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臀下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臀部皮肤鳞癌切除后巨大创面1例
1
作者 陈王浩男 张明月 +2 位作者 祁建平 吴必华 孙广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8-280,共3页
臀部创面常由压疮、深度烧伤、皮肤鳞癌、脓肿等导致,在外科较为常见[1-2]。对于臀部皮肤鳞癌的治疗,往往采用扩大切除联合快速术中冰冻的手术方式,以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但导致较大的残存创面。臀部创面在修复时需考虑术后外形及功能,常... 臀部创面常由压疮、深度烧伤、皮肤鳞癌、脓肿等导致,在外科较为常见[1-2]。对于臀部皮肤鳞癌的治疗,往往采用扩大切除联合快速术中冰冻的手术方式,以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但导致较大的残存创面。臀部创面在修复时需考虑术后外形及功能,常用的修复方法为局部皮瓣或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下动脉 穿支螺旋桨皮瓣 皮肤鳞癌 创面 修复
下载PDF
天麻素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后的损伤
2
作者 国斌 韩羽 +4 位作者 李璐希 吴亚娟 刘雪嘉 孙广峰 聂晶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34-241,共8页
目的观察天麻素(Gas)对坐骨神经离断吻合模型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天麻素组(Gas)和甲钴胺组(Cob)。除Control组外,均距梨状肌下缘1 cm处锐性离断... 目的观察天麻素(Gas)对坐骨神经离断吻合模型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天麻素组(Gas)和甲钴胺组(Cob)。除Control组外,均距梨状肌下缘1 cm处锐性离断左侧坐骨神经,随即使用9-0显微外科缝合线进行端端吻合以建立坐骨神经离断吻合模型。Gas组每天灌胃给予Gas(15 mg/kg)1次,Cob组每天灌胃给予Cob(0.15 mg/kg)1次,Control组和Model组每天灌胃给予等体积双蒸水。60 d后,采用坐骨神经指数(SFI)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计算腓肠肌湿重恢复率;HE与Masson染色观察坐骨神经远端有髓神经纤维的形态学变化,计数完整有髓神经纤维数;HE染色观察腓肠肌的形态学变化,统计腓肠肌横截面积;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中PI3K、AKT和mTOR蛋白水平;药物亲和反应的靶点稳定性(Darts)实验检测Gas与PI3K p110 gamma的相互作用。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SFI明显降低(P<0.01),腓肠肌萎缩严重,湿重显著降低(P<0.01);与Model组相比,Gas组和Cob组SFI明显升高(P<0.01,P<0.05),腓肠肌湿重增加;HE与Masson染色显示Gas和Cob可以改善坐骨神经离断所致的神经纤维排列稀疏,连续性差,增加了有髓神经纤维数量;HE染色显示Gas和Cob增加了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P<0.01);WB结果显示,Gas和Cob增加了腓肠肌中PI3K、AKT和mTOR蛋白水平(P<0.05);药物亲和反应的靶点稳定性(Darts)实验显示,Gas可以与PI3K p110 gamma结合(P<0.01)。结论Gas通过靶向结合PI3K,上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天麻素 端端吻合术 甲钴胺
下载PDF
递进皮下蒂双V-Y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修复甲床指端缺损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书俊 常树森 +3 位作者 王达利 金文虎 孙广峰 魏在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递进式皮下蒂双V-Y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修复部分甲床缺损的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对17例19指指端横断缺损伴甲床缺损的患者采用同指递进式皮下蒂双V-Y推进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治疗。患指创面面积为1.0 c... 目的探讨递进式皮下蒂双V-Y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修复部分甲床缺损的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对17例19指指端横断缺损伴甲床缺损的患者采用同指递进式皮下蒂双V-Y推进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治疗。患指创面面积为1.0 cm×0.8 cm~1.6 cm×1.5 cm。随访观察术后伤指功能、外观,以及钩甲畸形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8~24月,平均13个月。19指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感觉恢复达S4级。重建后指端呈弧形,手指外观满意,关节活动正常。指甲外观、质地良好;甲床长度平均增加3.3 mm(2~4 mm);均未出现钩甲畸形,指甲再生优良率为94%。结论递进式双V-Y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术修复伴甲床缺损的指端横断缺损,在重建指端及指甲外形的同时,减少了钩甲畸形的发生率,使伤指最大限度地恢复外形与功能,是一种疗效确切、便于操作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外科皮瓣 缺损 甲畸形
下载PDF
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背皮肤缺损 被引量:10
4
作者 游兴 张弛 +4 位作者 孙广峰 吴必华 张天华 魏在荣 王达利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背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创面面积:4 cm×5 cm~7 cm×14 cm。采用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借助便携式超声多普勒定位穿支血管,皮... 目的探讨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背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创面面积:4 cm×5 cm~7 cm×14 cm。采用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借助便携式超声多普勒定位穿支血管,皮瓣面积:5 cm×6 cm~8 cm×15 cm,在阔筋膜上或下层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皮瓣切取成功后,皮瓣断蒂前给予限制性修薄,在细小脂肪粒层与粗大脂肪粒层之间修剪脂肪筋膜组织,保留真皮下血管网以及细小脂肪颗粒层,由周边至穿支点修薄,应用修薄后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供瓣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常规“三抗”治疗,指导患者功能康复训练,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不臃肿,外观满意。