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浆液性癌及内膜上皮内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廖晓耘 王恩杰 +2 位作者 吕晓红 李荣 沈丹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癌(USC)及内膜上皮内癌(EIC)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USC和1例EIC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53、ER和PR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68岁),临床多表现为...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癌(USC)及内膜上皮内癌(EIC)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USC和1例EIC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53、ER和PR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68岁),临床多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随访10例,6例死亡,生存5~28个月(平均14个月);4例仍存活(11~36个月)。9例为单纯USC,4例混合有其他类型内膜腺癌成分。形态上,9例USC以有纤维血管轴心的宽乳头为主,被覆异型性明显的多角形或鞋钉样细胞,2例肿瘤大部分为纤细的乳头结构,1例以腺管状结构为主。2例表现为息肉表面的EIC,无间质浸润和腺体融合。3例USC的浸润成分以腺管结构为主。7例USC伴有EIC,其中2例宫颈内口、1例输卵管黏膜也可见上皮内癌改变。免疫表型:12例USC和所有EIC病变的非典型细胞对p53呈弥漫性强阳性反应,各有1例USC有ER、PR阳性表达。结论USC结构有一定的多样性,可以表现为分化好的腺管状结构。内膜活检标本中发现EIC改变时,提示可能有USC存在。应仔细检查绝经后妇女的内膜息肉以排除EIC改变。p53、ER、PR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浆液性癌 内膜上皮内癌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佟银燕 王恩杰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701-1702,共2页
目的准确认识胃肠道间质瘤(GIST),掌握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外科手术标本102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其中确诊82例GIST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重新切片、染色、分析观察,选择肿瘤细胞丰富的蜡块连续切片,每例均用CD117、C... 目的准确认识胃肠道间质瘤(GIST),掌握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外科手术标本102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其中确诊82例GIST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重新切片、染色、分析观察,选择肿瘤细胞丰富的蜡块连续切片,每例均用CD117、CD34、SMA、S-100、desmin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82例GIST占同期消化道间叶肿瘤的80.4%,其中发生于胃65例,小肠6例,结肠2例,网膜、肠系膜9例。镜下:梭形细胞为主型63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8例,2种细胞混合型11例。免疫组化显示CD117及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2.7%和76.8%、SMA、S-100蛋白灶性弱阳性为13.4%和7.3%,desmin均为阴性表达。结论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结合发病部位,CD117、CD34高表达率是GIST确诊的依据,SMA、S-100蛋白,desmin的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Twist和p53在子宫颈鳞癌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表达的病理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鸿瑞 何春年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05-111,共7页
目的:探讨Twist基因与p53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的表达及其在癌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宫颈SCC组40例,CIN组85例(CIN Ⅰ级30例,Ⅱ... 目的:探讨Twist基因与p53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的表达及其在癌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宫颈SCC组40例,CIN组85例(CIN Ⅰ级30例,Ⅱ级26例,Ⅲ级29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正常对照组)26例。用自制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wist与p53在SCC组、CIN Ⅲ组、CIN Ⅱ组、CIN Ⅰ组中的表达状况,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CIN Ⅰ组、CIN Ⅱ组、CIN Ⅲ组及SCC组的Twist表达率分别为0,10.0%,42.3%,48.3%和52.5%;p53表达率分别为0,10.0%,46.2%,51.7%和52.5%;正常对照组Twist和p53的表达与CIN Ⅰ组、CIN Ⅱ组、CIN Ⅲ组及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CC组Twist与p53呈正相关(r=0.683,P<0.05)。结论:Twist和p53随着CIN从轻到重至SCC,表达逐渐增强,表明两者共同参与了SCC癌变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Twist和p53对CIN分级、宫颈SCC的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ST P53 组织芯片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心脏原发性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孟嫦娟 张鸿瑞 +3 位作者 张建刚 霍建军 霍毅中 郭立新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原发性未分化多形性肉瘤的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原发于心脏的未分化多形性肉瘤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并进行讨论。结果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编织状,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呈圆... 目的探讨心脏原发性未分化多形性肉瘤的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原发于心脏的未分化多形性肉瘤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并进行讨论。结果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编织状,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呈圆形、梭形或上皮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间质见慢性炎细胞浸润,混有纤维母细胞及平滑肌样细胞,巨细胞散在。瘤细胞核仁明显,染色质粗颗粒状,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α1-AT、actin和lysozyme(+),myogenin、CK19和S-100(-)。