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孔与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马万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40-42,共3页
分析两孔与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四孔法腹腔镜手术,研究组行两孔法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等6项临床指标较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 分析两孔与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四孔法腹腔镜手术,研究组行两孔法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等6项临床指标较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行两孔法腹腔镜手术,能够减轻术痛,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且术式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孔 四孔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近期临床效果
下载PDF
清热解毒法联合益气养阴法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被引量:8
2
作者 宋金忠 葛焱 +4 位作者 李青 王书奇 卢瑞云 王丽丽 肖利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451-1453,1457,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联合益气养阴法分阶段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联合益气养阴法分阶段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法联合益气养阴法分阶段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肛周疼痛程度、肛周水肿情况、理化指标及创面愈合时间;对照组给予创面碘伏冲洗+复方黄柏液纱条覆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周水肿轻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WBC水平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b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采取清热解毒法联合益气养阴法分阶段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肛周疼痛及水肿,降低炎性反应,提升Hb水平,促进患者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清热解毒法 益气养阴法 分阶段治疗 炎性反应 创面 水肿 疼痛
下载PDF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急性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炳杰 胡延伟 +1 位作者 赵叶芳 张仕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817-2823,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肠缺血/再灌注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机制为干预肠缺血/再灌注后的炎性反应从而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起到保护作用。近年来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逐渐成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很好的替代来源。目的:探讨脐血间...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肠缺血/再灌注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机制为干预肠缺血/再灌注后的炎性反应从而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起到保护作用。近年来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逐渐成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很好的替代来源。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分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观察CM-Di I荧光标记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去向。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及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采用TNBS(乙醇稀释)灌肠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在TNBS建模后1 h,于尾静脉输入1×1010 L-1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对照组仅采用生理盐水灌肠。移植后3 d,分别于各组大鼠取结肠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肠道的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leptin m RNA的表达;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中环氧化酶2表达。结果与结论:1荧光示踪结果显示,移植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布于肠黏膜淋巴组织内和腺上皮细胞间,表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参与了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过程;2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肠道损伤明显加重,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较多,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肠道损伤明显减轻,细胞脱落也明显见少;leptin m RNA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呈现高表达,其表达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及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又明显大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肠黏膜环氧化酶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环氧化酶2表达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P<0.05);4提示leptin及环氧化酶2可能参与了大鼠急性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干预后明显减轻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程度,为人类急性肠缺血损伤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脐血干细胞移植 间质干细胞 再灌注损伤 组织工程 移植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大鼠 肠道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谷氨酰胺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炳杰 胡延伟 +1 位作者 赵叶芳 张仕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方法体外复苏并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备用,观察CM-Di I荧光标记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去向。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谷氨...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方法体外复苏并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备用,观察CM-Di I荧光标记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去向。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谷氨酰胺组,MSCs移植组及联合组每组各15只。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肠,损伤组采用TNB(S乙醇稀释)灌肠,在TNBS建模后1 h,谷氨酰胺组于尾静脉输入谷氨酰胺0.45 g/kg、MSCs移植组于尾静脉输入1×10^(10)/L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联合组尾静脉输入谷氨酰胺0.45 g/kg+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10^(10)/L。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各组于再灌注1 h、3 h后检测肠组织含水率;通过RT-PCR、Western blot观察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caspase-3、NF-k B、Bcl-2在谷氨酰胺联合MSCs移植后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荧光示踪法观察到移植的MSCs细胞分布于肠粘膜淋巴组织内和腺上皮细胞间,表明MSCs可能参与了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过程。各组大鼠血清中SOD、IFABP、IL-6的含量变化比较,损伤组血清中IFABP、IL-6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而谷氨酰胺组,MSCs移植组及联合组与之比较,则显著减少,联合组减少更为明显,损伤组血清中SOD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谷氨酰胺组,MSCs移植组及联合组与之比较,则显著增高,联合组增高更为明显(P<0.05)。再灌注1 h和3 h,损伤组肠组织含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损伤组相比,谷氨酰胺组、MSCs移植组及联合组肠组织含水率值均显著降低,联合组降低更为明显,而谷氨酰胺组、MSCs移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肠黏膜上皮细胞caspase-3、NF-k B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谷氨酰胺组、MSCs移植组及联合组与之比较,caspase-3、NF-k B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谷氨酰胺组及MSCs移植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谷氨酰胺组及MSCs移植后,明显减轻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其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NF-k B表达和促进Bcl-2表达减轻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谷氨酰胺 移植 大鼠 肠道损伤
