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在小儿多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齐文勇 党友 +1 位作者 王普育 吴召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2012-2016,共5页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在小儿多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在医院接受多指切除术治疗的109例患儿纳入研究,按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54例)、研究组(55例)。均接受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其中接受罗哌...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在小儿多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在医院接受多指切除术治疗的109例患儿纳入研究,按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54例)、研究组(55例)。均接受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其中接受罗哌卡因麻醉的纳入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的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及麻醉情况。以术前(T_(0))、切皮时(T_(1))、切皮后10 min(T_(0))、20 min(T_(3))、30 min(T_(4))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术前和术后3、6、12、24 h)儿童疼痛行为(FLACC)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综合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T_(2)~T_(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6、12、24 h F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96.36%(53/55)]高于对照组[81.48%(44/5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45%(3/55)]与对照组[9.26%(5/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在小儿多指手术中的镇痛效果确切,能有效稳定术中患儿血流动力学水平,且安全性可靠,患儿家属对其整体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艾司氯胺酮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小儿多指切除手术 血流动力学水平 镇痛效果
下载PDF
瑞马唑仑联合罗哌卡因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齐文勇 党友 +1 位作者 王普育 吴召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777-1780,共4页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联合罗哌卡因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医院接受断指再植术的159例患者,按麻醉方案分为参照组(79例)、研究组(80例)。其中接受罗哌卡因麻醉的纳入参照组,接受瑞马唑仑联合罗...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联合罗哌卡因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医院接受断指再植术的159例患者,按麻醉方案分为参照组(79例)、研究组(80例)。其中接受罗哌卡因麻醉的纳入参照组,接受瑞马唑仑联合罗哌卡因麻醉的纳入研究组。以术前(T_(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开始后1 h(T_(2))、术毕时(T_(3))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镇静效果[改良警觉/镇静量表(MOAA/S)评分、脑电双频指数(BIS)]。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 h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T_(1)~T_(3)时MAP、HR、MOAA/S、BIS值的组间、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 SOD水平高于参照组,MDA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4/80)]与参照组[7.59%(6/7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断指再植术中应用瑞马唑仑联合罗哌卡因麻醉可有效提高麻醉质量,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且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罗哌卡因 断指再植术 镇静效果 氧化应激反应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低管电压联合迭代算法在下肢动脉CTA检查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江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算法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7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管电压120KV,注射100ml造影剂(速率为4ml/s),扫描结束后应用FBP技术;观察组则采...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算法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7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管电压120KV,注射100ml造影剂(速率为4ml/s),扫描结束后应用FBP技术;观察组则采用管电压80KV,注射75ml造影剂(速率为3ml/s),扫描结束应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重建数据。比较两组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腹主动脉、股主动脉、股浅动脉中段、腘动脉近端、胫腓干的CT值、SD值、信噪比(SNR)、噪声比(CNR)]和主观评分(利度、对比度、主观噪声、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各层面CT值、SNR、CNR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腹主动脉外,两组S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管电压联合迭代算法在体重指数正常患者下肢动脉CTA检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能有效减少造影剂使用剂量和辐射剂量,同时也能保证良好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CT血管造影 低管电压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游离移植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感染性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孙克理 尹大海 +1 位作者 董其强 王海康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移植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中小感染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郑州仁济医院收治手足感染性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游离移植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患者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 目的探讨游离移植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中小感染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郑州仁济医院收治手足感染性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游离移植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患者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31~55岁,平均35.4岁。压砸伤6例,机器挤压伤3例,道路交通伤2例;足部7例,手部4例,皮瓣切取面积4.0 cm×5.5 cm~6.0 cm×13.0 cm。结果患者均获6~18个月随访,平均9.5个月,皮瓣外观及弹性良好,供区线性瘢痕。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远端皮缘坏死1例,经局部扩创、换药后愈合;皮瓣出现静脉血管危象2例,经患肢抬高、局部按摩和拆除部分缝合线后好转,感染性创面均得到控制和修复。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具有血管解剖位置恒定,血运可靠、切取简便,供区隐蔽的特点,利于感染创面的控制,是修复手足感染性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腓肠内侧动脉 穿支皮瓣 感染性创面 游离移植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周彩英 李海英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91-192,共2页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5例AR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氯雷他定片治疗,研究组予以氯雷他定片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5例AR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氯雷他定片治疗,研究组予以氯雷他定片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鼻腔生理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7%(P <0.05)。