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护生态 调整结构 走向市场——西藏那曲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几点想法
1
作者 洛扎 《西藏畜牧兽医》 2002年第1期84-91,共8页
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那曲的农牧业经济同全区一样,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实现着质的突破和飞跃。但是在现阶段一是草原生态日趋恶化;二是农牧业内部结构严重不合理;三理农畜产品的商品率... 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那曲的农牧业经济同全区一样,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实现着质的突破和飞跃。但是在现阶段一是草原生态日趋恶化;二是农牧业内部结构严重不合理;三理农畜产品的商品率非常之低;这三大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农牧区发展和稳定的突出的“瓶颈”因素。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统揽全局,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有效解决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工作新阶段生态矛盾、结构矛盾、市场矛盾等三大课题是摆在农牧区经济工作的首要问题。实现草原生态的保护建设,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牧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要从多方面下功夫。建护生态、调整结构、走向市场,是新阶段我地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和落实“四次会”、“六代会”精神的积极响应。本文在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那曲农牧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等作了归纳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那曲地区 结构调整 产业化经营 畜牧业 草原生态建设 市场导向
下载PDF
基于CASA模型的藏北地区草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格局 被引量:61
2
作者 高清竹 万运帆 +5 位作者 李玉娥 林而达 杨凯 江村旺扎 王宝山 李文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526-2532,共7页
基于1981-2004年遥感监测和气象数据,采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模拟分析藏北地区草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水热条件的制约,藏北地区草地植被NPP空间分布规律呈水平地带性... 基于1981-2004年遥感监测和气象数据,采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模拟分析藏北地区草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水热条件的制约,藏北地区草地植被NPP空间分布规律呈水平地带性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由230gC·m^-2·a^-1减少到接近0.藏北地区草地植被NPP整体水平较低,年均草地植被总NPP为21.5×10^12g C·a^-1,多年平均值仅为48.1g C·m^-2·a^-1,明显低于青藏高原和其它草原区.藏北地区坡度小于1°平地和平滩地,以及南坡的草地植被年平均NPP相对较低.藏北主要高寒草地7-9月NPP占全年NPP的64.0%~70.0%.1981-2004年间,藏北地区草地植被总NPP的年际变化较大,并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地区 高寒草地 NPP 时空格局 CASA模型
下载PDF
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38
3
作者 高清竹 李玉娥 +5 位作者 林而达 江村旺扎 万运帆 熊伟 王宝山 李文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5-973,共9页
根据草地退化国家标准和藏北地区草地退化实际情况以及遥感数据特征,选择草地植被盖度为草地退化的遥感监测指标,建立藏北地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藏北地区近24年的草地退化进行遥感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藏北地区草地... 根据草地退化国家标准和藏北地区草地退化实际情况以及遥感数据特征,选择草地植被盖度为草地退化的遥感监测指标,建立藏北地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藏北地区近24年的草地退化进行遥感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现状(2004年)十分严重,重度和极重度退化草地面积分别占草地总面积的8.0%和1.7%,区域草地退化指数(GDI)为1.86,接近中度退化等级;其中藏北地区冰川与雪山及其周围等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区域和交通要道沿线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区域的草地退化相对严重;从1981年到2004年的近24年以来,藏北地区及其各个区域草地退化较为严重,其草地退化等级分布比例和草地退化指数年际波动较大,草地退化等级在轻度退化至重度退化等级之间波动;近几年藏北全地区总体草地退化情况及中部、东部和北部地区的草地退化具有更加严重的趋势,而西部地区草地退化状况则略有减缓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遥感监测 时空分布特征 藏北地区
下载PDF
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及其趋势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杨凯 高清竹 +5 位作者 李玉娥 林而达 盛文萍 江村旺扎 王宝山 李文福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0-416,共7页
