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脾醒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
1
作者 秦凌云 严海燕 +4 位作者 王跃生 杨英 薛福敏 张敬 李小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儿脾醒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F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 目的:探讨儿脾醒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F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儿脾醒颗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FDDQL)和整体症状量表(Global overall symptom scale,GOSS)评分、血清胃肠激素和脑肠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组在腹胀、嗳气、腹痛、纳差等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GOSS评分、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FDDQL评分、胃动素(Motilin,MTL)、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脾醒颗粒治疗儿童FD临床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儿脾醒颗粒 儿童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轮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永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88-190,187,共4页
目的:探究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轮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72例腹泻患儿,分析其轮状病毒感染状况和病原学特征。结果:在272份腹泻样本中,134份轮状病毒抗体检测呈阳性,占腹... 目的:探究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轮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72例腹泻患儿,分析其轮状病毒感染状况和病原学特征。结果:在272份腹泻样本中,134份轮状病毒抗体检测呈阳性,占腹泻患儿人数的49.26%。其中月龄小于12个月的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其它年龄段的患儿(P<0.05)。体温>37℃患儿所占比72.39%显著高于其它体温患儿所占比例(P<0.05)。腹泻次数4-6次患儿所占比60.45%显著高于其它腹泻次数患儿所占比例(P<0.05)。呕吐次数0患儿所占比85.82%,显著高于其它呕吐次数患儿所占比例(P<0.05)。脱水程度0%患儿所占比83.58,显著高于其它脱水程度患儿所占比例(P<0.05)。冬季轮状病毒感染患儿所占比45.52%显著高于其它季节患儿所占比例(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发病率较高,一般在冬季多发,病原学特征较多,一般以轻症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 感染状况 病原学特征
下载PDF
儿童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王跃生 张敬 +2 位作者 薛福敏 于静 李小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手术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镜中心2014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456例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肠息肉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 目的分析儿童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手术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镜中心2014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456例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肠息肉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n=79)和非出血组(n=237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对迟发性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79例(3.22%)发生迟发性出血。5例发生严重迟发性出血行急诊肠镜止血,74例保守治疗,所有病例均止血成功。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年龄、体重指数、便秘患儿比例、病变位置、内镜操作时间、切除方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6~10 mm和>20 mm的息肉切除后更易发生迟发性出血(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镜操作时间、息肉直径、切除方式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内镜操作时间、息肉直径、切除方式对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6、0.688、0.627。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肠息肉术治疗肠息肉患儿迟发性出血发生率较低;内镜操作时间、息肉直径、切除方式与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石璐璐 于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369-137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断为AP的72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NASPGHAN指南AP分级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轻症AP组(41例)和重症AP组...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断为AP的72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NASPGHAN指南AP分级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轻症AP组(41例)和重症AP组(31例),其中重症AP组包含中重症AP和重症AP。通过病历资料检索,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情况、治疗方式等信息,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AP的危险因素。结果轻症AP组和重症AP组性别、病因、入院时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血清Ca 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高血尿素氮(OR=1.312,95%CI:1.007~1.710,P=0.045)、低白蛋白(OR=0.876,95%CI:0.794~0.967,P=0.009)是重症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关注AP病因及早期监测血尿素氮和白蛋白水平有利于病情评估和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胰腺炎 重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治疗性安抚与触摸护理在无痛胃镜下行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患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邢晓倩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安抚与触摸护理在无痛胃镜下行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行无痛胃镜异物取出术,其... 