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R-7472影响电压调控钾离子通道促进小鼠成骨细胞分化的机制
1
作者 隆宇斌 王湘斌 +3 位作者 樊基耿 杨厚志 杨洋 李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68-2874,共7页
背景:现有研究在PIWI相互作用RNA(piRNA)抗骨质疏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piRNA发挥功能的具体靶点和相关机制仍有待探索。目的:探讨piR-7472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分化的影响及下游机制。方法:①1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 背景:现有研究在PIWI相互作用RNA(piRNA)抗骨质疏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piRNA发挥功能的具体靶点和相关机制仍有待探索。目的:探讨piR-7472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分化的影响及下游机制。方法:①1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组,每组6只,术后8周通过Micro-CT检测小鼠的骨量,RT-qPCR检测piR-7472的表达;②将MC3T3-E1细胞分为NC mimics组、piR-7472 mimics组、NC inhibitor组与piR-7472 inhibitor组,转染后成骨诱导7 d采用RT-qPCR检测piR-7472、骨桥蛋白、胶原蛋白Ⅰ、Runt相关转录因子2、钾电压门控通道调节因子亚家族F成员1 mRNA的表达;成骨诱导7 d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骨桥蛋白、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钾电压门控通道调节因子亚家族F成员1(KCNF1)蛋白表达;成骨诱导14 d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成骨诱导21 d通过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数量;③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piR-7472是否能与钾电压门控通道调节因子亚家族F成员1相结合。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相比,卵巢切除组小鼠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明显下降,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升高,并且骨组织中piR-7472 mRNA表达明显下调;②与NC组相比,piR-7472 mimics组骨桥蛋白、胶原蛋白Ⅰ、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骨桥蛋白、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矿化沉积与碱性磷酸酶表达增多;与NC inhibitor组相比,piR-7472 inhibitor组骨桥蛋白、胶原蛋白Ⅰ、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骨桥蛋白、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矿化沉积与碱性磷酸酶表达降低;③通过miRanda数据库预测发现piR-7472能与KCNF1相互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piR-7472 mimcis能与钾电压门控通道调节因子亚家族F成员1结合并促进其表达。结果表明:piR-7472能够促进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成骨分化,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KCNF1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MC3T3-E1 PIWI相互作用RNA 成骨分化 骨质疏松症 电压调控的钾离子通道 KCNF1
下载PDF
重组慢病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钙骨基质构建转基因组织工程材料
2
作者 宁寅宽 刘林志 +1 位作者 周次腊 隆宇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851-4858,共8页
背景:缺损组织的修复重建受限于自体或异体可替代移植材料的来源问题而导致临床应用受限,转基因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材料研究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目的:探究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重组慢病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与... 背景:缺损组织的修复重建受限于自体或异体可替代移植材料的来源问题而导致临床应用受限,转基因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材料研究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目的:探究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重组慢病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与脱钙骨基质体外构建转基因组织工程材料的生物矿化特性。方法:细胞贴壁及密度离心法获得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重组慢病毒以感染复数为100转染第5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观察转染细胞与未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表型、细胞周期以及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Runx2、骨钙素表达的差异;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重组慢病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钙骨基质在体外构建转基因组织工程材料,对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及元素能谱分析。结果与结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重组慢病毒成功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在转染24,48 h细胞增殖较未转染细胞缓慢(P <0.05);在转染72 h后,细胞表型未发生变异,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能力以及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Runx2、骨钙素表达量与未转染细胞无明显差异(P> 0.05);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脱钙骨基质支架上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根据荧光表达强度推测目的基因在2周左右发挥最大生物学功能,且出现了钙磷矿化物沉积,体现出优越的生物矿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慢病毒载体 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治疗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在腰椎布鲁菌病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湘斌 隆宇斌 +4 位作者 王翀 李勇 麦吾兰·曼苏尔江 田征 艾克拜尔·尤努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3-971,共9页
背景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脊柱微创手术技术,近年来已被用于治疗各种退行性脊柱疾病。然而,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该技术治疗腰椎布鲁菌病脊柱炎(LBS)。目的探讨UBE技术治疗LBS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 背景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脊柱微创手术技术,近年来已被用于治疗各种退行性脊柱疾病。然而,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该技术治疗腰椎布鲁菌病脊柱炎(LBS)。目的探讨UBE技术治疗LBS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LBS接受UBE技术治疗的患者13例。记录手术时间、可估计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腰背部和腿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残疾指数(ODI)、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系统分型和前凸角等临床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估。采用Bridwell分级标准评估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3例LBS患者手术时间145~210 min,平均(177.31±19.54)min;可估计失血量120~290 ml,平均(176.15±43.79)ml;共发生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3。术后3个月随访,ESR和CRP水平恢复正常。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背部和腿部VAS、JOA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示: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12/13。前凸角由术前(47.18°±6.88°)降至出院前(40.83°±6.71°),术后1年随访时无明显角度丢失。所有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获得骨性融合,其中12例融合等级为Ⅰ级、1例为Ⅱ级,融合率为12/13。结论UBE技术是治疗LBS的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腰椎布鲁菌病脊柱炎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清创术 椎间融合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前路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治疗脊柱结核
4