治疗后,两组的MTT均显著短于治疗前,MCR、 N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的MTT显著短于对照组,MCR、 N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AR的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鼻腔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氯雷他定 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鼻腔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周彩英 李海英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65-67,86,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100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100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纯音听阈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聋、耳鸣、眩晕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在250、1000、4000 Hz的听阈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sVCAM-1、LP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突发性聋患者效果显著,可加快症状缓解,提高听力水平,改善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甲钴胺 突发性聋 氧化应激指标 听力
下载PDF
儿童多指截指术臂丛阻滞中应用甲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观察
7
作者 党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76-177,180,共3页
目的:探究儿童多指截指术臂丛阻滞(BPB)中应用甲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仁济医院行多指截指术的86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分别予以甲哌... 目的:探究儿童多指截指术臂丛阻滞(BPB)中应用甲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仁济医院行多指截指术的86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分别予以甲哌卡因复合0.5μg/kg Dex和甲哌卡因复合1.0μg/kg Dex行BPB。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_(0))、麻醉10min(T_(1))、麻醉30min(T_(2))、术毕(T_(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神经阻滞情况(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镇痛维持时间、苏醒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T_(1)、T_(2)时的HR、MAP均低于T_(0)时,T_(3)时HR、MAP均高于T_(2)时(P<0.05),且研究组T_(1)、T_(2)、T_(3)时的HR、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觉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哌卡因复合Dex用于多指截指术患儿BPB麻醉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时间,其中1.0μg/kg剂量Dex的效果更好,应用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多指截指术 臂丛神经阻滞 甲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自体脂肪移植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的修复效果观察
8
作者 韩颖干 吴召森 +3 位作者 海莉 武昱君 邵高升 吴军庆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目的评价自体脂肪移植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的修复效果。方法以郑州仁济医院整形外科2020年10月-2023年2月收治的54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先后进行分组,以2020年10月-2... 目的评价自体脂肪移植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的修复效果。方法以郑州仁济医院整形外科2020年10月-2023年2月收治的54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先后进行分组,以2020年10月-2022年1月治疗的27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为对照组,以2022年2月-2023年2月治疗的27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进行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均进行自体脂肪移植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瘢痕恢复情况、瘢痕血流灌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瘢痕血流灌注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有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自体脂肪移植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瘢痕色泽、瘢痕厚度、血管分布、柔软性以及瘢痕充血情况,使瘢痕消退,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移植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烧伤 增生性瘢痕 疗效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探讨及预防对策:110例回顾性研究
9
作者 谢传信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110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仁济医院110例断指再植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血管危象将其分为对照组(87例,未发生血管危象)和观察组(23例,发生血管危... 目的分析110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仁济医院110例断指再植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血管危象将其分为对照组(87例,未发生血管危象)和观察组(23例,发生血管危象)。统计两组的一般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移植静脉、缺血时间、创伤类型、离断平面、就诊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断指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12岁、有吸烟史、有移植静脉、缺血时间≥10 h、挤压切割、末节离断、就诊时间≥1.5 h是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年龄<12岁、有吸烟史、有移植静脉、缺血时间≥10 h、挤压切割、末节离断、就诊时间≥1.5 h是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注意对高危患者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血管危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系统性与常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
10
作者 王闪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88-191,共4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与常规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3—2022-09郑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60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系统性... 目的分析系统性与常规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3—2022-09郑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60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系统性护理干预30例(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30例(对照组)。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2组患者的负性心理;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缓解情况。统计2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HAMA、HAMD、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HAMA、HAMD、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或缓解,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和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不良事件更少,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缩短术后康复进程和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术 系统性护理