供瓣区一期愈合,对下肢行走无明显影响。结论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修薄的同时保留了皮瓣真皮下血管网,保护了皮瓣的有效血供,提高皮瓣成活率,而且无需再次手术整形,是修复手背部创面的理想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外科皮瓣 创面修复 修薄术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复杂创面的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冯丽娟 游兴 +2 位作者 李燕 肖静 孙广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396-397,400,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总结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复杂创面的护理体会。方法2017年7月-2019年7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复杂创面11例,共24叶皮瓣,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修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除1例皮瓣因局部... 目的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总结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复杂创面的护理体会。方法2017年7月-2019年7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复杂创面11例,共24叶皮瓣,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修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除1例皮瓣因局部缝线张力过大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局部缝线换药愈合外,其余皮瓣均一期愈合并获随访。随访时间3~21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颜色、外形及质地良好。所有随访患者对修复后的手部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复杂创面通过临床医护的细致观察,能尽快发现术后血管危象,积极处置和健康教育,对防治术后并发症及缩短住院时间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叶穿支皮瓣 创面修复 护理
下载PDF
发卡状切口掀盖式皮瓣在项背部巨大脂肪垫整形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明月 陈王浩男 +5 位作者 舒飞鸿 刘野 陶科融 张驰 游兴 孙广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发卡状切口掀盖式皮瓣行项背部巨大脂肪垫整形术的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3年3月,收治10例项背部巨大脂肪垫患者。男1例,女9例;年龄39~57岁,平均52岁。患者项背部软组织隆起,MRI提示皮下脂肪增厚,项背部脂肪垫纵轴长度10.... 目的探讨采用发卡状切口掀盖式皮瓣行项背部巨大脂肪垫整形术的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3年3月,收治10例项背部巨大脂肪垫患者。男1例,女9例;年龄39~57岁,平均52岁。患者项背部软组织隆起,MRI提示皮下脂肪增厚,项背部脂肪垫纵轴长度10.0~25.0 cm,平均14.1 cm;横轴长度6.0~15.0 cm,平均10.8 cm;脂肪厚度2.5~5.1 cm,平均3.9 cm。全身麻醉下患者取俯卧位,作发卡状切口,掀起皮瓣切除病灶行后项背部整形术。术后每2天换药。结果手术时间35~110 min,平均72 min;术中出血量35~80 mL,平均49.5 mL。术后2~5 d拔除引流管,平均3.4 d。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裂开、感染、皮下淤血、血肿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项背部术区形态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术后2个月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标准,切口瘢痕评分为3~5分,平均3.7分;颈部活动良好。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采用发卡状切口掀盖式皮瓣行项背部巨大脂肪垫整形术具有充分显露脂肪垫、切口隐蔽、操作简便以及术后项背部形态自然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脂肪垫 项背部 发卡状切口 掀盖式皮瓣 整形术
原文传递
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联合同种异体肌腱修复儿童足背复合软组织缺损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明月 祁建平 +2 位作者 张子阳 游兴 孙广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88,共2页
1病例介绍患儿女,4岁11个月。因“交通事故伤致左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5 h”于2017年8月入院。检查:左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约14 cm×7 cm,创面挫伤污染严重;伴踇长伸肌腱、胫骨前肌肌腱止点缺损,部分骨质外露;足部关节囊部分破损... 1病例介绍患儿女,4岁11个月。因“交通事故伤致左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5 h”于2017年8月入院。检查:左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约14 cm×7 cm,创面挫伤污染严重;伴踇长伸肌腱、胫骨前肌肌腱止点缺损,部分骨质外露;足部关节囊部分破损,各足趾远端血运良好,踇趾背伸不能、踝关节背伸受限。诊断:左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左足踇长伸肌腱及胫骨前肌肌腱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 同种异体肌腱 创面修复 伸趾肌腱 儿童
原文传递
