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糖尿病小鼠小肠黏膜扫描电镜的观察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张献彩
张雷
-
机构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与组胚教研室
河北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
-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2815-2816,I0001,共3页
-
文摘
目的观察糖尿病小鼠小肠黏膜吸收通路的形态学是否改变,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的消化系统并发症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别选取3、5、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年龄段的db/+m正常小鼠,每组6只。灌流固定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小肠黏膜上皮及上皮下固有层的结构。结果小肠绒毛比对照组宽大;上皮细胞侧面上部的微皱褶稀疏,排列不规则;绒毛中轴的筛状孔比对照组多。结论糖尿病小鼠小肠黏膜的形态发生了改变。糖尿病时小肠黏膜的形态变化有利于物质的异常吸收。
-
关键词
肠黏膜
扫描电镜
吸收通路
-
Keywords
intestinal mucosa
electron microscope
absorb route
-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糖尿病小鼠小肠绒毛杯状细胞分泌黏原颗粒的变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献彩
-
机构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与组胚教研室
-
出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127-1128,1231,共3页
-
文摘
目的观察糖尿病小鼠小肠绒毛杯状细胞分泌的黏原颗粒是否改变,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的消化系统并发症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别选取3,5,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年龄段的db/+m正常小鼠,每组6只,标本用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后,从距Treitz韧带约10 cm处切下一段空肠,用PAS染色方法对小肠杯状细胞分泌的黏原颗粒进行观察。结果糖尿病组小肠绒毛易被破坏,糖尿病组中杯状细胞的分泌物比同月份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糖尿病组中3月龄的杯状细胞分泌物最多,8月龄最少,并且8月龄分别与3月龄、5月龄比较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随月龄增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时杯状细胞分泌物增多可能对小肠绒毛有保护作用。
-
关键词
杯状细胞
黏原颗粒
PAS染色
-
Keywords
goblet cell
mucinogen granule
PAS staining
-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