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联用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1
作者
李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8-30,共3页
研究联用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2022年1月接诊104例阴虚风动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将其均分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穴位注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
研究联用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2022年1月接诊104例阴虚风动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将其均分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穴位注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养阴通络汤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NIHSS评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s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ADL评分、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平均血流速度(MF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用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在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时可及时将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联合运用其中,促使治疗质量、治疗效率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通络汤
穴位注射
阴虚风动型脑梗死
血脂水平
氧化应激指标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化痰通络汤(加味)对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治疗价值分析
2
作者
李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8-30,共3页
探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加味化痰通络汤,观察两组NIHSS评分、Barther指数、中医证...
探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加味化痰通络汤,观察两组NIHSS评分、Barther指数、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低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加味化痰通络汤可明显改善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神经缺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其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络汤(加味)
风痰瘀阻型
脑梗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否手法复位的比较
3
作者
章志梁
朱晶晶
+1 位作者
莫涛
杨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928-1934,共7页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联合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单纯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non-union,OVCF-NU)的疗效。[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联合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单纯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non-union,OVCF-NU)的疗效。[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0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OVCF-NU患者分为两组,45例行手法复位联合PCVP治疗(复位组),另外45例未复位,仅行单纯PCVP治疗(未复位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指标。[结果]复位组手术时间[(40.6±6.7)min vs(36.5±5.6)min,P=0.002]、术中X线曝光次数[(22.0±3.0)次vs(20.3±2.5)次,P=0.004]均显著多于未复位组,但是,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有效弥散倍数、骨水泥渗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6.0±2.0)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末次随访,复位组ODI评分显著优于未复位组[(13.3±3.4)vs(15.0±4.0),P=0.03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局部后凸Cobb角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3 d、末次随访复位组伤椎前缘高度比[(69.5±8.4)%vs(65.4±8.2)%,P=0.024;(68.0±8.0)%vs(64.5±7.8)%,P=0.042]、伤椎后缘高度比[(84.5±4.0)%vs(82.0±3.6)%,P=0.003;(82.7±4.2)%vs(80.2±3.8)%,P=0.005]均显著优于未复位组,末次随访复位组局部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未复位组[(11.2±1.8)°vs(12.7±3.0)°,P=0.006]。[结论]手法复位联合PCVP治疗OVCF-NU安全有效,能快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及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
手法复位
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
原文传递
特发性脊柱侧弯骨盆手法矫正联合核心肌群训练
4
作者
章志梁
朱晶晶
高晓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2092-2096,共5页
[目的]观察骨盆矫正手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的疗效。[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5月86例AI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分别给予骨盆矫正手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复合组)和单纯核心训...
[目的]观察骨盆矫正手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的疗效。[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5月86例AI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分别给予骨盆矫正手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复合组)和单纯核心训练(训练组),均干预12周。对比两组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治疗后12周,两组VAS评分、ODI与躯干旋转角度均显著减少(P<0.05),SAQ、SRS-22评分与腰背肌力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前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复合组VAS评分、ODI、 SAQ [(65.2±5.3) vs (61.4±5.8), P=0.002]、SRS-22评分[(91.2±8.4) vs (84.8±9.3),P<0.001]、腰背肌力[(440.5±18.3) N·m vs (410.8±17.4) N·m, P<0.001]与躯干旋转角度[(5.2±1.0)°vs (6.5±1.1)°, P<0.001]均显著优于训练组。影像方面,治疗后12周,两组主弯Cobb角、AT均显著减小(P<0.05),治疗前两组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复合组主弯Cobb角和AT均显著优于训练组。[结论]相比单一核心肌群训练,骨盆矫正手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AIS能增强患儿腰背肌力,改善其脊柱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骨盆矫正手法
核心肌群训练
脊柱功能
原文传递
题名
联用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1
作者
李雪
机构
邢台爱晚红枫康复医院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8-30,共3页
