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A4、S100A12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丽梅 郭皓 +3 位作者 杨丽萍 申陶瑞 董智会 宋志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358-1362,1367,共6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S100)A4、S100A12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7例sTBI患者作为sTBI组,另选取同期于邯郸市中心医院体检的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S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S100)A4、S100A12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7例sTBI患者作为sTBI组,另选取同期于邯郸市中心医院体检的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S100A4、S100A12水平与脑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和sTBI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并研究血清S100A4、S100A12对sTBI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sTBI组血清S100A4、S100A12、髓鞘碱蛋白(MBP)、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TBI患者血清S100A4、S100A12水平与MBP、NSE、S100B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降低,血清S100A4、S100A12、MBP、NSE、S100B水平升高为sTBI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100A4、S100A12联合入院时GCS评分、MBP、NSE、S100B预测sTBI患者早期死亡的效能优于单项检测。结论sTBI患者血清中S100A4和S100A12水平升高,其与脑损伤加重和发生早期死亡有关,S100A4联合S100A12检测对于sTBI早期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钙结合蛋白A4 S100钙结合蛋白A12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银杏叶片治疗心脏X综合征28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士利 卫青祥 +2 位作者 高洪斌 毕月玲 卜晓刚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另加银杏叶片0.5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加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日3次,均6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胸痛发作次数、...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另加银杏叶片0.5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加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日3次,均6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胸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运动平板试验总时间、ST段压低最大值时间、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每周胸痛发作次数、运动平板试验总时间、ST段压低最大值时间、硝酸甘油每天用量及hs-CRP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银杏叶片是治疗心脏X综合征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片 心脏X综合征 运动平板试验
下载PDF
舒血宁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宗强 陈士利 卢朝晖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6期2455-2457,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舒血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患者临床上均应用单纯的西医治疗,研究组加用舒血宁,经治疗后比较分析其结果,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及其他临床情况等差异... 目的探讨运用舒血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患者临床上均应用单纯的西医治疗,研究组加用舒血宁,经治疗后比较分析其结果,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及其他临床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及心脏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71.1%)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39.5%),且总有效率(92.1%)较对照组(57.9%)更为显著(P<0.05)。结论舒血宁在临床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病情等优势,对患者身体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舒血宁 疗效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癫痫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鲁光辉 李新峰 +2 位作者 冯亮 罗玲 王海华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9期2058-2062,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癫痫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病变的影响。方法将18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GB低、中、高剂量组(2.5、5、10 mg/kg)和丙戊酸钠(VPA)组(300 mg/kg),每组30只。除空白对照组...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癫痫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病变的影响。方法将18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GB低、中、高剂量组(2.5、5、10 mg/kg)和丙戊酸钠(VPA)组(300 mg/kg),每组3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制备癫痫大鼠模型;注射匹罗卡品前30 min,GB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浓度为0.5、1、2 mg/ml的GB溶液5 ml/kg;VPA组腹腔注射浓度为60 mg/ml的VPA溶液5 ml/kg;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 ml/kg。记录各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发作持续时间并采用Racine评分评估癫痫发作程度;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进行海马神经元病理学检查;黄嘌呤氧化法和钼酸铵法分别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ELISA检测海马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B中、高剂量组和VPA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发作程度降低(均P<0.01);逃避潜伏期缩短且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或0.01);海马神经元病变明显改善;海马组织SOD、CAT活性升高且MDA水平降低(P<0.05或0.01);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均P<0.01)。与VPA组比较,GB高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发作程度降低,逃避潜伏期缩短且穿越平台次数增多,SOD活性升高且MDA水平降低,TNF-α、IL-6水平降低(P<0.05或0.01)。结论GB能够延长癫痫模型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缩短发作持续时间、降低发作强度,改善癫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GB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而保护海马神经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癫痫 学习记忆 行为学 海马
下载PDF
肌酸激酶MB肌钙蛋白和白介素-6与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士利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2033-2035,共3页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患者CK-MB、TNI、IL-6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本院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空腹抽静脉血3mL,送实验室检测患者CK-MB、TNI、IL-6水平,并进行组...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患者CK-MB、TNI、IL-6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本院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空腹抽静脉血3mL,送实验室检测患者CK-MB、TNI、IL-6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中毒组患者CK-MB、TNI、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患者由轻度到重度CK-MB、TNI、IL-6水平逐渐升高,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TNI作为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记物,能较好的反应中毒性心肌损害的程度,IL-6通过炎症反应引起心肌损伤,也可作为心肌损害程度的监测指标;三者联合可有效反映有机磷中毒性心肌损害程度,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MB 肌钙蛋白 白介素-6 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附37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洪斌 刘红 +3 位作者 赵兴全 李民强 王海涛 安淑贤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9期706-707,共2页
