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长垠 殷春萍 +2 位作者 刘红霞 宋世雄 崔娅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91-2092,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舒降之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口服补肾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舒降之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口服补肾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平均斑块面积以及颈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SP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明显降低(P<0.01),血流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以及SPV、EDV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中药可调节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提高颈动脉血流量,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中药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补肾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长垠 宋世雄 +1 位作者 刘红霞 殷春萍 《河北中医》 2011年第10期1466-1467,1513,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并探讨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予阿托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组64例予补... 目的观察补肾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并探讨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予阿托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组64例予补肾汤水煎服。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斑块积分及血清hs-CRP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斑块积分以及血清hs-CR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肾法可显著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hs-CRP,发挥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 C反应蛋白质 颈动脉疾病 中药疗法
下载PDF
补肾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6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长垠 殷春萍 +1 位作者 刘红霞 宋世雄 《河北中医》 2011年第2期189-190,共2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是指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的管壁僵硬,内膜-内膜下脂质沉积、斑块形成以及管腔狭窄,为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1]。补肾中药具有显著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是指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的管壁僵硬,内膜-内膜下脂质沉积、斑块形成以及管腔狭窄,为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1]。补肾中药具有显著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2]。2006-01—200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颈动脉 补肾 汤剂 中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