结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是原发于心脏的恶性肿瘤中极为罕见的肿瘤,需要与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血管肉瘤等鉴别。治疗以手术加局部放疗、化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TCT结合HR-HPV基因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及HPV基因型与TCT结果、病理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吴杉 牛振楠 +2 位作者 孟常娟 路萌 成云云 《分析仪器》 CAS 2022年第4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TCT结合HR-HPV基因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及HPV基因型与TCT结果、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行宫颈病变的426例,均采用宫颈脱落细胞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高危型人体乳头瘤病毒(HR-HPV)基因型检测,观察HPV... 目的:探讨TCT结合HR-HPV基因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及HPV基因型与TCT结果、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行宫颈病变的426例,均采用宫颈脱落细胞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高危型人体乳头瘤病毒(HR-HPV)基因型检测,观察HPV基因型与年龄,TCT结果及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相比于HPV16或HPV18^(+),HPV16^(+)及HPV18亚型感染率在不同病例分级(CNⅠ、CNⅡ、CNⅢ、SCC)中明显升高(P<0.05);结果:与<21岁组比较,30~65岁组和>65岁组HR-HPVS阳性率升高(P<0.05);与<21岁组比较,>65岁组L-HPV阳性率降低(P<0.05);与21~29岁组比较,30~65岁组、>65岁组HR-HPV阳性率均升高(P<0.05),而L-HPV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PV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查宫颈病变级别的增高,病理阳性率随之增加(P<0.05);提示随着宫颈病变病理级别增加,高危型HP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P<0.05);TCT+HR-HPV检测的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的TCT和HR-HPV检测;TCT+HR-HPV检测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独的TCT和HR-HPV检测,将两方法联合的检测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明显升高;以16、18、31、35、39、45、51、58、68、73及82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16、18、31、58、73及82密切相关。结论:宫颈病变的诊断中联合采用TCT、HR-HPV基因检测,能尽早发现宫颈病变,进而有助于预防宫颈癌,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T HR-HPV 宫颈病变 HPV 诊断 病理分型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肿瘤常见类型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恩杰 宋永敏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8期2823-2825,共3页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是较常见的乳腺上皮性肿瘤,良性有孤立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恶性有原位乳头状癌和浸润性乳头状癌。由于这类肿瘤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上常有困难,从而难以正确诊断和处理,笔者总结该类肿瘤的临床...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是较常见的乳腺上皮性肿瘤,良性有孤立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恶性有原位乳头状癌和浸润性乳头状癌。由于这类肿瘤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上常有困难,从而难以正确诊断和处理,笔者总结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肿瘤 病理 影像
下载PDF
300例女性不孕症的子宫内膜病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军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不孕症 子宫内膜 病理诊断 女性
下载PDF
宫颈癌筛查中阴道镜检查阳性与宫颈病理诊断关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嫦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5期69-69,71,共2页
目的:研究阴道镜检查阳性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4月至6月本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16000人次,对TCT异常的210例妇女予以阴道镜检查,其中有140例妇女阴道镜检查的结果提示异常。将宫颈病理诊断的结果作为标准,综合分析阴... 目的:研究阴道镜检查阳性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4月至6月本县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16000人次,对TCT异常的210例妇女予以阴道镜检查,其中有140例妇女阴道镜检查的结果提示异常。将宫颈病理诊断的结果作为标准,综合分析阴道镜阳性在宫颈筛查中的意义。结果:单一醋白上皮发现率为77.27%,宫颈炎和CIN都存在扁平醋白,CINⅡ和CINⅢ都存在致密厚实的醋白上皮,且CIN中的二联征发现率为77.78%,三联征检出率为100.00%,醋白上皮与非典型血管的检出率为85.71%。结论: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中,阴道镜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而典型的异常阴道镜图像则能为宫颈癌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 病理诊断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40岁以下宫颈脱落细胞学的临床病理研究
9
作者 宋永敏 王恩杰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4期2168-2169,共2页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生率呈年轻化趋势。为了更好的提高该组患者的生命质量,使其更大程度的作用于社会,我们收集40岁以下宫颈细胞学ASC阳性以上并同时有组织病理对照的病例104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
关键词 宫颈细胞学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病理
下载PDF
2010-2012年度河北省邢台县上消化道肿瘤患病率调查分析
10