下载PDF
Cx43基因修饰对大肠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炳杰 胡延伟 +1 位作者 赵叶芳 张仕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97-1702,共6页
目的通过重组质粒pBudCE4.1-Cx43转染人大肠癌SW480细胞,探讨Cx43基因修饰对大肠癌SW480放射增敏性的影响。方法用Lipofectamine TM2000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表达质粒pBudCE4.1-Cx43转染入大肠癌SW480细胞,通过RT-PCR、Western印迹检测Cx43... 目的通过重组质粒pBudCE4.1-Cx43转染人大肠癌SW480细胞,探讨Cx43基因修饰对大肠癌SW480放射增敏性的影响。方法用Lipofectamine TM2000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表达质粒pBudCE4.1-Cx43转染入大肠癌SW480细胞,通过RT-PCR、Western印迹检测Cx43在转染后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转染48 h后,分别测定各个处理组细胞Cx43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划痕染料示踪法检测细胞间通讯功能。各组细胞分别接受不同剂量6 MV X射线照射,通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每组实验重复3次。通过构建人大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10 Gy照射后肿瘤生长状况,并检测其Bcl-2基因活性。结果 Cx43 mRNA和蛋白表达,转染组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传递的荧光强度,转染组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组和空白对照相比,经过射线放射处理后,转染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经过0~8 Gy射线处理后细胞克隆形成的能力明显下降(P<0.05);10 Gy照后,转染组凋亡率为(19.86±1.53)%,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6.75±1.20)%]和空白组[(6.90±1.17)%,P<0.05];同时射线处理后移植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作用;移植瘤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转染Cx43基因能够提高人大肠癌SW480细胞对X射线的敏感性,概系因降低了细胞Bcl-2的基因表达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CX43 转染:SW480细胞 细胞增殖 敏感性
下载PDF
肛周脓肿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胡冰辉 王祥盛 +4 位作者 马万里 卢秀芬 霍军月 张晓明 王炳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0-1373,共4页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肛周脓肿患者检出病原菌分组,分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组31例、非多重耐药菌感染...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肛周脓肿患者检出病原菌分组,分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组31例、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组7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肛周脓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8株,96.43%),革兰阳性菌(4株,3.57%),112株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31株占比27.68%,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6株和大肠埃希菌24株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株;合并糖尿病、既往反复发作史、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多是肛周脓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OR=1.732;1.970;2.347,P<0.05),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诊断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74(95%CI为0.796~0.930),敏感度为64.50%,特异度为93.50%。结论肛周脓肿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居多,多重耐药菌占比较高;肛周脓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合并糖尿病、既往反复发作史、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相关,据此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病原菌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模型构建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
7
作者 王祥盛 胡冰辉 +4 位作者 马万里 卢秀芬 张晓明 李凤盛 王炳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2-1705,共4页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115例,根据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别为34例、81例;统计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115例,根据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别为34例、81例;统计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分析法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归纳.结果肛周脓肿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占60.78%,革兰阳性菌20株占39.22%,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和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亚胺培南较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耐药率较高,环丙沙星较敏感;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深部脓肿、肛周皮肤感染灶是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可根据危险因素对患者行针对性治疗和干预,以减少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切口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头孢呋辛对比甲硝唑对肛肠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效果观察
8
作者 马万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29-32,共4页
对比分析肛肠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治疗中头孢呋辛与甲硝唑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于我院进行肛肠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62例患者基本资料,经等分后分别予以头孢呋辛治疗(研究组)和甲硝唑(对照组)治疗,对比结果数据。结果 相较于对... 对比分析肛肠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治疗中头孢呋辛与甲硝唑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于我院进行肛肠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62例患者基本资料,经等分后分别予以头孢呋辛治疗(研究组)和甲硝唑(对照组)治疗,对比结果数据。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炎性因子水平更理想;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肛肠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实施头孢呋辛治疗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抑制炎性反应,缩短恢复周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呋辛 甲硝唑 肛肠手术 切口感染
下载PDF
冰硼痔疮栓治疗痔疮疼痛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军义 毛红 +5 位作者 赵希忠 赵强 唐平 李薇 李青 康进 《四川中医》 2019年第4期148-150,共3页
