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融合”育人途径探索——以邵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1
作者 姚武 《老区建设》 2023年第2期68-73,共6页
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专业融合、文理渗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文科类专业建设的重要主题。以邵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根据新文科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亟须改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需要探... 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专业融合、文理渗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文科类专业建设的重要主题。以邵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根据新文科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亟须改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需要探索、知识技能融通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跟进;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要坚持“产教融合”,根据“产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还要探索“专业及学科融合”,建设“融通型师资队伍”,促进专业转型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地方本科高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融合育人途径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及对策——以邵阳学院为例
2
作者 罗铮 许亚洁 +2 位作者 喻熙荣 田鑫 尹喜清 《科教导刊》 2018年第29期185-187,共3页
通过问卷调查和直接访谈的形式,分析地方本科院校邵阳学院在校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增加图书馆馆藏资源,专业教师的授课引导以及学生自主调动兴趣等对策来指引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文学经典阅读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将乡土文化作为地方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着力点——以邵阳学院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肖飞宇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将重视乡土文化作为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对于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地方高等院校意义重大。乡土文化是超越时空配置的教育资源,利用乡土文化开展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实现低...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将重视乡土文化作为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对于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地方高等院校意义重大。乡土文化是超越时空配置的教育资源,利用乡土文化开展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也是高等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当切入点。要坚持乡土文化整理发掘和创造运用相结合,做好整理发掘和宣传推广,做好创造性转换,对接青年大学生有效需求。要做好顶层规划和项目设计,将其列入人才培养方案重要内容,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设计典型项目,实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 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教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论当代邵阳文学的地域性与群体性特征
4
作者 张建安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80-85,共6页
新时期的当代邵阳文学创作非常活跃 ,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与群体性态势。隆回的诗歌清丽、灵秀 ,富有责任感与使命感 ;邵阳县的散文和散文诗理性、深沉 ,充满人文主义色彩 ;绥宁的儿童文学优美、忧郁 ,具有古典情怀 ;武冈、洞口的... 新时期的当代邵阳文学创作非常活跃 ,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与群体性态势。隆回的诗歌清丽、灵秀 ,富有责任感与使命感 ;邵阳县的散文和散文诗理性、深沉 ,充满人文主义色彩 ;绥宁的儿童文学优美、忧郁 ,具有古典情怀 ;武冈、洞口的小说深刻、大气 ,构成了当代邵阳文学的主体性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阳文学 地域性 群体性
下载PDF
儒家身体观与当代文学身体写作的义理边界
5
作者 陈红玲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80-87,共8页
儒家身体观早已有之。在先秦时,已呈现出“身—心—性—情—欲”较为清晰的结构图式。这种结构图式在后世儒家得到进一步展开,主要表现为“本—道”之变、性情之论、理欲之辨三个理论主题。儒家视野中的身体观,为当代文学的身体写作指... 儒家身体观早已有之。在先秦时,已呈现出“身—心—性—情—欲”较为清晰的结构图式。这种结构图式在后世儒家得到进一步展开,主要表现为“本—道”之变、性情之论、理欲之辨三个理论主题。儒家视野中的身体观,为当代文学的身体写作指出了应当遵循的义理边界。当代文学身体写作不能脱离儒家身体观的历史脉络,应在“身—心—性—理—欲”的结构图式中展开,须“身—儒—文”互动形成正面文学效应。儒家身体观和当代文学创作之间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是我们评判古今文学相通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身体观 身体写作 义理边界