下载PDF
通督五线针法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早期退变性脊柱不稳定疗效观察
11
作者 田瑞 郝军 王宗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583-585,共3页
目的:观察通督五线针法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早期退变性脊柱不稳定的疗效。方法:8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用核心稳定训练治疗,联合组加用通督五线针法治疗。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疼痛、脊柱OD... 目的:观察通督五线针法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早期退变性脊柱不稳定的疗效。方法:8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用核心稳定训练治疗,联合组加用通督五线针法治疗。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疼痛、脊柱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UHBE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五线针法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早期退变性脊柱不稳定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退变性脊柱不稳定 通督五线针法 核心稳定训练
下载PDF
医院行业内部控制探讨研究
12
作者 孙鹏 《财会学习》 2017年第18期251-251,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全方位的转型,医院财务管理理论、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监管手段等都面临着严俊的挑战,直接制约着我国医院行业的有序发展,本文通过阐述目前医院行业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全方位的转型,医院财务管理理论、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监管手段等都面临着严俊的挑战,直接制约着我国医院行业的有序发展,本文通过阐述目前医院行业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财务管理 内控机制
下载PDF
保妇康栓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用对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孔艳 温泉 郭丹丹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予以保妇康栓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44例,随机分组对比研究,各22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予以保妇...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予以保妇康栓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44例,随机分组对比研究,各22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予以保妇康栓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用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统计两组阴道出血、阴道排液以及创面愈合等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等炎症因子的指标变化,对两组患者实施6个月的出院随访,观察HPV转阴情况及病情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及创面愈合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治疗前,观察组IL-17、IL-23、TNF-β等水平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IL-23、TNF-β等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6个月出院随访观察中发现,观察组HPV转阴率较对照组高,病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伴HPV感染患者予以保妇康栓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用效果明显,其不仅可以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加快病情恢复,还能改善预后,防止病情再复发,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宫颈炎 人乳头瘤病毒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替罗非班结合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小菊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149-150,152,共3页
目的:替罗非班结合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分析2018-09~2020-09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7),对照组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观... 目的:替罗非班结合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分析2018-09~2020-09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7),对照组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观察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脑血流灌注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巴氏量表(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内皮素1(ET-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一氧化氮(NO)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剂达峰时间(TTP)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结合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可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对血管新生具有促进作用,可改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 血流灌注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对风湿骨病诊疗理论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宜娟娟 曹玉举 《中医研究》 2023年第1期13-18,共6页
《伤寒杂病论》是经典著作,其对风湿骨病的病因病机、转归、治疗皆有论述,但相对杂乱,易造成对风湿骨病相关治疗认识不足,不利于提高临床治疗风湿骨病的效果。基于此,先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出发,对现代风湿骨病在《伤寒杂病论》中涉... 《伤寒杂病论》是经典著作,其对风湿骨病的病因病机、转归、治疗皆有论述,但相对杂乱,易造成对风湿骨病相关治疗认识不足,不利于提高临床治疗风湿骨病的效果。基于此,先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出发,对现代风湿骨病在《伤寒杂病论》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进而指出了风湿骨病的病因病机。接着介绍了风湿骨病发展传变,为随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后通过对风湿骨病发展传变的分析,引出了风湿骨病的治疗原则。最后,论述了风湿骨病的治法和方药,详细论述了《伤寒杂病论》中六经治疗风湿骨病各有专用药物,并对各专有药物的现代药理学做了相关描述,从而对后世诊疗风湿骨病提供了丰富的临床指导。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在风湿骨病的病因病机方面,正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外邪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血瘀是发病的病理基础。发病传变过程中,正邪不争,邪随虚传,临证时应先辨阴阳;邪正交争,虚因邪生,临证时要考虑虚实变化;外感邪气,表里传变,治疗要预防表里传变;伏气反复,随时换气,治疗时要考虑截断伏气传变,结合四季气候灵活用药。治疗采用扶正祛邪、表里缓急以防止邪气深入的原则,用药攻补兼施,重视扶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骨病 《伤寒杂病论》 病因病机 发展传变 诊疗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包兴奇 李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7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仁济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仁济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康复指标(恶心、腹痛、肠鸣音消失时间、红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水平、治疗前和治疗7 d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腹痛、肠鸣音消失时间及红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OD、G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R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康复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奥曲肽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乌司他丁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小切口面部除皱术联合自体脂肪面部填充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及近远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翟宏艳 赵艳 海莉 《临床研究》 2023年第4期68-71,共4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面部除皱术联合自体脂肪面部填充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河南整形美容医院收治的76例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单纯开展小切口面部除皱术的38例患者为单...