目的总结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特点,为治疗及预后提供资料。方法对37例NSTEMI与51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比较,记录NSTEMI与STEMI患者的是否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目的总结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特点,为治疗及预后提供资料。方法对37例NSTEMI与51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比较,记录NSTEMI与STEMI患者的是否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查心肌酶(CK,CK-MB)、肌钙蛋白T峰值,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情况;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了解冠状动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病史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NSTEMI组CK,CK-MB,肌钙蛋白T峰值明显低于STEMI组(P<0·05),LVEF、空腹血糖高于STEMI组(P<0·05);STEMI组室壁瘤形成5例,在NSTEMI组未出现。STEMI组发生心源性休克1例,无死亡病例;NSTEMI冠状动脉2支病变明显高于STEMI组(P<0·05)。结论NSTEMI患者临床症状往往比较轻,住院并发症低,但其基础病变重,长期预后较差,有可能发生再梗,需及时进行冠脉血运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下壁和前壁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及激素水平特点探讨
7
作者 张向民 高洪斌 +2 位作者 袁德琴 李敏 卜晓刚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3-494,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室重构 激素类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163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刘红 刘凡 +3 位作者 郭山林 王海涛 李民强 高洪彬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178-1179,共2页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电描记术 体重变化 血压
下载PDF
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9
作者 卜晓刚 胡艳芹 +4 位作者 高玲霞 王倩杰 聂丽梅 梁雪山 毕利民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107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107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及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情况,并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MMP-9和TIM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GCS与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发生头痛和腹泻各1例,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拉西坦作为辅助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重症酒精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抢救成功1例
10
作者 毕月玲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20期75-75,共1页
患者女,72岁,因饮酒精100ml,敌敌畏200ml,于40分钟后被家人送入我院。入院时情况:中度昏迷,全身湿冷,肌肉颤抖,喉中痰鸣,双侧瞳孔约1mm,光反射迟钝,双肺闻及痰呜以湿罗音,心率126次/分,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普遍... 患者女,72岁,因饮酒精100ml,敌敌畏200ml,于40分钟后被家人送入我院。入院时情况:中度昏迷,全身湿冷,肌肉颤抖,喉中痰鸣,双侧瞳孔约1mm,光反射迟钝,双肺闻及痰呜以湿罗音,心率126次/分,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普遍导联低电压。入院后给于洗胃,因喉头水肿借助喉镜插入胃管,同时静脉应用复能剂、阿托品及纳洛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有机磷中毒 呼吸衰竭 抢救 病例分析 敌敌畏 农药中毒
下载PDF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0
11
作者 胡艳芹 卜晓刚 +3 位作者 高玲霞 王倩杰 聂丽梅 梁雪山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114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均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分析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114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均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肯定,能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而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丁苯酞 老年 脑出血 高血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注射用奥拉西坦联合鼠神经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胡艳芹 卜晓刚 +4 位作者 高玲霞 王倩杰 聂丽梅 梁雪山 毕利民 《空军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奥拉西坦联合鼠神经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将所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分析奥拉西坦联合鼠神经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将所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鼠神经因子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4.42%)(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MES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8、hsCRP、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L-8、hs-CRP、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联合鼠神经因子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8、hs-CRP、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同时又能增加缺血区脑灌注血流量,改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鼠神经因子 急性脑出血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海霞 袁陆一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方法:6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4例,32例冠脉造影阴性...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方法:6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4例,32例冠脉造影阴性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浆BNP浓度,比较各组间BNP的差异。结果:AMI组平均BNP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STEMI组平均BNP明显高于STEMI组和对照组(P<0.01),NSTEMI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其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的病变范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脑钠肽 病变相关性
下载PDF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依那普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长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红 高洪斌 +2 位作者 陈士利 张向民 毕月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531-532,共2页
目的:评价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稳定性心绞痛的长期疗效并与依那普利进行对比。方法:选择77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组滞剂及他汀类长期口服,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缓... 目的:评价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稳定性心绞痛的长期疗效并与依那普利进行对比。方法:选择77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组滞剂及他汀类长期口服,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长期口服,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长期口服。随访3 a,观察两组3 a内临床事件发生率、3 a后心绞痛CCS分级变化情况及左心室EF值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3 a内临床事件发生率、3 a后心绞痛CCS分级变化情况及左心室EF值变化情况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CCS分级改善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长期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与依那普利相比,疗效相似,两药均安全有效,可改善该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药物疗法 硝苯地平/治疗应用 依那普利/治疗应用 人类
原文传递
十字交叉心合并三尖瓣下移畸形、右房黏液瘤1例
15
作者 陈士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8期4504-4504,共1页
1病历摘要 女,63岁。既往心脏病史40 a余,40 a前在田间劳动时出现憋闷,休息后可缓解。患者近2个月来间断胸闷、气短伴大汗及肩背部沉重,发作时间长短不等,偶有体位改变后可缓解,本次因情绪激动后胸闷、晕厥1 h余急诊就诊。查体:口唇轻... 1病历摘要 女,63岁。既往心脏病史40 a余,40 a前在田间劳动时出现憋闷,休息后可缓解。患者近2个月来间断胸闷、气短伴大汗及肩背部沉重,发作时间长短不等,偶有体位改变后可缓解,本次因情绪激动后胸闷、晕厥1 h余急诊就诊。查体:口唇轻度发绀,两肺呼吸音粗,HR 64次/min,房颤律,胸骨左缘第3、4肋及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广泛导联T波低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心/并发症 三尖瓣/畸形 心脏肿瘤/并发症 粘液瘤/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