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及鉴别诊断良性肿瘤与肺癌探究
1
作者 吕汉超 李红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9-0122,共4页
主要为良性肿瘤及肺癌的临床诊断,给予胸部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实施全面分析。方法 具体从科室2021年9月-2023年11月期间接收的良性肿瘤、肺癌患者作为此次调研对象,共例数16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其实施X线胸片放射、胸部CT进行检查,具体... 主要为良性肿瘤及肺癌的临床诊断,给予胸部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实施全面分析。方法 具体从科室2021年9月-2023年11月期间接收的良性肿瘤、肺癌患者作为此次调研对象,共例数16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其实施X线胸片放射、胸部CT进行检查,具体对各诊断方法影像学情况实施对比调研。结果 对此次参与调研的病患进行临床诊断,查看患者具体表现,结果显示因为使用的诊断方法存在差异性,诊断表现也有所不同,有显著区别;对比此次诊断确诊率情况,结果为CT诊断准确率更有保障(P<0.05)。结论 本次主要围绕良性肿瘤、肺癌病症诊断方面实施评估,结果为通过CT诊断方式,能够杜绝病变和正常肺组织重叠显像情况发生,此类方法的分辨率更为突出,能够给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X线胸片 准确率 良性肿瘤 肺癌
下载PDF
冠状动脉疾病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诊断的价值
2
作者 吕汉超 李红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1-0114,共4页
此次研究主要围绕冠状动脉疾病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诊断的价值方面展开调研。方法 此次主要纳入2020年7月-2023年9月到院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调研,将其进行了随机分组,分别为薄造影组(79例)与厚造影组(79例),对此次参与调研的病患均实施放... 此次研究主要围绕冠状动脉疾病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诊断的价值方面展开调研。方法 此次主要纳入2020年7月-2023年9月到院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调研,将其进行了随机分组,分别为薄造影组(79例)与厚造影组(79例),对此次参与调研的病患均实施放射CT血管造影方法进行了临床诊断方法,根据调研,显示此次检查小钙化斑块及钙化斑块情况,薄造影组分别是97.47%、98.73%,厚造影组各为50.63%,69.62%,组间对比显示,薄造影组检出率更高;诊断各小组诊断效能方面相比,薄造影组各指标更优。结论 在临床疾病诊断当中,放射CT血管造影技术有着突出的应用价值,尤其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方面,重建厚度有所区别,形成的结果也存在差异性,运用1mm重建效果最为突出,斑块检出率及能效方面,均具有相应的优势,能够让血管闭塞情况观察更为清晰,帮助医生更好地识别病症,确保临床诊断准确性,能够抓住治疗时间,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早期转归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3
作者 吕汉超 李红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18-0021,共4页
此次主要针对医学影像诊断中,实施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深度分析。方法 研究中以筛选科室近几年接收的病例进行了调研,其中100例与此次调研要求相一致,将其进行抽签式分组,对照组中50例患者,主要给予常规诊断,剩余例数归为观察... 此次主要针对医学影像诊断中,实施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深度分析。方法 研究中以筛选科室近几年接收的病例进行了调研,其中100例与此次调研要求相一致,将其进行抽签式分组,对照组中50例患者,主要给予常规诊断,剩余例数归为观察组,具体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施临床诊断。对此次诊断有效率进行评估,比较小组漏诊情况,将不同类型疾病敏感度方面进行了组间调查,评估各小组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各小组此次诊断有效率方面对比,结果为观察组更为突出,两组都有出现漏诊情况,相对来讲,对照组漏诊率稍高;查看不同类型疾病敏感度,除宫颈囊肿疾病外,其他疾病观察组敏感度都更为突出;将小组满意度情况进行了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此类诊断方法更为满意(P<0.05)。结论 此次研究主要围绕医学影像诊断展开,结果为通过医学影像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临床诊断有效率,而且可杜绝漏诊情况的发生,尤其在多疾病诊断中敏感度也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延续性心理护理对AMI恢复期抑郁症相关的认知及躯体症状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54
4
作者 马静 王保海 +2 位作者 吴平平 郑川燕 裴双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6-718,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抑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和病死...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抑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1],各种认知症状(如羞耻、内疚)不良情绪状态与CHD的发展、治疗效果、预后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症 AMI 躯体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 性心理 心血管疾病 情绪状态 护理干预 抗抑郁药物 定量服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玉林 赵绍宏 +3 位作者 王国兴 曹向宇 孙正辉 杨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97-170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0月间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5例。MSCTA采用GE16排螺旋CT,所得原始数据在工作站采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0月间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5例。MSCTA采用GE16排螺旋CT,所得原始数据在工作站采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对动脉瘤的大小、载瘤动脉、瘤颈、管壁钙化及瘤内血栓等方面进行显示,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对比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结果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敏感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3.44%和100%,显示动脉瘤的平均直径为8mm,最小动脉瘤直径为3.41mm;清晰显示瘤颈43例,瘤壁钙化26例,瘤内血栓13例;DSA显示动脉瘤平均直径为6mm,清晰显示瘤颈33例,瘤壁钙化6例,瘤内血栓5例。MSCTA对于动脉瘤周边邻近骨质结构及瘤内血栓、管壁钙化及瘤颈的显示与DSA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MS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较好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经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效果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孟庆波 王凤玲 +2 位作者 王国兴 张文超 李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48-49,51,共3页