作者 王国玉 武如芳 +2 位作者 洪燕 杜娟 潘永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31期117-118,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河北省邢台县2010-2012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病情况及变化特点。方法筛选邢台县40~70岁高危人群7 105例,对高危人群采用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技术进行筛查,对发现的癌前病变者及癌症者及时开展相应的治疗。结果在筛... 目的调查分析河北省邢台县2010-2012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病情况及变化特点。方法筛选邢台县40~70岁高危人群7 105例,对高危人群采用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技术进行筛查,对发现的癌前病变者及癌症者及时开展相应的治疗。结果在筛查的7 105例对象中食管癌47例(0.66%),早诊率63.83%(30/47);检出胃癌41例(0.58%);早诊率34.15%(14/41);贲门癌67(0.94%),早诊率47.76%(32/67)。男性的食管癌、胃癌、贲门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邢台县男性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高于女性,且近年来不断有上升趋势。建议改善饮食结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早防早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上消化道 早诊率 患病率 邢台县 河北
下载PDF
超声造影表现评估乳腺癌患者血管生成拟态的可行性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鹏媛 刘丽娜 +3 位作者 慈丽娜 王卓 付赵虎 张鸿瑞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464-470,共7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表现评估乳腺癌患者血管生成拟态(VM)的可行性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186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54.38岁;肿瘤直径1.3~4.3 cm,平均直径2.87 cm;...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表现评估乳腺癌患者血管生成拟态(VM)的可行性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186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54.38岁;肿瘤直径1.3~4.3 cm,平均直径2.87 cm;肿瘤临床分期,Ⅰ期52例,Ⅱ期69例,Ⅲ期29例,Ⅳ期37例;腋窝淋巴结转移87例,无转移99例。均于术前完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术后标本行病理检查。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超声造影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病理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并通过高碘酸-希夫反应和CD34染色法进一步标记VM,根据其检测结果将其分为VM阳性组和VM阴性组。比较两组乳腺癌超声特征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评价各因素对VM阳性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186例乳腺癌患者中VM阳性组48例,VM阴性组138例。VM阳性组与VM阴性组患者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M阳性组患者的特征为不规整形态、不清晰边界及快进快退和快进慢退增强模式;VM阴性组特征为形态规整、边界清晰,以慢进慢退和慢进快退增强模式。两组组间增强形态、增强边界、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造影增强形态、增强边界及增强模式诊断VM阳性的AUC分别为0.746、0.778和0.682,其中增强边界的诊断价值最高,准确度为86.2%,灵敏度为69.4%,特异度为91.5%。Ki-67高表达组中VM阳性率为43.94%,较Ki-67低表达组VM阳性率20.37%明显偏高(P <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VM、Ki-67高表达,两者表达水平密切相关,且VM阳性的超声造影特征存在明显特点,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整,增强模式为快进快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癌 血管生成拟态(VM) 影像特征 KI-67 评估价值
下载PDF
外周血细胞外囊泡中lncRNAH19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分析
12
作者 李华 刘俊英 +2 位作者 张建刚 王占魁 李俊青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65-170,195,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表达水平对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经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PBC的84例患者设为PBC组,另选择同期来...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表达水平对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经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PBC的84例患者设为PBC组,另选择同期来院的46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获取PBC患者的肝脏病变组织,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进行肝纤维化分期及肝脏炎症反应分级。提取外周血细胞外囊泡,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采用纳米颗粒示踪分析法对外周血细胞外囊泡中颗粒数进行定量分析,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外周血细胞外囊泡的特异性标志物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外周血细胞外囊泡中H19的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外周血细胞外囊泡中H19表达水平对PB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PBC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细胞外囊泡直径约为100 nm,均有完整膜结构,囊泡表面均可检测出CD63、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ALG-2相互作用蛋白X(Alix)的表达,且PBC组的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PBC组的外周血细胞外囊泡中H1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阳性、抗核膜糖蛋白210(GP210)抗体阳性、肝脏炎症反应G2~G3级的PB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中H19表达水平分别较AMA-M2阴性、抗GP210抗体阴性、肝脏炎症反应G0~G1级的PBC患者均显著升高(P均<0.05)。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PB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中H19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各期肝纤维化患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细胞外囊泡中H19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658,P<0.05)。外周血细胞外囊泡中H19预测肝纤维化、进展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721、0.745和0.784。结论PB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中lncRNA H19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其与肝纤维化及肝脏炎症反应严重程度均有相关性,有潜力成为预测肝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肝纤维化 肝脏炎症反应 细胞外囊泡 长链非编码RNAH19
