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护理干预在开颅手术患者及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周雪芬 吴惠敏 袁思婷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护理干预在开颅手术患者及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80例开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护理干预在开颅手术患者及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80例开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60、5.646、12.646,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4、7.591、8.258、9.807、8.53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护理干预能够优化开颅手术患者的手术指标,提升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开颅手术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9
2
作者 肖金红 胡丙兰 +1 位作者 谢中权 李继中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1800-1803,共4页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5月到2018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5月到2018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的病原菌种类及分布情况,并对患者进行耐药性测试。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研究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真菌检出种类中白色假丝酵母菌位居前列(51.67%),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21.67%),热带假丝酵母菌(11.67%);经单因素分析,糖尿病史、肝功能异常(ALT>120 U/L)等因素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无关(P>0.05);低蛋白血症、入院时GCS评分<8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气管切开通气时间≥7 d、抗菌药物用药时间≥14 d等因素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有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入院时GCS评分<8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气管切开通气时间≥7 d、抗菌药物用药时间≥14 d是影响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曲霉菌等病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品的耐药性较高,对两性霉素B、制霉素菌等药物的耐药性较低。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极易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是最多被感染的病原菌。所有真菌对氟康唑等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低蛋白血症、入院时GCS评分等因素都会对患者感染造成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影响因素的预测控制并进行耐药性试验,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真菌 耐药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谢中权 郭建杰 王旭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9期1281-1282,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为多发性神经外科疾病,是脑卒中的一种危重亚型,具有高致残、致死率。既往多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但尚无证据证实此方案可促进神经功能提升及改善预后。随着微创医学取得巨大发展成就,逐渐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广泛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为多发性神经外科疾病,是脑卒中的一种危重亚型,具有高致残、致死率。既往多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但尚无证据证实此方案可促进神经功能提升及改善预后。随着微创医学取得巨大发展成就,逐渐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广泛应用,优势较为突出,如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术、内镜下清除微创术、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等。本文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可行性、手术时机及适应证、微创手术方法及机制、不足及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手术 机制 手术时机
下载PDF
基于家属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在COPD患者出院康复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卢雅云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9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究基于家属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在COPD患者出院康复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COPD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家属... 目的:探究基于家属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在COPD患者出院康复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COPD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家属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生活质量、肺功能。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患者出院康复采取基于家属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后续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家属参与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出院康复
下载PDF
分析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行急诊手术的患者救治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卢雅云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3期145-145,147,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行急诊手术的患者救治效果。方法:参与研究的260例重症颅脑外伤行急诊手术的患者,均为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入院治疗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研究组接...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行急诊手术的患者救治效果。方法:参与研究的260例重症颅脑外伤行急诊手术的患者,均为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入院治疗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研究组接受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急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长、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重症颅脑外伤行急诊手术的患者,为其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急救流程以及住院时长,改善神经功能,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 重症颅脑外伤行 急诊手术 救治效果
下载PDF
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谢中权 郭建杰 黄忠明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61-162,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手术,实验组行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比较两组的临...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手术,实验组行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1年后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年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上升,且实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有利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 小骨窗开颅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谢中权 郭建杰 +1 位作者 文思成 李玉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偏瘫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6)与研究组(n=5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偏瘫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6)与研究组(n=56)。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运动功能正常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0.12±15.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54±15.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 脑外伤偏瘫 功能恢复 生活能力
下载PDF
气管切开不同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肖金红 胡丙兰 +2 位作者 黄忠明 王旭 刘海军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5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究气管切开不同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HCI)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为更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气管切开的不... 目的探究气管切开不同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HCI)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为更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气管切开的不同时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于颅脑损伤24 h内(早期)和24 h后(晚期)实施气管切开救治方案,观察两组HCI合并肺部感染者的病原菌构成及感染控制的有效率,比较其疗效及手术前后的肺通气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如肺部感染(33.75%)、皮下气肿(8.75%)、低氧血症(3.75%)、出血(10.00%)、食管气管瘘(6.25%)、气胸(6.25%)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1.25%、20.00%、13.75%、25.00%、21.25%和1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P<0.001,χ^2=4.11、P=0.040,χ^2=4.10、P=0.040,χ^2=6.23、P=0.010,χ^2=7.59、P=0.010,χ^2=6.01、P=0.010)。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病原体主要分为革兰阴性菌(60.00%、51/85),以铜绿假单胞菌(25.88%、22/85)为主;革兰阳性菌(34.12%、29/85)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3.53%、20/85)为主;真菌(5.88%、5/85)感染中以白假丝酵母菌(4.71%、4/85)为主。观察组患者HCI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有效率(77.28%、21/27)显著优于对照组(32.66%、16/49)(χ^2=14.18、P<0.001),且其整体的生存率(88.89%、24/27)亦高于对照组(67.36%、33/49)(χ^2=4.38、P=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HCI合并肺部感染者PO2[(128.22±11.79)mmHg]和SaO2[(96.55±1.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1.35±10.27)mmHg和(94.26±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7、9.47,P均<0.001)。观察组中HCI合并肺部感染者PCO2[(35.79±5.33)mmHg]低于对照组[(43.72±6.0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P<0.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气管切开,能有效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重型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基于个案管理专人化随访指导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结局、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侯秀云 陈利 郑欢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3期2319-2322,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个案管理专人化随访指导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结局、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进行脑卒中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按照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 目的:探究基于个案管理专人化随访指导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结局、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进行脑卒中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按照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基于个案管理专人化随访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功能结局、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功能结局、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基于个案管理专人化随访指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功能结局,同时对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 专人化随访指导 脑卒中 功能结局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