文摘
研究联用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2022年1月接诊104例阴虚风动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将其均分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穴位注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养阴通络汤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NIHSS评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s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ADL评分、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平均血流速度(MF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用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在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时可及时将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联合运用其中,促使治疗质量、治疗效率不断提升。
关键词
养阴通络汤
穴位注射
阴虚风动型脑梗死
血脂水平
氧化应激指标
脑血流动力学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痰通络汤(加味)对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治疗价值分析
2
作者
李雪
机构
邢台爱晚红枫康复医院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8-30,共3页
文摘
探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加味化痰通络汤,观察两组NIHSS评分、Barther指数、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低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加味化痰通络汤可明显改善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神经缺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其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化痰通络汤(加味)
风痰瘀阻型
脑梗死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否手法复位的比较
3
作者
章志梁
朱晶晶
莫涛
杨磊
机构
邢台爱晚红枫康复医院
河南省洛阳正骨
医院
(河南省骨科
医院
)
洛阳市第三人民
医院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
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928-1934,共7页
基金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21ZY2252)。
文摘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联合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单纯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non-union,OVCF-NU)的疗效。[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0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OVCF-NU患者分为两组,45例行手法复位联合PCVP治疗(复位组),另外45例未复位,仅行单纯PCVP治疗(未复位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指标。[结果]复位组手术时间[(40.6±6.7)min vs(36.5±5.6)min,P=0.002]、术中X线曝光次数[(22.0±3.0)次vs(20.3±2.5)次,P=0.004]均显著多于未复位组,但是,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有效弥散倍数、骨水泥渗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6.0±2.0)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末次随访,复位组ODI评分显著优于未复位组[(13.3±3.4)vs(15.0±4.0),P=0.03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局部后凸Cobb角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3 d、末次随访复位组伤椎前缘高度比[(69.5±8.4)%vs(65.4±8.2)%,P=0.024;(68.0±8.0)%vs(64.5±7.8)%,P=0.042]、伤椎后缘高度比[(84.5±4.0)%vs(82.0±3.6)%,P=0.003;(82.7±4.2)%vs(80.2±3.8)%,P=0.005]均显著优于未复位组,末次随访复位组局部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未复位组[(11.2±1.8)°vs(12.7±3.0)°,P=0.006]。[结论]手法复位联合PCVP治疗OVCF-NU安全有效,能快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及后凸畸形。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
手法复位
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
Keywords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non-union
manual reduction
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
分类号
R687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特发性脊柱侧弯骨盆手法矫正联合核心肌群训练
4
作者
章志梁
朱晶晶
高晓光
机构
邢台爱晚红枫康复医院
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2092-2096,共5页
基金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21ZY2252)。
文摘
[目的]观察骨盆矫正手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的疗效。[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5月86例AI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分别给予骨盆矫正手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复合组)和单纯核心训练(训练组),均干预12周。对比两组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治疗后12周,两组VAS评分、ODI与躯干旋转角度均显著减少(P<0.05),SAQ、SRS-22评分与腰背肌力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前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复合组VAS评分、ODI、 SAQ [(65.2±5.3) vs (61.4±5.8), P=0.002]、SRS-22评分[(91.2±8.4) vs (84.8±9.3),P<0.001]、腰背肌力[(440.5±18.3) N·m vs (410.8±17.4) N·m, P<0.001]与躯干旋转角度[(5.2±1.0)°vs (6.5±1.1)°, P<0.001]均显著优于训练组。影像方面,治疗后12周,两组主弯Cobb角、AT均显著减小(P<0.05),治疗前两组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复合组主弯Cobb角和AT均显著优于训练组。[结论]相比单一核心肌群训练,骨盆矫正手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AIS能增强患儿腰背肌力,改善其脊柱功能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骨盆矫正手法
核心肌群训练
脊柱功能
Keywords
idiopathic scoliosis
pelvic correction manipulation
core muscle training
spinal function
分类号
R682.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联用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李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化痰通络汤(加味)对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治疗价值分析
李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否手法复位的比较
章志梁
朱晶晶
莫涛
杨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4
特发性脊柱侧弯骨盆手法矫正联合核心肌群训练
章志梁
朱晶晶
高晓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202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