患者双上肢深浅静脉广泛破坏或血栓形成时,常导致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失败。针对部分此患者颈内静脉及上腔静脉通畅,本科基于血液透析长期管置入技术、常规PICC导管置入技术及微穿技术等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打破了常规P... 患者双上肢深浅静脉广泛破坏或血栓形成时,常导致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失败。针对部分此患者颈内静脉及上腔静脉通畅,本科基于血液透析长期管置入技术、常规PICC导管置入技术及微穿技术等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打破了常规PICC置管途径,进行了自主创新并改良出经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操作技术,很好解决了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短、易引起感染、出血等问题,使导管长期留置成为可能,能使留置导管长期使用1~2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植入 微穿鞘 微穿针 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 颈内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 CVC
下载PDF
子痫前期及子痫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影像表现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继军 刘铁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5期706-708,719,共4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子痫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phalopathy syn-drome ,RPLS )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8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子痫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phalopathy syn-drome ,RPLS )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8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影像表现与临床资料。结果 RPLS影像学病灶分布,顶枕叶8例,颞叶4例,额叶6例,丘脑1例,基底节1例,CT表现两侧顶枕叶区斑片状的低密度区,灰白质界限模糊,脑回样对称分布,可伴有额叶、颞叶部位脑白质低密度影,灰质一般不受累,MRI表现为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DWI呈等或高信号,ADC呈高信号影,临床表现癫痫发作5例,头痛4例,意识障碍5例,视物模糊1例,高血压8例,所有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无后遗症。结论认识RPLS特有的影像表现,结合子痫前期及子痫临床特点能得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子痫 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经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孟庆波 王凤玲 +2 位作者 王国兴 张文超 李民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long subcutaneous jugular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LSJICC)在临床中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选取行LSJICC的患者146例作为试验组,行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e... 目的探讨经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long subcutaneous jugular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LSJICC)在临床中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选取行LSJICC的患者146例作为试验组,行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患者10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导管使用时间和导管相关感染、血栓性静脉炎、穿刺部位出血、导管移位、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导管使用时间>24个月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导管相关感染、血栓性静脉炎、导管移位、导管堵塞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JICC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路径,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颈静脉 治疗应用
下载PDF
乳腺钼靶X线表现局限性结构扭曲阴影43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俊梅 孟庆波 +1 位作者 赵林 刘晓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338-134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内局限性结构扭曲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X线特点,以提高其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43例钼靶X线表现为乳腺内局限性结构紊乱的患者,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于术后分别与病理对照,对病灶的形态结构、密度及细微结构进行... 目的探讨乳腺内局限性结构扭曲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X线特点,以提高其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43例钼靶X线表现为乳腺内局限性结构紊乱的患者,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于术后分别与病理对照,对病灶的形态结构、密度及细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31例。结论对局限性结构紊乱进行仔细分析,加深认识,提高乳腺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X线 诊断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MR影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志松 孟庆波 +1 位作者 张俊梅 赵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33-236,共4页