作者 佘康云 沈合群 +2 位作者 张叶松 禹志军 周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2029-2031,共3页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手术适应证及必要性,总结其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治疗脊柱结核共48例,其中颈椎6例,胸椎14例,胸腰段16例,腰椎12例。根据X线照片评估植...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手术适应证及必要性,总结其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治疗脊柱结核共48例,其中颈椎6例,胸椎14例,胸腰段16例,腰椎12例。根据X线照片评估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术前术后后凸角度及随访期内的角度丢失。结果经平均19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得到临床治愈,植骨完全融合,无伤口感染,无窦道流脓,融合时间平均为4个月,无1例假关节形成,无结核复发,术前后凸畸形角度为(36±3.6)度,术后为(15.2±2.6)度,平均19个月随访时为(15.9±3.2)度,后凸矫正度无明显丢失。结论前路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治疗脊柱结核能早期纠正后凸畸形,预防复发,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椎间融合,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内固定 病灶清除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和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湘斌 王翀 +3 位作者 田征 艾克拜尔·尤努斯 李勇 隆宇斌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9期769-776,共8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UBE-LIF治疗的63例LSS患者的资料,男24例,女39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1.17±7.88)岁。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采用腰背部和腿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复查X线片或CT评估影像学结果,并采用Bridwell分级标准评估手术节段融合情况。结果6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0~195 min,平均(139.37±20.88)min;术中出血量85~190 mL,平均(124.52±21.58)mL;术后引流量15~65 mL,平均(35.48±10.34)mL;术后下地时间1~3 d,平均(1.70±0.59)d;术后住院时间3~6 d,平均(4.53±0.59)d。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5.20±2.23)个月。共发生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69%。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背部和腿部VAS、JOA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48例(76.19%),良8例(12.70%),可7例(11.11%),优良率88.89%。术后6个月随访时,Bridwell分级Ⅰ级15例(23.81%),Ⅱ级20例(31.75%),Ⅲ级24例(38.10%),Ⅳ级4例(6.35%);末次随访时,Bridwell分级I级58例(92.06%),Ⅱ级5例(7.94%)。结论UBE-LIF治疗LSS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融合手术方式,可为LSS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椎间融合术 脊柱内镜手术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术后便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孙萍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19-720,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病人的便秘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从入院开始纳入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实施便秘...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病人的便秘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从入院开始纳入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实施便秘个性化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70%,饮食护理满意度(80.36+11.20),服务态度满意度(94.56+1.43);对照组便秘发生率96%,饮食护理满意度(72.40+11.36),服务态度满意度(82.56+2.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可使患者便秘的发生率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腰椎间盘术后 便秘 护理
下载PDF
颈椎后路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林 沈合群 佘康云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0期119-120,共2页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椎弓根及侧块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22例,进行颈椎后路椎弓根及侧块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椎弓根及侧块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22例,进行颈椎后路椎弓根及侧块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随访4~36个月,平均12.6个月。除1例患者失访外,其余21位患者均复位满意,术后1年16例患者的ASIA92评分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操作安全、固定牢固,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骨折脱位 椎弓根及侧块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旖旎 禹志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8期10-11,共2页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将75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复位,激素脱水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mNGF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和Bar...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将75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复位,激素脱水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mNGF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和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1.79%高于对照组的4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FIM评分和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IM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mNGF应用于急性脊髓损伤可减少患者神经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急性 鼠神经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成人腰椎多节段峡部裂性滑脱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禹志军 沈合群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983-985,共3页
【目的】评估多节段腰椎峡部裂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椎板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成人多节段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9例。【结果】9例均获得一定程度的复位。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随访30个月,术后1年X... 【目的】评估多节段腰椎峡部裂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椎板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成人多节段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9例。【结果】9例均获得一定程度的复位。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随访30个月,术后1年X线复查显示融合率100%,根据JOA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手术疗效,所有患者均对术后疗效满意。【结论】腰椎峡部崩裂所引起的多节段腰椎滑脱常需手术治疗,手术主要目的是有效融合及坚强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神经减压、适当复位,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外科学 腰椎/外科学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植骨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伤病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林 沈合群 佘康云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7期154-154,159,共2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4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颈椎损伤和颈椎病患者224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相关临床数据。结果随访4-28个月...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4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颈椎损伤和颈椎病患者224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相关临床数据。结果随访4-28个月,本组病例颈椎生理前凸及椎间隙高度恢复满意,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植骨于11-17周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应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伤病,能重建丢失的颈椎椎间高度与生理曲度,固定良好,有利于颈椎伤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伤病 前路减压 植骨内固定 自锁钢板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不同的植骨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佘康云 沈合群 +1 位作者 张叶松 禹志军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3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加不同的植骨方法共治疗腰椎滑脱患者50例,按植骨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比较术后疗效、复位率、植骨融合率及复位丢失率等。结果门诊随访6个...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加不同的植骨方法共治疗腰椎滑脱患者50例,按植骨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比较术后疗效、复位率、植骨融合率及复位丢失率等。结果门诊随访6个月~3年,结果显示44例基本上达解剖复位,优37例,良7例,优良率达88.0%,后外侧植骨16例中有6例复位丢失,其中1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腰椎滑脱可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不同类型的植骨方法,其中以椎间植骨及椎间cage植骨融合率较高,复位无丢失,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弓根固定 椎体间融合
