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快速顺序诱导法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朝华 赵俭 何玉明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1194-119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快速顺序诱导法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ASAI-II级,年龄20~5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观察组(S组),每组60例。C组采用常规麻醉诱导方法,S组采用改良的快速顺序诱导法,诱... 目的探讨改良快速顺序诱导法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ASAI-II级,年龄20~5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观察组(S组),每组60例。C组采用常规麻醉诱导方法,S组采用改良的快速顺序诱导法,诱导过程中不实施人工辅助通气。记录麻醉诱导开始至出现呼吸抑制的时间、出现呼吸抑制至气管插管成功时间、插管成功即刻P ET CO2和SpO2,并对手术区视野评级。结果 C组和S组麻醉诱导开始至出现呼吸抑制的时间分别为(74.2±12.8)s和(72.8±14.7)s,出现呼吸抑制至气管插管成功时间分别为(128.4±15.7)s和(133.1±13.9)s,插管成功即刻SpO2分别为(98.3±1.2)%和(97.7±2.0)%,P均>0.05。插管成功即刻S组P ET CO2明显高于C组,分别为(48.4±3.8)cmH2O和(37.2±3.7)cmH2O,P<0.01。手术区视野评级为"优"、"良"和"差"的比例中,S组分别为43例(71.7%)、14(23.3%)和3(5.0%),C组分别为25例(41.7%)、27(45.0%)和8(13.3%),P均<0.01。结论腹腔镜手术麻醉时,正确实施改良快速顺序诱导能避免低氧血症,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可安全应用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快速顺序诱导 手术 腹腔镜
下载PDF
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在麻醉诱导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朝华 唐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期20-22,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依托咪酯、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对注射痛、肌震颤和循环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探讨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在麻醉诱导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0例患者根据诱导期用药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异丙酚组(P组... 目的通过比较依托咪酯、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对注射痛、肌震颤和循环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探讨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在麻醉诱导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0例患者根据诱导期用药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异丙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组(E-P组)各40例。所有药物均采用注射泵以200ml/min的速度泵注,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记录每分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记录意识消失的时间,以分级法记录患者注射痛和肌震颤的发生率以及麻醉诱导所使用的药物总量。结果 P组用药剂量明显高于E组和E-P组,且意识消失时间快于E组和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组注射痛发生率最高,E组次之,E-P组无注射痛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E-P组均未观察到肌震颤,但E组观察到明显的肌震颤,评分分布为0级8例(20.0%)、1级17例(42.5%)、2级4例(10.0%)、3级11例(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2组相比,E-P组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变化最小,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与单用依托咪酯和异丙酚相比,依托咪酯—异丙酚1:1混合液可消除注射痛和肌震颤,并维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是诱导期值得推荐的一种组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异丙酚 血流动力学 注射痛 肌震颤
下载PDF
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国艳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3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寻求理想的麻醉方式用于临床推广使用。方法以该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行股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56例研究对象,使...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寻求理想的麻醉方式用于临床推广使用。方法以该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行股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56例研究对象,使用全身麻醉,为对照组;44例研究对象使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为观察组。使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技术评定研究对象手术前及术后的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同时进行组间比较;对两组研究对象麻醉前后进行MMSE评分,并进行比较及组间比较,并对组间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两组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认知功能的比较中,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研究对象麻醉前MMSE评分进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创伤患者手术中具有对认知功能影响小,MMSE变化小,患者能早期回到正常的生活环境,是目前老年下肢创伤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下肢创伤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认知功能 MMSE评分
下载PDF
无肌松剂条件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上肢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戟 赵俭 何志文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1期1606-1608,共3页