根据草地退化国家标准和藏北地区草地退化实际情况,结合藏北地区1981—2004年多年遥感监测数据以及其它相关数据,采用遥感手段和GIS技术,分析藏北地区草地退化与坡向、坡度和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并计算藏北地区草地退化趋势系数,对该地... 根据草地退化国家标准和藏北地区草地退化实际情况,结合藏北地区1981—2004年多年遥感监测数据以及其它相关数据,采用遥感手段和GIS技术,分析藏北地区草地退化与坡向、坡度和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并计算藏北地区草地退化趋势系数,对该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藏北地区,草地退化主要发生在平地(坡度小于1°)草地,平地的草地退化趋势比坡地显著,阳坡的草地退化指数(GDI)大于阴坡。在草地面积最大的4 500-5 250 m的海拔高度范围内,草地退化明显,草地退化趋势也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地区 高寒草地 坡向 坡度 草地退化指数(GDI) 草地退化趋势系数
下载PDF
近期藏北地区草地景观结构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清竹 万运帆 +6 位作者 李玉娥 江村旺扎 盛文萍 王宝山 李文福 李颖 郝向伟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3期333-337,共5页
根据1990年和2000年的两期Landsat-TM数据,应用景观类型斑块等级结构和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标,选择藏北地区为研究区,进行景观结构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高寒草原与高寒草甸是该地区主体景观类型;2)高寒荒漠大幅度扩展,... 根据1990年和2000年的两期Landsat-TM数据,应用景观类型斑块等级结构和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标,选择藏北地区为研究区,进行景观结构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高寒草原与高寒草甸是该地区主体景观类型;2)高寒荒漠大幅度扩展,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冰川与雪山等景观类型的减少,使区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同时也增大了水域分布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但也引起了洪涝灾害,减少了草地面积;3)景观破碎化明显增强,景观异质性在不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TM数据 藏北地区 景观结构 土地利用变化
下载PDF
西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牦牛育肥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光宗 《西藏科技》 2008年第5期55-57,共3页
本文针对西藏畜牧业产业化牦牛育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并提出了育肥技术操作规程及技术指标,以便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西藏 牦牛育肥 操作规程
下载PDF
加入WTO后那曲高寒草地畜牧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
7
作者 袁勇 《西藏畜牧兽医》 2003年第1期24-27,共4页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问题。本文从那曲高寒草地畜牧业入手,谈了挑战、机遇和对策,仅供商榷。
关键词 那曲高寒 草地畜牧业 中国 入世 WTO 特色经济 产业化 畜产品检疫 科技
下载PDF
西藏那曲西部绒山羊现状 成就 问题与对策
8
作者 袁勇 雷彩侠 《西藏畜牧兽医》 2003年第2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那曲地区 绒山羊产业 现状 发展 资源利用 产业带 产业化
下载PDF
藏北高寒草地NPP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36
9
作者 高清竹 万运帆 +4 位作者 李玉娥 盛文萍 江村旺扎 王宝山 李文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612-4619,共8页
基于1981~2004年多年遥感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以及其它相关数据,采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藏北地区草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分析草地植被NPP变化趋势的空间格局及其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近24... 基于1981~2004年多年遥感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以及其它相关数据,采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藏北地区草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分析草地植被NPP变化趋势的空间格局及其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近24a以来,藏北绝大部分区域(约占草地总面积的88.61%)草地植被NPP变化趋势不明显;而草地植被NPP变化趋势显著的区域仅占草地总面积的11.39%,其中显著降低约占11.30%,显著增高仅占0.09%。在藏北地区,高海拔区域有较大比例(大于26%)的草地NPP显著降低;坡度在15~30°之间区域的草地NPP变化幅度较大;而坡向对草地NPP变化趋势的影响不大。藏北地区居民点对草地NPP变化趋势的负面影响小于道路影响;从综合影响来看,离道路和居民点越近、人类活动强度及其对草地NPP变化趋势的影响越大,尤其是草地NPP显著增高区域只分布在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的第一个缓冲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地区 高寒草地 NPP 变化趋势 人类活动 响应
下载PDF