下载PDF
后移民时期湖南邵阳地区三峡移民疑问句考察
6
作者 李振中 钱毅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0-78,共9页
从语言生态接触与生态融合角度来看,后移民时期是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最佳时段。调研发现,三峡移民疑问句很能彰显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特色,是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新的激发点。为此,在考察前移民时期湖南衡阳地区三峡移民疑问句的基础上... 从语言生态接触与生态融合角度来看,后移民时期是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最佳时段。调研发现,三峡移民疑问句很能彰显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特色,是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新的激发点。为此,在考察前移民时期湖南衡阳地区三峡移民疑问句的基础上,基于语言生态学理论、范式、方法和视角,继续考察后移民时期湖南邵阳地区三峡移民疑问句。考察结论对持续追踪、调查、研究三峡移民疑问句及其相关问题的生态接触、融合和发展,对开拓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移民时期 邵阳地区 三峡移民 疑问句 语言生态
下载PDF
刘海涛文学年谱(二)——跳起来:坚守一方新兴的文学领地,修炼为一个微型小说教学名师
7
作者 龙钢华 管怀国 +1 位作者 李贵龙 曾葵芬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6-124,共9页
刘海涛的文学纪年分四个时期,一是站起来:从一个残疾少年成长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作家型教师;二是跳起来:坚守一方新兴的文学领地,修炼为一个微型小说教学名师;三是跑起来:向着微型小说文体学高峰,开始了文学马拉松式的长跑;四是飞起来:... 刘海涛的文学纪年分四个时期,一是站起来:从一个残疾少年成长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作家型教师;二是跳起来:坚守一方新兴的文学领地,修炼为一个微型小说教学名师;三是跑起来:向着微型小说文体学高峰,开始了文学马拉松式的长跑;四是飞起来:把微型小说课程搬上网,让微型小说文体理论插上了互联网+新媒体的翅膀腾飞。在文学纪年的第二阶段,刘海涛把微型小说的读写理论引入写作教学,创建了国内一个学院派微型小说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广东省的文学奖、社科奖和教学奖;10年时间走完了从讲师到副教授到正教授、从系副主任到系总支书记到副校长的成长历程,为培育微型小说文体理论创下了主观和客观等生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年谱 微型小说 刘海涛 文学教师
下载PDF
刘海涛文学年谱(三)——跑起来:向着微型小说文体学高峰,开始文学马拉松长跑
8
作者 龙钢华 管怀国 +1 位作者 李贵龙 曾葵芬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刘海涛的文学纪年分四个时期,一是站起来:从一个残疾少年成长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作家型教师;二是跳起来:坚守一方新兴的文学领地,修炼为一个微型小说教学名师;三是跑起来:向着微型小说文体学高峰,开始了文学马拉松式的长跑;四是飞起来:... 刘海涛的文学纪年分四个时期,一是站起来:从一个残疾少年成长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作家型教师;二是跳起来:坚守一方新兴的文学领地,修炼为一个微型小说教学名师;三是跑起来:向着微型小说文体学高峰,开始了文学马拉松式的长跑;四是飞起来:把微型小说课程搬上网,让微型小说文体理论插上了互联网+新媒体的翅膀腾飞。文学纪年的第三个时期记录刘海涛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出版了体现新理念、新方法的写作教材和微型小说学的体系化著作。他将这些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和“挑战杯”大赛,带领学生撰写“微型小说作家论”等论文集,在文学界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年谱 微型小说 刘海涛 文学教师
下载PDF
刘海涛文学年谱(一)——站起来:从一个残疾少年成长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作家型教师
9
作者 龙钢华 管怀国 +1 位作者 李贵龙 曾葵芬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2-119,共8页
刘海涛的文学纪年分四个时期,一是站起来:从一个残疾少年成长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作家型教师;二是跳起来:坚守一方新兴的文学领地,修炼为一个微型小说教学名师;三是跑起来:向着微型小说文体学高峰,开始了文学马拉松式的长跑;四是搬上网:... 刘海涛的文学纪年分四个时期,一是站起来:从一个残疾少年成长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作家型教师;二是跳起来:坚守一方新兴的文学领地,修炼为一个微型小说教学名师;三是跑起来:向着微型小说文体学高峰,开始了文学马拉松式的长跑;四是搬上网:微型小说文体理论插上了新媒体的腾飞翅膀。在文学纪年的第一阶段,刘海涛出生于粤西一个普通的教师和军人的组合家庭,在“文革”期间完成中学教育,做了五年知青后成了七七级大学生。在大学就读和大学任教时,钟情于微型小说的创作与评论;在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的进修期间,沉浸于文艺新思潮、新方法的研读,为日后创建微型小说文体理论做了学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年谱 微型小说 刘海涛 文学教师
下载PDF
刘海涛文学年谱(四)——飞起来:微型小说文体理论插上新媒体的腾飞翅膀
10
作者 龙钢华 管怀国 +1 位作者 李贵龙 曾葵芬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6-124,共9页