目的探讨无肌松剂条件下表面复合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应用于上肢骨折内固定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需行上肢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且无困难插管表现,随机分为无肌松剂组(A组)和对照组(B... 目的探讨无肌松剂条件下表面复合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应用于上肢骨折内固定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需行上肢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且无困难插管表现,随机分为无肌松剂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诱导,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气管插管全麻,其中A组诱导时予复合咽喉及气管内表面麻醉,B组诱导及维持中按常用剂量使用阿曲库铵。对两组的插管条件,诱导及插管致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波动情况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肢体活动和呛咳反射及拔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插管条件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优秀率显著高于A组(P〈0.01);诱导及插管致两组患者MAP、HR均有明显波动,但B组较A组稳定;术中两组患者均无呛咳反射,A组仅有3例有轻度肢体活动;A组患者中无喉痉挛者,咽喉不适或疼痛者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出PACU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无肌松剂条件下表面复合静脉气管插管全麻可安全应用于ASAⅠ~Ⅱ级上肢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静脉 插管法 气管内 上肢 骨折固定术 无肌松剂 表面麻醉
下载PDF
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绍宇 杨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12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2组入手术室时(T1... 目的观察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单纯全麻。观察2组入手术室时(T1)、手术切皮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患儿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氯胺酮、咪达唑仑总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A组HR、MAP在各时点无明显改变,B组HR、MAP在T2、T3时点高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MAP在T2、T3时间点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O2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氯胺酮和咪达唑仑总用量少于B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较浅全麻下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患儿的术中管理和术后尽快苏醒,是小儿腹股沟区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小儿 手术 腹股沟区 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下载PDF
晚期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的麻醉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绍宇 杨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20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的麻醉选择。方法52例晚期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3组。Ⅰ组18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Ⅱ组2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Ⅲ组14例,采用局部麻醉。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的麻醉选择。方法52例晚期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3组。Ⅰ组18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Ⅱ组2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Ⅲ组14例,采用局部麻醉。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混浊度及新生儿预后、产妇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Ⅰ、Ⅱ组产妇麻醉后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渐趋稳定,麻醉后循环呼吸功能各观察指标情况均优于Ⅲ组(P<0.05或P<0.01)。患者术中平稳,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Ⅱ组产妇2例在胎儿娩出后出现急性肺水肿,5例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3分,需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其中2例新生儿死亡。Ⅲ组羊水混浊度、产后出血均多于Ⅰ、Ⅱ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均适宜于晚期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妊娠 心力衰竭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局部麻醉
下载PDF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韩顺宇 杨薇 刘永峰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4期182-186,共5页
患者血液管理(PBM)的提出开起了血液管理时代,PBM的关键之一是在整个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实施血液保护措施,临床应寻求最优化的血液保护措施。自体血小板分离(APP)回输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IAT)应用于术中预计出血量大的手术中,既能升高患... 患者血液管理(PBM)的提出开起了血液管理时代,PBM的关键之一是在整个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实施血液保护措施,临床应寻求最优化的血液保护措施。自体血小板分离(APP)回输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IAT)应用于术中预计出血量大的手术中,既能升高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又可改善术后凝血功能,还可减少术后失血和异体血的输入,减少围手术期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对APP回输联合AP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管理 自体血小板分离 术中自体血回输 富血小板血浆 输血
下载PDF
