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基层儒家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以孟子故里邹城市为例
1
作者 刘一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8期41-44,共4页
文物是城市发展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实物见证,是一个国家和一座城市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财富。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邹城市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517处、馆藏各类可移动文物12万余件(套),其中儒家文物资源是邹城市文物的重... 文物是城市发展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实物见证,是一个国家和一座城市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财富。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邹城市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517处、馆藏各类可移动文物12万余件(套),其中儒家文物资源是邹城市文物的重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邹城市 儒家文物资源
下载PDF
关于邹城文物保护与历史文化传承研究的认识和实践问题
2
作者 李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3期159-165,共7页
山东省邹城市被称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其境内各类文物资源丰富,儒家传统文化积淀深厚。邹城市在以文物保护为核心的基础下,深挖历史文化传承,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展示邹城千年文化轨迹为职责,以“知行合一、返璞归真”... 山东省邹城市被称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其境内各类文物资源丰富,儒家传统文化积淀深厚。邹城市在以文物保护为核心的基础下,深挖历史文化传承,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展示邹城千年文化轨迹为职责,以“知行合一、返璞归真”的活化实践形式,开发出了一系列文博社教创新课程,举办了丰富的社教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文章对邹城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进行梳理和探索,分析概括在文物保护中如何结合当地历史文化遗产传承进行活化、利用与实践,真正让文物“活”起来,以及在实践探索中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文化传承 文博社教 活化利用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基层博物馆服饰类文物考察与保护利用对策研究——以邹城博物馆为例
3
作者 邓庆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23期20-25,共6页
服饰文物是馆藏文物的重要组成,但未成为一个单独门类,特别是受材质、保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保护利用工作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以邹城博物馆为例,通过对馆藏服饰文物来源、品类、保存现状进行考察,分析服饰文物的价值意义,梳理其... 服饰文物是馆藏文物的重要组成,但未成为一个单独门类,特别是受材质、保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保护利用工作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以邹城博物馆为例,通过对馆藏服饰文物来源、品类、保存现状进行考察,分析服饰文物的价值意义,梳理其保护利用现状问题,提出了“加强管理养护,实施专项保护修复”“创新理念方式,提高展示利用效率”“深化研究宣传,提高文化品牌影响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四项对策建议,以期对基层博物馆服饰文物保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博物馆 服饰文物 展示利用 研究宣传 品牌
下载PDF
明鲁荒王陵保护研究
4
作者 刘一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
明鲁荒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及其嫔妃汤妃、戈妃的陵墓。文章介绍了明鲁荒王陵概况,探讨其保护意义及现状、问题,从保护修缮、防渗治理修缮、消防三个方面研究明鲁荒王陵保护,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明鲁王墓 邹城市 明鲁荒王陵
下载PDF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传统文化主题场馆展陈研究-以邹城博物馆孟子馆为例
5
作者 徐长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7期116-119,共4页
在打造沉浸式展陈空间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邹城博物馆孟子馆为例,对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文化主题场馆展陈中的应用及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博物馆开展传统文化主题场馆展陈活动提供了相关内容参考。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传统文化主题场馆 场馆展陈 邹城博物馆孟子馆
下载PDF
孟子故里邹城摩崖石刻文化遗产价值及保护利用策略探析
6
作者 邓庆猛 赵蓓蓓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7期29-32,共4页
铁山、岗山等代表的邹城摩崖石刻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价值,但目前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偏低,与其应有的价值地位极不相称。通过介绍邹城摩崖石刻价值及现状问题,文章针对邹城摩崖石刻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夯实理论基础、健全体制机制、提高服... 铁山、岗山等代表的邹城摩崖石刻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价值,但目前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偏低,与其应有的价值地位极不相称。通过介绍邹城摩崖石刻价值及现状问题,文章针对邹城摩崖石刻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夯实理论基础、健全体制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品牌效应等四个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石刻 价值 保护利用 品牌建设
下载PDF
