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TF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郭明海 刘记恩 +3 位作者 刘小慧 张云杰 王伟栋 李明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82-986,共5页
目的 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2(basic leucine zipper ATF-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2,BATF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134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 目的 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2(basic leucine zipper ATF-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2,BATF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134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RT-PCR法测定BATF2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BATF2蛋白表达。分析胃癌患者BATF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BATF2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BATF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细胞浸润程度为T_(3)~T_(4)、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胃癌患者BATF2蛋白阳性表达比例显著低于淋巴结未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细胞浸润程度为T_(0)~T_(2)、细胞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的患者(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BATF2是胃癌患者预后、复发或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患者5年内预后良好率为74.63%(100/134),BATF2高表达患者5年预后良好率(93.33%)显著高于BATF2低表达患者(69.23%)(χ~2=6.445,P<0.05)。结论 BATF2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具有密切关系,是胃癌患者复发或死亡的影响因素,BATF2表达上调可能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2 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及机器人胃癌手术的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明辉 刘记恩 +1 位作者 郭明海 张云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10期1326-1329,共4页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的一线途径。虽然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达>95%,但由于早期诊断率低,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晚期。因此,提高胃癌手术治疗水平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创手术...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的一线途径。虽然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达>95%,但由于早期诊断率低,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晚期。因此,提高胃癌手术治疗水平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创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是安全有效的,随着经验的增加,可以成功应用于进展期胃癌。随着外科手术器械和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和机器人治疗胃癌取得了迅速的进展。与腹腔镜手术的固有局限性相比,手术机器人可以更好的完成淋巴结清扫和复杂的消化道重建,以确保进展期胃癌手术的肿瘤学安全性。本文就腹腔镜及机器人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创手术 腹腔镜 戳孔种植 机器人手术
下载PDF
胃腺癌组织中SIRT-1及PD-L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辉 赵静雅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81-584,589,I0004,共6页
目的 探讨胃腺癌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3例胃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手术切除的胃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 目的 探讨胃腺癌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3例胃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手术切除的胃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并比较胃腺癌细胞与癌旁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形态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胃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SIRT-1、PD-L1蛋白表达,分析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SIRT-1、PD-L1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关系,以及SIRT-1与PD-L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E染色可见胃癌细胞形态及大小不一,分化差,细胞核大,胞质少,核分裂象明显;而癌旁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分布均匀,腺体明显,细胞核较小,胞质丰富,未见明显核分裂。胃腺癌组织SIRT-1、PD-L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0.4%比32.1%,66.0%比35.8%,均P<0.05)。肿瘤浸润较深、TNM分期Ⅲ~Ⅳ期、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胃腺癌组织中SIRT-1、PD-L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较高(均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肿瘤部位患者胃腺癌组织中SIRT-1、PD-L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腺癌组织SIRT-1与PD-L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666,P<0.05)。结论 胃腺癌组织中SIRT-1及PD-L1蛋白表达均较高,两者可能在胃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中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相关性
下载PDF
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差异
4
作者 刘记恩 张云杰 +1 位作者 李明辉 郭明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1期357-358,363,共3页
分析在手术治疗胃癌过程中,开腹根治术与腹腔镜根治术的效果差异。方法: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74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的胃癌患者进行,按照电脑排序均分为2组,各37例。其中,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为参照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为研究组... 分析在手术治疗胃癌过程中,开腹根治术与腹腔镜根治术的效果差异。方法: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74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的胃癌患者进行,按照电脑排序均分为2组,各37例。其中,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为参照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为研究组,将不同方案的效果对比。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住院用时、炎性因子及并发症更低,操作用时更高,数据均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腹腔镜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应用价值更高,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开腹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