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h/Ephrin家族蛋白在脑血管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姜芮 范瑞明 《医学综述》 2019年第8期1463-1467,共5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ph)与其配体-肝配蛋白(Ephrin)结合后会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Eph/Ephrin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其参与了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过程等的病理生理过程。Eph/Ephrin在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表... 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ph)与其配体-肝配蛋白(Ephrin)结合后会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Eph/Ephrin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其参与了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过程等的病理生理过程。Eph/Ephrin在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表达与脑血管病的损伤程度及预后有关,有可能成为脑血管病的诊断指标、预后指标及重要治疗靶点,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但Eph/Ephrin也存在生殖和发育毒性,未来仍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Eph/Ephri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弱其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 肝配蛋白 缺血性脑血管病 出血性脑血管病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3D-Slicer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方莎莎(综述) 陈洁(审校) 范瑞明(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968-2971,共4页
3D-Slicer是一个免费的开源软件,广泛应用于术前规划、手术指导、神经导航、纤维素成像等方面,其辅助神经外科手术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能减少神经外科手术术中损伤,满足颅脑手术需要高精度和精确的结构定位。3D-Slicer已经成为神经外科... 3D-Slicer是一个免费的开源软件,广泛应用于术前规划、手术指导、神经导航、纤维素成像等方面,其辅助神经外科手术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能减少神经外科手术术中损伤,满足颅脑手术需要高精度和精确的结构定位。3D-Slicer已经成为神经外科医生用于规划和训练神经外科的重要工具,其不仅能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确、创口更加微创还能缩短救治时间等。现就3D-Slicer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licer 神经外科手术 预后 术前规划 手术导航
下载PDF
影像学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余国清 姚声涛 +1 位作者 汪峰 王小强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9期3900-3906,3911,共8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是最常见的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幸存者患有严重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严重丧失工作及生活能力。目前,临床上常利用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量表、Fisher评...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是最常见的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幸存者患有严重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严重丧失工作及生活能力。目前,临床上常利用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量表、Fisher评分、改良Fisher评分等量表评估a SAH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由于a SAH后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早期预测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脑缺血等并发症以及a SAH的临床预后具有挑战性,影像学在a SAH患者的早期评估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包括CT、经颅多普勒超声、CT灌注成像、磁共振成像等,并且在评估并发症和预后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迟发性脑缺血 CT 灌注加权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预后
下载PDF
趋化因子配体21对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炎性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桂银 赵元丹 +4 位作者 高扬 刘潜 张强 曹芳 姚声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02-609,共8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在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及脑出血CCL21单抗干预组(ICH+anti-CCL21组),每组20只。采用基底节区注射Ⅶ型胶原...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在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及脑出血CCL21单抗干预组(ICH+anti-CCL21组),每组20只。采用基底节区注射Ⅶ型胶原酶法,建立小鼠脑出血模型。小鼠脑出血后72 h对3组小鼠进行神经损伤功能评分,干湿重法检测患侧半脑脑组织含水量,尼氏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损伤,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Janus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蛋白变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血肿灶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10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ICH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增高[(15.0±1.0)分比(2.4±0.9)分],脑水肿加重,神经细胞损伤增加,神经细胞凋亡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鼠脑血肿灶周围组织的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基因表达水平增加,抗炎因子IL-4、IL-10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CH组比较,采用CCL21单抗干预的脑出血小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9.2±1.3)分]降低,脑水肿程度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减少及神经细胞凋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L21单抗干预可明显增加小鼠脑血肿灶周围组织的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减少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增加抗炎因子IL-4、IL-10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JAK2、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各组中均相对稳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CL21单抗干预显著减少了小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损害,可能是通过激活JAK2/STAT3从而抑制其下游炎性因子TNF-α、IL-1β而引起,提示了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炎性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可能的实验依据和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损伤 神经炎性反应 趋化因子配体21 Janus激酶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杜自力 宋建成 姚声涛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1期96-99,共4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作为临床上的危急重症,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SAH后的脑损伤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其损伤机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神经炎症、脑血肿、脑血管痉挛等,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作为氧化还原敏感的转录因子,在...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作为临床上的危急重症,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SAH后的脑损伤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其损伤机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神经炎症、脑血肿、脑血管痉挛等,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作为氧化还原敏感的转录因子,在上述损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神经炎症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汪峰 姚声涛 +2 位作者 王小强 余国清 冯宇轩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期112-117,共6页
术后肺炎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常见的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导致病死率及不良预后显著增加,该病的发生涉及患者自身状态、疾病情况、术中情况及术后处理等,同时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 术后肺炎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常见的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导致病死率及不良预后显著增加,该病的发生涉及患者自身状态、疾病情况、术中情况及术后处理等,同时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疗过程中,还应预见性地评估术后肺炎发生的可能性并制订相应诊疗方案。术后肺炎发生的大部分危险因素均可以早期发现并预防,充分了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早期预防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术后肺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相关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4