邹城博物馆馆藏精品汉画像石赏析及其特点和形成原因分析
7
作者 沈思珍 张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5期6-9,共4页
邹城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山东乃至全国汉画像石集中分布的区域之一。邹城博物馆收藏有域内代表性的精品汉画像石,文章挑选部分做简单介绍,同时对邹城汉画像石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 邹城 汉画像石 主要特点 形成原因
下载PDF
以邹城博物馆馆藏汉画像石论证四面人脸画像石刻人物
8
作者 孙方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5期101-104,共4页
汉画像石是“绣像的汉代史”,是汉代艺术家们的杰作。作为墓葬的装饰艺术,汉画像石通过隐喻的象征图像与符号,形象地传达充满神秘色彩、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2009年,邹城市唐村镇前葛村汉代遗址中出土了一块较为罕见的石刻,这件带有浓... 汉画像石是“绣像的汉代史”,是汉代艺术家们的杰作。作为墓葬的装饰艺术,汉画像石通过隐喻的象征图像与符号,形象地传达充满神秘色彩、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2009年,邹城市唐村镇前葛村汉代遗址中出土了一块较为罕见的石刻,这件带有浓郁异域风情的四面人脸画像石刻,生动地描绘了汉代社会胡汉交融的故事,是汉代艺术的瑰宝,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物考古价值。文章试图以邹城博物馆馆藏汉画像石论证四面人脸画像石刻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胡人 四面人脸画像石刻
下载PDF
山东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冶铸区2019年发掘简报
9
作者 路国权 +6 位作者 李凤翔 王青 高雪洁(执笔/拍摄) 吕海路 刘舰 陈孔利(绘) 边荣伟(拍摄) 《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73,F0002,共29页
2019年发掘的邾国故城遗址冶铸区,主要为战国和汉代遗存。战国时期遗迹有浇铸坑、灰坑、水井等,出土陶器、铜器、铁器、骨器和大量陶范等与冶铸有关遗物。汉代遗迹有灰坑、水井,出土陶器、铜器、铁器和铜钱等。铸铜遗存属战国早期,其发... 2019年发掘的邾国故城遗址冶铸区,主要为战国和汉代遗存。战国时期遗迹有浇铸坑、灰坑、水井等,出土陶器、铜器、铁器、骨器和大量陶范等与冶铸有关遗物。汉代遗迹有灰坑、水井,出土陶器、铜器、铁器和铜钱等。铸铜遗存属战国早期,其发掘为研究邾国兵器生产技术、组织管理、都城布局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邹城市 邾国故城 铸铜遗存 浇铸坑 战国早期及汉代
原文传递
邾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思路浅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庆猛 《人文天下》 2020年第14期55-60,共6页
邾国是周代山东地区著名方国之一,据《左传》《史记》《汉书》等典籍记载,其先祖为安(或书作"晏"),周武王封其五世孙侠于邾,为鲁国附庸,《世本》称邾侠,后世亦称曹侠。邾国国君始称"邾君",直至春秋时期周天子册封... 邾国是周代山东地区著名方国之一,据《左传》《史记》《汉书》等典籍记载,其先祖为安(或书作"晏"),周武王封其五世孙侠于邾,为鲁国附庸,《世本》称邾侠,后世亦称曹侠。邾国国君始称"邾君",直至春秋时期周天子册封十二世孙克为子爵,邾君始称"邾子",位列于诸侯,传至二十九世被楚所灭。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区重要的方国之一,邾国境辖有今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区域,后来又分出了小邾国和滥国,形成了"邾分三国"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周天子 文物古迹 郑侠 方国 文化遗产 工作思路
下载PDF
关于明鲁王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几点思考
11
作者 邓庆猛 刘广华 林冬光 《人文天下》 2020年第9期68-73,共6页
明初,朱元璋封其第十子朱檀为鲁王,升兖州为府,领有济宁、曹、沂、东平四州,滋阳、曲阜、宁阳、邹县等二十三县,辖域面积约占当时山东布政司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约占当时山东布政司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自朱檀之始,前后293年,共有10世13... 明初,朱元璋封其第十子朱檀为鲁王,升兖州为府,领有济宁、曹、沂、东平四州,滋阳、曲阜、宁阳、邹县等二十三县,辖域面积约占当时山东布政司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约占当时山东布政司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自朱檀之始,前后293年,共有10世13王,此外还先后受封郡王70位、将军387位、中尉376位。有明一代,兖州之域跃然成为明鲁藩王重要的政治封国之地、经济生活之源和择穴栖神之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檀 封国 鲁王 朱元璋 明初 资源保护利用 三分之一 择穴
下载PDF
山东邹城馆藏泗水捞鼎汉画像石艺术赏析
12
作者 邓庆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22期30-33,共4页
作为故事类题材汉画的典型代表,泗水捞鼎画像石展现了鲜活的图像及视觉空间。邹城博物馆馆藏泗水捞鼎汉画像石,辨识度较高,塑造了丰富而生动的形象,凸显了有序的结构艺术,营造了多变的时空效果,展现了精湛的雕刻技艺,具有深度的象征意义... 作为故事类题材汉画的典型代表,泗水捞鼎画像石展现了鲜活的图像及视觉空间。邹城博物馆馆藏泗水捞鼎汉画像石,辨识度较高,塑造了丰富而生动的形象,凸显了有序的结构艺术,营造了多变的时空效果,展现了精湛的雕刻技艺,具有深度的象征意义,是汉画艺术珍品的重要代表。文章通过对画像内容的本真解读,对泗水捞鼎汉画像石文化内涵及艺术精神进行了深入而高度的概括,更加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和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泗水捞鼎 形象 结构 时空
下载PDF
山东邹城“四山”摩崖石刻考述
13
作者 沈思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5期18-21,共4页
邹城“四山”摩崖石刻作为山东地区北朝摩崖石刻的典型代表,是邹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 山东邹城 四山 摩崖石刻 末法
下载PDF
邹城孟庙清代祭器研究
14
作者 沈思珍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第21期19-23,共5页
