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汉族大学生皮褶厚度与体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俊萍 张新霞 +3 位作者 马兴友 王永红 王长虹 常永丽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5,103,共5页
目的:了解北方汉族大学生皮下脂肪的发育状况及体成分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以北方生源为主的河北某高校10个班1 188(男570,女618)名汉族大学生进行身体测量,用皮褶厚度估算体密度和体脂率。结果:除体密度外,城市男、女学生的... 目的:了解北方汉族大学生皮下脂肪的发育状况及体成分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以北方生源为主的河北某高校10个班1 188(男570,女618)名汉族大学生进行身体测量,用皮褶厚度估算体密度和体脂率。结果:除体密度外,城市男、女学生的皮褶厚度、体脂率和瘦体重都高于乡村学生;男生的体密度、瘦体重均明显高于女生,皮褶厚度和体脂率却低于女生;身体3个部位皮褶厚度两两呈相关性,男生皮褶厚度肱三头肌<肩胛下<腹部,女生肩胛下<肱三头肌<腹部,呈不均匀分布;皮褶厚度除与身高没有相关性外,与体质量、BMI、腰围呈正相关性,瘦体重与其他几个指标都有明显相关性;皮褶厚度和体成分存在南北差异和时间差异。结论:北方汉族大学生皮褶厚度和体成分存在城乡、性别差异,时间因素也对其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皮褶厚度 体成分 体脂含量 汉族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味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动力及脑肠肽和神经激素分泌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新霞 何秋芹 王英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67-373,共7页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动力及脑肠肽、神经激素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动力及脑肠肽、神经激素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方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消化不良症状指数(symptom index of dyspepsia, SID)、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ean dyspepsia index,NDI),治疗前后的病理变化情况、餐后胃电图参数、胃肠动力指标及脑肠肽水平差异,并通过RT-PCR法对胃黏膜组织中胃促生长素、胆囊收缩素mRNA的表达进行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高于对照组的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下未发现明显异常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局部胃黏膜可见水肿、充血及炎性改变,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组织形态恢复正常,未发生肠上皮化生、出血及增生等改变。研究组治疗后SID评分、NDI评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餐后胃电参数均改善,且研究组餐后1导联和2导联频率、振幅、餐后/餐前功率及RA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胃肠激素、胃动素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的胃肠激素、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黏膜组织中胆囊收缩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胃促生长素mRNA水平升高,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情况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方可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肠动力,调节脑肠肽、神经激素分泌因子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促生长素、胆囊收缩素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加味方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动力 脑肠肽 神经激素
原文传递
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月红 张国红 +4 位作者 冯海燕 刘云峰 高利娟 李俊萍 张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8-540,共3页
目的观察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骨问后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辅以肌电网定位定量经皮电刺激,对照组则辅以营... 目的观察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骨问后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辅以肌电网定位定量经皮电刺激,对照组则辅以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华北制药厂出品)口服。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对2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受损神经肌电变化进行评定。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肢运动功能临床有效率(81.0%)明显优于对照组(5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骨间后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骨间后神经肘下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鲳患者骨间后神经MCV[(42.83±4.97)m/s]及肘下CMAP[(2.98±0.94)m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2组患者桡神经肘上CMAP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具有定位准确、电刺激参数适宜、安全性好等优点,能进一步促进受损神经修复、改善患肢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 肌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