藏药瑞香狼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亚伟 庄丽 +7 位作者 席溢 干珠扎布 高清竹 郭红保 江村旺扎 崔箭 庞宗然 阿里穆斯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2-66,共5页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是瑞香科狼毒属植物,其干燥根入药.作为传统藏药材,瑞香狼毒在藏医药中的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有关瑞香狼毒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抗艾滋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对狼毒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是瑞香科狼毒属植物,其干燥根入药.作为传统藏药材,瑞香狼毒在藏医药中的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有关瑞香狼毒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抗艾滋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对狼毒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瑞香狼毒主要含有黄酮类、二萜类、香豆素类及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惊厥、抗癫痫、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 ) 藏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中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的发生状况与防控 被引量:39
11
作者 王乐元 次真 +4 位作者 吴国珍 安荣祥 周明 多杰热登 蔡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7-720,共4页
2007年7月,我国首次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发生了小反刍兽疫疫病流行。从2007年7月9日到11月15日,先后在阿里地区革吉、日土、札达、改则4个县出现疫情,共20个疫点,羊发病6 122只,死亡1 888只。2008年6月,在那曲地区尼玛县双湖区再次发... 2007年7月,我国首次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发生了小反刍兽疫疫病流行。从2007年7月9日到11月15日,先后在阿里地区革吉、日土、札达、改则4个县出现疫情,共20个疫点,羊发病6 122只,死亡1 888只。2008年6月,在那曲地区尼玛县双湖区再次发现小反刍兽疫疫情,病羊及同群羊合计6 690只。为消灭该病,采取了扑杀、大规模免疫、检疫和移动控制、疫源追溯和监测、野生动物控制及其他风险控制等一系列措施。阿里和那曲地区共有111 967只发病及同群绵羊和山羊被扑杀。对全自治区2 200多万只绵羊和山羊进行了免疫。作者对此次西藏小反刍兽疫疫情的诊断、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报告,对2007年至2010年西藏自治区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小反刍兽疫 防控
下载PDF
施用有机肥对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党永智 李欣 +3 位作者 权欣 德科加 张明 芦光新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6期4-6,共3页
为了研究施用有机肥对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样方法测定不同处理样方内的植物种类、株高、盖度,然后测定其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在单年施用有机肥的情况下,有机肥施肥量为480 g/m^2时地上生物量增加;在连续两年施... 为了研究施用有机肥对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样方法测定不同处理样方内的植物种类、株高、盖度,然后测定其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在单年施用有机肥的情况下,有机肥施肥量为480 g/m^2时地上生物量增加;在连续两年施用有机肥的情况下,有机肥施肥量大于80 g/m^2时地上生物量增加。在相同施肥量的条件下,连续两年施用有机肥会明显提高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有机肥施用量为A1 480 g/m^2时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量为60.75%,有机肥施用量为A2 320 g/m^2时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量为37.69%,有机肥施用量为A3 160 g/m^2时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量为51.84%,有机肥施用量为A4 80 g/m^2时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量为39.23%,有机肥施用量为A5 40g/m^2时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量为12.57%,有机肥施用量为A6 20 g/m^2时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量为7.80%;单年施用有机肥条件下,有机肥施用量为A1 480 g/m^2时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量为23.06%,有机肥施用量为A2 320 g/m^2时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量为1.92%,施用量为A3 160 g/m^2时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量为4.78%,施用量为A4 80 g/m^2时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量为2.41%,施用量为A6 20g/m^2,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量为0.85%。由此可见,在相同施肥量的条件下,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量与施肥次数有关,连续两年施用有机肥提高牧草地上生物量的效果优于单年施用有机肥的方式。但有机肥的施肥量和施用次数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有机肥 地上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安秦、和秦及和安秦杂交肉牛的产肉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田军德 穆国鹏 +3 位作者 蔺彦龙 昝林森 辛亚平 田万强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6期24-28,共5页
