CT扫描技术在乳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价值,可为临床术前及分期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 乳腺 良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成人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MSCT征象分析
9
作者 袁西伟 江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CT征象,旨在加深认识这些征象有利于提高诊断率,早期及时诊断,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20年7月诊治的8例AINE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德国西门子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平扫3例、... 目的:探讨成人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CT征象,旨在加深认识这些征象有利于提高诊断率,早期及时诊断,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20年7月诊治的8例AINE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德国西门子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平扫3例、平扫+增强2例、平扫+增强+肠系膜上动脉CTA检查3例,通过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观察肠壁增厚、肠壁积气特征以及累及范围,肠系膜脂肪密度改变,胃肠腔大小及内容改变,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有无积气或血栓,腹腔有无积气积液或腹膜炎,肠系膜上动脉有无狭窄或血栓,腹腔淋巴结有无肿大。结果:肠壁积气8例(串珠征8例、靶环征8例、线样征6例、轨道征3例,次日肠壁积气消失1例),门脉系统积气6例(肝内门静脉积气3例,次日肝内门静脉积气消失2例,肠系膜上静脉积气1例,肝内外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积气共存2例),胃肠腔筛孔状或蜂窝状改变7例,气腹2例,腹水4例,肠系膜密度增高呈“污垢征”7例,肠壁增厚5例,肠腔扩张、积气、积液伴短小液平面呈肠梗阻征象7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2例,肠系膜或肠扭转2例,肝外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0例,肠系膜上动脉钙化或非钙化斑块0例,腹腔淋巴结肿大0例,病变累及胃3例,累及小肠5例,累及大肠3例。结论:成人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具有典型CT征象,掌握这些征象有利于提高诊断率,为临床判断病情及外科干预时机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CT成像技术 征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