不同比重盐酸罗哌卡因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病人连续腰麻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志文 周泽钢 +1 位作者 杨戟 邱燕文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21期3236-3237,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比重等容等量盐酸罗哌卡因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中连续腰麻的影响。方法: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Ⅲ,随机分成C1组(轻比重液)、C2组(等比重液)、C3组(重比重液),每组20例,穿刺点选择L3~4蛛网膜下腔头向置入,Spinoc... 目的:比较不同比重等容等量盐酸罗哌卡因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中连续腰麻的影响。方法: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Ⅲ,随机分成C1组(轻比重液)、C2组(等比重液)、C3组(重比重液),每组20例,穿刺点选择L3~4蛛网膜下腔头向置入,Spinocath24G导管,分别注入上述局麻药1ml,根据麻醉平面(维持在T10平面左右)追加0.5ml至麻醉满意为止,观察给药前T0(基础值)、首剂麻醉后0.5min(T1),1min(T2),3min(T3),15min(T4),30min(T5)循环呼吸功能的变化,比较3组感觉阻滞平面,改良Bromage评分,维持时间,最高阻滞平面,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辅助用药,平均局麻药总量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麻醉后MAP(T1~T4)较基础值(T0)有显著降低(P<0.01)。C1组使用阿托品、麻黄素例数较C2、C3组明显增多,C3组运动恢复时间明显增加,3组镇静剂使用麻醉药总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腰麻后对循环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均可满足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麻醉要求,但使用等比重液更适合此类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罗哌卡因 下腹部 下肢手术 连续腰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赵朝华 赵俭 +1 位作者 何玉明 杨国艳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520-1522,共3页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联合麻醉组(胸段硬膜外麻醉+臂丛神经阻滞)和对照组(单纯胸段硬膜外麻醉),各25例。记录麻醉前(T0)、硬膜外...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联合麻醉组(胸段硬膜外麻醉+臂丛神经阻滞)和对照组(单纯胸段硬膜外麻醉),各25例。记录麻醉前(T0)、硬膜外麻醉首剂注射后15min(T1),手术切皮后5min(T2)、清除腋窝淋巴结(T3)时的SBP、DBP、HR、SpO2,观察麻醉效果,并记录辅助药使用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开始时都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在清除腋窝淋巴结时(T3)的SBP、DBP、HR对照组明显高于联合麻醉组(P<0.05);对照组在清除腋窝淋巴结时(T3)的SBP、DBP、HR与手术切皮后5min(T2)相比明显升高(P<0.05)。联合麻醉组麻醉效果整体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达到I级的为18例(72%)VS 9例(36%)。两组辅助药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麻醉组中有19例(76%)患者未使用任何辅助药,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需要使用辅助药,其中有9例(36%)还需要大剂量辅助药方能完成手术。结论胸段硬膜外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硬膜外阻滞,可安全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 乳腺癌根治术
下载PDF
长托宁复合新斯的明用于肌松拮抗作用临床观察
10
作者 杨戟 周泽钢 +1 位作者 邱燕文 何志文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6期2406-2407,共2页
目的:观察长托宁和新斯的明用于残余肌松拮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75例手术患者分成长托宁0.01 mg/kg+新斯的明0.02 mg/kg(A组),长托宁0.015 mg/kg和新斯的明0.02 mg/kg(B组),阿托品0.01 mg/kg+新斯的明0.02 mg/kg(C组)。术毕患者... 目的:观察长托宁和新斯的明用于残余肌松拮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75例手术患者分成长托宁0.01 mg/kg+新斯的明0.02 mg/kg(A组),长托宁0.015 mg/kg和新斯的明0.02 mg/kg(B组),阿托品0.01 mg/kg+新斯的明0.02 mg/kg(C组)。术毕患者有轻微呼吸后分别给予上述混合药物。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2min(T1),5min(T2),10min(T3),15min(T4)的MAP、HR、RPP、肌力、唾液分泌量、口干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MAP、肌力、唾液分泌量、口干评分无明显差异;HR,RPP在C组同A、B组在T1,T2,T3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本组T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HR在T1、T2、T3与本组T0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长托宁0.01mg/kg+新斯的明0.02 mg/kg用于术毕拮抗残余肌松效果良好,不良作用轻微,其比例适当临床运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新斯的明 肌松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仕国 角述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98-102,共5页
目的对比氢吗啡酮(HM)与舒芬太尼(SF)用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结肠癌(CRC)患者术后初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85名择期行CRC根治术(含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把44例归入HM组(H组),把41例归入SF组(S组)... 目的对比氢吗啡酮(HM)与舒芬太尼(SF)用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结肠癌(CRC)患者术后初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85名择期行CRC根治术(含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把44例归入HM组(H组),把41例归入SF组(S组)。术后H组实施氢吗啡酮PCIA;S组实施舒芬太尼PCIA。观察记录术后2 d内出现的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LBP)、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AR);术后6 h、0.5 d、1 d、2 d VAS(视觉模拟评分);术后1、2、3 d MMSE(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术后1 d 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在术后VAS评分上,2组未见明显不同(P>0.05);在术后2 d内AR发生率上,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 d Ramsay镇静评分上,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MMSE评分上,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OCD(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上,H组、S组各是15.9%(7/44)、39%(16/41),就此项指标对比2组发现存在明显区别(P<0.05);分组因素是POCD出现的独立风险因素(OR=3.307,P<0.05)。结论HM和SF皆可安全有效用于CRC根治术后患者PCIA,在镇痛效果上无区别;相比于SF,HM可使CRC根治患者的POCD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舒芬太尼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