[目的]旨在分析安秦、和秦、和安秦三种杂交肉牛的产肉性能。[方法]选择和秦、安秦和安秦杂、秦川肉牛各5头作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测定三种杂交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高档肉产率等指标,并... [目的]旨在分析安秦、和秦、和安秦三种杂交肉牛的产肉性能。[方法]选择和秦、安秦和安秦杂、秦川肉牛各5头作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测定三种杂交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高档肉产率等指标,并进行分析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杂交组合各分析指标均高于秦川牛,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和安秦各指标除胴体净肉率外都高于安秦、和秦,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和安秦三元杂交组合肉用性能最好,其次是和秦两元杂交组合,最后是安秦两元杂交组合;犍牛产肉性能优于母牛,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和秦、安秦、和安秦三个杂交组合产肉性能和高档肉产率均比秦川牛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杂交改良 产肉性能
下载PDF
安秦F_1代、和秦F_1代与秦川牛生长性能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刚娟 苏敬水 +4 位作者 辛亚平 昝林森 蔺彦龙 穆国鹏 田万强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6期18-21,共4页
[目的]为探讨安秦F1代与和秦F1代与秦川牛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选择安秦、和秦、秦川公牛各10头作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测定6、12、18、24月龄的空腹体重、体长、体高、胸围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6... [目的]为探讨安秦F1代与和秦F1代与秦川牛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选择安秦、和秦、秦川公牛各10头作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测定6、12、18、24月龄的空腹体重、体长、体高、胸围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6~24月龄的安秦F1代体重及各项体尺指标,均显著高于秦川牛(P<0.05),和秦F1代均显著高于秦川牛(P<0.05),而安秦F1代与和秦F1代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安秦F1代、和秦F1代的生长发育速度均比秦川牛快,安秦F1代与和秦F1代生长发育速度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秦F1代 和秦F1代 秦川牛 生长性能
下载PDF
棚圈对不同牦牛冬季体重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光宗 郭红宝 +2 位作者 刘培培 斯确多吉 汪诗平 《西藏科技》 2018年第10期57-59,共3页
那曲地区冬季长、温度低,导致了天然放牧家畜的体重大幅度下降。研究表明,整个冬季暖棚外早晨8-9点的平均气温只有-16.4℃,而暖棚内平均气温为9.5℃;由于气温高降低了牦牛的维持消耗,所以与暖棚外牦牛相比,整个冬季暖棚内牦牛体重可以... 那曲地区冬季长、温度低,导致了天然放牧家畜的体重大幅度下降。研究表明,整个冬季暖棚外早晨8-9点的平均气温只有-16.4℃,而暖棚内平均气温为9.5℃;由于气温高降低了牦牛的维持消耗,所以与暖棚外牦牛相比,整个冬季暖棚内牦牛体重可以少减重9.9kg。因此,暖棚建设只是有效降低牦牛掉膘的幅度,但还不足以达到冬季牦牛不掉膘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棚 气温 牦牛 体重
下载PDF
浅谈我市的动物检疫
16
作者 雷彩侠 袁勇 《西藏畜牧兽医》 2003年第2期74-79,共6页
为防止外源性动物疫病传入我区,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我市的动物检疫工作者肩负着重大而神圣的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势在必行。必须切实加强和改善我市的动物检疫工作,确保上市的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维护消费者的... 为防止外源性动物疫病传入我区,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我市的动物检疫工作者肩负着重大而神圣的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势在必行。必须切实加强和改善我市的动物检疫工作,确保上市的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促进我市的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市 动物检疫工作 食品安全 宣传教育 人员素质 检疫检验设备建设 检疫监督 检疫体制改革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藏北地区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凯 林而达 +4 位作者 高清竹 万运帆 江村旺扎 王宝山 李文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69-1476,共8页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的A2和B2方案,通过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与草地生态模型SPUR相联接,模拟评估未来2071—2100年藏北地区草地生产力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温度升高、太阳总辐...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的A2和B2方案,通过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与草地生态模型SPUR相联接,模拟评估未来2071—2100年藏北地区草地生产力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温度升高、太阳总辐射降低和降水量增加的区域,各类型草地地上生物量基本呈增加的趋势;降水量减少的区域,高嵩草型草地地上生物量呈减少的趋势;藏北地区的草地生产力不大可能从CO2富集上得到多大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藏北地区 草地生产力 PRECIS SPUR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