下载PDF
脊柱内镜技术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湘斌 王翀 +2 位作者 李勇 李韬 隆宇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3-797,共5页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是胸椎黄韧带的纤维组织转化为骨性组织的病理性异位骨化疾病,常导致胸椎管狭窄和胸脊髓神经受压。TOLF患者出现脊髓神经压迫症状时,通常需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脊髓神经损伤风险较高。近年来,国内外学...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是胸椎黄韧带的纤维组织转化为骨性组织的病理性异位骨化疾病,常导致胸椎管狭窄和胸脊髓神经受压。TOLF患者出现脊髓神经压迫症状时,通常需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脊髓神经损伤风险较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尝试将显微内镜、经皮椎间孔镜和单侧双通道内镜等脊柱内镜技术用于TOLF的治疗,在实现脊髓神经充分减压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骨质,对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小,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由于胸椎解剖结构特殊,内镜手术治疗胸椎疾病应重点关注安全性,建议在经验丰富的中心开展,并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 异位性 胸椎 黄韧带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脊柱内镜技术 显微内镜 经皮椎间孔镜 单侧双通道内镜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13
作者 周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9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寻找一种适合人体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椎体高度丢失情况、FIM及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寻找一种适合人体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椎体高度丢失情况、FIM及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盘镜治疗以及技术进展
14
作者 周林 沈合群 佘康云 《中外医疗》 2012年第20期35-36,共2页
目的评价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近期疗效。方法对该院外科收治的13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手术优良率达96.97%。结论腰椎间盘镜治疗LD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 目的评价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近期疗效。方法对该院外科收治的13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手术优良率达96.97%。结论腰椎间盘镜治疗LD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等优点,疗效满意,结合射频,效果更佳,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 手术 射频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隆宇斌 《大医生》 2021年第7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邵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邵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手术疗效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优、良为A组(120例),可、差为B组(30例)。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腰椎外伤史、节段、椎间盘退变分级(Pfirrmann分级)、椎管状态、突出物钙化等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组患者中年龄<60岁、BMI<25 kg/m^(2)、病程≥6个月、Pfirrmann分级为轻度、椎管形态为非三叶草形、无突出物钙化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B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5 kg/m^(2)、Pfirrmann分级为重度、椎管形态为三叶草形、突出物钙化均为影响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危险因素(OR=7.352,2.878,2.230,27.522,均P<0.05)。结论BMI>25 kg/m^(2)、Pfirrmann分级为重度、椎管形态为三叶草形、突出物钙化均为影响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医师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周林 沈合群 佘康云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记录每一例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经X线及CT检查证实1例寰椎左侧椎弓钉部分进入椎管,但该例患者并未出现相应神经症状,骨折均获得...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记录每一例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经X线及CT检查证实1例寰椎左侧椎弓钉部分进入椎管,但该例患者并未出现相应神经症状,骨折均获得满意复位。2例失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5±4.67月。至随访结束时未见固定失败。第6个月时所有患者均出现骨性融合神经症状改善率为87.5%,手术前后神经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是一种固定牢固,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在脊柱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湘斌 刘东山 +2 位作者 隆宇斌 王翀 李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9期3144-3148,共5页
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快速发展,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被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近年来,在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和改良下,该技术也被用于治疗颈胸椎疾病、脊柱感染性疾病及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且能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及内... 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快速发展,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被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近年来,在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和改良下,该技术也被用于治疗颈胸椎疾病、脊柱感染性疾病及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且能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及内镜下椎弓根螺钉置入术等微创技术结合使用。本文就UBE技术在脊柱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对该技术的优势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单侧双通道内镜 脊柱微创 内镜
原文传递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佘康云 王冰 +2 位作者 沈合群 周林 禹志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940-941,共2页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 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84例,男56例,女28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2.5个月,采用MacNab腰椎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日8d,优50例,良28例,...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 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84例,男56例,女28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2.5个月,采用MacNab腰椎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日8d,优50例,良28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达94%,有2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下床早,恢复快,优良率高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掌握好适应证,熟练操作要点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方法 腰椎 椎间盘移位/外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