下载PDF
Slug在调控宫颈鳞状细胞癌上皮-间充质转变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萌 杜建层 +3 位作者 丁洋 高峰 王恩杰 王晓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5-978,共4页
目的观察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lug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上皮-间充质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临床慢性宫颈炎标本25例、CIN 3级标本3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98例,分别用免疫组... 目的观察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lug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上皮-间充质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临床慢性宫颈炎标本25例、CIN 3级标本3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98例,分别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lug、E-cadherin、α-SMA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Slug和α-SM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并随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加强(P<0.01);E-cadherin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 Slug可能通过调控EMT从而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充质转变 SLUG基因
下载PDF
Ⅱ期直肠癌的进一步分期和术后辅助化疗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权 白续国 +1 位作者 战忠利 李文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08-610,共3页
目的:探讨Ⅱ期直肠癌的进一步分期和术后是否辅助化疗问题。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对我院自1985~1998年间收治的282 例Ⅱ期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1组与B2组间生存率比较有明显差异;B1组中单术组与辅化组间生... 目的:探讨Ⅱ期直肠癌的进一步分期和术后是否辅助化疗问题。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对我院自1985~1998年间收治的282 例Ⅱ期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1组与B2组间生存率比较有明显差异;B1组中单术组与辅化组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B2组中单术组与辅化组间生存率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建议将原直肠癌分期系统中的Ⅱ期或B期进一步分为ⅡA、、ⅡB期或B1、B2期。ⅡA或B1期患者可不予术后化疗;ⅡB或B2期患者应予术后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手术疗法 化疗疗法
下载PDF
近交系HFJ大鼠的抗肿瘤细胞Walker-256特性
15
作者 张焕铃 张建刚 +5 位作者 刘军须 郑龙 连伟光 尤红煜 刘健敏 刘福英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0-634,共5页
目的检测近交系HFJ大鼠的肿瘤学特性。方法采用大鼠肿瘤细胞Walker-256分别接种HFJ大鼠和Wistar大鼠制作腹水瘤、实体瘤模型,观察两种动物对同一种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及免疫反应差异。结果对于腹水瘤Walker-256接种7d,Wistar大鼠有6只腹... 目的检测近交系HFJ大鼠的肿瘤学特性。方法采用大鼠肿瘤细胞Walker-256分别接种HFJ大鼠和Wistar大鼠制作腹水瘤、实体瘤模型,观察两种动物对同一种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及免疫反应差异。结果对于腹水瘤Walker-256接种7d,Wistar大鼠有6只腹水产生为阴性,HFJ大鼠腹水产生均为阳性。继续观察至20d,可见到Wistar大鼠有3只腹水阴性(阳性率9/12,死亡2只,染色体用1只),而HFJ大鼠腹水全部为阴性(阳性率0/12,死亡2只,染色体用1只)。腹水中Walker-256细胞染色体分析,Wistar大鼠和HFJ大鼠众数变化范围均为50~62条,无显著差异。实体瘤接种7d,Wistar大鼠和HFJ大鼠均可触摸到右侧腋下有肿块产生。20d后Wistar大鼠除2只肿块消失外其他均有肿块存在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大(阳性率13/15);所有HFJ大鼠腋下肿块均变软并逐渐消失(阳性率0/15)。检测各组大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发现正常HFJ大鼠IgM、IgA显著低于Wistar大鼠(P<0.01),IgG差异不显著。荷瘤组HFJ大鼠和Wistar大鼠IgG均高于各自正常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Wist-ar大鼠腹水瘤阳性组IgG显著低于阴性组和HFJ腹水阳性组(P<0.05),Wistar大鼠实体瘤阳性组也显著低于HFJ实体阳性组(P<0.01)。Wistar大鼠腹水瘤阳性组IgM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Wistar大鼠腹水瘤阴性组和HFJ大鼠腹水瘤、实体瘤阳性组IgM均高于各自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细胞免疫结果显示各组CD4+数量差异不显著;正常HFJ大鼠CD8+显著少于Wistar大鼠(P<0.05),Wistar大鼠腹水瘤和实体瘤阳性组CD8+数量较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5)。各荷瘤阴性组大鼠CD8+数量均较正常值增加,除Wistar大鼠腹水瘤和HFJ实体瘤阴性组大鼠差异显著(P<0.05)外,其他均不显著;CD4+/CD8+结果与CD8+相反。结论 HFJ大鼠具有抗大鼠肿瘤细胞Walker-256的特性,腹水瘤及实体瘤均不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交系 大鼠 抗肿瘤 Walker-256肿瘤细胞 免疫
下载PDF
