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用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1
作者 李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8-30,共3页
研究联用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2022年1月接诊104例阴虚风动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将其均分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穴位注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 研究联用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2022年1月接诊104例阴虚风动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将其均分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穴位注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养阴通络汤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NIHSS评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s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ADL评分、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平均血流速度(MF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用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在对阴虚风动型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时可及时将养阴通络汤、穴位注射联合运用其中,促使治疗质量、治疗效率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通络汤 穴位注射 阴虚风动型脑梗死 血脂水平 氧化应激指标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加味)对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治疗价值分析
2
作者 李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8-30,共3页
探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加味化痰通络汤,观察两组NIHSS评分、Barther指数、中医证... 探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加味化痰通络汤,观察两组NIHSS评分、Barther指数、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低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加味化痰通络汤可明显改善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神经缺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其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络汤(加味) 风痰瘀阻型 脑梗死
下载PDF
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否手法复位的比较
3
作者 章志梁 朱晶晶 +1 位作者 莫涛 杨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928-1934,共7页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联合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单纯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non-union,OVCF-NU)的疗效。[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联合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单纯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non-union,OVCF-NU)的疗效。[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0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OVCF-NU患者分为两组,45例行手法复位联合PCVP治疗(复位组),另外45例未复位,仅行单纯PCVP治疗(未复位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指标。[结果]复位组手术时间[(40.6±6.7)min vs(36.5±5.6)min,P=0.002]、术中X线曝光次数[(22.0±3.0)次vs(20.3±2.5)次,P=0.004]均显著多于未复位组,但是,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有效弥散倍数、骨水泥渗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6.0±2.0)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末次随访,复位组ODI评分显著优于未复位组[(13.3±3.4)vs(15.0±4.0),P=0.03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局部后凸Cobb角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3 d、末次随访复位组伤椎前缘高度比[(69.5±8.4)%vs(65.4±8.2)%,P=0.024;(68.0±8.0)%vs(64.5±7.8)%,P=0.042]、伤椎后缘高度比[(84.5±4.0)%vs(82.0±3.6)%,P=0.003;(82.7±4.2)%vs(80.2±3.8)%,P=0.005]均显著优于未复位组,末次随访复位组局部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未复位组[(11.2±1.8)°vs(12.7±3.0)°,P=0.006]。[结论]手法复位联合PCVP治疗OVCF-NU安全有效,能快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及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 手法复位 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
原文传递
特发性脊柱侧弯骨盆手法矫正联合核心肌群训练
4
作者 章志梁 朱晶晶 高晓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2092-2096,共5页
[目的]观察骨盆矫正手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的疗效。[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5月86例AI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分别给予骨盆矫正手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复合组)和单纯核心训... [目的]观察骨盆矫正手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的疗效。[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5月86例AI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分别给予骨盆矫正手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复合组)和单纯核心训练(训练组),均干预12周。对比两组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治疗后12周,两组VAS评分、ODI与躯干旋转角度均显著减少(P<0.05),SAQ、SRS-22评分与腰背肌力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前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复合组VAS评分、ODI、 SAQ [(65.2±5.3) vs (61.4±5.8), P=0.002]、SRS-22评分[(91.2±8.4) vs (84.8±9.3),P<0.001]、腰背肌力[(440.5±18.3) N·m vs (410.8±17.4) N·m, P<0.001]与躯干旋转角度[(5.2±1.0)°vs (6.5±1.1)°, P<0.001]均显著优于训练组。影像方面,治疗后12周,两组主弯Cobb角、AT均显著减小(P<0.05),治疗前两组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复合组主弯Cobb角和AT均显著优于训练组。[结论]相比单一核心肌群训练,骨盆矫正手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AIS能增强患儿腰背肌力,改善其脊柱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骨盆矫正手法 核心肌群训练 脊柱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