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树勤 姜树萍 +2 位作者 吴彩花 张丽 周红霞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4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于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晚期孕妇20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于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晚期孕妇20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孕26周开始,600 mg,1次/天至分娩。分别比较治疗3周和6周后两组不同肝脏炎症程度患者的临床症状、ALT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周和6周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轻度乙型肝炎患者ALT改善率分别为86.7%和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6,P=0.040),治疗3周和6周时,两组中度和重度乙型肝炎患者ALT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45)。结论替比夫定在阻断妊娠晚期轻度乙型肝炎孕妇的母婴传播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妊娠 肝炎 乙型 母婴传播
下载PDF
替诺福韦酯和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丽 姜树勤 +2 位作者 吴彩花 周红霞 王建华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和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 T)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于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并分娩的HBV感染孕妇1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和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 T)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于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并分娩的HBV感染孕妇1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dT组(99例)和TDF组(99例),LdT组孕妇采用替比夫定片进行抗病毒治疗,TDF组孕妇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孕妇血清ALT和HBV DNA载量的变化、母婴传播阻断率及婴儿和孕妇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孕妇血清ALT和HBV DNA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孕妇血清ALT和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婴儿7月龄时HBsAg均为阴性,母婴传播阻断率均为100%。两组婴儿分娩后的体质量、身长、Apgar评分及先天缺陷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乙型肝炎孕妇使用TDF或LdT抗病毒治疗均可降低HBV DNA载量,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母婴传播 妊娠 替比夫定 替诺福韦酯
下载PDF
HBV DNA高载量孕妇孕中晚期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抗病毒治疗停药时间对母婴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彩花 姜树勤 +2 位作者 张丽 姜树萍 肖献花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3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高载量孕妇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抗病毒治疗停药时间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及停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高载量孕妇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抗病毒治疗停药时间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及停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350例妊娠中晚期高HBV DNA载量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于妊娠24~28周开始口服TDF。根据患者意愿分为A组(160例)和B组(190例),其中A组分娩当天即停药,B组分娩后4~12周停药。新生儿出生后均予注射1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和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出生时、出生1个月和出生6个月)。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停药时、停药后4周、8周及12周时HBV DNA载量及ALT水平;比较两组新生儿产后2个月和7个月HBV阻断成功率。根据停药8周时ALT水平,将孕妇分为ALT升高组(>45 U/L,60例)和ALT正常组(≤45 U/L,290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孕妇停药8周后ALT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A组和B组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7.45±1.38)lg IU/ml vs(7.51±1.42)lg 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9,P=0.690);停药时,A组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高于B组[(4.37±0.65)lg IU/ml vs(2.81±0.42)lg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52,P<0.001);但停药后4周[(5.32±0.78)lg IU/ml vs(5.25±0.71)lg IU/ml]、8周[(6.25±0.96)lg IU/ml vs(6.21±0.92)lg IU/ml]和12周[(7.33±1.27)lg IU/ml vs(7.29±1.23)lg IU/ml],两组孕妇血清HBV 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孕妇治疗前[(28.29±5.71)U/L vs(28.72±6.04)U/L]、停药时[(28.05±6.13)U/L vs(28.78±5.78)U/L]、停药4周[(105.92±28.34)U/L vs(103.35±27.58)U/L]、8周[(63.36±18.82)U/L vs(64.11±18.35)U/L]和12周[(30.31±5.38)U/L vs(29.99±5.93)U/L]血清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新生儿出生后2个月HBV阻断成功率分别为96.88%(155/160)和97.37%(185/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8,P=0.100);两组新生儿出生后7个月HBV阻断成功率分别为98.75%(158/160)和99.47%(189/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乙型肝炎病程、基线和停药时HBV DNA载量是孕妇停药8周后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35,95%CI:1.074~1.896,P=0.018;OR=1.724,95%CI:1.358~2.265,P=0.008;OR=1.892,95%CI:1.432~2.492,P=0.004)。结论HBV DNA高载量孕妇妊娠中晚期使用TDF联合主被动免疫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停药时间对母婴健康影响不大,停药后产妇ALT升高是主要异常表现,其危险因素包括乙型肝炎病程、基线和停药时HBV DNA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中晚期 高HBV DNA载量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停药时间 母婴安全
下载PDF
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实施综合干预失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树勤 张丽 +4 位作者 姜树萍 吴彩花 闫俊锋 王沙沙 肖献花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实施综合干预的方法及失败的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实施综合干预失败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孕3个月于当地医院建卡时查HBsAg(+)、HBeAg(+)、HBcAb(+),...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实施综合干预的方法及失败的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实施综合干预失败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孕3个月于当地医院建卡时查HBsAg(+)、HBeAg(+)、HBcAb(+),在我院实施综合干预阻断,但新生儿股静脉血、婴儿8个月及3岁时查HBsAg(+)、HBeAg(+)、HBc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1.456~3.258)×10^7 U/ml。1例17岁体检时发现HBsAg(+)、HBeAg(+)、HBcAb(+),孕后在我院实施综合干预阻断,新生儿股静脉血检查HBeAg(+)、HBcAg(+),HBV-DNA(-);婴儿8个月时检查HBV血清学标志物及HBV-DNA均(-);3岁时复查HBsAg(+)、HBeAg(+)、HBcAb(+),HBV-DNA 6.675×10^7 U/ml。结论孕期及产前HBV-DNA高水平及婴幼儿免疫无应答者未加强免疫是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孕妇经综合干预失败的原因,对此类患者需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孕妇 母婴传播 综合干预 失败