横纹肌样脑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建刚 张鸿瑞 +1 位作者 何春年 孟嫦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rhabdoid meningiom,RM)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对1例RM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例RM主要由横纹肌样形态区域构成,并可见典型的纤维性脑膜瘤形...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rhabdoid meningiom,RM)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对1例RM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例RM主要由横纹肌样形态区域构成,并可见典型的纤维性脑膜瘤形态区。肿瘤细胞体积中等偏大,可见胞质内包涵体样结构;细胞核大,偏位,可见明显核仁,核内假包涵体多见,核分裂象多见,并见出血坏死区。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vimentin(),S-100(),EMA局灶(+),p53弱(+),PCNA弱(+),GFAP、HMB-45和desmin均(-)。结论 RM是发生于颅内的较少见的脑膜瘤亚型,需要与恶性黑色素瘤、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浆细胞瘤、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横纹肌样脑膜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脊索瘤样脑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鸿瑞 张建刚 +1 位作者 何春年 孟嫦娟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脊索瘤样脑膜瘤(chordoid meningiomas,CM)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应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例CM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CM病理特点为黏液样基质中有呈分叶状或条索状排列的肿瘤细... 目的:探讨脊索瘤样脑膜瘤(chordoid meningiomas,CM)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应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例CM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CM病理特点为黏液样基质中有呈分叶状或条索状排列的肿瘤细胞,细胞质呈淡染或嗜酸性染色,部分细胞呈液滴状,分布于黏液样基质中,类似脊索瘤样细胞;肿瘤细胞中亦可见典型脑膜上皮细胞区域。组织化学染色阿尔辛蓝-过碘酸-Schiff反应(alcian blue and peridic acid-schiff’sreacyion,AB/PAS)呈阳性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表达阳性,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灶状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pan cytokeratin,CKpan)、S-100钙结合蛋白(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100)表达阴性。结论:CM是发生于颅内的较少见的脑膜瘤亚型,需要与脊索瘤、黏液性软骨肉瘤及转移性黏液腺癌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脊索瘤样脑膜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宋永敏 王恩杰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3356-3357,共2页
无痛人工流产术是终止妊娠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常规人工流产术中,患者常会出现焦虑、紧张、躁动、挣扎、痛苦等情况,以至导致患者疼痛难忍、子宫穿孔、吸宫不全、大出血、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并发症的发生。无痛人工流产术采取了麻醉方法... 无痛人工流产术是终止妊娠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常规人工流产术中,患者常会出现焦虑、紧张、躁动、挣扎、痛苦等情况,以至导致患者疼痛难忍、子宫穿孔、吸宫不全、大出血、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并发症的发生。无痛人工流产术采取了麻醉方法,相当于在患者睡眠中完成手术,且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因此目前被大多数早孕患者所接受[1,2],为减少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对57例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满意度 镇痛效果 人工流产综合征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DLL4与VEGF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如芳 王国玉 +2 位作者 洪燕 杜娟 潘永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249-1250,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DLL4与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80例)与对照组(n=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卡倍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 目的探究分析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DLL4与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80例)与对照组(n=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卡倍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基于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LL4(Delta like样配体4)与VEGF(细胞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观察记录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应用SPSS21.0软件做组间差异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DLL4及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DLL4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强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的安全性较高,疗效显著,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同时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DLL4与VEGF水平,因此血清DLL4与VEGF水平检测可能作为胃癌治疗与病情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胃癌 疗效 DLL4 VEGE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晶晶 董睿 +4 位作者 石双颖 郑洋 左玮玮 孟嫦娟 薛汉杰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4期2516-2518,共3页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4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含紫杉类药物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4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含紫杉类药物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及癌因性疲乏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3~4级骨髓抑制、2~4级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躯体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乳腺癌化疗可以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参芪扶正注射液 化疗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