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衍生的EVs在宫腔粘连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肖煜璇 于明明 +1 位作者 肖雁冰 王乾兴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103-107,共5页
宫腔粘连(IUA)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和难治病,是导致育龄期妇女月经量减少、闭经、继发性不孕或反复流产的主要原因。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是目前临床治疗IUA的首选方法,但因其对子宫内膜的创伤性操作,术后会引起宫腔再粘连。间充... 宫腔粘连(IUA)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和难治病,是导致育龄期妇女月经量减少、闭经、继发性不孕或反复流产的主要原因。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是目前临床治疗IUA的首选方法,但因其对子宫内膜的创伤性操作,术后会引起宫腔再粘连。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并且组织相容性高、免疫调节能力强和致瘤性低,已广泛用于治疗IUA。但MSCs存在动员效率低、归巢困难和移植细胞排斥等问题。MSCs衍生的细胞外囊泡(EVs)是MSCs发挥旁分泌效应的一种重要形式,可向其靶细胞传递蛋白质、mRNA、miRNA和脂质等活性物质,不仅具有与其来源细胞相似的功能,而且其稳定性更高、免疫原性更低。MSCs衍生的EVs可通过抗炎和免疫调节、抑制子宫内膜纤维化、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新生血管形成以及调节子宫内膜基质重塑等,促进IUA子宫内膜损伤修复。因此,利用MSCs衍生的EVs治疗IUA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替代策略,但目前对MSCs衍生的EVs成分及治疗IUA机制尚不明确并且缺乏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分离纯化技术,其治疗IUA仅在动物或细胞模型中进行。因此,尚需进一步阐明MSCs衍生的EVs主要成分和作用机制,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细胞外囊泡 间充质干细胞 治疗
下载PDF
HAMSCs移植联合G-CSF有效修复IUA大鼠子宫内膜损伤并抑制其纤维化
2
作者 肖煜璇 肖雁冰 +2 位作者 杨秋红 于明明 王乾兴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61-470,共10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宫腔粘连(IUA)大鼠子宫内膜损伤后的修复及纤维化抑制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提取HAMSCs体外培养,取P3代细胞通过生长特征、免疫荧光鉴定表面标记分子和三系分化能力...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宫腔粘连(IUA)大鼠子宫内膜损伤后的修复及纤维化抑制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提取HAMSCs体外培养,取P3代细胞通过生长特征、免疫荧光鉴定表面标记分子和三系分化能力进行鉴定。32只动情期SD大鼠随机均分为IUA组、HAMSCs组、G-CSF和H+G组。乙醚麻醉后行背部开口,IUA组从近卵巢端向左侧子宫腔内注射1 mL无水乙醇作用90 s,1 mL生理盐水冲刷子宫2次,右侧子宫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假手术自身对照(Sham对照)。在造模后第7天和第10天进行2次治疗,每次注射体积均为0.2 mL。其中IUA组注射PBS,HAMSCs组宫腔灌注含1×106个细胞的PBS;G-CSF组灌注含20μg G-CSF的PBS;H+G组则在G-CSF灌注后再行HAMSCs灌注。各组大鼠在第2次治疗结束7 d后处死取子宫角备用。HE、Masson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的修复情况;q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中TGF-β1、SMAD3、SMAD7、β-catenin、孕酮受体(PR)及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情况;另取32只大鼠同样分组造模后与正常雄鼠交配,计算其怀孕率和胚胎数。结果所获细胞经生长特性、细胞表面分子和分化能力的鉴定符合MSCs特征。IUA组大鼠子宫出现水肿、充血等现象,其余各组大鼠子宫形态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子宫内膜厚度和腺体数目从高到低依次为Sham对照、H+G组、HAMSCs组、G-CSF组、IUA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在纤维化面积占整个子宫内膜面积的比例上,从高到低依次为IUA组、G-CSF组、HAMSCs组、H+G组、Sham对照。qRT-PCR结果显示,Sham对照TGF-β1、SMAD3和β-catenin mRNA最低,在IUA组中表达最高(P<0.05)。与IUA组相比,HAMSCs、G-CSF和H+G处理不同程度降低TGF-β1、SMAD3和β-catenin mRNA表达,尤其H+G组的表达水平接近于Sham对照水平(P<0.05)。SMAD7、PR和ER mRNA的表达趋势则与TGF-β1、SMAD3、β-catenin相反(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IUA组相比,HAMSCs、G-CSF和H+G处理可以降低TGF-β1、SMAD3和β-catenin表达而升高SMAD7、PR和ER表达(P<0.05)。怀孕率和胚胎数计数结果显示,IUA组怀孕率为0,HAMSCs、G-CSF、H+G可以提高怀孕率和胚胎数(P<0.05)。结论HAMSCs移植及G-CSF宫腔灌注可能通过TGF-β1/SMAD3/β-catenin信号促进IUA大鼠子宫内膜损伤后的修复并抑制其纤维化,并且H+G处理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的HAMSCs和单一G-CSF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干细胞治疗 内膜修复 纤维化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缓解门诊不孕不育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廖华丽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22期163-163,共1页