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面部除皱术联合自体脂肪面部填充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河南整形美容医院收治的76例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单纯开展小切口面部除皱术的38例患者为单一组,在除皱术干预基础上应用自体脂肪面部填充的38例患者为联合组,比较两组面部定量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并调查其美容满意度。结果 两组术后7 d双侧颧点间距显著大于术前,其瞳孔点至鼻唇沟与瞳孔垂线交点距离及ABC弧度明显小于术前,联合组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8.42%VS 23.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4.74%)高于单一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术后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术前,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修复时间、面部饱满度、皮肤紧致状态及外形美观度满意评分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面部除皱术联合自体脂肪面部填充应用后,可有效改善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面部定量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美容满意度,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面部除皱术 自体脂肪面部填充 面部年轻化手术 并发症 面部定量指标 美容满意度
下载PDF
垂直切口内侧蒂式乳房缩小整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翟宏艳 海莉 赵艳 《临床研究》 2023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垂直切口内侧蒂式乳房缩小整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河南整形美容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94例乳房肥大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垂直切口内侧蒂式乳房缩小整形术治疗,观察其围术期指标,并评估其手术... 目的分析垂直切口内侧蒂式乳房缩小整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河南整形美容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94例乳房肥大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垂直切口内侧蒂式乳房缩小整形术治疗,观察其围术期指标,并评估其手术前后乳房相关指标变化、乳房下垂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94例患者单侧乳房切除的组织平均重量达到(1185.43±16.79)g,单侧脂肪抽吸量平均值为(86.52±3.06)mL;术后共有4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的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包括感染、乳头乳晕感觉减退、坏死等);术后平均拆线时间为(13.41±1.08)d;有6例患者出现瘢痕增生情况,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平均得分为(3.18±0.24)分;问卷调查患者对乳房外形美观度的满意度平均值为(9.73±0.12)分。患者术后的左、右锁乳线,左、右胸乳线,乳晕直径及过乳头胸围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乳房下垂状况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得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直切口内侧蒂式乳房缩小整形术用于临床乳房肥大症治疗中可获得确切疗效,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切口内侧蒂式乳房缩小整形术 并发症 乳房指标 乳房下垂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距腓前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
19
作者 姜利慧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178-1180,共3页
目的探讨在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中应用高频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2020年03月-2022年03月收治的60例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均开展核磁共振成像(MRI)、高频超声检查,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检查的分级诊断结果... 目的探讨在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中应用高频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2020年03月-2022年03月收治的60例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均开展核磁共振成像(MRI)、高频超声检查,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检查的分级诊断结果及其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并探究这一检查方式对距腓前韧带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这种检查方式诊断距腓前韧带损伤分级虽存在假阳性诊断及漏诊,但与MRI分级诊断结果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0.6296(P值<0.001)。分析其诊断效能,高频超声分级诊断距腓前韧带损伤Ⅰ级的准确性、特异性(96.67%、98.25%)均明显高于Ⅱ、Ⅲ级的准确性(80.00%、83.33%)、特异性(85.29%、79.3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中应用高频超声可准确诊断距腓前韧带损伤严重程度,尤其在Ⅰ级诊断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距腓前韧带损伤 关节镜分级 敏感性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王俊璞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743-745,共3页
目的 探究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07月-2022年08月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并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分析对比剂外渗发生情况,另分析影响螺旋CT... 目的 探究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07月-2022年08月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并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分析对比剂外渗发生情况,另分析影响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发生的单因素,并对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参与螺旋CT增强扫描的100例患者中发生对比剂外渗共37例,发生率为37.00%;未发生对比剂外渗共63例,发生率为63.00%,故将发生对比剂外渗的37例患者纳入外渗组,其余63例患者纳入无外渗组。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对比剂注射部位、对比剂注射速率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β=1.650、OR=5.208、95%CI为2.163-12.544)、糖尿病(β=1.660、OR=5.257、95%CI为2.177-12.697)、合并恶性肿瘤(β=2.281、OR=9.785、95%CI为3.765-25.429)、对比剂注射前臂小静脉(β=1.553、OR=4.727、95%CI为1.964-11.377)、对比剂注射速率为2.0-3.0 ml/s(β=0.982、OR=2.670、95%CI为1.156-6.163)为影响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螺旋CT增强时扫描对比剂外渗因素较多,对于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时需予以重视,同时还需选择合理的对比剂注射部位,严格控制对比剂注射速率,以降低对比剂外渗发生风险,确保螺旋CT增强扫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增强扫描 对比剂外渗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