孟庙,又称亚圣庙,坐落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亚圣府街,为历代祭祀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一一孟子的祠庙。孟庙为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建造,历经金、元、明、清各朝前后多达30多次维修和扩建,才拥有现在的规模。邹城博物馆现藏有孟... 孟庙,又称亚圣庙,坐落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亚圣府街,为历代祭祀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一一孟子的祠庙。孟庙为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建造,历经金、元、明、清各朝前后多达30多次维修和扩建,才拥有现在的规模。邹城博物馆现藏有孟庙清代时期的部分祭器,它们作为当时祭孟活动的见证者保存了下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庙 战国时期 宣和 山东省济宁市 著名思想家 祭器 邹城 博物馆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文物陈列与保管的探究
15
作者 李莉 《新丝路(中旬)》 2022年第8期0166-0168,共3页
文物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重要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代表着我国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所以,当前为了树立文物保护理念,提升其利用价值,要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完成文物陈列与保管工作... 文物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重要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代表着我国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所以,当前为了树立文物保护理念,提升其利用价值,要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完成文物陈列与保管工作。随着信息化发展建设的逐渐推进,数字化技术逐渐出现,在此背景下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工作人员要明确身上所承担的重要责任,避免文物损坏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与此同时,也要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完善文物保护与管理方法,全面落实文物保护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文物陈列 文物保管
下载PDF
明洪武《孟氏宗传祖图碑》考析
16
作者 程明 于琦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8期1-5,共5页
邹城孟庙藏有明洪武年间所立《孟氏宗传祖图碑》,石碑两面以书页的形式各刻着十二组内容,每组分左右两图,为保留下来的最早的孟子圣迹图,堪称连环画的鼻祖。这些图画栩栩如生,再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活动。通过分析碑刻图画,可以进一步了... 邹城孟庙藏有明洪武年间所立《孟氏宗传祖图碑》,石碑两面以书页的形式各刻着十二组内容,每组分左右两图,为保留下来的最早的孟子圣迹图,堪称连环画的鼻祖。这些图画栩栩如生,再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活动。通过分析碑刻图画,可以进一步了解孟子的一生,为研究孟子儒家思想内涵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城 孟子 石碑
下载PDF
孟庙元碑赏析
17
作者 李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6期10-13,共4页
孟庙建于公元1037年,历代祭祀孟子的主要场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孟庙内碑碣林立,碑刻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其中元代碑刻数量超过宋、金两代之和,是现今孟庙石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无... 孟庙建于公元1037年,历代祭祀孟子的主要场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孟庙内碑碣林立,碑刻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其中元代碑刻数量超过宋、金两代之和,是现今孟庙石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无论是从儒学研究的角度,还是从书法艺术、文化传承、封建礼制研究以及元代儒学的发展来看,孟庙元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庙 元碑 孟子
下载PDF
浅谈勘验分析在古建筑修缮施工阶段的重要意义——以孟府、孟庙和孟林修缮三期工程为例
18
作者 程明 孔庆阳 《古建园林技术》 2022年第3期34-36,共3页
古建筑修缮不同于普通的房屋修缮,修缮目的不仅排除影响结构安全的不稳定因素,还应在修缮施工过程中对每个建筑构件进行勘验分析,不仅要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原则,还要高度重视在施工中新发现的:建筑形制、材料、施工工艺等历... 古建筑修缮不同于普通的房屋修缮,修缮目的不仅排除影响结构安全的不稳定因素,还应在修缮施工过程中对每个建筑构件进行勘验分析,不仅要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原则,还要高度重视在施工中新发现的:建筑形制、材料、施工工艺等历史信息进行记录,这对进一步研究古建筑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提供更加详实的实物证明,也为今后修缮提供了充分依据。本文通过对孟庙、孟府和孟林修缮三期工程施工过程中,勘验发现的新的历史信息,采用的加固方式,分析一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构件 房屋修缮 修旧如旧 建筑形制 古建筑 施工阶段 施工工艺 孟庙
下载PDF
浅谈孟庙启圣寝殿金柱修缮加固方式
19
作者 刘舰 程明 于琦 《古建园林技术》 2022年第2期3-5,共3页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受自然环境、人为及历史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古建筑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不断下降,会演变成体系性破坏。如何根据木结构的损伤特征,采取适合的修缮方法,是从事文物修缮、保护及管理...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受自然环境、人为及历史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古建筑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不断下降,会演变成体系性破坏。如何根据木结构的损伤特征,采取适合的修缮方法,是从事文物修缮、保护及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所在。本文通过对孟庙启圣寝殿金柱的加固处理,探讨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方法,为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提供一种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结构 预防性探查 加固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