目的探究门诊不孕不育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将不孕不育患者100例均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各50例分别实施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探究组患者的SAS评分(31.0±2.3)、SDS评分(27.3±3.1)、护理... 目的探究门诊不孕不育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将不孕不育患者100例均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各50例分别实施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探究组患者的SAS评分(31.0±2.3)、SDS评分(27.3±3.1)、护理满意度96.0%均优于参照组的(49.4±3.7)、(45.0±4.9)、72%,P<0.05。结论不孕不育患者的负性情绪情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得到明显改善,建议采纳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不孕不育 负性情绪 缓解效果
下载PDF
不同时期回植孕酮对小鼠月经发生过程中内质网应激信号的调节机制
4
作者 于明明 谢卓 +1 位作者 金华 王乾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4-1269,共6页
目的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月经发生过程,但详细机制不明确。文章通过不同时期回植孕酮,探索其对小鼠月经发生过程中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自噬及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2 h回植组、16 h回植组和未回植组,每组10只,分别在... 目的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月经发生过程,但详细机制不明确。文章通过不同时期回植孕酮,探索其对小鼠月经发生过程中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自噬及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2 h回植组、16 h回植组和未回植组,每组10只,分别在孕酮撤退后12 h(12 h回植组)和16 h(16 h回植组)回植孕酮皮埋管,未回植组则不进行回植,各组小鼠均在孕酮撤退后24 h处死,收集双侧子宫角。通过qPCR、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的总蛋白(t-PERK)及其磷酸化蛋白(p-PERK)、真核起始因子2α的总蛋白(t-eIF2α)及其磷酸化蛋白(p-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半胱天冬酶12(Caspase12)mRNA和蛋白在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12h回植组的PERK mRNA水平(1.000±0.000)显著高于16 h回植组(0.450±0.049)和未回植组(0.260±0.233),eIF2αmRNA水平(1.000±0.000)亦高于16 h回植组(0.330±0.015)和未回植组(0.195±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6 h回植组均高于未回植组(P<0.05)。12 h回植组的p-PERK/t-PERK蛋白表达(0.606±0.051)显著高于16 h回植组(0.367±0.019)和未回植组(0.243±0.020),12 h回植组p-eIF2α/t-eIF2α蛋白表达(0.795±0.074)显著高于16 h回植组(0.503±0.038)和未回植组(0.293±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6 h回植组均高于未回植组(P<0.05)。12 h回植组的ATF4 mRNA和蛋白质均分别高于16 h回植组和未回植组(P<0.05),且16 h回植组高于未回植组(P<0.05),p-PERK、p-eIF2α、ATF4蛋白主要定位在基底层与蜕膜化基质细胞交界处的基质细胞细胞质。12 h回植组16 h回植组的CHOP、Caspase1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16 h回植组,也低于未回植组(P<0.05),且16 h回植组低于未回植组(P<0.05),其蛋白主要定位在充分蜕膜化的基质细胞及腺上皮的细胞质。结论在月经发生关键时期前(12h)回植孕酮,可以有效维持PERK/eIF2α/ATF4信号的表达并阻断凋亡信号通路成员CHOP、Caspase12表达,有效阻断月经发生;而月经发生关键时期后(16h)则只有部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自噬 凋亡 孕酮撤退 月经
下载PDF
胎儿游离DNA预测自发性早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兰侠 韩磊 周玮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97-899,共3页
自发性早产约占全部分娩总数的10%,且发生率逐年升高,是造成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的主要因素。在存活的早产儿中,约有1/4合并严重或难治性疾病,其造成了沉重的社会和家庭负担,但发病机制不明[1]。目前... 自发性早产约占全部分娩总数的10%,且发生率逐年升高,是造成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的主要因素。在存活的早产儿中,约有1/4合并严重或难治性疾病,其造成了沉重的社会和家庭负担,但发病机制不明[1]。目前,有关自发性早产的预测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持续升温,但尚缺乏有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法以及有针对性的预测标志物[2]。以往的研究及假说认为,早产的发生是分娩提前启动所致,这一病理过程涉及复杂的多系统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子宫收缩和绒毛-蜕膜之间的接触面分离,此时胎盘的屏障功能受到严重破坏,释放大量的不良因子和囊泡类成分进入母体[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游离DNA 自发性早产 炎症反应 TOLL样受体9 预测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