1996年,由Hinchey等提出了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LS)的概念,是一种临床一放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头痛、癫痫发作,视觉异常,精神行为改变等,神经影像学表现为... 1996年,由Hinchey等提出了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LS)的概念,是一种临床一放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头痛、癫痫发作,视觉异常,精神行为改变等,神经影像学表现为可逆性的以大脑后部白质为主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脑病综合征 脑疾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经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导管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超 孟庆波 +3 位作者 王凤玲 王国兴 李民 马艳娜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700-70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LSJICC)在双上肢深浅静脉广泛破坏或血栓形成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需利用中心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路的病人,将其中因上肢静脉原因不能行经... 目的探讨经颈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LSJICC)在双上肢深浅静脉广泛破坏或血栓形成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需利用中心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路的病人,将其中因上肢静脉原因不能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病人作为LSJICC组,可进行PICC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LSJICC和PICC方式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导管使用时间,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反映两组病人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9例病人,其中LSJICC组146例,对照组103例。LSJICC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9.32%)与对照组(98.0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JICC组病人血栓性静脉炎、穿刺出血或血肿、导管移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5.005,P<0.01;P=0.021、0.028),导管无并发症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χ^2=121.892,P<0.01)。LSJICC组的导管使用时间也明显延长(t=18.227,P<0.01)。结论LSJICC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PICC低,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颈静脉 血管通路装置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CT影像学评估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晓鹏 王国兴 张文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974-976,共3页
【目的】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效果及CT影像学在评估其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TACE治疗的105例CRLM患者,所有患者均于TACE前后接受CT灌注(cTPI)检... 【目的】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效果及CT影像学在评估其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TACE治疗的105例CRLM患者,所有患者均于TACE前后接受CT灌注(cTPI)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记录患者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转移灶进行影像学评估,分析CTPI在CRLM患者TACE治疗评估中的价值。【结果】105例患者见富血供病灶41例,乏血供64例,富血供病灶肝脏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量(HAP)均高于乏血供病灶(P〈0.05);目标病灶HBF、HBV、MTT低于正常肝实质(P〈0.05),其HAP高于肝实质(P〈0.05),目标病灶、正常肝实质表面通透性(P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1个月后,目标病灶HBF、HBV、HAP较TACE前降低,MTT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1个月,目标病灶CT上平均直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TACE治疗4个月,目标病灶直径明显降低,与TACE前、TACE治疗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1个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76%,明显低于TACE4个月的39.05%(P〈0.05)。【结论】TACE可明显降低肿瘤血供,减缓血液通过肿瘤血管速度,而CTPI可准确反映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流灌注变化特点,可作为预测CRLM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继发性 结直肠肿瘤/并发症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肝动脉 肝肿瘤/放射摄 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X线诊断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俊梅 孟庆波 +1 位作者 赵林 田志松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20-20,23,共2页
患者,女性,62岁,因右乳肿物2年,近期迅速增大来院就诊。检查:右乳外侧乳晕处可触及5cm×4cm肿物,质硬,无压痛,活动差,皮肤及乳头正常,右腋下可触及2cm×2cm×1cm淋巴结。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瘤 诊断
下载PDF
MSCT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胰腺炎病情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东平 王保海 +2 位作者 刘晓军 周小森 孙静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8期2488-2490,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P)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AP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AP临床诊断与分级标准分为MAP组和SAP组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入院后立即采集外周... 目的:探讨MSCT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P)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AP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AP临床诊断与分级标准分为MAP组和SAP组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入院后立即采集外周静脉血及尿液标本,采用酶动力学法测定血淀粉酶(AMY)、尿淀粉酶(UAMY),速率散射法测定CRP;于入院第1、3、5、7d观察AP患者CRP动态变化;采用16排螺旋CT对AP患者临床分度CRP变化与CT分级进行研究。结果:MAP组、SAP组AMY、UAMY、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AP组CRP水平高于MAP组;AP患者CRP水平随临床分度及CT分级的升高而上升,D级、E级CRP水平明显高于A级、B级、C级;CRP水平随临床分度及CT分级的升高而上升,D级、E级CRP水平明显高于A级、B级、C级。结论:AP的CT分级与CRP测定可准确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临床联合检测对AP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与监测、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严重程度