目的:探讨治疗性安抚与触摸护理在无痛胃镜下行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行无痛胃镜异物取出术,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治疗性安抚与触摸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医疗恐惧感、抗拒情绪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儿干预后的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FS)中自我恐惧、人际关系恐惧、医疗环境恐惧、医疗操作恐惧4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儿干预后的改良儿童疼痛行为评价量表(MBPS)中面部表情、行为情绪、哭闹3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安抚与触摸护理可有效降低在无痛胃镜下行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患儿的医疗恐惧感,减轻患儿的抗拒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物 无痛胃镜异物取出术 治疗性安抚与触摸护理 抗拒情绪 医疗恐惧感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儿童上消化道异物所致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跃生 张敬 +2 位作者 李小芹 于志丹 周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4-779,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引起的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7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消化道异物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772例患儿异... 目的探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引起的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7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消化道异物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772例患儿异物均由电子胃镜取出,男414例,女358例,中位年龄2.8岁。消化道异物主要发生在年龄<3岁婴幼儿组(59.5%);异物主要分布于食管段(57.5%)和胃内(28.9%);异物滞留时间≤24 h 465例(60.2%),>24 h 307例(39.8%)。异物的类型主要为圆形金属异物(37.2%)、长条形异物(24.7%)、尖锐异物(16.2%)、电池(14.4%)、腐蚀性物质(4.8%)和磁铁(2.7%)。根据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轻度并发症(368例,47.7%)、严重并发症(98例,12.7%)及无并发症(306例,39.6%)。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基础疾病、异物位置、异物类型、异物滞留时间>24 h是引起上消化道异物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OR=2.141、7.373、6.658、8.892、6.376,P<0.05)。结论通过对上述导致消化道异物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地了解,在临床上及时准确地选择恰当的干预方式,可降低各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物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动画视频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胃镜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师娜 高超越 陈昰博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14期172-174,共3页
目的:观察动画视频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胃镜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胃镜取出术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动画视频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应... 目的:观察动画视频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胃镜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胃镜取出术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动画视频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应激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完成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镜取出术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应用视频结合护理,能减轻患儿应激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物 胃镜取出术 动画视频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儿童克罗恩病核心发病基因预测及诊治意义
8
作者 王睿孜 薛福敏 +1 位作者 于志丹 李小芹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801-1808,共8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儿童克罗恩病(PCD)的差异基因(DEGs),探讨PCD的致病机制,为PCD的诊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获得健康对照和PCD患儿结肠组织的芯片数据库GSE126124,通过基因分析表达工具(GEO2R)筛选出D...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儿童克罗恩病(PCD)的差异基因(DEGs),探讨PCD的致病机制,为PCD的诊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获得健康对照和PCD患儿结肠组织的芯片数据库GSE126124,通过基因分析表达工具(GEO2R)筛选出DEGs。然后利用DAVID数据库对PCD的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通过Cytoscape3.9.1软件识别出前24个核心基因。最后在GSE3365基因芯片数据库中对核心基因进行表达量验证。结果从GSE126124芯片数据库中发现共有141个DEGs,其中39个上调,102个下调。这些DEGs参与免疫调节、肠道适应性改变、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变化等多种细胞活动和机体调节。PPI共筛选出24个潜在核心基因,在验证数据库中均有明显的表达差异,其中兔CXC趋化因子配体2(CXCL2)、白细胞介素(IL)-1β差异最为显著。结论核心基因如CXCL2、IL-1β等很可能是PCD致病的关键基因,可能会成为PCD诊治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核心基因 GEO芯片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氨基酸配方替代喂养对重度牛奶蛋白过敏婴儿肠道菌群特征的影响
9
作者 王永生 于志丹 李小芹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目的探讨氨基酸配方(AAF)替代喂养对重度牛奶蛋白过敏(CMPA)婴儿肠道菌群特征的影响。方法纳入23例确诊为重度CMPA且人工喂养的≤3月龄婴儿,采用同一品牌AAF进行喂养干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收集所有婴儿的粪便样本,通过16S rRNA高... 目的探讨氨基酸配方(AAF)替代喂养对重度牛奶蛋白过敏(CMPA)婴儿肠道菌群特征的影响。方法纳入23例确诊为重度CMPA且人工喂养的≤3月龄婴儿,采用同一品牌AAF进行喂养干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收集所有婴儿的粪便样本,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肠道菌群的特征变化。结果干预前后,重度CMPA婴儿肠道菌群Chao1指数、Shannon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Simpson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eta多样性具有差异,且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门水平的相对丰度分析及LEfSe分析结果均显示,AAF干预后重度CMPA婴儿肠道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显著富集。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分析结果显示,AAF干预后重度CMPA婴儿肠道中拟杆菌属、粪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弓形菌属、克雷伯菌属、梭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干预前降低,LEfSe分析结果显示拟杆菌属、粪杆菌属、弓形菌属、克雷伯菌属为在丰度上有显著差异的标志物种。在种水平上相对丰度排名前10的菌群中,产气荚膜梭菌、产酸拟杆菌、丁酸梭菌、格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结论AAF替代喂养可使得重度CMPA患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拟杆菌、厚壁菌等的丰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过敏 重度 婴儿 氨基酸配方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技术
