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M-[Ch][Tau]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江玲 欧水平 +4 位作者 赵长阔 何雅韵 胡荣誉 杨松烨 王森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683-690,共8页
目的研究5,6-二溴去甲斑蝥素单酸甲酯(DM)-牛磺酸胆碱离子液体([Ch][Tau],DM-[Ch][Tau])瘤内注射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评价DM、[Ch][Tau]及联用体外抗H22肝癌细胞活性。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构建移植瘤小鼠模... 目的研究5,6-二溴去甲斑蝥素单酸甲酯(DM)-牛磺酸胆碱离子液体([Ch][Tau],DM-[Ch][Tau])瘤内注射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评价DM、[Ch][Tau]及联用体外抗H22肝癌细胞活性。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构建移植瘤小鼠模型,将25只BALB/c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Ch][Tau]组、NCTD组(去甲斑蝥素)、DM组和DM-[Ch][Tau]组,每2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治疗1周,观察小鼠及其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计算体重、瘤体积、瘤重和抑瘤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形态,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瘤组织BAX、Bcl-2的表达。结果DM、[Ch][Tau]对H22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13和234.30μg/mL,DM和[Ch][Tau]联用对H22的抑制作用强于DM,DM-[Ch][Tau]([Ch][Tau]浓度=300μg/mL)IC50为0.84μg/mL。与模型组相比,[Ch][Tau]组、NCTD组、DM组、DM-[Ch][Tau]组的抑瘤率是6.81%、27.82%、39.07%、64.55%;[Ch][Tau]组小鼠肿瘤在给药后仍迅速增长,NCTD组与DM组肿瘤生长速度缓慢,有一定抑制作用,DM-[Ch][Tau]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肿瘤组织消融坏死,肿瘤生长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肿瘤组织均局部可见坏死,坏死面积DM-[Ch][Tau]>DM组>NCTD组>模型组。[Ch][Tau]组、模型组、NCTD组、DM组、DM-[Ch][Tau]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7.66±13.31)%、(1.05±1.32)%、(26.31±11.89)%、(46.97±19.18)%、(52.85±24.737)%。各组对肿瘤组织中凋亡基因Bax蛋白均有一定的激活作用,DM-[Ch][Tau]组Bax/Bcl-2的比值最高,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最强。结论DM-[Ch][Tau]注射剂对H22肝癌移植瘤小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为DM-[Ch][Tau]注射剂制剂研发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去甲斑蝥素单酸甲酯 离子液体 移植瘤 H22肝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附子汤的主要活性成分、临床定位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雅芝 段灿灿 +1 位作者 何天目 张建永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61-475,共15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索附子汤的临床定位及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并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及TCMSP数据库获取附子汤中5味中药的化学成分,以OB≥30%、DL≥0.18作为筛选条件获得其活性成分。采用T...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索附子汤的临床定位及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并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及TCMSP数据库获取附子汤中5味中药的化学成分,以OB≥30%、DL≥0.18作为筛选条件获得其活性成分。采用TargetNet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潜在靶点预测,以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学成分-靶点网络、靶点器官定位、靶点-疾病-疾病分类网络,同时运用STRING数据库对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附子汤中78个活性成分,可作用于131个靶点,这些靶点的作用部位主要分布于心、肝、肺、肾等器官,作用机制主要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甾体激素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甲状腺激素信号等通路有关。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附子汤作用部位主要集中在肝脏和心脏,从而为阐明附子汤保肝护肝、改善心功能等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汤 网络药理学 富集分析 临床定位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仿贻贝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进展
3
作者 魏爽 欧水平 王森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550-558,共9页
海洋贻贝能够在不同材料表面产生极强的黏附作用,通过将黏附基团邻苯二酚结构与多肽、多糖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相结合,获得具有相似黏附能力的仿贻贝化合物,是当前贻贝仿生研究的热点之一。因其具有独特的黏附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出色的表... 海洋贻贝能够在不同材料表面产生极强的黏附作用,通过将黏附基团邻苯二酚结构与多肽、多糖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相结合,获得具有相似黏附能力的仿贻贝化合物,是当前贻贝仿生研究的热点之一。因其具有独特的黏附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出色的表面性质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仿贻贝聚合物的研究进展,按照接枝对象种类进行分类,并对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仿生学 邻苯二酚 黏附材料 接枝改性 生物医药
下载PDF
吴茱萸次碱纳米混悬凝胶贴膏经大鼠神阙穴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4
作者 周开花 欧水平 +2 位作者 丁刚红 龚余惠 王森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次碱纳米混悬凝胶贴膏(RUT-NGP)经大鼠神阙穴给药后,吴茱萸次碱(RUT)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RUT-NGP贴敷于大鼠神阙穴,于给药后0.25、0.5、1、2、4、6、12、24、36、48、60、72 h眼眶取血,采用HPLC检测血浆中RUT的血药浓... 目的研究吴茱萸次碱纳米混悬凝胶贴膏(RUT-NGP)经大鼠神阙穴给药后,吴茱萸次碱(RUT)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RUT-NGP贴敷于大鼠神阙穴,于给药后0.25、0.5、1、2、4、6、12、24、36、48、60、72 h眼眶取血,采用HPLC检测血浆中RUT的血药浓度,采用Ultimate■LP-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纯水-乙腈(30∶70),流速1 mL/min,柱温30℃,以色胺酮(TRY)为内标,采用PKSolver 2.0软件的非房室模型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RUT的半衰期(t_(1/2))为(24.67±7.53)h;达峰时间(T_(max))为(38.40±5.37)h;药峰浓度(C_(max))为(0.0339±0.0053)μ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AUC_(0-∞))分别为(1.48±0.19,1.95±0.36)μg·h/mL,平均驻留时间(MRT_(0-∞))为(53.64±8.62)h。结论RUT-NGP经大鼠神阙穴给药后,RUT可透皮吸收,血药浓度较平稳,具有缓释长效的效果,为RUT穴位贴敷给药及新制剂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吴茱萸次碱 神阙穴给药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药物苦味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欣旸 欧水平 +2 位作者 赵云 杨明 王森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99-1705,共7页
选择有效的掩味技术是改善药物口感的关键,药物掩味技术研究的重点则是苦味评价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该研究从药物苦味的体内、体外评价技术进行综述,着重归纳总结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建议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先通过人群口... 选择有效的掩味技术是改善药物口感的关键,药物掩味技术研究的重点则是苦味评价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该研究从药物苦味的体内、体外评价技术进行综述,着重归纳总结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建议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先通过人群口尝法进行评判后规范相关的测定范围,再通过电子舌等其他方法对其他相似的制剂及处方进行筛选,以期为苦味药物的掩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制剂 苦味 口感 评价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