7
作者 余国清 姚声涛 +1 位作者 汪峰 王小强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2期2304-2310,共7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最常见的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目前,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量表和修正的Fisher分级量表常用于评估aSAH的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虽然aSAH后早期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最常见的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目前,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量表和修正的Fisher分级量表常用于评估aSAH的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虽然aSAH后早期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但炎症已被证实参与了aSAH后的早期脑损伤。因此,炎症生物标志物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未来,通过研究与aSAH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对aSAH的进展进行早期干预,可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microRNAs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炎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向成明 周桂银 +2 位作者 侯小红 樊银春 姚声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35-239,共5页
miRNAs是一类短的非编码RNA分子,可通过结合靶mRNA的互补3′非翻译区(3′UTR)序列在转录后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基因表达。研究表明miRNAs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entral nervous sys... miRNAs是一类短的非编码RNA分子,可通过结合靶mRNA的互补3′非翻译区(3′UTR)序列在转录后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基因表达。研究表明miRNAs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中产生相应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炎症 免疫反应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汪峰 姚声涛 +3 位作者 王小强 余国清 高扬 王晓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开颅夹闭术治疗的11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危险因素。结果114例中,36例(31.5%)发生肺炎。...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开颅夹闭术治疗的11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危险因素。结果114例中,36例(31.5%)发生肺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Hunt-Hess分级4~5级、术中出血量大、术后当天血红蛋白水平低是术后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为325ml、术后当天血红蛋白水平为106g/L是术后肺炎的最佳判别界值。结论对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病情重、术中出血量大的病人,术后发生肺炎风险明显增加,临床应注意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术后肺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出血转化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小强 姚声涛 +2 位作者 汪峰 余国清 冯宇轩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4期2794-2800,2805,共8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病死率和致残率,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目标在于迅速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灌注,以防止脑组织坏死和功能丧失。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不仅延长了治疗时间窗,而且...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病死率和致残率,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目标在于迅速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灌注,以防止脑组织坏死和功能丧失。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不仅延长了治疗时间窗,而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发生造影剂外渗及出血性转化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出血转化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预后。因此,早期预测出血转化及识别出血转化与造影剂外渗有助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转化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 预测 造影剂外渗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IL-8、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俊霖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16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IL-8、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IL-8、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甘露醇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甘露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脑血肿体积及血清IL-8、IL-10、TNF-α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均缩小,且试验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血清IL-8、IL-10、TNF-α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均P<0.05)。结论小剂量的甘露醇可有效缓解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患者的血肿体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甘露醇 神经功能 白介素-8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转染TRIM29-siRNA对胶质瘤U87MG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12
作者 肖华 姚声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3-328,共6页
目的:探讨转染三结构域蛋白(TRIM)家族成员三结构域蛋白29(TRIM29)-siRNA对胶质瘤U87MG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阐明TRIM29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U87MG细胞分为对照组(未转染)、NC-siRNA组(转染阴性对照NC-siRNA)和... 目的:探讨转染三结构域蛋白(TRIM)家族成员三结构域蛋白29(TRIM29)-siRNA对胶质瘤U87MG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阐明TRIM29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U87MG细胞分为对照组(未转染)、NC-siRNA组(转染阴性对照NC-siRNA)和TRIM29-siRNA组(转染TRIM29-s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U87MG细胞中TRIM29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不同细胞周期U87MG细胞百分率和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组细胞中TRIM29、CyclinD1、P21、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3组细胞中TRIM29、CyclinD1、P21、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TRIM29 mRNA表达水平,G 0/G 1期、S期、G 2/M期U87MG细胞百分率及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NC-siRNA组U87MG细胞中TRIM29 mRNA和TRIM29、CyclinD1、Bcl-2蛋白表达水平和G 1/G 0期、S期、G 2/M期U87MG细胞百分率及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NC-siRNA组比较,TRIM29-siRNA组U87MG细胞中TRIM29 mRNA和TRIM29、CyclinD1、Bcl-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S期和G 2/M期U87MG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5),G 0/G 1期U87MG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以及P21、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转染TRIM29-siRNA可诱导U87MG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D1、Bcl-2蛋白表达和上调P21、Ba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三结构域蛋白29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抗Amphiphysin和Yo抗体双重阳性副肿瘤综合征一例
13