刘海涛的文学纪年分四个时期,一是站起来:从一个残疾少年成长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作家型教师;二是跳起来:坚守一方新兴的文学领地,修炼为一个微型小说教学名师;三是跑起来:向着微型小说文体学高峰,开始了文学马拉松式的长跑;四是飞起来:... 刘海涛的文学纪年分四个时期,一是站起来:从一个残疾少年成长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作家型教师;二是跳起来:坚守一方新兴的文学领地,修炼为一个微型小说教学名师;三是跑起来:向着微型小说文体学高峰,开始了文学马拉松式的长跑;四是飞起来:把微型小说课程搬上网,让微型小说文体理论插上了互联网+新媒体的翅膀腾飞。在第四个时期,刘海涛继续将微型小说理论运用于国内外的文学批评实践,参加历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在东南亚国家做“华文微型小说创作”巡回演讲;他的写作学和微型小说学课程,用慕课形式在互联网上推广,评为“国家一流课程”;他参加中国小说学会历年来的“中国好小说排行榜”评议会,撰写宏观的中国微型小说创作年度述评;参与《广东文学通史》和《广东文学蓝皮书》中关于微型小说部分的撰稿;在《微型小说选刊》上开设专栏,使体系化的微型小说文体学在新时代里继续创新发展。他40年的微型小说理论研究史,创造了一个新时代教师因微型小说的“教研创”而改变命运的教育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年谱 微型小说 刘海涛 文学教师
下载PDF
“Image”考辨
11
作者 袁龙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image/imagery”可翻译为“形象”或“意象”。“形象”源于绘画艺术,其本意指人或事物的形貌,其本质是对物象的摹仿,是心物二元的统一体。“形象”由绘画艺术影响到其他艺术,并形成了“形神”“性格”“典型”等概念。与“形象”极... “image/imagery”可翻译为“形象”或“意象”。“形象”源于绘画艺术,其本意指人或事物的形貌,其本质是对物象的摹仿,是心物二元的统一体。“形象”由绘画艺术影响到其他艺术,并形成了“形神”“性格”“典型”等概念。与“形象”极易混淆的“意象”在“意”的表现和“象”的再现之外,可以激发审美主体感性感官的通感,刺激审美主体的联想、想象,从而在文艺作品中直接呈现或蕴藏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意境。作为文艺批评理论术语,针对视觉性或叙事性文艺作品的批评多使用“形象”,而针对抒情性文艺作品的批评则多用“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 意象 意境
下载PDF
汉语成语与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和审美观
12
作者 宁佐权 《学语文》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与生俱来,汉语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汉民族皇权至上观念、男尊女卑观念、血缘亲疏观念和正统排异观念等传统伦理观,以及以“圆”为美、以“正”为美和以“对称”为美等传统审美观,无不在...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与生俱来,汉语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汉民族皇权至上观念、男尊女卑观念、血缘亲疏观念和正统排异观念等传统伦理观,以及以“圆”为美、以“正”为美和以“对称”为美等传统审美观,无不在汉语成语中有着深刻的反映。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注重从历史和文化延续性的视角去把握和分析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成语 中华民族 伦理观 审美观
下载PDF
从近代“夷”形象嬗变看中华民族意识的“自觉”——以《海国图志》为中心
13
作者 姚武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海国图志》中的“夷”形象嬗变,标志着中国近代“异域”形象由“夷”到“他者”的转型,其主体由传统“少数民族”转型为近代“西方列强”。这一深刻嬗变带来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文化机制由传统“华夏中心”一元构架向近代“中西... 《海国图志》中的“夷”形象嬗变,标志着中国近代“异域”形象由“夷”到“他者”的转型,其主体由传统“少数民族”转型为近代“西方列强”。这一深刻嬗变带来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文化机制由传统“华夏中心”一元构架向近代“中西冲突”二元构架转型;二是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向“自觉”演进。这不仅论证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意识是在中国古代各民族“自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伴随着近代强势他者的出现而“自觉”形成的,还揭示了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向“自觉”演进的时间节点和推动中华民族意识演进的文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形象嬗变 中华民族意识 自觉 《海国图志》
下载PDF
作为编辑的作家徐訏与他的《天地人》
14
作者 李婷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徐訏曾被学界视为一位极富浪漫抒情笔调、雅俗共赏的后期浪漫派作家。通过对徐訏整个文学生涯的梳理,可以发现,徐訏在不断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还曾担任多个刊物的编辑。特别是他独立创刊的第一个刊物《天地人》,其“比较少年”的办刊宗... 徐訏曾被学界视为一位极富浪漫抒情笔调、雅俗共赏的后期浪漫派作家。通过对徐訏整个文学生涯的梳理,可以发现,徐訏在不断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还曾担任多个刊物的编辑。特别是他独立创刊的第一个刊物《天地人》,其“比较少年”的办刊宗旨,兼具“导演”“厨子”和“商人”角色的编辑定位,奉读者为“刊物真正主人”的接受预设,以及放眼世界、关注民心的编辑格局与情怀,渗透与实践着徐訏自己独特的编辑理念与文学理想,区别于论语派刊物的幽默、闲适格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訏 编辑 《天地人》
下载PDF
魏源编辑理念对新媒体编辑职业素质提升的启示
15
作者 马学林 杜于 《新闻世界》 2024年第1期99-101,共3页