下载PDF
两种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在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彩花 姜树勤 +2 位作者 张丽 姜树萍 肖献花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2期92-98,共7页
目的比较含齐多夫定(AZT)和不含AZT的两种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在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邯郸市传染病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使用... 目的比较含齐多夫定(AZT)和不含AZT的两种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在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邯郸市传染病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含AZT的三联HAART方案治疗,即AZT^(+)3TC(拉米夫定)^(+)LPV/r(洛匹那韦利托那韦)/EFV(依非韦伦)/NVP(奈韦拉平),对照组患者采取不含AZT的三联HAART方案治疗,即TDF(替诺福韦酯)^(+)3TC^(+)LPV/r/EFV/NVP。入组对象均于妊娠14周时开始用药,服药至产后第6周末。分别于用药前和产前1周时检测两组孕妇血浆HIV-1型核糖核酸(HIV-1 RNA)载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Yates校正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羊水污染、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LBW)发生率;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分别比较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孕妇及两组新生儿不同程度贫血的发生率;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1 min Apgar评分等;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新生儿窒息率以及随访6个月后两组新生儿HIV感染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产前1周时血浆HIV-1 RNA载量均较本组用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t=29.358、P<0.001,对照组:t=24.858、P<0.001),且以产前1周观察组孕妇HIV-1 RNA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3、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产前1周时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T均较本组用药前显著上升(P均<0.05),而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t=3.754、P=0.001,对照组:t=2.235、P=0.031);且产前1周时观察组孕妇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4^(+)T:t=2.199、P=0.034;CD4^(+)/CD8^(+)T:t=2.168、P=0.037),CD8^(+)T淋巴细胞计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t=2.046、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ICP、羊水污染、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和剖宫产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LBW发生率、1 min Apgar评分和窒息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新生儿贫血率为60.00%(12/20),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25.0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3、P=0.025)。观察组新生儿随访期间未发生HIV母婴传播,对照组中1例新生儿在出生后第5周时HIV核酸检测阳性,母婴传播率为5.00%,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与不含AZT的三联HAART方案(TDF^(+)3TC^(+)LPV/r/EFV/NVP)相比,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应用含AZT的三联HAART方案(AZT^(+)3TC^(+)LPV/r/EFV/NVP)治疗能更有效地促进孕妇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降低HIV RNA载量水平,但含AZT的三联HAART方案治疗的新生儿贫血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齐多夫定 妊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重建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CD40表达水平与生化指标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红霞 邵丽华 +3 位作者 姜树勤 吴彩花 申雪粉 赵斗贵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相关疾病患者血清中sCD40的表达情况以及临床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肝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150例为肝病组,并选取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对患者血清中sCD40的表...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相关疾病患者血清中sCD40的表达情况以及临床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肝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150例为肝病组,并选取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对患者血清中sCD40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肝病组患者和对照组血清sCD40浓度及25%~75%百分位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中血清sCD40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7、0.36,P<0.05);肝硬化患者组的血清sCD40的水平与碱性磷酸酶(ALP)呈正相关关系(r=0.78,P<0.05);重型肝炎患者死亡患者血清中sCD40水平(231.52±101.98)pg/m L远高于存活患者(t=2.14,P=0.02);入院之初并发性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sCD40水平(236.56±117.45)pg/m L与未有并发性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sCD40水平(120.35±82.41)pg/m 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CD40呈现出异常高表达状态,sCD40可作为评价肝脏细胞损伤程度的免疫学指标对肝衰竭预后状况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原文传递
替比夫定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妊娠早期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俊霞 吴彩花 杜辉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788-1791,共4页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妊娠早期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早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妊娠早期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早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120μg加入到10%葡萄糖溶液20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睡前口服替比夫定片,6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氨酸转氨酶(AST)和婴儿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水平。结果治疗4、8周后,对照组轻度患者有效率分别为52.63%、68.42%;治疗组轻度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5.00%、10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ALT水平明显下降,而治疗组HBV-DNA、ALT和AST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婴儿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9.52%、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妊娠早期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片 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 慢性乙型肝炎 妊娠 婴儿抗-HB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