目的:采取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客观评价冰硼痔疮栓治疗痔疮疼痛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肛肠科门诊痔疮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采取院内制剂冰硼痔疮栓,对... 目的:采取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客观评价冰硼痔疮栓治疗痔疮疼痛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肛肠科门诊痔疮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采取院内制剂冰硼痔疮栓,对照组采取麝香痔疮栓,1次1粒,2次/天,6天为1个疗程。以各期痔疮患者主要症状肛门疼痛、出血为观察指标,对患者的创面出血、肛缘水肿程度、疼痛等症状进行等级评分。结果:冰硼痔疮栓在对各期痔疮肛门疼痛、出血的疗效均优于麝香痔疮栓组(P<0.05)。结论:冰硼痔疮栓与麝香痔疮栓均可有效缓解痔疮疼痛和出血,但冰硼痔疮栓比麝香痔疮栓更有效,起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冰硼痔疮栓 麝香痔疮栓 疼痛 出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肛周脓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霍军月 胡冰辉 +2 位作者 李青 卢秀芬 石冰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17-0020,共4页
观察在肛周脓肿患者治疗及护理中,加强其健康教育后所取得的效果,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前瞻对照分析法,纳入50例观察样本,均来自于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样本收录时间自2021年02月始,至... 观察在肛周脓肿患者治疗及护理中,加强其健康教育后所取得的效果,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前瞻对照分析法,纳入50例观察样本,均来自于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样本收录时间自2021年02月始,至2023年01月止,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脓肿切开引流术或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围手术期对两组患者进行普外科常规护理干预,依据是否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分别记为观察组各对照组各25例。结果 心理健康状况:两组患者的GAD-7及PHQ-9评分统计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明显居更低水平(P<0.05);换药时疼痛程度: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换药、第二次换药及第三次换药时疼痛VA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居更低水平(P<0.05);并发症情况: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呈现出更低的发生率;经对观察组患者肛周脓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治疗总天数加以统计,统计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统计结果比较,明显更短(P<0.05)。结论 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减轻疼痛,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肛周脓肿 生活质量 预后情况
下载PDF
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排粪梗阻综合征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玲花 李青 +4 位作者 曹爱芳 王兰 苏丹 任东林 王淼兰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3年第6期576-580,共5页
目的观察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排粪梗阻综合征(obstructive defecation syndrome,ODS)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盆底治疗专科进行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26例排粪梗阻综... 目的观察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排粪梗阻综合征(obstructive defecation syndrome,ODS)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盆底治疗专科进行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26例排粪梗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0天后患者的便秘症状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0天后,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5%(23/26)。26例患者ODS评分的排粪时间、每天有便意的排粪次数、使用泻剂的次数、排粪不尽感、排粪费力程度、粪便性状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需要手法辅助排粪、灌肠次数维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C-QOL评分的身体不适、心里社会不适、担心焦虑、满意度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ODS患者的便秘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粪梗阻综合征 骶神经磁刺激 生物反馈治疗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12
作者 马万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07-110,共4页
观察探究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混合痣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外剥内扎术与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肛肠动力学指标... 观察探究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混合痣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外剥内扎术与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肛肠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混合痣时运用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效果良好,可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安全性高,建议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痔套扎 外痔切除术 混合痣
下载PDF
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内分泌状态及性功能对比 被引量:72
13
作者 赵叶芳 王炳杰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内分泌状态及性功能。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内分泌状态及性功能。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内分泌状态及性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但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内分泌各项指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LH及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功能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除性交痛得分无明显差别外,其余指标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没有显著改变(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除了性交痛得分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后身体机能损伤较小且恢复较快,对内分泌水平和性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 内分泌 性功能
原文传递
痔病与梗阻性排粪障碍综合征共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青 钱海华 +1 位作者 苏丹 任东林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2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痔病是最常见的肛肠良性疾病,有较高的患病率和复发率。目前有关痔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多关注非遗传因素,而在遗传因素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新近的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首次证明痔病是部分遗传性疾病并确定了相关风险基因,从遗传因素... 痔病是最常见的肛肠良性疾病,有较高的患病率和复发率。目前有关痔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多关注非遗传因素,而在遗传因素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新近的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首次证明痔病是部分遗传性疾病并确定了相关风险基因,从遗传因素角度揭示了痔病与排粪障碍综合征之间潜在的共病机制。此外,既往研究多认为功能性便秘是痔病的危险因素,在合并功能性便秘的痔病患者中,尤其以排粪不协调或排空障碍的便秘类型多见。笔者团队最近的临床研究也显示了梗阻性排粪障碍综合征与痔病术后的复发率存在显著相关性。本文从非遗传因素和遗传因素这两方面梳理和归纳痔病与梗阻性排粪障碍综合征共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二者发病机制的研究、临床诊治及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病 梗阻性排粪障碍综合征 遗传易感性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