筋膜组织瓣及皮瓣分层缝合修复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王浩男 张明月 +2 位作者 陶科融 游兴 孙广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筋膜组织瓣及皮瓣分层缝合修复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2年8月收治9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7~53岁,平均29.4岁。病程1~36个月,中位病程6个月。伴有肥胖和毛发浓密者7例,感染3例... 目的探讨筋膜组织瓣及皮瓣分层缝合修复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2年8月收治9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17~53岁,平均29.4岁。病程1~36个月,中位病程6个月。伴有肥胖和毛发浓密者7例,感染3例,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2例。病灶切除后创面范围3 cm×3 cm~8 cm×4 cm,深度3~5 cm、达肛周或尾骨;伴有肛周脓肿形成2例,尾骨炎性水肿1例。术中扩大切除,设计并切取臀部左、右两侧筋膜组织瓣及皮瓣,范围均为3.0 cm×1.5 cm~8.0 cm×2.0 cm。创面底部放置“十”字引流管,筋膜组织瓣及皮瓣推进分3层缝合,即筋膜层“8”字缝合、真皮层内倒刺线减张缝合、皮肤间断缝合。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裂开、术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均无窦道复发,臀沟外形满意,臀部两侧对称,局部切口瘢痕隐蔽,外形破坏最小。结论筋膜组织瓣及皮瓣分层缝合修复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可有效填塞腔隙,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 藏毛窦 皮瓣 筋膜组织瓣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小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驰 孙广峰 +4 位作者 游兴 陶科融 刘野 肖静 段领燕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1年第9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探讨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小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采用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治疗的小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资料。术中根据缺... 目的探讨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小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采用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治疗的小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资料。术中根据缺损创面大小设计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骨间后动脉穿支与指固有动脉、指总动脉吻合,供区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随访皮瓣修复效果、手部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21例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23~61岁,平均46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7例,机器绞伤11例,烧烫伤3例;缺损部位:掌侧共8例,背侧共13例,缺损范围为1.5 cm×2.0 cm~3.0 cm×9.0 cm,伴有肌腱及骨外露,皮瓣大小为2.0 cm×2.0 cm~3.5 cm×9.0 cm,其中携带肌腱重建手指伸指功能1例,携带神经移植修复手掌侧创面2例,分叶皮瓣游离移植4例,余14例均为单叶游离皮瓣。术后皮瓣均未发生动静脉危象,2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未出现血运障碍。随访6~12个月,皮瓣成活良好,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手部功能活动无受限,携带神经移植者皮瓣两点辨距觉10~12 mm,前臂供区无严重并发症,遗留线状瘢痕。结论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应用灵活,可以游离分叶移植同时修复邻近2个小创面,可以携带皮神经游离移植修复手掌侧创面,该皮瓣是修复手部小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穿支皮瓣 骨间后动脉
原文传递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小腿足踝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驰 刘野 +5 位作者 游兴 陶科融 罗昭和 段领燕 刘倩男 孙广峰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小腿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采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小腿足踝创面29例,其中车祸伤19例,机器绞伤7例,皮肤肿瘤3例。术前采用便携式超声多普勒探测仪定位...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小腿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采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小腿足踝创面29例,其中车祸伤19例,机器绞伤7例,皮肤肿瘤3例。术前采用便携式超声多普勒探测仪定位穿支位置,根据创面设计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皮瓣切取面积8 cm×4 cm^20 cm×8 cm,转移修复创面。随访观察受区及供区的外形及足踝功能,评价临床应用的美学效果。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小腿供瓣区无凹陷、破溃,小腿外形无改变,留有线状瘢痕,不影响整体外观,皮瓣质地良好、色泽正常,皮瓣与周围皮肤无明显色差。结论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不需取皮植皮,是修复小腿足踝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 穿支皮瓣 螺旋桨皮瓣
原文传递
携带趾固有动脉斧头状皮瓣修复第五趾近节胫侧创面
11
作者 游兴 张驰 +4 位作者 陶科融 刘野 罗昭和 杨海燕 孙广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6-657,共2页
目的总结携带趾固有动脉斧头状皮瓣修复第5趾近节胫侧创面的疗效。方法 2017年7月—2020年5月,采用携带趾固有动脉斧头状皮瓣修复9例第5趾近节胫侧创面。男3例,女6例;年龄20~58岁,平均38岁。单足7例,双足2例。外伤创面3例,瘢痕松解术后... 目的总结携带趾固有动脉斧头状皮瓣修复第5趾近节胫侧创面的疗效。方法 2017年7月—2020年5月,采用携带趾固有动脉斧头状皮瓣修复9例第5趾近节胫侧创面。男3例,女6例;年龄20~58岁,平均38岁。单足7例,双足2例。外伤创面3例,瘢痕松解术后创面2例,慢性溃疡4例。创面范围为1.5 cm×1.0 cm~2.0 cm×1.0 cm,均合并骨或关节外露。皮瓣切取范围为2.0 cm×1.0 cm~2.5 cm×1.5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皮瓣外观不臃肿,慢性溃疡患者无溃烂复发。足趾外形满意,不影响穿鞋及走路。供区无明显瘢痕及功能障碍。结论携带趾固有动脉斧头状皮瓣位置隐蔽、血供可靠、切取方便,对供区损伤小,是修复第5趾近节胫侧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趾 趾固有动脉 斧头状皮瓣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