下载PDF
牛奶蛋白过敏婴儿肠道菌群特异性变化及短链脂肪酸水平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志丹 岳玲玲 +4 位作者 王梓潓 王睿孜 李利锋 张万存 李小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43,共8页
目的探索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患儿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水平的变化,明确其在CMPA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25例CMPA婴儿作为CMPA组,同时选取25例正常婴儿作... 目的探索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患儿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水平的变化,明确其在CMPA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25例CMPA婴儿作为CMPA组,同时选取25例正常婴儿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婴儿粪便200mg,采用16SrDNA高通量检测技术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检测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并将微生物多样性与代谢产物进行联合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MPA组患儿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且α-多样性显著增加(P<0.001)。与对照组相比,CMPA组患儿肠道内厚壁菌门、梭状芽孢杆菌目、拟杆菌丰度显著降低,而梭菌科、支原体科、鞘脂单胞菌科丰度显著增加(P<0.001)。代谢组学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CMPA组菌群代谢产物乙酸、丁酸和异戊酸水平显著下降,并与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粪杆菌属、罗氏菌属等丰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CMPA患儿肠道内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短链脂肪酸水平降低,可能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过敏 肠道菌群多样性 短链脂肪酸 婴儿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牛奶蛋白诱导的过敏性直肠结肠炎患儿中的应用
11
作者 席梦乐 马新 黄艳艳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871-872,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牛奶蛋白诱导的过敏性直肠结肠炎(AP)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牛奶蛋白诱导的AP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家长疾...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牛奶蛋白诱导的过敏性直肠结肠炎(AP)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牛奶蛋白诱导的AP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家长疾病照护能力、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家长中文版家庭照护测量量表(FaMM)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血便消失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腹泻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家长满意度为95.56%,高于参照组的82.22%(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可明显提升牛奶蛋白诱导的AP患儿家长疾病照护能力,促进患儿不适症状尽快缓解,家长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直肠结肠炎 牛奶蛋白诱导 医护一体化护理 疾病照护能力 症状缓解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院外延伸护理对肝功能不全患儿生活质量及家属疾病认知的影响
12
作者 代明明 赵青青 万园园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5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院外延伸护理对肝功能不全患儿生活质量及家属疾病认知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肝功能不全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院外延伸护理对肝功能不全患儿生活质量及家属疾病认知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肝功能不全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外延伸护理,试验组实施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院外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家属疾病认知水平(家属疾病认知调查问卷评分)及患儿生活质量[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普通适用核心量表4.0(PedsQL4.0)评分]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儿家属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护理要点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8、6.282、6.475、5.902,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儿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9、4.633、5.460、4.463,P<0.05)。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院外延伸护理能够提高肝功能不全患儿家属疾病认知水平,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不全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 院外延伸护理 家属疾病认知 患儿生活质量
下载PDF
以护理结局理论模型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儿转归的影响
13