作者 方莎莎 陈洁 范瑞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7-228,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21岁。因“突发腹痛1 d,四肢抽搐、干呕10余小时”于2018-11-16入院。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左上腹针扎样疼痛,持续约15 min后自行好转,发作2次。10 h前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伴发热,于学校卫生院量体温38.4℃,口服... 1病例报告患者男,21岁。因“突发腹痛1 d,四肢抽搐、干呕10余小时”于2018-11-16入院。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左上腹针扎样疼痛,持续约15 min后自行好转,发作2次。10 h前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伴发热,于学校卫生院量体温38.4℃,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水样物,后意识丧失,持续约1 h,遂就诊作者医院急诊。意识逐渐恢复,并开始出现腹部抽搐,自觉腹部抽搐带动四肢抽动,伴畏光、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干呕、步态不稳。急诊予以地西泮10 mg静脉注射后诉腹部抽搐较前缓解,仍有呕心干呕,急诊以“四肢抽搐原因待查”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 Amphiphysin抗体 Yo抗体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出血性卒中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宋建成 周桂银 +1 位作者 杜自力(综述) 曹芳(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4期3245-3249,共5页
出血性卒中主要包括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脑血管破裂引发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除了手术治疗,尚未发现有效地促进恢复的长期干预治疗方法。趋化因子是一类分子量较小的细胞因子,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迁移。近年来,许... 出血性卒中主要包括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脑血管破裂引发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除了手术治疗,尚未发现有效地促进恢复的长期干预治疗方法。趋化因子是一类分子量较小的细胞因子,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迁移。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趋化因子在出血性卒中中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目前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出血性卒中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出血性卒中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卒中 脑内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下载PDF
MicroRNAs调控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激活、炎症和极化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周桂银 周鑫 +1 位作者 向成明 姚声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1052-1055,共4页
脑出血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外科手术是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仍然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来干预继发性脑损伤。脑出血后,某些微小核糖核酸的失调会导致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异常极化和持续的神经炎症,... 脑出血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外科手术是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仍然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来干预继发性脑损伤。脑出血后,某些微小核糖核酸的失调会导致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异常极化和持续的神经炎症,与继发性脑损伤有密切联系。本文综述近年来微小核糖核酸调控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激活、炎症和极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脑出血的早期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 小胶质细胞 脑出血 激活 炎症
下载PDF
三明治教学法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教学中的作用
16
作者 张鹏 汤波 +1 位作者 田燕 张兆斯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2期137-139,143,共4页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2020年的培训学员共240名为研究对象,2019年的培训学员为对照组(n=120名)应用常规教学模式,2020年的培训学员为研究组(n=120名)应用三明治教学法,进行脑卒中...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2020年的培训学员共240名为研究对象,2019年的培训学员为对照组(n=120名)应用常规教学模式,2020年的培训学员为研究组(n=120名)应用三明治教学法,进行脑卒中康复治疗教学。观察两组的教学满意度评分情况、自身能力提高认同感评分情况及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学术期望、教学计划、教学管理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个人沟通能力提高、促进师生互动、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认同感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治疗教学中三明治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考核成绩和自我认同感,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教学法 脑卒中 康复治疗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大数据在脑卒中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达英 邓仁丽 +4 位作者 缪睿 彭燕 陈伟 李彩 黄浩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6期137-140,共4页
脑卒中是导致全球范围内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治疗和护理方面的经济负担巨大。大数据的运用可有效辅助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降低疾病复发率和改善患者预后,为公共卫生政策的调整提供证据。本文介绍了大数据在脑卒中领域的应用优... 脑卒中是导致全球范围内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治疗和护理方面的经济负担巨大。大数据的运用可有效辅助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降低疾病复发率和改善患者预后,为公共卫生政策的调整提供证据。本文介绍了大数据在脑卒中领域的应用优势及方法、国家大型数据库在脑卒中领域的应用,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运用大数据开展高质量的脑卒中临床和护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综述
下载PDF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18
作者 方莎莎 陈洁 范瑞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7-482,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LHI)患者发生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有早期预测价值的可视化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确诊为LHI的患者274例进人研究,根据病情进... 目的分析影响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LHI)患者发生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有早期预测价值的可视化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确诊为LHI的患者274例进人研究,根据病情进展分为MMI组(n=97)和非MMI组(n=177)。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纳人多因索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LHI患者发生MMI的独立因素。利用R语言绘制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梗死体积、发热、溶栓、心脏疾病、中性粒细胞计数为LHI后发生MM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是LHI后发生MMI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基于这7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C指数为0.905(95%CI:0.868-0.941),与校准曲线重合度高;模型预测LHI患者发生MM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5(95%CI:0.868-0.941).提示列线图模型预测LHI患者发生MMI的效能高。结论人院NIHSS评分偏高、梗死体积偏大、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且出现发热.具有心脏疾病、进行过溶栓治疗的低龄LHI患者出现MMI的概率更高;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及良好的精确度和区分度,能提高对LHI患者发生MMI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原文传递
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阳珊 董粜霞 +1 位作者 朱南希 邓仁丽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0期104-109,11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性卒中(IS)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发表的IS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参考CHARMS清单提取纳入文...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性卒中(IS)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发表的IS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参考CHARMS清单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采用PROBAST独立评价纳入文献的风险偏倚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20项研究。12项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模,7项研究采用Cox回归模型建模,1项研究采用其他模型建模;7项研究仅进行内部验证,6项研究仅进行外部验证,2项研究进行内部研究和外部验证,5项研究未进行模型验证;IS复发率为2%~48%。20项研究纳入的预测因子为4~20个,最常见的预测因子是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16项研究报道了模型的AUC,为0.55~0.933,其中10项研究模型的AUC≥0.7;3项研究报道了一致性指数(CI),为0.630~0.68;1项研究未报告模型的区分度。仅6项研究进行了模型校准。结论基于现有文献,IS复发风险预测模型预测IS复发的AUC为0.55~0.933,纳入研究存在较高偏倚风险,大多数模型对IS复发的区分能力不高且未进行外部验证,导致其推广和应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复发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