下载PDF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东平 王保海 刘晓军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486-487,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疑似阑尾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结果进行多平面重建,比较轴位像及轴位像结合多平面重建两种方法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疑似阑尾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结果进行多平面重建,比较轴位像及轴位像结合多平面重建两种方法的可信度和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结果可信度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高于MSCT检查(P<0.05)。结论:MSCT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能够确定阑尾位置、空间关系及了解周围组织改变情况,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减少对疑似病变的误诊,降低阑尾误切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技术 急性阑尾炎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海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8期830-830,共1页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X线检查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98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訾占中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3168-3169,共2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窗宽窗位调整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患者均使用14×17影像板拍摄胸片,利用CR从一次曝光的胸部影像中调整窗宽窗位,分别打印出一张膈上肋骨和膈下肋骨片。结果:本组98例,完全性肋骨骨折...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窗宽窗位调整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患者均使用14×17影像板拍摄胸片,利用CR从一次曝光的胸部影像中调整窗宽窗位,分别打印出一张膈上肋骨和膈下肋骨片。结果:本组98例,完全性肋骨骨折191根,不完全性肋骨骨折56根。结论:利用CR从一次曝光的胸部影像中分别打印出一张膈上肋骨和膈下肋骨片,不仅显示全部肋骨,且能发现骨折并发症,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减少了X线对患者及摄影者的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放射摄影术 肋骨/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非金属异物72例影像诊断分析
18
作者 訾占中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668-1669,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 异物/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窥镜检查
下载PDF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孟庆波 王凤玲 +3 位作者 王国兴 张文超 李民 马艳娜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64-1468,共5页
目的改良静脉中心导管置入术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需使用导管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照置管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利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和PICC对患者进行穿刺置管,比... 目的改良静脉中心导管置入术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需使用导管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照置管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利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和PICC对患者进行穿刺置管,比较其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反映两组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CRBSIs)的发生情况并进行log-rank检验,分析CRBSIs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228例,对照组222例。实验组的平均留置天数(212.24±79.80)d显著长于对照组(79.73±34.86)d。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CRBSI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RBSIs的病原菌分布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葡萄球菌、假丝酵母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置管位置、置管方式和肿瘤类型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采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进行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降低,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更能满足肿瘤患者的化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皮下隧道 血管通路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原文传递
狂犬病脑脊髓炎1例
20
作者 田志松 孟庆波 张俊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447-448,共2页
1病历报告患者,男,47岁,农民,主因头晕、发热4d,左上肢无力2d,于2012年3月27日、门诊人院。患者于4d前无诱因出现头晕、头沉,自身漂浮感,发热,体温达39.8℃,伴周身不适、疲倦乏力。无头痛、恶心、呕吐;无鼻塞、流涕,无咳... 1病历报告患者,男,47岁,农民,主因头晕、发热4d,左上肢无力2d,于2012年3月27日、门诊人院。患者于4d前无诱因出现头晕、头沉,自身漂浮感,发热,体温达39.8℃,伴周身不适、疲倦乏力。无头痛、恶心、呕吐;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于家中按“感冒”给予静滴“清开灵”等药物治疗,无好转。人院前2d患者出现左上肢无力感,持物尚可,有麻、痒感。于我院门诊行颈椎MR检查,入院当日报告提示椎间盘脱出、颈3-6脱髓鞘。既往:1个月前被疯狗咬伤左手,在防疫站注射狂犬病疫苗(共5针),未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脑脊髓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