魏源是清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编撰了大量影响深远的图书。在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媒介形态发生变化,人人都有麦克风,新媒体编辑既要顺应时势,引导舆论,又要当好把关人,任重道远。因此,新媒体编辑要提升职业素养,才能胜任工... 魏源是清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编撰了大量影响深远的图书。在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媒介形态发生变化,人人都有麦克风,新媒体编辑既要顺应时势,引导舆论,又要当好把关人,任重道远。因此,新媒体编辑要提升职业素养,才能胜任工作。魏源编辑理念中的全球意识、把关意识、创新意识值得新媒体编辑借鉴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编辑理念 新媒体编辑 职业素质
下载PDF
邵阳布袋戏剧本词语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俭平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7-12,共6页
在整理邵阳布袋戏剧本的基础上,分析邵阳布袋戏剧本中词语的使用特点,论述了邵阳布袋戏剧本词语的三个特征:第一,剧本词语有方言色彩。既有比较浓厚的邵阳方言色彩,也带有一些北方方言色彩。第二,剧本词语语体具有口语色彩,更有较强的... 在整理邵阳布袋戏剧本的基础上,分析邵阳布袋戏剧本中词语的使用特点,论述了邵阳布袋戏剧本词语的三个特征:第一,剧本词语有方言色彩。既有比较浓厚的邵阳方言色彩,也带有一些北方方言色彩。第二,剧本词语语体具有口语色彩,更有较强的书面语色彩。第三,剧本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俺”“吾”的使用独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阳布袋戏 剧本 词语 方言 书面语
下载PDF
文学大众化的奇观——关于微篇小说的繁荣与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龙钢华 《湖南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中外微篇小说源远流长 ,发展至今 ,已蔚为壮观。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微篇小说在中国异峰突起。其发展速度之快 ,影响范围之广 ,取得成就之高令人瞩目。这一现象 ,既是泛文学时代的必然产物 ,也是小说艺术与时俱进的成功范式 ,同时... 中外微篇小说源远流长 ,发展至今 ,已蔚为壮观。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微篇小说在中国异峰突起。其发展速度之快 ,影响范围之广 ,取得成就之高令人瞩目。这一现象 ,既是泛文学时代的必然产物 ,也是小说艺术与时俱进的成功范式 ,同时又契合雅俗共赏、辩证生成的艺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篇小说 古今流变 繁荣 理性思考
下载PDF
表演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语文实用文体写作教学研究
18
作者 刘海平 《科教文汇》 2024年第3期118-122,共5页
表演理论是美国民俗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后来影响到多个学科。课堂教学属于一种广义的表演,教师和学生扮演着表演者和观众的角色。通过塑造权威的表演者、提高观众的有效品评能力、处理好表演的模式性和新生性关系、构建观众熟... 表演理论是美国民俗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后来影响到多个学科。课堂教学属于一种广义的表演,教师和学生扮演着表演者和观众的角色。通过塑造权威的表演者、提高观众的有效品评能力、处理好表演的模式性和新生性关系、构建观众熟悉的语境等措施,改善大学语文实用文体写作教学现有困境,有利于拓展其教学思维、改善其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实用文体写作教学 表演理论
下载PDF
试析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姣玲 《老区建设》 2017年第8期79-81,共3页
当下,大学生"90后"较多,他们处于复杂化的社会大环境中,受到各种思潮影响,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与此同时,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因材施教、构建高效课堂、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 当下,大学生"90后"较多,他们处于复杂化的社会大环境中,受到各种思潮影响,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与此同时,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因材施教、构建高效课堂、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90后"大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大学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高效课堂 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玉兰 《文教资料》 2018年第18期41-42,共2页
"中国古代文学"是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古代历代作品选的教学是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然而由于目前高校学生阅读情况堪忧,作品选的教学面临很大的挑战。本文从加大对经典的介绍力度;加大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古代历代作品选的教学是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然而由于目前高校学生阅读情况堪忧,作品选的教学面临很大的挑战。本文从加大对经典的介绍力度;加大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力度,引导学生阅读;成立古代文学阅读兴趣小组,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分享讨论;加大作品考查力度间接培养阅读作品的兴趣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经典阅读兴趣,增强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经典阅读兴趣 读书分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