作者 李明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探讨以护理结局理论模型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AP)患儿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64例AP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实施以护理结局理论模型为导向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以护理结局理论模型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AP)患儿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64例AP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实施以护理结局理论模型为导向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每组32例。比较两组患儿营养状况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腹痛持续时间、高热消退时间、胰腺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理结局理论模型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可改善AP患儿的营养状况,减轻其临床症状,阻止AP向重症进展,促进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胰腺炎 护理结局理论模型 营养状况 疾病转归情况
下载PDF
病毒感染性腹泻对儿童人群肠道菌群及IL-6、TNF-α、hs-CRP、IFN-γ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路钰夏 杨辉 +2 位作者 王向辉 李小芹 于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6期842-846,共5页
目的 探讨病毒感染性腹泻对儿童人群肠道菌群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就诊的感染性腹泻患儿165例,其中病毒感染性腹泻98... 目的 探讨病毒感染性腹泻对儿童人群肠道菌群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就诊的感染性腹泻患儿165例,其中病毒感染性腹泻98例,细菌性腹泻67例,同时选取非感染性腹泻患儿100例作为对照,分析比较各患儿肠道菌群、血清IL-6、TNF-α、hs-CRP、IFN-γ水平差异。结果 细菌感染性和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梭菌属和梭杆菌属明显低于非感染性腹泻患儿(P<0.05),其中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梭菌属和梭杆菌属分别为(7.02±0.90)logCFU/g、(7.41±0.84)logCFU/g、(7.02±0.91)logCFU/g和(6.11±0.89)logCFU/g,明显高于细菌感染性腹泻(P<0.05);细菌感染性和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IL-6、TNF-α、hs-CRP和IFN-γ明显高于非感染性腹泻患儿(P<0.05),其中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IL-6、TNF-α、hs-CRP和IFN-γ分别为(13.39±4.10)pg/ml、(178.29±56.65)ng/L、(9.83±2.10)mg/L和(4.09±1.03)pg/ml,明显低于细菌感染性腹泻(P<0.05);杯状病毒、轮状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肠道菌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IFN-γ为(4.49±0.91)pg/ml,明显高于杯状病毒和其他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P<0.05);杯状病毒、轮状病毒和其他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IL-6、TNF-α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细菌感染性腹泻,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肠道菌群、血清IL-6、TNF-α、hs-CRP、IFN-γ异常程度轻,其中IFN-γ在不同病原病毒感染性腹泻中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腹泻 肠道菌群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 干扰素-Γ 儿童
下载PDF
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电解质散治疗儿童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瑞锋 周方 +2 位作者 王欢 于志丹 李小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 探讨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电解质散在儿童出口梗阻型便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出口梗阻型便秘患儿寻找合理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前瞻性选取168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来院就诊次序随机分成... 目的 探讨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电解质散在儿童出口梗阻型便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出口梗阻型便秘患儿寻找合理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前瞻性选取168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来院就诊次序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n=84),试验组采用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电解质散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电解质散治疗。最终因无法坚持治疗试验组退出11例,余73例;对照组退出2例,余82例。通过临床症状总积分和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4周和8周时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试验组临床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8周时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电解质散的基础上加用自适应式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儿童出口梗阻型便秘能明显提升疗效,且效果持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梗阻型便秘 自适应式生物反馈 复方聚乙二醇4000电解质散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克罗恩病合并肛周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亚琼 于静 +1 位作者 高若飞 李小芹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9期876-879,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克罗恩病(CD)合并肛周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8例C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肛周病变情况分为肛周病变组(15例)和无肛周病变组(23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实... 目的分析儿童克罗恩病(CD)合并肛周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8例C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肛周病变情况分为肛周病变组(15例)和无肛周病变组(23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室检测结果、内镜检查结果、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评分等。结果38例CD患儿中合并肛周病变15例(39.45%),其中肛瘘6例,肛周脓肿7例,皮赘1例,直肠阴道瘘1例。肛周病变组年龄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无肛周病变组,入院时PCDAI评分高于无肛周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和病变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周病变组发生并发症5例(33.33%),无肛周病变组发生并发症9例(3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6)。结论低龄男性CD患儿更易合并肛周病变,对该类患儿临床医师应予以重视,完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肛周病变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三联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丽娟 于静 +2 位作者 王向辉 李小芹 黄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患儿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患儿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口服。治疗结束4周后,患儿返院行C13呼气试验评估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及腹泻发生率、用药后腹泻发生时间和腹泻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药后腹泻发生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可以提高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并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 幽门螺旋杆菌 腹泻
下载PDF
Hp与CagA在儿童型FD发病中的作用及对胃肠激素的分泌与局部黏膜免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路钰夏 何永艳 +3 位作者 高若飞 郭亚琼 李小芹 于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5期1433-1436,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FD患儿1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儿童14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组Hp阳性患儿行...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FD患儿1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儿童14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组Hp阳性患儿行CagA抗体检查,检测观察组血浆生长素(Ghrelin)、瘦素(Leptin)及酪酪肽(PYY)。结果观察组Hp感染率为65.7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感染患儿CagA抗体阳性占80.43%;观察组Hp阳性患者病情较Hp阴性患者重(P<0.05),其重度比例达到40.22%;观察组Hp阳性患者中,CagA抗体阳性患者病情较CagA抗体阴性患者重(P<0.05),其重度比例达到44.59%;观察组Hp阳性感染者血浆Ghrelin为(243.39±56.68)ng/L,明显低于Hp阴性患者(P<0.05),而Laptin和PYY分别为(2674.40±290.32)ng/L和(69.29±12.29)ng/L,明显高于Hp阴性感染者(P<0.05);观察组Hp阳性感染者中,CagA抗体阳性者血浆Ghrelin明显低于CagA抗体阴性者(P<0.05),而Laptin和PYY明显高于CagA抗体阳性者(P<0.05);观察组Hp阳性感染者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分别为(23.30±4.30)个和(130.20±9.82)个,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P<0.05);观察组Hp阳性感染者中,CagA抗体阳性者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明显高于CagA抗体阴性者(P<0.05)。结论Hp、CagA与FD患儿病情程度有一定关系,且对患儿血浆胃肠激素以及局部黏膜嗜酸粒细胞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功能性消化不良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及内镜特征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跃生 张敬 +2 位作者 李小芹 周方 于静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表现、内镜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住院治疗的151例以腹痛为首发主要表现的HS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1例HSP患儿,男87例、女64例,年龄4.8~11.5岁。所有患儿均...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表现、内镜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住院治疗的151例以腹痛为首发主要表现的HS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1例HSP患儿,男87例、女64例,年龄4.8~11.5岁。所有患儿均有腹痛,皮肤紫癜100例(66.22%)、呕吐72例(47.68%)、呕血59例(39.07%)、便血44例(29.13%),伴关节肿痛8例(5.29%)。114例(75.49%)外周血白细胞增高、48例(31.78%)C反应蛋白升高、21例(13.90%)白蛋白降低。49例(32.45%)患儿B超示局限性肠壁增厚。96例患儿行胃镜检查,主要表现为,点片状出血、红斑89例(92.70%),糜烂或溃疡伴出血68例(70.83%),淤斑37例(38.54%),血肿样突起13例(8.60%);十二指肠降部病变最常见且最严重,其次为胃窦部、十二指肠球部。病理组织学呈毛细血管炎表现37例,伴幽门螺杆菌感染10例。55例患儿行肠镜检查,主要表现为点片状出血、红斑49例(89.09%),糜烂或多发溃疡伴出血27例(49.09%);回肠末端病变最常见且最严重,其次为直肠。结论儿童腹型HSP的临床表现多样,常累及十二指肠降部、回肠末端,内镜检查对儿童腹型HSP诊断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内镜表现 病理改变 儿童
下载PDF
神曲消食口服液、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便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权冰洁 王瑞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5期4645-4647,共3页
目的比较神曲消食口服液、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分别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与单纯应用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有效率及远期复发率。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98例功能性... 目的比较神曲消食口服液、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分别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与单纯应用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有效率及远期复发率。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98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患儿分为A、B、C 3组,A组66例,B组65例,C组67例。A组口服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乳果糖,B组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C组仅口服乳果糖,所有患儿口服药物2周。随访其便秘改善情况,停药4周后随访其便秘症状复发情况,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A组有效56例,无效10例,复发19例,有效率84.8%,复发率33.9%;B组有效60例,无效5例,复发16例,有效率92.3%,复发率26.7%;C组有效36例,无效31例,复发22例,有效率53.7%,复发率61.1%。A组有效率高于C组(P<0.05),复发率低于C组(P<0.05);B组有效率高于C组(P<0.05),复发率低于C组(P<0.05)。结论神曲消食口服液、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分别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较单纯乳果糖治疗效果较好,且不易复发,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曲消食口服液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乳果糖 功能性便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